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九大知識模組要點

2021-03-04 09:56:55 字數 5213 閱讀 9501

最常用的尺度:

cv(成本偏差):cv=ev-ac  cv>0 成本節約 cv<0 成本超支

sv(進度偏差):sv=ev-pv sv>0 超過進度 sv<0 落後進度

cpi(成本績效指數):cpi=ev/ac cpi>1 成本節約 cpi<1 成本超支

spi(進度績效指數):spi=ev/pv spi>1 進度超前 spi<1 成本滯後

注:以上各項都是拿ev和其他項在比,ev是關鍵,ev—掙值,已完成工作的預算,各項值大的方向是有利於專案進展的方向

3)專案績效評估偏差分析,趨勢分析,掙值分析

4)計算機輔助

輸出:1)專案管理計畫更新

2)建議的糾正措施

3)完工估算(eac)

公式1:eac=ac+bac-ev (實際支出+預計完成專案的總成本-已完工作的預算)

適用情況:未來的實施不會發生類似的變化,非典型差異時,表明實際與計畫差距不大,因此仍然按照原來的 bac 來計算

公式2:eac=ac+etc(實際支出+剩餘工作的新估算) = ac+(bac-ev)/cpi;

適用情況:*過去的實施情況表明原來所作的估算徹底過時*條件變化,原來的估算不合適典型差異時,表明實際與計畫有顯異,因此需要根據實際的 cpi 來修訂

一句話,求完工估算eac,如果沒有偏差或偏差不典型,eac=ac+(bac-ev);如果有偏差,偏差型別為典型,eac= ac+(bac-ev)/cpi=ac+(bac-ev)/(ev/ac);

當實際與計畫差距非常大的時候,完全重新計算剩餘的預算

公式3:eac=ac+r

4)變更請求

5)組織過程資產

靜態投資**期: 淨現金流量是關鍵

(累計淨現金流量開始出現正值的年份數-1)+ 上年累計淨現金流量的絕對值/當年淨現金流量

動態投資**期: 淨現值是關

(累計淨現值開始出現正值的年份數-1)+(上年累計淨現值/當年淨現金流量折現值)

注:以上兩個公式記第一年年份數字1,若記0則不用減1

淨現值 = 淨現金流量 x 折現係數

投資收益率 = 1/動態**期×100%

成本失控的原因:

1)成本估算工作和成本預算工作不夠準確細緻;

2)許多專案在進行成本估算、成本預算及制定專案成本控制方法上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可行;

3)思想上存在誤區,認為專案具有創新性,專案實施過程中變化太大,實際成本超支在所難免。

資訊系統的專案成本估算的困難及應避免的常見錯誤

1.需求資訊的複雜性。

2.開發技術和工具的不斷變化。

3.缺乏類似專案估算資料可供參考。

4.缺乏專業和富有經驗的人才。

5.資訊系統研發人員技術能力的差異。

6.管理層的壓力與誤解。

應避免的常見錯誤:

1.草率的成本估算。

2.在專案範圍尚未確定時就進行成本估算。

3.過於樂觀或者保守的估算。

軟體專案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困難所在

1.需求的不確定性。

2.規模和工作量的不確定性。

3.質量鑑定的不確定性。

4.把握需求的不確定性。

5.軟體**難易程度的不確定性。

6.人員的不確定性。

二、質量管理

1.質量計畫編制

工具:成本績效分析法

質量基準分析

流程圖法(因果分析圖)

實驗設計法

質量成本分析

質量成本分為預防成本,評估成本,缺陷成本

輸入:專案章程專案管理計畫專案範圍說明書組織過程資產

輸出:質量管理計畫質量測試指標質量核對表

2.執行質量保證

質量保證的目的是對產品體系和過程固有特性達到規定要求提供信任。

3.執行質量控制

工具: 測試檢查控制圖因果圖(石川圖) 帕累託圖(排列圖或主次因素分析圖) 統計抽樣流程圖趨勢分析

質量控制的目的是確保產品的質量能滿足顧客、法律法規等方面所提出的質量要求.

專案質量管理的目標:1.顧客滿意度 2.預防勝於檢查 3.各階段內的過程 4.不斷改進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性: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全面方法的質量管理全面結果的質量管理

六西格瑪的優越之處在於從專案實施過程中改進和保證質量,而不是從結果中檢驗控制質量。

質量成本分為預防成本評估成本和缺陷成本

在帕累託圖中,將累計頻率曲線的累計百分數分為3級

頻率0%~80%為a類因素,是影響專案質量的主要因素;

頻率80%~90%為b類因素,是影響專案質量的次要因素;

頻率90%~100%為c類因素,是影響專案質量的一般因素;

軟體質量從六個方面來衡量:

1.效能   2.可靠性(包括容錯性和健壯性) 3.可用性 4.安全性  5.可修改性(包括可維護性,可擴充套件性,結構重組,可以執行) 6.功能性

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有五大方面: 人、機器、原材料、方法和環境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聯絡與區別

1.質量保證是針對專案過程的管理手段,質量控制是針對專案產品的技術手段;

2.質量計畫是執行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共同依據;

3.達到質量要求是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共同目標;

4.質量保證的輸出是下一階段質量保證的輸入;

5.一定時期內,質量控制的結果也是質量保證的質量審計物件,質量保證的成果又可以指導下一階段的質量工作,包括指質量控制和質量執行.

6.質量保證是每隔一定時間如階段末進行的,主要通過系統的質量審計來保證專案質量;

7.質量控制是實時監控專案的具體結果,以判斷它們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

8.質量保證的關鍵點是確保正確地做;質量控制的關鍵點是檢查做得是否正確;

質量保證活動的基本內容:

1. 制定質量標準;

2. 制定質量保證的控制流程;

3. 提出質量保證所採用的方法和技術;

4.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專案質量保證過程:

1.建立質量保證qa組;

2.根據專案的實際情況和專案的質量計畫,選擇和確定qa活動;

3.制定和維護qa計畫。

4.執行qa計畫

5.不斷完善質量保證過程中的不足,改進專案的質量保證過程。

質量控制的主要步驟:

1.選擇控制物件;

2.為控制物件確定標準或目標;

3.制定實施計畫,確定保證措施

4.對專案實際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檢查,並將監測結果與計畫相比較;

5.發現並分析偏差

6.根據偏差採取相應對策

三、進度管理

1.活動定義:為得到工作分解結構中最底層的交付物執行的一系列活動,對這些活動的識別以及歸檔的過程叫做活動定義。

工具:分解模板滾動式規劃專家判斷規劃組成部分

輸入:工作分解結構專案範圍說明書組織過程資產專案管理計畫

輸出:專案活動清單是專案活動的主要輸出,它列出了乙個專案所需開展和完成的全部專案活動。專案活動清單是根據wbs通過進一步細化得到。

2.活動排序:確定活動之間的依賴關係,形成文件

工具:pdm(前導圖,單代號網路圖)

adm(箭線圖,雙代號網路圖)

.網路圖中每一事件必須唯一

.節點順序沿箭頭方向增大

.流入(流出)同一節點均有後繼活動,虛活動不消耗時間,用虛箭頭表示,目的是鑑別,作用是更好的識別活動。

輸入:專案活動清單活動屬性專案範圍說明書組織過程資產

輸出:專案網路圖更新的活動清單更新的活動屬性

3.活動資源估算

工具:專家判斷自上而下的估算估算軟體

輸入:組織過程資產活動清單資源可用性

輸出:活動資源需求活動清單(更新)

工作量是指完成一項活動或其他專案單元所需的人工單位的數量,通常用人小時、人日或人周表示。其計算公式是:

工作量 = 專案規模/單個資源的工作效率

4.活動歷時估算

工具:專家判斷

模擬估算:以過去類似專案活動的實際時間為基礎,通過模擬來推測估算當前專案所需的時間

引數估算

三點估算: (樂觀+4個正常+悲觀) ÷6

5.制定專案進度計畫

專案進度計畫要經過多次反覆調整才能最後完成,專案進度計畫不變是相對的,而變化是絕對的.

工具:1)cpm(關鍵路線法)

關鍵路徑是能夠決定專案最早完成時間的一系列活動,它是網路圖中最長路徑,具有最少的浮動時間或時間差.

活動總時差: 活動最遲開始時間ls — 活動最早開始時間es

活動自由時差 : min — 最早完成時間ef

2)pert(計畫評審技術)

活動時間期望值 = (樂觀+4個正常+悲觀) ÷6

活動時間的標準差 = (悲觀-樂觀)÷6

3)持續時間的壓縮

技術:縮短關鍵路徑上的活動歷時

方法:趕工(費用交換),快速跟進(並行處理)

6.專案進度控制

進度控制的主要內容

1) 確定專案進度的當前狀態;

2) 對影響專案進度變化的因素進行控制,從而確保這些變化朝著有利於專案目標實現的方向發展;

3) 確定專案進度已經變更;

4) 當變更發生時,管理實際的變更。

專案進度控制的主要步驟:

1)分析進度,找出哪些地方需要採取糾正措施;

2)確定應採取哪種糾正措施;

3)修改進度計畫,並將糾正措施列入計畫;

4)重新計算進度,估計計畫採取的糾正措施的效果等。

通常,用於縮短活動工期的方法有:

1)增加優質資源,即投入更多的資源以加速活動程序;

2)提高工作效率,即指派經驗豐富的人去完成或幫助完成專案工作;

3)減小活動範圍或降低活動要求;

4)加班或並行施工;

5)通過改進方法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6)加強溝通和監控等。

四、溝通管理

1.溝通計畫編制

溝通計畫包括決定專案干係人的資訊和溝通需求:誰?需要什麼資訊?

什麼時候需要?怎麼獲得?溝通計畫編制常常與組織計畫編制緊密聯絡在一起,因為專案的組織結構樹對專案溝通需求有重大影響。

輸入:組織過程資產專案章程專案管理計畫專案範圍說明書

工具和技術:

1)專案干係人分析

專案干係人分析的目的:確定專案干係人的需求幫組專案干係人制定溝通策略

2)溝通需求分析

溝通渠道的數目:n(n-1)/2

3)溝通技術

溝通管理計畫的主要內容:

1.專案干係人的溝通要求;

2.對要發布的資訊的描述,包括格式,內容詳盡程度;

3.資訊接受的個人或組織;

專案管理九大模組之專案範圍管理

專案管理的九大知識模組是指作為專案經理必須具備和掌握的。接下來我們就分別來了解下這九塊內容的知識體系。本文主要講的是專案範圍管理。專案範圍的不確定,會導致專案範圍的不斷擴大,作為專案經理,在專案開始時,就要對專案範圍拿出專案干係人都認可的 理解無歧意的範圍說明文件 專案章程。然後為了保證專案的實施,...

專案管理九大模組專案分析方法

專案管理九大模組 核心 1。成本管理 2。質量管理3。進度管理 其它 4。範圍管理 5。風險管理6。溝通管理 7。採購管理 8。團隊與人力資源管理 9。整合 優化 管理 形成專案組 po 准證 場勘 設計 評審 施工 驗收 回款 專案組功能劃分 採購物流組 倉庫與後勤管理組 交付管理組 設計評審和質...

專案管理九大知識體系圖表

一 規劃過程組 包含21個過程 1 制定專案管理計畫 2 範圍規劃 3 範圍定義 4 製作工作分解結構 5 活動定義6 活動排序 7 活動資源估算 8 活動持續時間估算 9 進度表制定 10 費用估算 11 費用預算 12 質量規劃 13 人力資源規劃 14 溝通規劃 15 風險管理規劃 16 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