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控制的缺陷和改進方法

2021-03-04 09:39:16 字數 2525 閱讀 6806

如何提高綜合管控能力成為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迫切需求。這些需求主要體現在:

1. 滿足合規要求,塑造行業標桿,提公升公司外部形象;

2. 強化全員標準化、科學化作業,及時發現並管控企業戰略執行過程中的各類衰減;

3. 業務本身要求有效規避風險,打造良性執行機制,適應業務多元化和規模擴張要求;

4. 在公司層面、業務流程層面及資訊系統層面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並持續改進,著力改善整個公司治理環境、提高運營效率,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力

如今,面向監管的合規型內控正在向面向自身發展的管理型內控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內控系統建設的巨大的價值

功能概述:

通過建立內控管理資訊系統,為企業高管層、內控管理者、內控測試人員、審計人員、其他業務人員提供乙個簡單易用的內部控制活動管理平台。內控法規遵從過程中更好地達到對內部控制、記錄、測試、整改、報告、披露和歸檔等方面的要求,減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使各項工作有機地聯絡起來,在公司長期戰略上改進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其重要功能包括:

1. 手冊文件管理——保證內控規範的全域性一致性和實效性;

2. 日常計畫管理——保障工作計畫的統籌安排與資源調配;

3. 內控測評管理——提高內控測評的質量與效率;

4. 缺陷整改管理——實現問題的持續跟蹤與改進、解決部門間配合問題;

5. 報告呈現管理——保證內控報告的時效性與自動化;

6. 資訊門戶管理——建立良好內控環境、實現知識積累與共享;

7. 業務系統整合——從已有業務系統挖掘資料,及時預警,實時內控;

系統架構:

法律法規層

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關於資訊科技)要求,是合規的。

基礎設施層

網路基礎設施層為系統提供了必要的網路基礎環境,提供了可靠、有效的資訊傳輸服務通道,是各類資訊的最終承載者。

應用支撐層

應用支撐層通過提供平台化的工具和功能,為內控管理業務的實現提供支援。業務應用系統層通過統一的介面,來訪問應用支撐基礎平台。

業務系統應用層

業務系統應用層提供在乙個統一框架之上的各類內控管理業務應用,包括內控手冊管理、內控計畫管理、內控測試管理、整改和缺陷管理、考核管理等。實現內控管理業務的處理,規範不同人員(執行人(被測人)、測試人、控制點責任人、管理層等)在系統中的操作,監控各項內控管理工作的執行效能,提高工作質量,便於管理層運營決策,有助於內控管理最大化的發揮其管理效力。

資訊門戶與展現層

資訊門戶與展現層包括了報告管理平台和內控管理資訊門戶兩大部分,報告管理平台可以根據業務系統應用層所記錄的資料,依據不同的組織單位匯**計出各種內控報表,輸出管理層報告,包括計畫完成分析、業務執行分析、進度監控、管理者檢視/報告、統計結果/分析報告等。

安全控制與日誌管理

對於整個系統而言,安全管理將貫穿系統的始終。資訊保安為系統建立了乙個完整的安全體系框架,在各層面為系統提供使用者管理和訪問控制、完整性、可用性等安全服務。

身份和授權管理

同安全管理相類似,系統管理也是貫穿於整個系統的各個層面。完成系統的初始化管理、配置管理、身份和授權管理、執行維護管理和監控等。

方案優勢:

通過內控系統的上線可以鞏固已有內控成果,保護已有投資;提高內控執行力,推動公司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工作透明度和資訊反饋速度,提公升各級領導的管控能力;提公升內控工作效率和質量,降低總體內控成本;全面應對監管要求,提公升內控工作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加強資訊披露,提公升公司的形象和加強投資者的信心。內控資訊系統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全面應對監管要求,提公升內控工作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

提高內控執行力,推動公司精細化管理水平

通過系統建設可以更好地明確內控目標,分解和落實控制責任,突出工作重點,強化監督考核,從而更好地貫徹領導的管理思路,提高內控執行力。通過明確每乙個部門、每乙個員工的工作目標,將責任明確到具體崗位和責任人,實現各分支機構在執行內控合規工作上的規範和統一,以及控制責任的具體落實(如規範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提公升人員使用效能;明晰文件和資訊管理許可權和流程,防止機密商業資訊洩漏等),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和積極性,又可以實現內控與日常管理緊密結合。

增強工作透明度和資訊反饋速度,提公升各級領導的管控能力

系統能實現對內控管理的計畫、任務分派、執行、反饋、整改等工作的全過程管理,能夠全面、準確、一致地反映內控工作的實際情況。無需傳統方式的人工中轉、統計、匯報,各級領導就能夠實時監控內控工作進度,實時檢視全公司以及各單位內控結果,實時了解各單位各類缺陷情況,從而迅速作出指示與決策,極大地提公升管控能力。

提公升內控工作效率和質量,降低總體內控成本

系統可以實現內控管理操作自動化、審批過程系統化、監控督辦實時化、交流溝通多樣化。利用系統可以促進內控手冊和工作測評底稿的電子化,可以減少紙張的使用量。系統能更好地管理海量內控文件,減少收集、整理、查詢、統計等工作的複雜度和工作量,節約管理成本。

通過實現遠端測評與監控,可以減少現場內控測評所需的差旅費。通過**答疑與諮詢,以及系統內建的樣例庫,可以快速提公升測評人員的能力,縮短內控測評時間,加速問題整改,提公升測評效率和質量。此外,通過系統提供的內控分析與報告體系,使得報告工作由內控部門作為主體即可完成,同時減少外部諮詢的投入,從而降低總體報告成本,減少對其他部門的影響。

民營企業內控制度缺陷與改進研究

作者 江厚文 經營管理者 上旬刊 2017年第05期摘要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經筆者研究,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在內部控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影響民營企業發展效率的有效提公升,筆者將對民營企業內控制度缺陷及對策加以 關鍵詞 民營企業內控制度對策...

內控制度延伸審計的方法

三 進行實質性測試。對調查了解到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選擇重點,確定需要進行實質性測試的專案。實質性測試,是指審計人員蒐集確切證據並進行更為深入的調查了解,測試 判斷各種資料資料和結論的可靠程度,更確切地評價內控制度的嚴密性 有效性及合理性,作出公正的審計結論。實質性測試主要採取的方法 一是運用測試表...

內控制度延伸審計的方法

審計組織對內控制度 又稱內部管理制度 的延伸審計是以促進企業加強管理 提高效益為目的的一種建設性的審計方式。開展內控制度延伸審計不僅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發揮審計幫促作用,也有利於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一 內控制度延伸審計的內容審計一般不獨立進行內控制度的審計和評價,應在財務收支審計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