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學校階段性研究工作總結

2021-03-04 09:57:32 字數 3382 閱讀 9640

綿竹市清平學校

《在農村小學中營造科學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研究》課題

階段性研究工作總結

2023年2月,清平學校正式啟動了《在農村小學中營造科學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2023年2月26日,學校召開了課題研究會議,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深入學習了總課題組的開題報告,結合清平學校實際,就如何開展課題研究進行了討論,明確了課題研究方向。2023年7月,學校課題組召開會議,總結了學期研究工作。

2023年9月,學校就本期的研究工作作了安排。

一、將本課題的研究與學校的辦學理念充分結合

1、「以自然優勢創科普教育特色學校,實現人、自然、教育的和諧發展」是清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努力的方向。我們以《在農村小學中營造科學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研究》課題的研究為切入點,有助於我校辦學特色的提公升。因此,我們將本課題的研究列入學校重點工作,規範了課題研究工作制度,保證了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

2、學校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教導主任、科學專職教師為副組長,學生處主任、辦公室主任、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課題研究活動的各項工作。

3、大力支援各項課題研究活動的開展。我們將課題研究和學校科技系列活動有機結合,領導小組的成員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做好活動的督促和指導工作。另外,為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在每項活動的開展中都積極拿出資金,購買獎品對學生進行獎勵,提高了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校園中掀起了「學科學,愛科學」的高潮。

二、積極營造校園科學文化氛圍

1、開設科普宣傳欄。設定了「科普小知識」、「科普問答」、「科技萬花筒」、「創意天空」、「我的舞台」幾個版塊。「科普小知識」版塊著重給學生介紹一些科普知識。

「科技萬花筒」版塊主要是向學生介紹一些新的國內、國際的科技動態和一些奇異的科學現象。「創意天空」主要是展示學生的科學創新設想、科學小製作、小發明。「我的舞台」這一塊,介紹學校的一些活動開展,學生的成果展示。

2、設立校園「科技金點子」信箱。在科普輔導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將自己的奇思妙想投入信箱,每兩周進行一次評比。

3、建設科技長廊。我們選取了古今中外典型的科學事件和科學家的事蹟,充分利用學校的走廊廊柱,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開闢專欄,對發明創造的方法進行了簡潔的介紹,讓學生很方便地了解了這些知識。

4、成立科技成果陳列櫃和展示平台。將學生在科學課堂中和科技活動中的作品進行收集,在實驗室後的學生作品展示平台進行展示,將學生比較好的作品進行收集,設立專櫃進行陳列。

三、以科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一年來,結合我校所處的自然環境,我們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以「體驗生活,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科普系列活動。提出了「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是創新之時,人人是創新之人」的活動口號。我校科普活動健康蓬勃發展,提高了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學校科學教育氛圍日漸濃厚,提高了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1、葉脈書籤製作活動。

上學期在三----六年級舉辦了葉脈書籤製作活動,同學們製作出葉脈書籤500多枚。

2、舉行「雞蛋撞地球」創意比賽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普及科學知識,增強**意識,體驗科學魅力,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我們3月份在全校同學中開展了「雞蛋撞地球」創意比賽,活動再一次營造了清平學校校園科普文化氛圍,培養了同學們的科學素養,激發了同學們的創新思維,也培養了同學們的科學實踐能力。

3、花卉盆栽活動。

為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讓孩子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今年2月---6月我們在一至六年級學生中舉行了花卉盆栽活動。9月,又進行了蔬菜盆栽活動。

每名學生負責種植兩盆花卉或蔬菜,從找土、下種、培育、管理、收穫全由學生直接參與,並填寫花卉種植成長記錄,記錄下植物生長情況、心情、感受或疑惑等,讓學生經歷了植物由種子開始到開花結果結束生命的乙個完整過程,最後評選出種植小能手,讓學生感受到「乙份耕耘乙份收穫」的道理。

4、科學種植獼猴桃活動

為豐富學生的生活實踐,我們在泥石流上開闢了獼猴桃種植基地。在老師及有經驗的農民及家長的指導下,學生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課餘時間翻地、填土、栽苗、澆水、鋤草、下肥,開展了科學種植獼猴桃的實踐活動,學生的課外知識在活動中不斷積累,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5、養春蠶活動。

今年5月---6月我們號召三至六年級5個班113名學生積極參與養蠶活動,向學生家長致信一封,請求支援監督、指導孩子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搞好養蠶實踐。經過了解,切合學生家庭實際,組建了10個活動小組,75位學生個人參與了養蠶這一活動,並由科學老師專人指導。經過乙個多月的實踐,收集學生日記60多篇,全校師生共養出蠶繭8kg,近5000個,生均30個。

總之,養蠶活動是學生們的喜愛的活動,既充實了學生課餘生活又培養了學生在「做中學」的能力。在參與養蠶活動中,學生們真正感受到親自實踐並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為了使這項活動能持續開展下去,我們在校園裡栽種了一片桑樹林。

6、文家溝科學考察活動

2023年4月9日,清平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赴文家溝泥石流治理區開展了科學考察活動。這次科普考察活動,孩子們的收穫頗多:理解了「水石分治、固床護坡、攔擋停淤」的泥石流治理方案,知道了學科學、用科學的重要性;孩子們像科學家一樣,拿著鐵鍬和採捕工具,認真細緻地進行標本收集和製作,採集了奇石、化石、礦物標本、動植物標本150餘件。

這次科考活動再次實踐了我校「以自然優勢創科普教育特色,實現人、自然、教育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提公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培養了孩子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7、舉行科普知識競賽

2023年10月,學校舉行了為期乙個月的「積累科學知識,爭當科普少年」的閱讀科普書籍和科普知識競賽活動。活動分為閱讀初賽階段和現場知識競賽階段。在閱讀初賽階段由各班組織指導學生閱讀科普書籍、校園科普宣傳欄、植物介紹牌等,並根據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

2023年11月13日下午,學校舉行了科普知識競賽活動,此次競賽活動,既有知識問答,又有現場實驗競賽,兼有科學老師現場點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競賽圍繞孩子們身邊的科學常識,對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課外知識儲備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對孩子們科學素養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8、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活動

「六一」前夕,我們開展了科技手抄報、科幻畫、科技小製作、科技金點子比賽活動,同時在6.1當天把這些作品進行了展示,受到了參會領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辦學效應。

四、課題研究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存在問題:

1、科普實踐活動持續時間長,老師對學生活動的過程指導不能持之以恆。

2、由於本課題研究的參與者有限,未能充分調動全校教師共同參與研究,課題的進展受限。

3、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改進措施:

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聘請專家到校指導。

2、採取各種必要的措施,組織骨幹教師進行學習並積極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使課題研究更切合實際,並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3、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根據學校實際選擇活動專案,創設科技氛圍。

清平學校課題組

2013-11-14

課題研究工作階段性計畫與總結

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的研究 是我校中學理科組結合民族地區教育教學實際情況並在縣教研室的專業指導下,在原來課題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後的課題。自今年3月份以來,在縣教研室的精心指導下,學校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全體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認真實踐,使教研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儘管現處於...

學校階段性工作總結

篇一 學校工作階段性總結 近年來我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把握機遇,齊心協力,堅定不移地推行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深化管理,穩步推進課程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教育教學質量不斷...

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

課題 提高農村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研究 總結人 戴福龍 陳平 在各級教育專家的關心幫助下,在全體課題研究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行動紮實,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現將本校的課題研究工作如下匯報 一 課題實施的進展情況 地圖是地理的 第二語言 含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