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實務中級模擬

2021-03-04 09:46:41 字數 5071 閱讀 5618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題

a1.陳教授,現年65歲,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學教書,陳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隊」,一子一女在母親的拉扯下長大,因而對父親的「不管不問」頗有怨言。陳教授妻子在世時,子女們還經常回來探望。

陳教授有個弟弟和兩個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靜而安詳。

前不久,陳教授由於回家較晚,到家後,發現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連忙送往醫院,當子女趕到時,老伴已經離開人士。子女們把責任歸咎於父親「回家過晚」,雙方之間的裂痕加深,子女們用冷言冷語譏諷老人,探望次數大大減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經常酗酒,酗酒後會痛哭流涕,喃喃自語,認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還不到乙個月,原本身體健康、開朗樂觀的陳教授,變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群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後,決定派社群工作者小張開展工作,小張準備從家庭思維的角度介入。

問題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維是指什麼?

2、上述案例中,陳教授主要面臨的困境是什麼?

3、針對這些困境,小張應採取怎樣的介入策略?

4、通過以上分析,請歸納老年社會工作的內容?

a2.材料ⅰ: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社會救助就是體現這一規定的具體制度。

材料ⅱ:

新華網報道,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首都實施10年來,北京市先後9次提高低保標準,目前已由23.2萬城鄉居民被納入保障範圍。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吳文彥在7日召開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總結表彰大會」上說,10年來,北京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城鄉低保制度日臻完善。

經過9次調整,保障標準已經從2023年的月人均170元提高到現在的人均310元。2023年,北京市城鄉困難群眾實現了應保盡保,農村低保全面覆蓋。2023年,北京對城市低保物件實行了分類救助制度,提高了救助係數。

今年分類救助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三無」人員、重殘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難人員得到更多的救助,並分別建立了城市、農村低保標準調整機制。

材料ⅲ據人民網報道,2023年1月10日以來,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連續出現兩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此次雨雪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廣,導致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陝西、新疆等9省市遭遇雪災,部分地區受災嚴重,群眾的生產、生活受到較大影響,尤其是給災區交通造成極大困難,部分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路線一度中斷,部分地區供電、供暖、供水等基礎設施受損。據統計,此次雪災已造成248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緊急轉移安置15.

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36.6千公頃;倒塌房屋2.2萬間,損壞房屋8.

5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31.1億元。

民政部對此次雨雪天氣過程高度重視,及時與中國氣象局和地方民政部門溝通,了解災害發展,收集災情資訊;針對湖北災情,於1月21日16時緊急啟動四級救災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黃岡災區,檢視災情和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安排情況,協助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問題1、結合上述三個材料,社會救助主要是指什麼?包括哪些領域?

2、針對材料,請分析自然災害救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a3.材料ⅰ:

在我國城市地區,失業是乙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在「4050」失業現象尚未清除的同時,「2030」失業現象又成為社會熱點。而且,由於這批年輕、沒有成家等原因,他們的失業對社會的損害應該比其他人更大。

a小區這樣的問題,特別突出,「4050」和「2030」失業人員共計50多人。

材料ⅱ:

**發生後,許多居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對外聯絡中斷。由於居民對災害缺乏心理、物質和能力準備,他們對如何應對突發事件手足無措。保障基本的生活和安全成為社群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b小區就是這些人居住的地方。

材料ⅲc小區屬於城市中舊房改造的小區,居民主要由城市中低收入者和外來務工人員組成。由於小區建築年代比較早,各方面設施也比較便宜,所以,房租**較低,是外來人口選擇租住的主要原因。該小區經常發生歧視外來務工人員的事件。

前不久,小區有位姓李的中年婦女找到居委會,要求其鄰居不要把房屋租給外來工,理由是外來工素質差、不講衛生,還有偷盜現象。居委會主任經過長時間耐心開導,也沒有什麼作用。據這位主任說,歧視外來工的事件在他們小區經常發生,做了很多本地人的工作,也沒有什麼效果,他自己也沒有辦法了。

問題1、針對三個材料提到的a、b、c社群,在這三個社群從事社群工作,應採用什麼模式?解釋該模式。

2、通過以上分析,請您從目標、策略與技術、社會工作者角色等方面來比較三種社群工作模式。

a4.張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潔工作,一天,她在四樓擦玻璃窗,不慎墜樓,從此失去雙腿。超市給了一筆數額不多不少的慰問補償金。

丈夫對張女士很關係,為了多掙錢,又去兼職,家裡孩子乙個8歲,乙個10歲,都很懂事,上學前後都會照顧媽媽。張女士覺得自己是負擔。一天家裡只有她一人,她一時想不開,便爬下床開啟煤氣自殺,幸好被鄰居發現救了過來。

問題1、請運用優勢視角理論對張女士的情況加以評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會工作者,你打算採取何種介入模式幫助張女士?

a5.林某於2023年入伍,其間因公致殘,《革命傷殘軍人證》證明林某為三等乙級殘疾(套改後為八級),在市民政局換發的《革命傷殘軍人證》裡同樣寫著三等乙級殘疾。2023年林某退伍後回鄉,由縣民政局負責安排在縣棉織廠工作,並籤了為期三年的合同。2023年11月10日,縣棉織廠發出通知,稱林某的勞動合同至2023年12月11日到期,要他辦理終止合同手續。

2023年9月,因縣棉織廠改制,林某領了一筆自謀職業安置費後,不僅再也沒有享受過傷殘軍人應享受的待遇,而且也沒有得到企業主管部門的妥善安置。當林某到縣棉織廠原主管勞動部門反應情況時卻得到了這樣的解釋——「妥善安置」並非一定要安排乙個新的工作。按照縣勞動部門的有關規定,傷殘職工在辦理終止合同時,除了安置費外還可以領到一筆傷殘補助金;但有個前提,是否傷殘及等級得由勞動部門加以鑑定,部隊及民政部門發的《革命傷殘軍人證》不能作為憑證。

問題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2、對於這些問題,社會工作者應該採取哪些介入策略?

a6.小明是小學五年級學生,被要求來見社會工作者。從四年級開始,他的成績就一直處於下游水平。

他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師和同學都覺得他「太安靜,有些孤僻」。他連續幾個寒暑假都參加學習輔導班,但是仍舊沒有提高成績。老師告訴小明的父母,如果他的學習再不改善,很可能沒法公升級。

在社會工作者與小明談話的時候,他對自己的學習問題描述得很簡單:「都是因為老師,他們整天衝著我叫喊,讓我怎麼好好學習?我告訴語文老師沒有完成預習時,她就說我太偷懶,太笨。

如果他們都認為我是啞巴,怎麼能夠指望我學到東西?」在進一步深談後,小明用一種沉靜、悶悶不樂的聲音概括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像我這樣的腦子不用指望有什麼出息了,我思維慢,老師也無能為力。

只要想起學校我就心驚膽戰,我還怕自己會在課堂上說出什麼愚蠢的話來讓人笑話我。」

社會工作者單純會見了小明的父母,對於為什麼兒子在學校表現不好的問題,他們很快就補充了自己的觀點。母親承認,當她聽到小明說不想去學校或者不會做家庭作業的時候,她感到非常憤怒並大聲責罵他;不過她並不認為這種方法有什麼問題。可以看得出來,父母對小明都很生氣。

問題1、在上述案例中,小明主要面臨的困境由哪些?

2、針對小明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採取什麼樣的介入策略?

a7.材料ⅰ

我國目前共有667個城市,149個市轄區,5904個街道,11.5萬個居委會,17.2萬個居民小組。

在這個範圍內,配備社群服務設施的大概有13萬個,機構性的服務中心有5505個,便民利民點大概有26萬多個,專職的服務人員36萬多人,兼職服務人員57萬多人,志願者隊伍大約540萬人。

材料ⅱ21世紀新型社群建設的問題

新型社群,概括來說,就是生活便利、管理有序、環境優美、人際關係和諧的社群。在工作中,第一是要注意體現以人為本這個原則,圍繞居民的服務,圍繞居民的需求去開展工作。第二是資源共享,共組共建。

要共同建設、資源共享才能提高我們利用資源的效率。各個部門的參與應該是建設性的,而不是爭權性的,人民做事而不是爭權。第三是管理有序。

一定要有一套比較合理、科學的操作程式、規範。第四是擴大民主,居民自治。從事社群建設工作,不管哪個部門,都不要把我們的社群壓住,不要什麼事都包辦代替,要多聽居民的意見,要讓他們在社群建設中充分享受到、體會到他們享有的民主權利,讓他們的意識、願望能得到充分的實現。

第五個是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要一哄而起,工作要逐步推進,因為只有逐步推進才能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問題從材料ⅰ、ⅱ中不難發現,中國社群不丹數量龐大,而且發展速度快;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新型社群紛紛湧現,社群建設的內容正發生著變化。這就給社群社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群社會工作的內容就顯得更為重要。試闡述社群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並加以舉例說明。

a8.假設你是一名學校社會工作者,你所在學校有一批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他們分處各個不同的班級。你發現,這些學生對自身的家境與身份較敏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針對學校中這批特殊群體,你打算如何開展工作?

第二部分方案設計

f1.假如你是一家青少年服務中心的社會工作者,你發現現在的青少年雖然自立,但也自我;很多孩子並不懂得如何理解父母,如何表達自己意願,如何與自己的家人溝通。但現有的親子溝通服務主要以家長為主,卻罕有針對兒童的。

為此,你決定開設乙個針對初中生的小組,旨在教導青少年家庭溝通技巧。請針對這一情況,擬訂乙份小組服務方案。

f2.老韓是刑滿釋放人員,現年40歲,出獄後一直找不到工作,靠擺修車攤維持生計。後因道理改建,修車攤的生意也不得不終止。

他天天到居委會去吵,要求解決工作問題。居委會工作人員將其轉介給街道司法社會工作者。如果你是一名專業社會工作者,請根據案例情況,擬訂乙份個案服務方案。

f3張先生,46歲,上海市某街道a小區的居民,家中有五口人,父母年近70歲,其妻下崗早,靠擺地攤來補貼家用,兒子正在讀初中;一家人居住在10多平方的舊房裡。張先生由於沒有穩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過日子。最近,張先生的妻子愁眉不展,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家五口人總不能一直住在10多平方公尺的房子裡,對於此事他們非常憂心。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請根據目前張先生一家的情況,設計乙個改善其住房情況的方案。

f4.黃先生學歷不高,在一家工廠工作。妻子是外地人,沒有工作,兩人育有一子一女。

迫於生計,黃先生晚上還打乙份工,平常早出晚歸,和子女接觸少。夫妻倆都不善交流,時常因經濟問題及教育子女的問題發生爭吵。兒子今年11歲,貪玩,成績不好,常受黃先生責打。

前天,黃先生又打罵了兒子,結果兒子跑出去,還說要離開這個討厭的家。夫妻倆前來社會工作站求助,黃先生也表達了內心的壓力與無助。請你運用「環境中的人」的視角,對黃先生一家的情況加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擬訂乙份干預計畫。

社會工作實務中級試題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 社會工作實務標準 試卷 十七 一 案例分析題 答題要求 應試人員需對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並按要求作答。案例1錢某,男,20歲。早年由於父母管教非常嚴格,因而很少與女孩子交往。小學三年紀時,偶然一次被父親看到和女孩子親密地走在一起。當時,父親大怒,當著女生...

社會工作實務中級模擬卷與答案 一

一 案例分析題案例一 17歲的高二男生阿一,父親在他10歲的時候去世,母親是鄉村小學教師,平日忙著工作賺錢養家,因學校路途遙遠,每天早出晚歸。由於家裡沒人照顧,阿一初中開始住校,但高中時為了能夠相互照顧,母親要求阿一經常回家分擔家務,阿一當時很不情願,但還是答應了母親的要求。不久以後,阿一覺得自己疲...

中級社會工作實務複習大綱

第一章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模式 1.生態系統理論的核心概念和工作切入點 2.優勢視角的社會工作實務內容 3.內外影響力正規化的基本假設 4.生命週期理論內容 5.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6.通用過程模式的特點 應考慮的因素 7.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四個系統 第二章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