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境界超越說

2021-03-04 09:54:48 字數 4474 閱讀 7449

一、超越物本和資本與人本

這裡雖然是講資本與勞動,而實際上也涉及股東和員工。

1.物本成為資本

(1)自然和物質屬性的退位與社會和經濟屬性的進製

(2)資本的特性以及對管理的要求

(3)管理使資本得以實現、增進和超越

管理在使資本得以實現和增進的基礎上,使資本實現超越,超越於經營和控制等。其中包含和體現管理的超越。

2.人力變成資本

(1)人力的知識化和資本化

人力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人力的知識化。

經濟發展尤其是高科技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對高知識含量的人力資源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其供給卻相對不足,成為稀缺的寶貴資源。於是,就出現人力資源的資本化。

(2)人力資本的特性以及對管理的要求

(3)管理使人力資本得以實現、增進和超越

管理在使人力資本得以實現和增進的基礎上,使人力資本實現超越,超越於對經濟利益的追求,超越於單純的與物質資本的權利之爭,提公升到自我實現需要和人格資本的水平。其中包含和體現管理自身的超越。

3.資本服務人本

(1)從資本統治和支配人到資本為人服務

基礎、條件和過程。

(2)人本的特性及其對管理的要求

(3)管理使資本服務人本得以實現和提高

管理在使資本適當退位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資本的視野,提公升其價值和目標,廣泛、充分和全面地反映人本的特性及要求,並通過擴充套件和提公升管理的目標,改進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從而高度地體現人本,全面地實現和提公升人的價值。

二、超越主體與物件和客體

這裡實際是以企業為乙個整體,管理代表這個整體,因此主要涉及與使用者和**商、分銷商的關係。

1.使用者變客戶

(1)從生產和推銷到營銷和服務

從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出發,按自己的意願生產與經營,千方百計地把產品推銷出去,到從市場出發,依據市場和使用者的需要進行生產,提供服務等,使使用者成為客戶。

(2)把**商和分銷商都作為客戶

**商和分銷商與使用者的區別。但應該擴大視野,充分地體現平等和公正的原則,提高管理的理念和水平,把**商和分銷商都作為客戶。把分銷商作為客戶比較容易理解,而把**商也作為客戶則不容易理解。

這主要受現實的邏輯關係影響。如果超出現實的內容和邏輯,從態度等高度上來理解,那麼對待**商也就應該象對待客戶一樣。而上公升到態度,也就提公升了境界。

(3)滿足客戶的需要和增進其價值

2.客戶變客人

(1)超越單純的經濟利益關係

(2)給客戶以情感和精神的滿足

(3)管理的情感和精神提公升

這一方面是指管理自身的情感和精神提公升,控制和淨化自己的情感(在對待客戶尤其是那些不太通情達理,只顧自己的利益和意願而不考慮廠商的合理意見時,難免會產生不滿、討厭和氣憤的情感,從而也就會產生一種不良的精神狀態),另一方面是以積極熱情的情感和態度,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來對待來對待客戶,才會使客戶有客人的感覺。

3.客人變主人

(1) 以客為主

使客人參與設計、生產和經營,充分地尊重客人的需要,由個人自己作選擇。

(2)創造條件

(3)提供服務

管理的性質和方式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它與通常所說的管理就是服務有根本性的區別。1、通常所說的管理就是服務是對於被管理者或員工而言的;2、通常所說的管理就是服務只是就管理的某種內容和方式而言的,而不是講整個管理。

三、超越地位和身份與角色

1.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地位身份差別

(1)職位的差別

(2)權力的差別

(2) 身份的不同

身份是一種無形的資源,能給身份的擁有者帶來物質的、經濟的、社會的和精神的利益。

2.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扮演身份角色

(1)身份要有角色表演

(2)要依據和反映身份

名不正,言不順。

(3) 典型的身份角色

管理者的典型身份角色與被管理者的典型身份角色。

3.管理者要扮演超越地位身份的角色

(1)地位與身份的侷限

地位和身份具有既成的和保守的特性。不同的地位和身份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對立和差別,從而也就會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以及上級管理者與下級管理者之間的差別甚至對立,而這必然會給管理的效果打折扣,或產生消極的牴觸作用。

(2)官僚管理者的命運

只扮演反映地位和身份的角色,就難免會成為官僚管理者。而官僚管理者必定會是組織缺乏生氣、活力和創造性,從而使組織趨於衰敗,這樣他也就必然會受人譴責和遭歷史所拋棄。

(4) 扮演超越身份的角色

管理者只有扮演超越身份的角色,才能適應環境和條件的變化,甚至起主導作用,才能與被管理者充分地互動起來,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這樣一來也就超越了管理自身。因為管理必須依據職位和職權,以及反映和體現身份。

四、超越權力和功利與道德

1.超越權力與利益的差別

(1)權力與利益的區分和差別

管理者運用職位權力與為自己謀利益的區分,以及與為組織創造和帶來利益之間的差別。這既是管理的特性及要求,又可能是管理的障礙和限制。

(2)權力與利益統一的層次性

管理的權力與利益是可以統一的,但是多層次的統一。第一層次是,管理者個人運用職位權力所付出的努力或代價與所的利益的統一或一致;第二層次是,管理者運用職位權力與為組織創造利益的統一或一致;第三層次是,管理者運用超越職位權力與為組織創造超常利益的統一或一致。

(3)實現和提公升權力與利益的統一

管理是要保證和實現權力與利益的統一,其中既包括使員工的權力與其利益達到一致,也包括使自己運用職位權力所付出的努力與所獲得利益的統一,更包括使各種權力的運用與組織獲得的利益相一致。

管理要以提公升權力與利益統一的水平,爭取達到第三層次的協調一致關係為自己所追求的境界。

2.超越功利與義務的矛盾

(1)追求功利與履行義務之間存在差別

這首先由於功利和義務的特性不同,功利是指主體的付出與獲得的關係特性,而義務是指主體應承擔的責任;其次,是功利與義務所涉及的關係和範圍會有差別;第三,是功利行為所產生的影響有直接與間接之分,而潛在的和間接的影響是很難衡量的,因此不能根據潛在和間接的影響來規定應承擔的義務。

(2)管理是講求功利而可能推卸義務的

管理是講求功利的,並且要盡可能增進功利,而為了增進功利,就需要盡可能減少支出和少付代價,而履行義務是要付代價的。何況,管理會受到來自股東和員工利益需要等的壓力而被迫推卸義務。同時,也有為了顯示自己的成績而推卸義務的。

(3)管理必須超越功利與義務的對立

功利要靠義務來維持和支撐,推卸義務終究會影響和限制甚至損害功利,更為影響和損害管理的形象。所以,管理應該超越功利與義務的對立。而要如此,首先,管理首先是要超越對功利要求的各種壓力,包括外在和內在的壓力;其次,管理要增加認識和提高判斷,自覺地履行義務。

3.超越利益與道德的衝突

(1)由內到外與由外到內的差別

利益是由內到外,即從內在的需要到外在好處的獲得。而道德是由外到內,由社會規範到個人自覺。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甚至是根本對立的。

(2)組織私利與社會公德的衝突

管理直接是要實現和增進組織的利益的,而組織的利益可能是一種擴大了的私利,因此可能更具有侵略性和擴張性,這樣就會與社會公德產生衝突。

(3)管理必須超越利益與道德的衝突

管理會成為利益與道德衝突的罪魁禍首或者是替罪羊,直接受到衝擊和譴責。而管理要持續不斷地增進組織的利益,就必須獲得社會道德的認可和支援,因此必須超越利益與道德的衝突。為此,管理者就必須提高道德意識和修養,要自覺地由道而德。

而這是一種境界。

五、超越組織與個人和環境

1.超越組織與個人的矛盾

(1)組織與個人的矛盾

組織與個人的差別: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矛盾,組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矛盾,組織文化與個人觀念的矛盾。同時,既存在組織對個人的支配和控制,又存在個人對組織的支配和控制。

還會產生組織對個人的排斥包括開除,以及個人對組織的排斥和背叛等。

(2)管理實現組織對個人的控制

管理是直接服務於組織的,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對個人實行控制,甚至加強對個人的控制,從而加劇組織與個人的矛盾,加劇個人對組織的不滿和排斥。這會挫傷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影響甚至損害組織的利益和發展。

(3)管理必須超越組織與個人的矛盾

管理不僅要服務於組織,而且也要服務於個人,不僅要控制個人,而且也要甚至更要激勵個人,這就必須超越組織與個人的矛盾。這也就需要管理有很寬廣的視野和目標,進行創造性的工作,採取有效的工作方法,要超越狹隘的偏見和私利等。

2.超越組織與環境的對立

(1)組織與環境之間存在對立

組織是要利用環境的,而在利用環境時是可能造成對環境的影響和危害的。

(2)管理可能加劇組織與環境的對立

管理為了實現和推進組織的目標,可能加大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會加劇組織與環境的對立。而這不僅會限制組織的發展,而且會損害管理的形象和聲譽。

(3)管理必須超越組織與環境的對立

管理必須擺脫被組織與環境的對立所左右,為此就必須適當地超越組織的利益和目標,關鍵是適當地超越組織眼前的利益和目標,從組織長遠發展的角度觀察和處理問題,其中包括超越在場與不在場的矛盾。

3.超越個人與環境的脫節

(1)組織可能使個人與環境脫節

以組織為核心和封閉的組織會使個人與環境脫節。而環境與個人的脫節,必然影響個人的發展,使個人落後於環境,從而也就會使組織落後於環境。

第三章戰略管理

一 單項選擇題 1 以攻為守 主動出擊 先發制人,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戰略是 a 防守戰略 b 撤退戰略 c 經營戰略 d 進攻戰略 2 為實現企業總體目標,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所做出的長期性的戰略是 a 公司總戰略 b 職能戰略 c 事業部戰略 d 公司分戰略 3 以守為攻,後發制人 避實就虛,不與...

採購管理第三章

採購需求分析與 一 採購需求分析概述 要進行採購,首先要分析弄清採購管理機構所 的全體需求者們究竟需要什麼 需要多少 什麼時候需要的問題,從而明確應當採購什麼 採購多少 什麼時候採購以及怎樣採購的問題,得到乙份確實可靠 科學合理的採購任務清單。這個環節的工作,就叫做採購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採購工作的...

第三章預算管理

客觀題部分 一 預算的分類與預算體系 例題 判斷題 總預算是企業所有以貨幣及其他數量形式反映的 有關企業未來一段時間內全部經營活動各項目標的行動計畫與相應措施的數量說明。答案 解析 全面預算是企業所有以貨幣及其他數量形式反映的 有關企業未來一段時間內全部經營活動各項目標的行動計畫與相應措施的數量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