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2021-03-04 09:43:19 字數 3513 閱讀 3263

第一節分子和原子

一、 分子和原子的異同

二、 驗證分子運動的**實驗

【實驗操作】如右圖,取適量的酚酞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乙個小燒杯c,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乙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於大燒杯外。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燒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漸變紅。

【實驗結論】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注意事項】濃氨水顯鹼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濃氨水具有揮發性,能揮發出氨氣。

三、 從微觀角度解釋問題

1. 用分子觀點解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新分子生成的變化。(水蒸發時水分子的間隔變大,但水分子本身沒有變化,故為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生變化,有新分子生成的變化。(電解水時水分子變成了新物質的分子,故為化學變化)

2. 純淨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區別:純淨物由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聯絡: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同種原子結合成單質分子,不同種原子結合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裂變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物質的分子。

四、 物質的組成

1. 巨集觀角度: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鐵是由鐵元素組成的。

2. 微觀角度: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的化學性質由水分子保持)。

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鐵的化學性質由鐵原子保持)。

3. 水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4. 物質、元素用於巨集觀角度分析問題,分子、原子、離子用於在微觀角度分析問題。巨集觀和微觀不可以混淆。

第二節原子的構成

1. 原子的構成

原子一般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質子數也不一定等於中子數。

原子的種類由核電荷數(質子數)決定。

2. 構成原子的各種粒子間的關係

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由於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整體不顯電性。

3. 相對原子質量

以一種碳原子(碳12)質量的1/12(1.66×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相對原子質量是通過比較得出的比值,單位為「1」。

原子中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接近碳原子質量的1/12,而電子的質量約為質子質量的1/1836,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第三節元素

1. 定義:元素就是具有相同電荷數(即核內電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絡:

2. 元素之最

地殼中含量(質量分數)排在前五位的元素:氧、矽、鋁、鐵、鈣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氧

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鈣

3. 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4. 元素符號: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元素符號是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乙個字母表示的,如果第乙個字母相同,則再附加乙個小寫字母加以區別。

5. 元素符號的意義:元素符號不僅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乙個原子。如果物質由原子構成,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一種物質。

如果元素符號前加上係數,就只表示該原子的個數,只具有微觀意義。

如:h表示氫元素、1個氫原子。2h表示2個氫原子。cu表示銅元素、乙個銅原子、金屬銅。

6. 描述物質巨集觀組成和微觀構成:

① 巨集觀組成(描述物質的組成時用元素敘述):鐵是由鐵元素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② 微觀構成(描述物質的構成時用分子、原子、離子敘述)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描述分子的構成時用原子敘述)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

7. 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表的每一橫行叫做乙個週期,共7個週期;每一縱行叫做乙個族,共16個族。

週期的變化規律:從左到右,原子序數由少變多。除第一週期以外,每一週期都是以金屬元素開始,逐漸過渡到非金屬元素,最後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

同一週期元素的原子的電子層數相等。

第四節離子

1. 核外電子的排布

在含有很多電子的原子裡,電子的能量並不相同,能量高的通常在離核較遠的區域運動,能量低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區域運動,就像分了層一樣。這樣的運動,我們稱為分層運動或分層排布。

現在發現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有1層,最多的有7層。電子層序數越大,層內電子的能量越大,離原子核距離越遠。

規律:① 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裡,第一層排滿才能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才能排第三層。

② 每個電子層最多能容納2n2個電子(n為層序數,第一層n=1,第二層n=2)。

③ 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

2. 原子結構示意圖:乙個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

3. 元素的種類

① 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於4個(是不穩定結構),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最外層電子,而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形成穩定結構。這種性質叫做金屬性。

② 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於或等於4個(是不穩定結構),在化學變化中易獲得電子,而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這種性質叫做非金屬性。

③ 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為2個),為相對穩定結構。

4. 離子的形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

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非金屬元素原子得到電子,從而使參加反應的原子帶上電荷。

帶電荷的原子叫做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叫做陽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叫做陰離子。

陰、陽離子由於靜電作用互相吸引,結合形成穩定的、不帶電性的化合物。

5. 離子內質子數不等於核外電子數,離子的最外層電子一般是8(氫是0)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成離子,離子也可以通過得失電子變回原子。

6. 離子符號

離子用離子符號表示:在原子團或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出離子所帶的電荷的多少及電荷的正負(數字在前,符號在後),當離子所帶電荷數為1時,1可以不寫。如na+(鈉離子)、ca2+(鈣離子)、h+(氫離子)、cl-(氯離子)、o2-(氧離子)、oh-(氫氧根離子)等。

離子符號表示的意義:mg2+表示1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2o2-表示2個氧離子。

離子符號只有微觀含義,沒有巨集觀含義。

7. 一定帶正電的粒子:質子、原子核、陽離子

一定帶負電的粒子:電子、陰離子

不帶電的粒子有:中子、原子、分子

8. 物質與其構成粒子之間的關係:

① 原子直接構成物質。如汞、金剛石直接由原子構成。

② 金屬元素原子和非金屬元素原子分別形成陽離子和陰離子。如氯化鈉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的。

③ 非金屬元素離子和非金屬元素離子各提供電子形成共用電子對,結合成分子。如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

初中化學第三單元知識歸納

知識點1 微粒的特徵 1 無論固體 液體還是氣體,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都存在 不同物質微粒間的空隙在固體 液體物質中,微粒之間的距離 在氣體物質中,微粒之間的距離 所以,氣體通常比較容易被 固體和液體 2 請你將下列日常生活現象與其相應的原理用連線連線。熱脹冷縮a微粒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花香四溢b物...

初中化學第十單元知識點歸納

第十單元 酸和鹼 知識點 一 酸 鹼 鹽的組成 酸是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如 硫酸 h2so4 鹽酸 hcl 硝酸 hno3 鹼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如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氨水 nh3 h2o 鹽是由金屬元素 或銨根 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如 氯化鈉 碳酸鈉 酸 鹼 鹽的水溶液可以導...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 化學之最 1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2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3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4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5 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6 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7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 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9 導電性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