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聯考數學常用公式基礎知識重點內容及總結

2021-03-04 09:39:59 字數 5260 閱讀 4001

目錄第一部分算術 1

一、比和比例 1

二、指數和對數的性質 2

第二部分初等代數 4

一、實數 4

二、代數式的乘法公式與因式分解 5

三、方程與不等式 5

四、數列 9

五、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和古典概率 11

第三部分幾何 15

一、常見平幾何圖形 15

二、平面解析幾何 17

1、比例具有以下性質:

(1)(2)

(3)(4)

(5)(合分比定理)

2、增長率問題

設原值為,變化率為,

若上公升若下降公升

注意:3、增減性

本題目可以用:所有分數,在分子分母都加上無窮(無窮大的符號無關)時,極限是1來輔助了解。助記:

(一)指數

1、 2、

34、56、

7、(二)對數

1、對數恒等式

2、3、

4、5、

6、換底公式

7、(一)絕對值的性質與運算法則

1、2、3、4、5、 6、

(二)絕對值的非負性

即歸納:所有非負的變數

1、正的偶數次方(根式),如:

2、負的偶數次方(根式),如:

3、指數函式

考點:若干個非負數之和為0,則每個非負數必然都為0.

(三)絕對值的三角不等式

(平方差公式)

2、(二項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3、(巧記:正負正負)

4、(立方差公式)

5、(一)一元二次方程

設一元二次方程為,則

1、判別式

二次函式的圖象的對稱軸方程是,頂點座標是。用待定係數法求二次函式的解析式時,解析式的設法有三種形式,即,

和(頂點式)。

2、判別式與根的關係之影象表達

3、根與係數的關係(韋達定理)

的兩個根,則有

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關於兩個根的對稱輪換式的數值來:

(1)(2)

(3)(4)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可以根據其對應的二次函式的影象來求解(參見上頁的影象)。

2、一般而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都是其對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臨界值。

3、注意對任意x都成立的情況

(1)對任意x都成立,則有:a>0且△< 0

(2)ax2 + bx + c<0對任意x都成立,則有:a<0且△< 0

4、要會根據不等式解集特點來判斷不等式係數的特點

(三)其他幾個重要不等式

1、平均值不等式,都對正數而言:

兩個正數:

n個正數:

注意:平均值不等式,等號成立條件是,當且僅當各項相等。

2、兩個正數的調和平均數、幾何平均數、算術平均數、均方根之間的關係是(助記:從小到大依次為:調和·幾何·算·方根)

注意:等號成立條件都是,當且僅當各項相等。

3、雙向不等式是:

左邊在時取得等號,右邊在時取得等號。

(一)1、公式:

2、公式:

(二)等差數列

1、通項公式

2、前n項和的3種表達方式

第三種表達方式的重要運用:如果數列前n項和是常數項為0的n的2項式,則該數列是等差數列。

3、特殊的等差數列常數列自然數列奇數列偶數列 etc.

4、等差數列的通項和前的重要公式及性質

(1)通項(等差數列),有

(2)前的2個重要性質

ⅰ. 仍為等差數列

ⅱ.等差數列和的前,則:

(三)等比數列

1、通項公式

2、前n項和的2種表達方式,

(1)當時

後一種的重要運用,只要是以q的n次冪與乙個非0數的表示式,且q的n次冪的係數與該非0常數互為相反數,則該數列為等比數列

(2)當時

3、特殊等比數列非0常數列以2、、(-1)為底的自然次數冪

4、當等比數列的公比q滿足<1時, =s=。

5、等比數列的通項和前的重要公式及性質

ⅰ.若m、n、p、q∈n,且,那麼有。

ⅱ.前的重要性質:仍為等比數列

(一)排列、組合

1、排列

2、全排列

3、組合

4、組合的5個性質(只有第乙個比較常用)

(1)(2)(助記:下加1上取大)

(3)=(見下面二項式定理)

(4)=(5)

(二)二項式定理

1、二項式定理:

助記:可以通過二項式的完全平方式來協助記憶各項的變化

2、展開式的特徵

(1)通項公式

3、展開式與係數之間的關係

(1)與首末等距的兩項係數相等

(2)展開式的各項係數和為(證明:,即輕易得到結論)

(3),展開式中奇數項係數和等於偶數項係數和

(三)古典概率問題

1、事件的運算規律(類似集合的運算,建議用文氏圖求解)

(1)事件的和、積滿足交換律

(2)事件的和、積交滿足結合律

(3)交和並的組合運算,滿足交換律

(4)徳摩根定律

(5)(6)集合自身以及和空集的運算

(7)(8)

2、古典概率定義

3、古典概率中最常見的三類概率計算

(1)摸球問題;

(2)分房問題;

(3)隨機取數問題

此三類問題一定要靈活運用事件間的運算關係,將乙個較複雜的事件分解成若干個比較簡單的事件的和、差或積等,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才能比較簡便的計算出較複雜的概率。

4、概率的性質

(1)強調:但是不能從

(2)有限可加性:若,則

(3)若是乙個完備事件組,則, =1,特別的

5、概率運算的四大基本公式

(1)加法公式

加法公式可以推廣到任意個事件之和

提示:各項的符號依次是正負正負交替出現。

(2)減法公式

(3)乘法公式

(4)徳摩根定律

6、伯努利公式

只有兩個試驗結果的試驗成為伯努利試驗。記為,則在重伯努利概型中的概率為:

第三部分幾何

(一)多邊形(包含三角形)之間的相互關係

1、邊形的內角和=

邊形的外角和一律為,與邊數無關

2、平面圖形的全等和相似

(1)全等:兩個平面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一樣,則稱為全等,記做。全等的兩個平面圖形邊數相同,對應角度也相等。

(2)相似:兩個平面圖形的形狀相同,僅僅大小不一樣,則稱為相似,記做。相似的兩個平面圖形邊數對應成比例,對應角度也相等。對應邊之比稱為相似比,記為。

(3),即兩個相似的的面積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二)三角形

1、三角形三內角和

2、三角形各元素的主要計算公式(參見三角函式部分的解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對於直角三角形,有1

(2)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是其外接圓的直徑。

(三)平面圖形面積

1、任意三角形的6個求面積公式

(1)(已知底和高);

提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與三角形的形狀無關。

(2)(已知三邊和外接圓半徑);

(3)(已知三個邊)

備註:(4)(已知半周長和內切圓半徑)

另外兩個公式由於不考三角,不做要求。另外2個公式如下

(5)(已知任意兩邊及夾角);

(6)(已知三個角度和外接圓半徑,不考);

2、平行四邊形:

3、梯形:

4、扇形:

5、圓:

(一)有線線段的定比分點

1、若點p分有向線段成定比λ,則λ=

2、若點,點p分有向線段成定比λ,則

3、若在三角形中,若,則△abc的重心g的座標是。

(二)平面中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1、數軸上兩點間距離公式:

2、直角座標系中兩點間距離: (三)直線

1、求直線斜率的定義式為k=,兩點式為k=

2、直線方程的5種形式:

點斜式:,斜截式:

兩點式:,截距式:

一般式:

3、經過兩條直線

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是:

4、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設直線的斜率為)

(1)()

(2)(3),夾角為。(了解即可)

ⅰ若:,則。

ⅱ若:,則:

ⅲ的交點座標為:

助記:分母相同,分子的小角標依次變化

5、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重要)點到直線的距離:

6、平行直線距離:

(四)圓(到某定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

1、圓的標準方程:

2、圓的一般方程式

其中半徑,圓心座標

思考:方程在和時各表示怎樣的圖形?

3、 關於圓的一些特殊方程:

(1)已知直徑座標的,則:若,則以線段ab為直徑的圓的方程是

(2)經過兩個圓交點的,則:

過的交點的圓系方

(3)經過直線與圓交點的,則:

過與圓的交點的圓的方程是:

(4)過圓切點的切線方程為:

重要推論(已知曲線和切點求其切線方程——就是把其中的乙個替換後代入原曲線方程即可):

例如,拋物線的以點為切點的切線方程是:,即:。

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即:

(1)判別式法:δ>0,=0,<0,等價於直線與圓相交、相切、相離;

(2)考查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與半徑的大小關係:距離大於半徑、等於半徑、小於半徑,等價於直線與圓相離、相切、相交。

2、兩個圓的位置關係

基礎知識非常重要。哪些內容屬於基礎知識呢?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數學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整個數學的基礎。我印象中,集合的定義是:集合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元素的集體。

這個定義屬於迴圈定義,因為集體就是集合。我的理解是:把一些互不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就組成乙個集合。

唯一的要求是「互不相同」。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毫不相干的。元素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乙個集合,比如1,2,就構成乙個集合,集合中有三個元素,兩個是個體,乙個是集合。

元素可以是數對,(x,y)是乙個數對,代表二維座標系中的乙個點。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沒有共同的特徵,要完整地描述乙個集合,我們被迫列出集合中的每乙個元素,如;如果存在相同的特徵,描述就簡單多了,如、、,不用一一枚舉。區間是特殊的集合,專門用來表示某些連續的實數的集合。

集合在邏輯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學好了集合,數學和邏輯都能提高,起到「兩個男人併排坐在石頭上」的作用。

MBA邏輯基礎知識要點

尤拉圖的解題法 所有的a是b,真包含於關係圖 有的a是b,交叉關係圖 所有的a都不是b,不相容關係圖 倆圖不挨著就可以了 邏輯方陣圖 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a都不是b 必然a必然非a 必須a必須非a 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 可能a可能非a 應該a應該非a 左上為真,右上必為假,左下必為真,右下必為假 ...

MBA邏輯基礎知識總結

1 演繹推理 a 聯言推理 p並且q b 選言推理 相容 不相容 c 假言推理 充分 必要 d 多重復合命題推理 假言連鎖 充分 必要 假言易位 反三段論 e 直言命題對當關係 反對 下反對 矛盾 差等 f 直言換位推理 詞項的周延 直言命題換位推理 g 三段論 格和式 規則。h 模態命題的轉換 2...

高考數學 文科 常用公式及重要基礎知識記憶檢查

高考數學 文科 常用公式 及重要基礎知識記憶檢查 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2 第二章函式3 第三章倒數及其應用7 第四章三角函式8 第五章平面向量12 第六章數列13 第七章不等式15 第八章立體幾何17 第九章平面解析幾何19 第十章概率 統計及統計案例24 第十一章演算法初步及框圖25 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