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學第四章資源評價原理與方法講義

2021-03-04 09:56:54 字數 4440 閱讀 7810

第四章資源評價原理與方法

第1節資源評價的概念及其分類

1、資源評價的概念

1.資源評價:是根據資源類別、屬性、形成原理和形成條件以及時空分布規律,從科學角度對其存在、數量、質量和可使用情況進行客觀評述和估價。

2.自然資源評價:就是按照一定的評價原則或依據,對乙個國家或地域的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地域組合、空間分布、開發利用、治理保護等進行定量或定性的評定和估價。

2、資源評價的分類

(1)資源評價分類方法

1.根據評價物件,自然資源評價可以區分為單項自然資源評價和自然資源綜合評價。

2.根據評價側重,自然資源又可以區分為以自然屬性評價為主的自然資源質量評價和以經濟屬性評價為主的自然資源經濟評價。

3.根據評價的特定目的,可分為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評價、自然資源保護改造評價等。

(2)資源評價分類例項

1.土地資源評價分類:潛力評價、適宜性評價、經濟評價

1)土地潛力評價

土地潛力評價(或稱土地利用能力)評價,是指土地在用於農林牧業生產或其他用途方面的潛在生產能力。它主要是依據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對某種持久利用方式的適宜程度或限制程度,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潛在生產力所進行的土地質量等級之評定與劃分,故它又被稱為土地潛力分級。

由於土地潛在生產能力與光、溫、水、土及其他自然因素有關,尤其是氣候與土壤兩者乃是影響土地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養分迴圈的主要環境因子,所以是氣候與土壤兩者乃是影響土地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養分迴圈的主要環境因子,所以有以氣候要素為主的潛力評價和以土壤要素為主的潛力評價以及將氣候、土壤兩者結合的潛力評價等三種。

2)土地適宜性評價

土地適宜性評價則針對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的分類有不同的層次,高層型別如農業、林業、牧業、工業、交通、國防、城市、旅遊等用地,底層型別如小麥、杉木、茶葉、果園、居住與機場等用地。土地適宜性評價就是根據一定的標準,確定土地對一定用途適宜與否以及適宜程度高低。

根據土地適宜性評價分類中是否用量化的標準可將土地適宜性分為兩類。

①定性土地適宜性分類。

②定量土地適宜性分類。

3)土地經濟評價

土地經濟評價是運用經濟指針對土地質量進行評定,即對土地進行投入和產出分析,並由此來決定土地的適宜程度性型別及其適宜程度。其實質在於表現不同的自然條件與經濟條件下,不同質量土地的生產耗費量與提供產品量的對比關係,或在相同投入量下取得不同產出量的經濟指標。這種評價強調土地的經濟屬性,從土地利用的經濟學方面來評價土地的質量。

常用的土地經濟評價方法有毛利分析與現金流量貼現分析等方法。

它與土地適宜性評價的差別是,既考慮土地的自然屬性之差異,更著重研究在等量勞動耗費條件下,土地的產出效果。

第2節國土資源評價的目的與內容

1、評價目的

1、國土資源評價:針對特定的國土區域,根據資源類別,屬性、形成原因和形成條件以及時空分布規律,從科學角度對其存在、數量、質量和可使用情況進行客觀評述和估價。其評價的物件是乙個國家或國家內部的某一特定區域(行政區或自然區)由自然、經濟、社會(人力)三大資源組成的複雜的物質系統。

2、開展國土資源評價的目的

開展國土資源評價的目的,在於通過對國土規劃地域內各種重要資源,特別是整個國土資源系統的數量與質量、結構與分布以及開發潛力等方面的評價,從強化地域整體功能出發,明確所規劃的地域國土資源的整體優勢與劣勢、優勢資源在全域性中的戰略地位、制約優勢資源開發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種資源在地域組合上、結構上和空間配置上合理與不合理、匹配和不匹配的關係,掌握各種資源,特別是重要資源的開發潛力,明確國土開發與整治的方向與重點,為制定人地協調發展與強化地域系統功能的國土規劃提供全面的科學依據。

可以說,國土資源調查是基礎、評價是依據、規劃是手段、管理是核心、保護與合理利用是目的。

2、評價內容

1、國土資源:

首先是指這個疆域範圍內從上空到地下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六大類。

其次還有被稱之為社會資源的人力資源,以及人通過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重要條件的各種設施,如工廠、礦山、交通線路、水利工程等。因此,在一定的意義上國土資源還包括社會資源。

它是乙個由自然資源、經濟資源與社會(或人力)資源共同組成的彼此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複雜的物質系統。

因此人類在規劃未來而進行的資源評價中,應當涉及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三個方面或三個系統的內容。

2、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三個系統

自然資源系統主要包括水、土、氣候、生物和礦產五大資源,但在某些地區把能源與自然風景資源單獨列出。

經濟資源系統主要包括工業、農業、交通與通訊業、建築業與商業五大資源,他們是各個地域開展國土資源評價的重點。但是在某些地區常需要將旅遊業、財政、金融業與科技資訊資源也列為資源評價的內容,甚至列為評價的重點。

社會資源系統以人力資源為主體,它的內容主要包括人口、勞動、智力(指科技人才)三大資源以及為人力資源服務的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體育等基礎設施。

3、國土區域分類:

選擇資源評價的重點,主要應該考慮對國土區域整體功能有重大影響的優勢資源。同時也應對地域整體功能有重大影響的非優勢資源給予考慮。下列按照擁有的資源的優勢資源及其對地域整體功能影響的不同,將我國的國土區域粗略劃分為三種型別:

⑴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的資源開發型地域

⑵經濟與技術資源優勢明顯的技術開發型地域

⑶以自然保護、環境治理、旅遊觀光為主的特殊功能的國土地域

第3節國土資源評價的原則

1、整體性原則

⑴將優勢資源與非優勢資源緊密結合

任何乙個地域的國土資源系統(或者子系統)都是由優勢資源與非優勢資源(或劣勢)資源兩部分構成的統一體。規劃人員即需要通過數量、質量的評價,明確哪些是優勢資源,又需要明確優勢資源與非優勢資源之間的聯絡。

從另乙個角度看,乙個地區的優勢資源往往僅一二種,如果沒有必要的輔助資源與之配合,就會形成「孤掌難鳴」的狀態;如果有足夠的輔助資源與之配合,則會形成整體組合優勢。

同時,即使對確認的優勢資源,也不能加以絕對化,既要認識它在總體上構成地域明顯的資源優勢,但是又必須深入地剖析它在優勢中寓有的劣勢方面,把資源的優勢方面與劣勢方面結合起來評價。(如以武漢水資源為例)

⑵將區域性與全域性相結合。

在開展國土資源評價時,既需要通過橫向對比明確每一部門或某乙個區域性地區的資源優勢,更需要把它置於全省或全國乃至世界同類地區的更大整體中來評價其優勢。

2、時間性原則

(1)「空間性」與「時間性」相結合。

(2)巨集觀與微觀層次評價相結合。

所謂巨集觀層次是指從地域水平的高度評價資源;而所謂的微觀層次則是從品種與化學成分角度評價資源。

(3)現狀與潛力評價相結合。

(4)順向與逆向評價相結合。

3、可持續利用原則

(1)在對人類有意義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任何一類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都必須保證其利用強度不超過自然資源可承載能力;從而使自然資源不僅能夠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且也能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構成危害。

(2)堅持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效益的相結合。

第4節國土資源質量評價方法

1、主導因子評判法

這一評價方法是在影響某一資源質量的多個因子中,選擇乙個或者兩個起決定性作用的主導因子作為評判資源質量劃分等級的依據。然後對這種起主導作用的評價因子,提出乙個或多個能全面確切地表達它的評價指標,並對每乙個指標按一定的標準做出分級,這樣便可得到一張可以用於質量分級的標準表。在這種條件下,評價人員只需取得該資源的主導因子在不同地段(即評價單元)的全部指標,便可與評價標準表對照,迅速獲得每乙個評價地段即評價單元的級別。

在運用該方法做國土資源評價時,不僅需要科學地選取評價的主導因子(或評價專案)和表達這一評價因子的指標,而且必須對指標進行科學的分級,切記指標分級的主觀隨意性。這樣才能保證獲得正確的評價結果。

2、最低限制因子評判法

這一方法是選取多個限制因子作為評價專案(或評價因子),各限制因子按其對資源的限制程度進行指標分級,即劃分為不同級別的定量或定性的評判指標或標準;然後對被評物件的各個限制因子一一評定其級別,記錄在評價**中,最後以限制因子評定的最低級別來確定被評物件的等級。

3、綜合指標評判法

這種評價方法選取公認的能反映某一資源質量的綜合性指標,並將綜合性指標進行分級,用以評定該種資源的等級。同時比較兩個以上地域單元的評價結果就可以獲得資源優劣的明確概念。

4、多因子綜合評判法

這一評價方法是選取對被評價物件——某一資源的質量有影響的多個限制因子作為評價專案,然後將每個評價專案進行指標分級,最後將各限制因子(即評價專案)評定的級別採用一定數學方法綜合評判被評價物件的質量等級。

根據採用數學方法的不同,可將多因子綜合評價法進一步劃分為以下四種具體評價方法。

1.多因子模糊評判法

2.等差指數定量評判法

3.等差指數非定量評判法

4.平均值等差分級評判法

5.加權給分評判法

6.綜合指數評判法

5、地域對比評判法

6、標準值對照評判法

第5節資源評價的工作程式

1、準備階段

1.確定評價目的和收集資料

2.分析資料,制定工作計畫

3.組織專業力量(隊伍)和分工

4.擬定工作方案

2、中間階段

3、最後階段

資源環境課程第四章

1.潛水 潛水埋藏於地表下第一隔水層以上是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潛水自由液面潛水面 浸潤面 其上無穩定的隔水層 無壓水 人工挖井,埋藏淺,常遭汙染 2 承壓水 是指充滿兩個隔水層間的地下水,不能普遍與大氣接觸,不易受汙染 特徵 承壓性,進行鑽探後,地下水在壓力作用下立刻沿著井筒上公升,甚至噴出地表而...

第四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p4 p11 一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1 自然資源 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 用於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和能量,叫做自然資源。2 主要包括 水資源 土地資源 礦產資源 氣候資源 生物資源和海洋資源。3 分類 可再生資源 可以持續利用,利用後還能迴圈再生 或者不斷更新。陽關 空氣 土地 水...

第四章資訊資源管理

王秋香 設計和教學分析 資訊資源管理 是上海科教出版社的高一 資訊科技基礎 第四章的內容。由於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和例子,讓學生進行 然後歸納獲得知識。有不足之處由教師或學生來補充。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