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管理體系培訓

2021-03-04 09:39:58 字數 5126 閱讀 7014

第一部分精益生產的思想和方法

一精益生產的誕生及其特點

二傳統生產向精益生產轉變示例

三準時化生產方式

四乙個流生產

五看板生產

六案例:一汽的精益生產與準時生產

第二部分精益生產過程中的改進

一不斷改進過程(cip)

二、精益生產的實現(小組工作法)

第三部分精益管理之班組質量管理

一質量管理概述

二如何開展全面質量管理

三全面質量管理的常用七種工具

四上海****(集團)總公司精益管理評價體系

第四部分精益生產之tpm 基礎

一 tpm 概況

二 tpm的思想和方法

精益生產管理

第一部分精益生產的思想和方法

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同時為企業創造利潤。為達到這一目的,企業必須投入人員、材料、裝置、資金等資源,並通過對它們的有效使用和優化組合製造出社會所需要的產品。而利潤的高低取決於投入和有效產出[1]的比例,即生產效率,班組是使產品增值的基本單元,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主戰場。

提高生產效率有以下三種途徑:

1.投入不變,產出增加;

2.產出不變,投入減少;

3.投入減少,產出增加。

第一種途徑適用於產品的成長期[2],即市場對該產品的需求呈上公升趨勢的階段;第二種途徑適用於產品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即市場對該產品的需求漸趨穩定或下降的階段;第三種途徑顯然是最理想的,因而難度也是最大的.但是, 市場競爭的結果最終將導致第一和第二種途徑的失效,從而使企業的經營狀況步入低谷。要避免這種狀況,就必須採用第三種途徑。

精益生產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途徑的優越性和有效性。

一精益生產的誕生及其特點

精益生產方式是繼單件生產方式和大量生產方式之後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誕生的全新生產方式。精益的「精」就是指更少的投入,而「益」指更多的產出。

本世紀中葉,當美國的****處於發展的頂峰時,以大野耐一為代表的豐田人對美國的大量生產方式進行了徹底的分析,得出了兩條結論:

1.大量生產方式在削減成本方面的潛力要遠遠超過其規模效應所帶來的好處

2.大量生產方式的縱向泰勒制[3]組織體制不利於企業對市場的適應和職工積極性、智慧型和創造力的發揮

基於這兩點認識,豐田公司根據自身面臨需求不足、技術落後、資金短缺等嚴重困難的特點,同時結合日本獨特的文化背景,逐步創立了一種全新的多品種、小批量、高效益和低消耗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在2023年的石油危機中體現了巨大的優越性,並成為80年代日本在汽車市場競爭中戰勝美國的法寶,從而促使美國化費500萬美元和5年時間對日本的生產方式進行考察和研究,並把這種生產方式重新命名為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產的核心是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和浪費,它把目標確定在盡善盡美上,通過不斷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生產靈活性、實現無廢品和零庫存等手段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同時,精益生產把責任下放到組織結構的各個層次,採用小組工作法,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費及時地消滅在每乙個崗位。精益生產方式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生產製造系統,同樣也體現在產品開發、協作配套、營銷網路以及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它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標準的全球生產體系。

與單件生產方式和大量生產方式相比,精益生產方式既綜合了單件生產方式品種多和大量生產方式成本低的優點,又避免了單件生產方式生產效率低和大量生產方式僵化的缺點,是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性飛躍。精益生產方式在生產製造系統中的主要思想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人本位主義

精益生產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把員工的智慧型和創造力視為企業的寶貴財富和未來發展的原動力。其具體特點表現為:

1)彼此尊重

「這是老闆的意思」,「不想做就給我回去!」,在許多企業可聽到這樣的話,對此我們也已習以為常。我們的企業建立在泰勒原則上,從經營人員、管理人員、監督人員到操作人員的嚴格等級劃分制度使我們的層次觀念已根深蒂固。

工人的任務就是不折不扣地按標準作業方法加工產品,至於「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更好?」則是領導人員的事。

在這樣的企業裡,工人不僅得不到物質上的平等,如:工資福利、療養晉公升、工作環境和強度等方面,也得不到精神上的足夠尊重,如:被認可、受讚賞、參與協商和決策等。

從而造成一方面領導人員指責操作人員缺乏責任心,人為缺陷太多;另一方面操作人員在抱怨聲中應付著領導的每乙個指令。這是造成傳統大量生產方式體制僵化的重要原因。

精益生產方式要求把企業的每一位職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將雇員看作企業的合夥人,而不是可以隨意替換的零件;鼓勵職工參與決策,為員工發揮才能創造機會;尊重員工的建議和意見,注重上下級的交流和溝通;領導人員和操作人員彼此尊重,信任。員工在這樣的企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型和能力,並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完成和改善工作。

2)重視培訓

企業的經營能力依賴於組織體的活力,而這種活力來自於員工的努力。只有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富於挑戰性的工作,才能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能力。精益生產的成功同樣依賴於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它要求員工不僅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因此,精益生產重視對職工的培訓,以挖掘他們的潛力。

輪崗培訓(job rotation)和一專多能培訓是提高人員素質以滿足精益生產需要的有效方法,前者主要適用於領導和後備領導,後者主要適用於操作人員。通過輪崗培訓,使受訓者豐富技術知識,提高管理能力,掌握公司業務和管理的全貌;同時可以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和系統觀念,使他們明確系統的各部分在整體執行和發展中的作用和弱點,從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自覺地從整體觀念出發,找到改進的方案。一專多能的目的是擴大操作人員的工作範圍,提高他們的工時利用率;同時提高操作的靈活性,為實現小組工作法創造條件。

3)共同協作

傳統的管理思想認為,效率來自於明確的分工和嚴格按標準方法工作。這種思想的確為大量生產方式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同時也束縛了員工的智慧型和創造力,使操作人員如同機器一樣地工作,缺乏合作意識和靈活應變能力;使組織體和個人的能力不能完全發揮,從而使企業僵化、保守,喪失創新的動力。精益生產則要求職工在明確企業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加強相互間的協作,而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劃分是相對模糊的.

協作的範圍涉及操作人員之間,也涉及部門和部門、領導人員和操作人員之間。這種協作打破了原有的組織障礙,通過相互交流和合作解決跨部門、跨層次的問題,減少扯皮現象,消除彼此的指責和抱怨,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共同完成企業目標。常用的方法有專案管理和小組工作法等,前者多用於跨部門間的協作,而後者一般應用於團隊內部.

2.庫存是「禍根」

高庫存是大量生產方式的特徵之一。由於裝置執行的不穩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較高的廢品率和生產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現供貨不及時的現象,庫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緩衝劑」。但精益生產則認為庫存是企業的「禍害」,其主要理由是:

1)庫存提高了經營的成本

庫存是積壓的資金,並以物的形式存在,因而是無息資金。它不僅沒有增加產出,反而造成許多費用,並損失了貨幣資金的利息收入,從而使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公升.

這些費用包括:

a.料架、料箱、運輸設施、資料處理裝置、卸貨和裝貨工具等倉庫設施費用;

b.倉庫管理、物料配送和質量檢驗等的人員費用;

c.因存放不當、管理不善、時空變化等原因造成的物料損耗及其相

應的處理費用;

d.倉庫場地、照明、保溫、通風裝置、能源等的費用。

2)庫存掩蓋了企業的問題

傳統的管理思想把庫存看作是生產順利進行的保障,當生產發生問題時,總可以用庫存來緩解,庫存越高,問題越容易得到解決。因此,高庫存成為大批量生產方式的重要特徵,超量超前生產被看作是高效率的表現。精益生產的思想認為,恰恰是因為庫存的存在,掩蓋了企業中的問題(圖1.

01),使企業意識不到改進的需要,阻礙了經營成果的改善。

大量生產方式精益生產方式

圖1.01 大量生產方式和精益生產方式對庫存的認識

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a.生產缺乏計畫性,靈活性差;

b.裝置故障率高,保養和維修工作欠佳;

c.生產線執行不均衡,產量波動大;

d.人員安排不合理,缺勤率高;

e.廢品率或次品率高,返修工作量大;

f.換模時間長,生產批量難以下降;

g.運輸距離長、運輸方式不合理等。

3)庫存阻礙了改進的動力

解決上述各種問題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生產無法繼續進行,為了避免因此而帶來的損失,大量生產方式採取高庫存的方法使問題得以「解決」,事實上這些問題還是存在,並將反覆出現。精益生產則採用逆向的思維方式,從產生庫存的原因出發,通過降低庫存的方法使問題暴露出來,從而促使企業及時採取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不再重複出現。如此反覆的從暴露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使生產流程不斷完善,從而改進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營能力。

3.永不滿足

大量生產廠家為自己制定了許多生產指標,如廢品率、庫存量、時間作業率、成本、零件品種數等,對於這些指標的改進也通過預先給定的百分比來進行。員工有明確的改進目標,並會努力去達到這些指標,但很少人會去超越這些指標,因為今年做得越好意味著明年的改進越難。所以,員工僅滿足於完成各項指標,從而阻礙了經營潛力的發揮。

精益生產方式則把「無止境地追求完美」作為經營目標,追求在產品質量、成本和服務方面的不斷完善。這一思想是區別於大量生產方式的重要特徵,也是精益生產走向成功的精神動力。準時化生產方式(jit)和不斷改進流程(cip)是精益生產追求完美的思想體現。

其主要思想有:

1)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和浪費

用精益生產的眼光去觀察、分析生產過程,我們會發現生產現場的種種無效勞動和浪費。大量生產廠家對這些浪費卻熟視無睹,甚至認為是不可避免的。精益生產把生產過程劃分為增加價值的過程和不增加價值的過程,前者也稱創值過程,後者則稱為是浪費。

精益生產方式從分析浪費出發,找到改進的潛力,利用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對工藝、裝備、操作、管理等方面進行不斷改進,逐步消除各種浪費,使企業無限接近完美的境界。

2)追求理想化的目標

和大量生產廠家相比,精益生產廠家的生產指標沒有明確的定量,而往往以最佳狀態作為目標,如「零缺陷」、「零庫存」、「零抱怨」、」零故障「等。可以說,要達到這些理想化的目標是不可能的,但它們能使員工產生一種向」極限「挑戰的動力,樹立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極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潛在的智慧型。

3)追求準時和靈活

物流和資訊流的準確、準時是精益生產對生產過程的要求,通過採用看板生產和適時供貨,使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輔助材料等準時到達所需地點,並滿足所需的質量要求和數量,這裡的「準時」不同於「及時」,達到及時**可通過高庫存來實現,而達到準時是指在沒有庫存的前提下也能達到及時。準時和準確的資訊流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精益生產方式的成功依賴於其獨特的生產資訊管理系統--看板系統。

上海精益生產培訓精益生產管理

精益生產管理 課程編號 mkt004219 課程名稱 精益生產管理 所屬類別 精益生產培訓 開課時間 2011年05月11日到 2011年05月12日 開課城市 上海 課程 2600 元 人 課程說明 本培訓課程全年迴圈開課,如有需求,歡迎來電諮詢!課程關鍵字 精益生產培訓 我要報名 課程目標 學員...

精益思維與精益生產管理培訓

精益思維與精益生產管理培訓講師 譚小琥 譚小琥老師 老師介紹 品牌策略營銷專家 清華大學特邀講師 世界華人500強講師 中國金牌管理諮詢師 國際註冊企業教練 rcc 授課風格 演說家的風采 戰略家的氣度 理論家的才華。譚老師的培訓課程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非常有效,使我們受益很多。中國移動集團 講師風...

精益生產管理培訓心得

7月5日至7日,我有幸參加了公司舉辦的 精益生產管理 培訓,通過培訓,對 精益生產管理 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同時為企業創造利潤。為達到這一目的,企業必須投入人員 材料 裝置 資金等資源,並通過對它們的有效使用和優化組合製造出社會所需要的產品。通過學習,懂得了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