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2021-03-04 09:58:13 字數 5725 閱讀 3045

1、《草原》【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課與上一次教學這一課相比,時隔五年。這五年,因為新課程的實施,新理念的學習、運用,更因為注重運用了我校課題成果,教學離開了我前兩次上課的軌道,師生沿著「美」的新線索重新解讀文字,建構新的閱讀體驗。一時,課堂因「尋美賞美悟美」而書聲朗朗,而真誠,而感動,而精彩。

曾經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讓我們藉著《踐**趣閱讀,構建情趣北小》的東風,一起去發現美,培養美,創造美吧!

讓美永駐我們的心田!

2、《絲綢之路》教學反思

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鋪墊,因此本節課主要採取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絲綢之路的線路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大致的線路,經過哪些區域,而且要求學生通過古今對照,了解經過現在的哪些國家和地區。考慮到這個問題可能有些難度,因此採用了一次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其實離我們很近。

另外,在絲路上的交易活動,應該說是本節課的乙個重點,我採用了小組合作表演的形式,對中原和西方之間進行交易的貨物作了辨別。這種教學方式比以前單一的記憶要強很多,三位學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讓每一位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繁榮景象。

此外,也幫助他們理解絲綢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學習更加貼近歷史。貼近歷史,感受歷史正是我的期望,在這節課上,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做到了。

3、《白楊》教學反思

在教學《白楊》一文時,我根據課文內容確定了以「借物喻人」的寫法為主,讀懂了句中含著的意思為重點分解教學目標。設計了「創設情境──自主質疑──合作**──延伸拓展」的教學思路。

在目標整合問題上,我確定了三重目標:首先是以文章開頭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白楊樹的生長環境,知道白楊樹生命力頑強、適應性強的特點,讓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課文的興趣和願望。接著借爸爸的話轉入到父親「托物言志」的教學上來,通過「哪兒需要它,它就在**生根、發芽、長出茁壯的枝幹。

」這一句話讓學生明白爸爸是在借白楊樹來表達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美好心願。並能理解白楊樹指的是像爸爸那樣為邊疆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把整篇文章的主要目標和重點目標都予以實現。

既讓學生明白作者借物喻人的學作手法,又學會了體會向句中含著的意思的方法,最後以課文結尾中大白楊和小白楊的關係,聯絡借物喻人的寫法,啟發學生自己體會孩子們將會怎樣?給學生留下了自主發揮的空間。

通過整合目標的迎領指導,分解目標的具體步驟,整堂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重點也較為突出。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練習冊的閱讀練習中有一篇文章《詹天佑》。在教學中我將兩篇文章對比閱讀,比較修築這兩條鐵路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同學們都能在文章的字裡行間去找,有的找到時代背景不同,有的找到遇到的困難不同,有的找到解決方法不同,有的同學還從文章讚頌的人不同去想。同型別的文章比較閱讀有助於拓展思維。

5、《古詩詞三首》教學反思

本週進行了第二單元的語文教學,第一課便是《古詩三首》的教學。進入了五年級,學生對於古詩的學習已經不再感到陌生,對於古詩的學習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澀,於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採取了,以複習古詩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學、匯報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童年時光的幸福和美好,激發學生**一千多年前的兒童是怎樣度過自己童年的興趣。進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在學生初讀古詩,互讀古詩,提示容易出現錯誤的字的讀音,並且落實重點生字「牧」「蓑」之後,我便引導學生複習古詩一般的學習方法。

由於以往一直都在滲透古詩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很自然就回憶起了: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這幾個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於是我放手讓學生按照方法進行自學。

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的狀態,由讀到悟,在整個的自學過程中,學生不斷抓住相應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詩所傳達的意境。有的同學從「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關聯感悟到了,古詩的對仗關係。有的從「臥」字中體會了那種隨心所欲的牧童生活。

有的在「月明」體會到了古時候生活的靜謐,兒童與自然的親近。還有的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的小腦瓜裡就湧現出了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匯報的過程中,更是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個性化閱讀背後的個性化理解。

他們往往從古詩的乙個字入手就能體會到其中深蘊的意味,很輕鬆就將古代兒童那種自由自在的兒童生活體會的淋漓盡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對於朗讀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讀得入情入靜。並且在當堂就完成了古詩默寫,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教學過後,我仔細反思了整個的教學過程,之所以取得了這樣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成功之處在於,教學的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信任學生,學生也會充分地信任自己,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朵朵美麗的火花。但是反思之於也發現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教師的主導性在我的課堂似乎反映的不夠。教學目標達成後,教師的深入挖掘仍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5.3、《清平樂·村居》教學反思

《清平樂·村居》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它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開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簷」、「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西上饒地區農村的特色,以景物襯托出人物生活寧靜、恬適的氛圍。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媼「醉裡吳音相媚好」,足見其生活的安詳,精神的愉快,接著從遠到近勾畫出三個兒子的動作。詞人尤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

6《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反思

《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先引起我興趣的不是課文內容,而是文章的作者──林海音。過去我們曾經學過她的一篇文章《竊讀記》,當時給我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我們清楚地記得文中的一句話:「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曾經在同學們中間轟動一時。因此,作者林海音這個名字我們都還記憶猶新。今天又讀到她的文章,不僅感到似曾相識,更有進一步了解她的慾望,想了解她的成長經歷、了解她的寫作風格。

當課文插圖裡的小姑娘與《竊讀記》裡插圖中長得一樣時,我們感覺更親近了。課後資料袋的介紹,證實了我的想法──這是一部自傳體**。也就是說從文章中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

我從網上如願以償地查到了《城南舊事》的資料。令我驚喜的是裡面的插曲《送別》竟是多年以前我就熟悉的老歌。我就這樣喜歡上了這篇課文,不如說是喜歡上了作者──林海音。

於是我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我要讓學生借助課文走進作者和她的作品《城南舊事》:

1、明確「自傳體**」這種體裁,介紹**《城南舊事》中的幾個故事。學生知道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歷與作者相近,產生了興趣,借助於學生的好奇心,就勢給他們補充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加深了對這部書的喜愛之情。

2、然後處理課文詳略分明。「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藉此使學生又了解了作者所接受的教育──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3、最後重點指導朗讀課文最後兩自然段。其一是讓學生感受作者優美厚實的語言表達;,其二是讓學生體會作者真摯的情感;其三是這些句子特別適合朗讀訓練的指導。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過了一把朗讀癮。我極其投入的範讀感染了學生,學生也讀得有聲有色。當我走出課堂時,一種快樂,來自心底,又充滿全身,那可能就是成就感。

隨即一名學生追上來說:「老師,我們全班集體訂《城南舊事》這部書吧!」把我說了愣了──什麼意思?

「我想買,可不知哪有。咱們集體買吧。」原來如此。

我告訴了他可能買到這本書的地方。

無論他能不能買成,但在他的頭腦中《城南舊事》這部書不會再陌生了。這不就實現了拓展嗎?如果每一課都能給學生留下乙個這麼深刻的點,日積月累將會是一筆多麼寶貴的財富啊!

7、《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課文中的語言富有孩子氣,同樣富有詩情畫意,把世界在孩子心裡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了,學生讀來感覺親切,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課中,我補充了《呼蘭河傳》的一些節選部分,學生聽了忍不住被文中那充滿天真、幼稚的「我」的表現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我問:「你們為什麼會笑,作者為什麼會把你們逗樂。

」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實感去表現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所以會打動讀者,那麼我們讀這類文章要帶著感情去讀,寫文章也有懷著感情去寫。

8、《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系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一篇閱讀課文。參加學校舉行的教學大練兵活動我選中它,一是內容簡單,二是沒有誰以此講過公開課,備課時可以不受任何思維定勢的影響,曾為這個初衷竊喜過。

眼看講課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曾寫下最初的教學思路,感覺沒新意,再寫,有些細節仍不滿意,直到第三次修改完畢才長出一口氣。

講課那天,課前仍一遍一遍準備著,自我感覺,萬無一失。可真到了課堂上,前二十分鐘學習作者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按計畫如期實施。學習最後一部分時承接上文:

作者以其豐富的想象力,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僅發現了問題,而且還想辦法解決了問題。請大家默讀文章14——19自然段,看自己會發現些什麼?可以是一些問題,可以是讀書的收穫。

學生讀、劃、寫,一會兒便有小手紛紛舉起。第乙個同學就抓住了重點,提出了需要大家共同討論解決的問題——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的風險。在此本該對此問題肯定後,讓大家劃下這句話,暫且記住繼續提問或談發現,最後再讓大家像作者那樣自主探索解決這些問題後全班交流。

可我不知哪根神經出了問題,情急之下既沒給學生充分談發現的機會,又沒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直接讓同學們交流課外蒐集的與此相關的資料理解這句話的普遍意義,直到下乙個問題的提出才意識到這一嚴重的失誤,為時以晚。

由於我的失誤使文章後一部分的學習完全背離了讓學生與文字對話的原則,出現了本末倒置,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痛定思痛,造成這種失誤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備課時沒把文字爛熟於心,沒把教案爛熟於心,致使虎頭蛇尾,當牢記沉痛教訓。在此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9、《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3

也許因為我的語文教齡不長,所以頭腦中沒有固定的模式,也就少了許多束縛,語文課上更能體現新的思想。

今天,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兒童詩兩首》,一首是《我想》,這首詩寫了乙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嚮往;另一首詩是《童年的水墨畫》,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達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兩首詩充滿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膽,語言簡鍊,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讓人進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本節課,我沒有過多的分析講解,沒有課件演示,我只是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詩歌,讓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腦海中浮現出詩歌描繪的美麗畫面,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願望,最喜歡哪個畫面,並說一說喜歡的理由,讓學生對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有自己的補充和拓展。邊讀邊想,邊讀邊體會,體會之後再讀,與作者一道沉浸在一連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樂中。同時,讓學生真正感受閱讀的樂趣,我覺得這才是美妙的課堂教學,這才是審美閱讀,這才應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

現在的語文課堂,有些教師可能過分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了,可能過於注重讓孩子理解課文內容的緣故,教學中常常不自覺地、按圖索驥式地帶著孩子機械閱讀文字,並不恰當地以實物或某些**漂亮的畫面,來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對課文的閱讀感受、想象、體驗和理解。殊不知,「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標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別是閱讀那些文學性較高的敘事類、抒情類文章,應該十分重視和引導孩子展開個性化的審美閱讀,通過反覆誦讀,啟發他們在學文識字、感悟積累語言的同時,設身處地與作品裡的人物進行對話,展開心與心的交流;啟發他們寄情於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對號入座」式的解讀作品,或機械地以所謂的「直觀」的圖畫、景物等來影響、干擾或替代孩子們自由自在的「悅讀」。

語文課堂就應是學生快樂的天地,就應是一門陶冶人的藝術,就應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就應讓學生走進自信的大門。教師就必須重視朗讀、重視指導朗讀的方法、重視創設朗讀的情境,真正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美麗風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計畫小學語文教學計畫

一 教學理念 1 突出個性發展,尊重學生個性世界,培養學生個性。2 語文教育要面向全體,落實到每個學生,並全方位提高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3 語文教師要能夠主動開發 廣泛利用語文課程資源。4 語文教育不能單純侷限於字 詞 句 章的學習,必須建立大語文觀。語文教學設計要重視 語文教育與現代社會以及兒童生...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計畫

6 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資訊,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7 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 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8 在習作方面,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9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詢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並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 五》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五 教學目標 把課文中部分情節的敘述語言改編 物對話。分角色進行排練,在課上進行表演。教學重點 1 理解本組課文的生動情節。2 把握鮮明的人物形象。教學難點 把課文中部分情節的敘述語言改編 物對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引入主題 這個單元的課文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今天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