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學案

2021-03-04 09:43:19 字數 4245 閱讀 3602

中考專題複習十一:關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一、目標與策略

明確學習目標及主要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首要條件,要做到心中有數!

學習目標:

● 掌握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

● 會利用質量守恆定律解決有關計算問題。

● 能運用差量法、極值法等方法解題。

複習策略:

● 準確地掌握概念,這是化學計算的基點,一定要理論聯絡實際地去理解和運用概念,從題意的內容出發,尋求解題的方法。

● 要用心總結解題作業中的好例和錯例,從中歸納出規律性的結論,也就是解題思路、認識層次和相應的計算格式,同時,找出容易發生的一般性錯誤及其糾正辦法。

● 一題多解是培養創造能力的一種好方式,這樣可以起到啟發思想、開闊思路、培養解題技巧等多重目的。

二、學習與應用

知識點一:掌握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

(一)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質量計算,並且伴隨著物質的體積、密度與質量間換算的有關計算;

(二)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含有一定量雜質的反應物、生成物的質量計算(雜質不參加化學反應);

(三)化學方程式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簡單綜合計算。

知識點二:

(一)計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質量

(2)分解率

(3)某物質的質量分數

(4)純淨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

(二)計算中易發生的錯誤:

(1)題意理解不清,答非所問。

(2)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使計算失去真正的依據。

(3)單位不統一,有時把體積直接代入計算。

(4)把不純物質的量當作純淨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時出現錯誤。

解題時要注意認真分析題意然後仔細計算;對計算中易發生的錯誤要盡量避免。

知識點三:有些題不需要寫出化學方程式,直接利用質量守恆即可解決。

質量守恆法是利用變化前後物質質量保持不變這一原理進行求解。運用守恆法的解題關鍵在於找出等量關係,往往從守恆或守恆著手。

知識點四:巧解型計算題

本專題的重點是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帶有一定技巧性的計算題。這類題主要是利用所給資料,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間的數量關係,間接解題,有些題目利用常規化學方程式不易解決的就要想辦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極值法等。實際解題沒有固定的模式,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洞察考向:請參看網校資源id:#tbjx7#231881

考點一:利用質量守恆定律的計算

例1.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後各物質質量如下表

關於此反應,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型別一定是置換反應

b.參加反應的甲、丙的質量比為1:9

c.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0:9

d.甲反應後的質量為8g

解析:反應後質量減少的是 ,質量增加的是根據表中資料可知生成的乙是 ,生成的丁是 ,反應的丙是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則甲是 ,反應的質量為所以甲反應後的質量為 ;甲丙反應是質量比為該反應置換反應;根據所給條件無法計算各物質間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故只有是正確的。

舉一反三:

【變式1】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ga與b完全反應後,生成8.8 gd。則在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為( )

a.4:9   b.8:11   c.10:11   d.31:44

考點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2.一氧化碳能在高溫下還原鐵礦石中的氧化鐵。現用200t 含氧化鐵80%的鐵礦石煉鐵,可煉出含鐵95%的生鐵多少噸?

(1)你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2)本題還有其他解法嗎?若有,只要求說明依據並列出算式。若沒有,可不回答此問。

例3. (2010.北京中考)將na2co3和nacl固體混合物32.9 g放入燒杯中,此時總質

量為202.9 g,加入326.9 g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待沒有氣泡逸出後再次稱量,總質量

為521.0 g。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co2的溶解忽略不計)。

【解析】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純物質之間的計算,本題中所出現的資料都不是純物質,都不能直接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仔細思考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為反應後總質量為521.0 g,物質的總質量減小了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減少的質量是的質量,根據該物質的質量可以求出參加反應的na2co3的質量和反應後生成的nacl的質量,那麼反應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比較容易求了。

舉一反三:

【變式2】用「侯氏聯合制鹼法」制得的純鹼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測定某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小明稱取該純鹼樣品3.3g,充分溶解於水中,再滴加氯化鈣溶液,產生沉澱的質量與加入氯化鈣溶液的質量關係如圖46-2所示。

求:(1)該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

(2)所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解析:由圖示可知參加反應的氯化鈣溶液的質量為22.2g時,樣品中的碳酸鈉已經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鈣的質量為3.

0g,利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求出碳酸鈉和氯化鈣的質量,進一步求得質量分數。

【變式3】圖46-3是實驗室所用鹽酸試劑瓶上標籤的部分內容,請仔細閱讀後計算:

(1)欲配製14.3%的稀鹽酸1000g,需要用這種鹽酸多少毫公升?

(2)足量鋅與100g配製好的14.3%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理論上可製得氫氣多少克?

考點三:有關差量法計算

例4.我省境內的白石山,因其石灰石呈白色且含雜質較少而得名,是國家級石灰岩結構地質公園。某化學興趣小組從白石山採集來一些樣品,進行了下列實驗:取4份質量不同的石灰石樣品,分別與27.

0g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後(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既不溶於水,也不與鹽酸反應),經過濾、乾燥,稱量剩餘固體的質量。剩餘固體的質量與所採樣品質量的關係如下表所示。試計算:

(1)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2)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析:此題通過不斷改變石灰石樣品的質量,由剩餘固體的質量來判斷與等量稀鹽酸發生反應時,稀鹽酸何時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時有剩餘。解題時以實驗1為參照物,分析隨樣品質量增加,剩餘固體質量的增加情況。

【變式4】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利用該合金粉末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資料記錄如下:

(1)計算該銅鋅合金中合金鋅的質量。

(2)從上表資料分析,當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的比為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3)所用合金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變式5】某化工廠生產的純鹼產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工廠的化驗員對每批產品進行檢測,標出各種成份後才能投放市場。某廠化驗員取採樣品44g於燒杯中加水將其溶解,然後分幾次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鹽酸,並不斷攪拌,稱量,發生的反應是na2co3 +2 hcl =2nacl + co2↑+ h2o將得到的有關資料記錄如下:(反應實質:

加鹽酸時首先發生反應是: na2co3+hcl=nahco3+nacl,然後是nahco3+ hcl = nacl+co2↑+ h2o)

請你根據題給資訊和表中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 g 稀鹽酸開始產生二氧化碳,最多產生二氧化碳g。

(2)在下列圖中標出產生二氧化碳質量隨滴加鹽酸質量的變化曲線。

(要在圖上註明二氧化碳、鹽酸的相關質量)

(3)計算出44g樣品中各成份的質量。

三、總結與測評

要想學習成績好,總結測評少不了!課後複習是學習不可或缺的環節,它可以幫助我們鞏固學習效果,彌補知識缺漏,提高學習能力。

該專題複習的重點是在理解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基礎上,了解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係並能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並注意各種型別計算的書寫格式。能將化學計算應用於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複習時要注意歸納總結各種型別題的解法,尤其有代表性的題型,要能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關鍵是學會準確分析題意,掌握計算方法和規範計算格式。其中,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算對有關物質的質量關係是基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與所提供的反應原料的總質量不一定相等。

因此,代入化學方程式的是參加反應的純淨物的質量,混合物進行計算時要除去其中的雜質,氣體進行計算時要將其體積換算成質量,不能將混合物質量、氣體體積直接用於方程形式進行計算。

(1)如果遇到混合物的質量,則要換算成的質量。可利用下式換算:

純淨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

對於溶液:溶質的質量=溶液質量

(2)如果遇到體積(常涉及氣體和溶液),可利用下式換算:質量=體積

此外,書寫計算格式時要帶單位,最後結果如不說明要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學案 2

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一 情景匯入 二 學習目標 1 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掌握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同時培養 提高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三 自主學習 1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是 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有 四 自主檢測 1 在化學反應3x 4y 2z中,已知x和z的相對分子質...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o 16 ca 40 cl 35.5 zn 65 s 32 na 23 1.2015福州 某碳酸鈉樣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根據下圖所示資訊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2.2013...

化學方程式計算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1.理論依據 所有化學反應均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是質量守恆定律。2.基本依據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依據是化學方程式中各反應物 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為定值。而在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在數值上等於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其化學計量數的乘積之比。例如 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