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評課稿

2021-03-04 09:54:05 字數 4796 閱讀 1731

篇一:主題班會評課稿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主題班會評課稿

三店街宋寨小學王冬生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主題班會,圍繞「習慣養成」設計、安排整個活動過程,全程體現了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的培養和教育。

一、主題選擇有針對性、實效性。

「習慣養成」永遠是乙個不過時的話題,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壞習慣,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更是一種以人為本、人情化的教育。「習慣養成」更是一種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的教育。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的孩子將是危險的。

基於此,胡老師選擇了「習慣養成,你我同行」這一主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且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

二、情境設定真實、有效。

這節課,老師創設了多個真實、有效的情境:生活衛生故事、飲食衛生故事、衛生習慣調查、學習習慣養成故事,習慣養成兒歌等,讓學生的習慣在有目的、有計畫的訓練中形成,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達到了預期目的。

三、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有層次性。

本次班會活動表現形式豐富:看視屏、講故事、現場調查、唱兒歌、做遊戲等,而且在過程的安排上有層次性。如通過講習慣養成的故事、唱《習慣養成兒歌》、衛生習慣調查等一系列活動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習慣,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給學生,活動開展規範、有序。

這節班會活動安排有序,一環緊扣一環,真正做到了教師是傾聽者,點撥者,學生是主體。整個過程是學生主持、全員參與的過程,是學生真實的思想內化與生成的過程。

建議:這節班會課是教我們學生的學會養成良好習慣的剛剛開始,前期的教育工作(準備過程)和即時過程後,不能忽視班會課的後續的教育過程,它是班級教育的進一步延續與發展。

2023年12月7日篇二:感恩主題班會評課稿主題班會設計

「感謝有你」感恩主題班會評課稿

徐連書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在4月19日有幸觀摩了初一10班的「感謝有你」主題班會,現將我的觀摩心得向各位匯報。

一、設計巧妙,構思獨特

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班會設計在網上有很多,我聽了不少這樣的主題班會,我也不止一次地親自開設過這樣的主題班會,但這一節班會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才明老師引用今年第6期《讀者》上的一篇文章《民工老李的數位化生活》作為開篇和匯入,引出本節班會課的話題「爸爸媽媽一天的數位化生活」。這個開頭設計新穎,構思巧妙,一下子啟用了學生沉睡的記憶,開啟了學生的話匣子。

學生們從「數位化生活」這個全新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父母,認識自己的父母,感受自己的父母,這個切入點擊得好,選得巧,選得獨特,不入俗套。通過這個角度,學生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艱辛與不易,感受到了父母愛子女的無私與奉獻。

二、參與主動,展示積極

我想這一節班會課給各位聽課老師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有學生參與主動,展示積極。這一節課充分體現了我校「333」高效課堂模式的特點。「我展示,我精彩」,「我參與,我快樂」。

從班會課開始前的女主持人的才藝展示,到圍繞主話題「說說爸爸媽媽的數位化生活」的討論、交流、展示,初一10班的孩子們充分地開展小組討論、交流,展示。他們的展示做到了「三大」,即「大聲」「大方」「大膽」。他們或敘述父母一天工作的艱辛,或講述父母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的細節;他們或抒發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或表達好好學習用自己的行動來報答父母的決心。

這一節班會課,幾乎全班同學都參與了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當然,正如我自己上課一樣,這節班會課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覺得學生的展示形式單一了一些,缺乏必要的變化。台上展示的學生和台下的學生也缺少互動、對話。

另外,教師的點評缺失。我覺得一節班會課,班主任的參與不可缺少,班主任不應該完全退居幕後,應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應對學生的展示進行適時地點評,以提公升學生展示的質量。

總之,我覺得這一節班會課主題鮮明,設計獨特,效果顯著,感謝毛老師,感謝初一10班的孩子們。篇三:主題班會課《因「我」而彩》評課稿

主題班會課《因「我」而彩》評課稿

今天聽了胡老師執教的主題班會課《因「我」而彩》,主題鮮明、設計精心、環節緊扣、突出因「我」而彩,感覺受益匪淺,主題班會是學校德育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內化、昇華學生情感的綜合性活動。

1、給人感受「共同合作」在這個班組是很濃厚的。

2、內容形式多樣:使得課堂上保持著一種高度集中的主意力,使得學生精神舒暢,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學生能動起來(包括課前和課中),相信課後更能動起來。

4、老師沒有喋喋不休的向學生灌輸自己的觀點,而是通過互動(讓學生動起來的方式),便使得學生自然生成老師預先設想的效果。

5、學生吐真言,可見是一位很優秀的班主任

6、最後的靈機一動,可以感受到這是乙個積極、向上、健康、活潑,而且是乙個有明確目標的集體。

但是課堂動顯得太多,靜不夠,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多,建議可以加入兩個討論。篇四:班會課評課稿

班會課評課稿

我曾經看到了這樣乙個觀點,他認為主題班會課,主字打頭,主就是主體、主動、主導。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性,讓孩子能主動學習。教師要發揮好主導性,看準關鍵點,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指導孩子學習。

既然是班會,班會全班同學都要參與,學生的參與面與教學效果正比的。當然,這裡的參與面不僅僅指的是身體的參與,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和思想的參與,多讓學生動腦。主題班會課,他是一門課程,我們就要看重課的目的性和教育性。

我看了以後覺得非常有共鳴,所以,我就以下這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孫老師的課較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給了學生乙個生活的課堂,這節班會課把生活的一些例項引入了課堂,貼近生活。我們看到了孫老師給我們呈現的例子都是在我們家庭生活中或學校較常見的,如***件、火災、??給了學生乙個對話的課堂。

在班會課上,學生踴躍發言、積極討論、充分交流。你們看孩子的發言不僅精彩,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共鳴。給了學生乙個開放的課堂。

,從課前調查,到課中的交流,到課後的延伸去「尋找周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並以班級的名義向校長室反映,這樣就課堂不僅僅是課堂了,有著更廣大的學習場所:校園、家園。

教師的主導性體現更是不言而喻。班隊課借班上課本來就很難,孫老師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激發起內心的感悟,他找到了典型的又震撼人心的一些**,挖掘出孩子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面對勒索》等事例與孩子**。

二、學生的參與面很廣

從課前的學生問卷調查——這樣的危險發生了,我們該怎麼辦?到書寫「我的收穫卡」,到最後的全體孩子握拳宣誓,他都盡量的做到讓全體學生參與,這些不僅僅是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精神層面的提公升。當然,孫老師還採用了小組討論再到交流反饋這些方式,讓孩子們在互幫互助中提公升思想方面的參與,我想從孩子的回答中,如??

我們能感覺到

三、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確,教育性很有實效

三月,是安全教育月,因此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安全,很好切入了本月的主題。當然安全也是永恆的教育主題。孫老師的這堂班會課的目標很明確,導知:

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隱患;明理:多種危險是可防的、可控的,生命是要呵護的;踐行:引導孩子在危機中要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巧。

為了更好的達到教育目的,孫老師每個教學資源的選擇都是有針對性和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的,也採用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比如:從朗朗上口的故詩《草》引入生命,在引到安全這個話題,通過慘不忍睹的畫面和觸目驚心的資料引導孩子感受生命是脆弱的,存在著各種隱患,同時也是可控的;然後在小組討論交流「身邊的危險有哪些?該怎樣預防」再到情景劇表演《面對勒索》該怎麼解決?

由麵到點讓孩子明白遇到危險要冷靜選擇正確的解決方法。最後用書寫收穫卡和宣誓從來進一步的昇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總的來說,我認為孫老師的這堂課是較成功的一節借班上課的班會課。當然,我想:如果不是借班上課,我們選擇的切入點可否再「小」一些,如專門講校園安全,能否再讓孩子??

毛老師指導的這次班會從環節和內容上看,主題定位富有意義、內容表現富有形式、活動開展富有秩序,並充分發揮本班學生的優勢和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例如:本班學生的才能還是多方面,毛老師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設計了詩歌朗誦《媽媽的愛》、小品《爸爸、媽媽我錯了》、快板《誇老師》、手語表演《感恩的心》這四個環節,讓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溫暖,有關心,我們要學會感恩。

毛老師的這節班會課,她大膽地放手於學生自己,讓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訓練。這節課通過快板、小品、朗誦、合唱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感恩的重要,培養學生將心中的愛釋放並實踐到具體的生活之中,做真正懂得感恩而又踏實的人。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到了感恩的重要,尤其是對母愛的回報。

但是,在觀賞完小品後談感受的環節中,讓同學們談談感受時,老師和主持人都期待著精彩的生成,可同學們似乎很猶豫。還有快板誇老師之後,讓學生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些什麼是時,學生向老師說了之後,老師這時可以參與進來,這樣效果更好。就這一點,我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設計過程中的考慮不周。

我有2個不成熟的看法:

一、主持人的過渡語可以更明確些。當時的主持人過渡:此時此刻大家最想說什麼呢?是否指明說話的物件(媽媽,爸爸,老師,同學)。

二、班會的教育內容較多:感恩,孝順,溝通,母愛。活動形式豐富,可是在重點內容(即:

在生活中學會感恩)的設計上沒有為學生搭好「腳手架」,讓學生感到無話可說,因為學生畢竟還是普通班的學生。我想在班會過程可否穿插乙個環節「感恩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是身邊的,也可以是國內的或者國外的,以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和表達。也許這樣我們可能就會傾聽到更多的「心語心願」,以把愛的踐行落到實處。

學會感恩班會課評課稿

——觀《常懷感恩之心》主題班會有感

上週有幸聽了奚的一堂《學會感恩》的專題德育活動課。在這堂課上,教者睿智地開發德育資源、利用德育資源,再用情感的線穿插其中,獲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堂課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很多的,我僅德育資源開發方面談談我粗淺的體會:

一、 重視資源的開發。

在這堂課中,教者以人為本,充分開發學生的素材性資源;又拓展延伸,利用家庭性資源;還嫁接了社會性資源。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這堂課中也藝術地成為了德育資源。在這堂課中,德育資源既是豐富的,又是貼近學生生活的。

主題班會評課稿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 主題班會評課稿 三店街宋寨小學王冬生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 主題班會,圍繞 習慣養成 設計 安排整個活動過程,全程體現了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的培養和教育。一 主題選擇有針對性 實效性。習慣養成 永遠是乙個不過時的話題,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

班會課評課稿

篇一 主題班會評課稿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 主題班會評課稿 三店街宋寨小學王冬生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 主題班會,圍繞 習慣養成 設計 安排整個活動過程,全程體現了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的培養和教育。一 主題選擇有針對性 實效性。習慣養成 永遠是乙個不過時的話題,在兒童時期養成的...

評主題班會

評主題班會之 美在我們身邊 看完 美在我們身邊 主題班會後,我對中小學生的主題班會課又多了幾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活動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展示了學生們的素質和風采。實踐小組的選材都來自我們身邊看得見 摸得著的真實事例,能使學生產生共鳴。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 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