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考《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大綱說明

2021-03-04 09:33:14 字數 5092 閱讀 6702

第1 章計算機網路概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定義和組成,計算機網路的演變發展階段和它的功能及應用。

要求理解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兩大組成部分,了解計算機網路的三個發展階段,理解iso的osi的概念,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分類及應用,了解典型的網路例項,了解iso及ccitt等標準制定機構。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演變和發展,要求達到「識記」層次。

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2 計算機網路的兩大組成部分。

1.3 計算機網路的三個發展階段。

1.4 iso的osi.

1.5 網際網路、公用資料網和sna.

2.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與應用,要求達到「識記」層次。

2.1 網路的功能:硬/軟體共享、資訊交換。

2.2 按網路分布範圍分類:廣域網、區域網和都會網路;按網路交換方式分類:電路

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

2.3 計算機網路的典型應用。

2.4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標準制定機構。

第2章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為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主要介紹資料通訊技術、資料編碼技術和時鐘同步、資料交換技術、網路拓撲結構、傳輸**和差錯檢測方法。

要求理解資料傳輸速率、誤位元速率、通道容量等主要指標的定義並掌握它們的計算方法。理解各種通訊方式、編碼方法、時鐘同步方法、多路復用技術、非同步傳輸和同步傳輸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特點;要求理解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技術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點;要求理解星形、總線形、環形等網路拓撲結構的特徵、效能指標和優缺點,並理解樹形、混合形和網形等網路拓撲結構的特徵;要求理解計算機網路中所採用的雙絞線、同軸電纜、光導纖維、無線通訊等傳輸**的傳輸特性;要求掌握奇偶校驗碼、迴圈冗餘碼和海明碼等差錯檢測編碼方法的演算法原理和檢錯能力,並能利用演算法計算冗餘碼和編碼效率。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資料通訊技術,要求達到「領會」層次。

1.1 資料和訊號的定義。模擬資料或數字資料用模擬訊號或數碼訊號表示的概念,modem和codec作用、放大器和中繼器的作用,資料通訊的定義。

1.2 資料傳輸速率及其單位bps、訊號調製速率工具及其單位波特的定義,資料傳輸速率與訊號調製速率的關係。

1.3 誤位元速率的定義。

1.4 計算通道容量的兩個經典公式:奈奎斯特公式和夏農公式,頻寬、訊號狀態數以及訊雜比的含義。

1.5 並行和序列通訊方式,序列通訊的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方式。

2.資料編碼技術和時鐘同步,要求達到「領會」層次。

2.1 數字資料的模擬訊號編碼,幅移鍵控法(ask)、頻移鍵控法(fsk)和相移鍵控法(psk)三種基本調製方式及相位幅度調製法(pam)的工作原理。

2.2 數字資料的數碼訊號編碼,歸零碼和不歸零碼、單極性碼和雙極性碼的特點,位同步法的工作原理,曼徹斯**的編碼原理,群同步(起一止式同步法)的工作原理。

2.3 模擬資料的數碼訊號編碼,取樣定律及取樣、量化、編碼三過程,注意量化級與編碼位數的關係。

2.4 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和時分多路復用技術的實現條件及工作原理,t1載波和el載波的幀結構。

2.5 同步傳輸和異同步傳輸的工作原理和特徵。

3.資料交換技術,要求達到「領會」層次。

3.1 電路交換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3.2 報文交換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3.3 分組交換技術(虛電路分組交換和資料報分組交換)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3.4 各種資料交換技術的效能比較。

4.拓撲結構與傳輸**,要求達到「領會」層次。

4.1 星形、總線形、環形拓撲結構。

4.2 樹形、混合形、網形拓撲結構。

4.3 有線傳輸**: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4.4 無限傳輸**: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和雷射,衛星通訊。

5.差錯控制方法,要求達到「簡單應用」層次。

5.1 隨機熱雜訊引起的隨機錯和衝擊雜訊引起的突發錯。

5.2 奇偶校驗碼(包括水平垂直奇偶校驗碼)的演算法、檢錯能力和編碼效率。

5.3 迴圈冗餘碼的演算法、檢錯能力和編碼效率,生成多項式、模2除的概念和應用,冗餘位的求算。

5.4 海明碼的演算法、檢錯能力和編碼效率,冗餘位數r的計算,監督關係式的應用-和冗餘位的求算。

第3章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及協議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網路體系結構及osi基本參考模型、物理層介面功能與協議、資料鏈路層功能與協議、網路層功能與協議、高層協議及tcp/ip協議簇。

要求了解協議和體系結構的概念,理解osi基本參考模型及每層的功能:了解物理層提供的為建立、 維持和拆除韌理鏈路所需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程的特性,理解ela rs - 232c和ela rs- 449介面標準,掌握通過dos和bios提供的非同步序列通訊功能進行序列通訊的程式設計方法;理解資料鏈路層的幀同步、 差錯控制、流量控制能功能,理解bsc的報文格式和hdlc的幀格式:了解網路層兩種操作方式的特點,了解路由選擇演算法和阻塞及死鎖的解決方法,理解x.

25協議標準、了解網路互聯的基本要求和用於互連的中繼裝置的工作原理;了解組成osi參考模式高層結構的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的主要功能、特點和協議規範;理解tcp/ip的定義及其對應osi的層次。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網路體系結構及osi基本參考模型,要求達到「領會」層次

1.1 協議和體系結構的概念。

1.2 osi基本參考模型及每層的功能。

2.物理層,要求達到「領會」和「簡單應用」層次。

2.1 物理層的定義和功能,dte、dce的定義。

2.2 常用的25芯、9芯聯結器標準。

2.3 非平衡方式、採用差動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及平衡方式三種電器連線方式。

2.4 資料、控制、定時及接地四類介面訊號線。

2.5 規程特性。

2.7 eia rs - 232c介面標準。

2.8 eia rs - 449及rs - 422與rs - 423介面標準。

2.9 100系列和⒛0系列介面標準,x.21、x.21 bis建議。

2.10 序列介面通訊及程式設計方法。

3.資料鏈路層,要求達到「領會」和「簡單應用」層次。

3.1 幀同步功能:位元組計數法、字元填充法、位元填充法和違法編碼法。

3.2 差錯控制:反饋檢測、自動重發請求(idle rq方案和連續rq方案中的go-back - n、選擇重發策略)。

3.3 流量控制:x - on/x - off方案、視窗機制。

3.4 面向字元的同步控制協議bsc:10個傳輸控制字元、兩類報文格式。

3.5 面向位元的同步控制協議hdlc:幀格式、三種幀型別。

4.網路層,要求達到「領會」和「簡單應用」層次。

4.1 虛電路和資料報,兩種操作和所提供的兩種服務。

4.2 路由選擇及其演算法。

4.3 阻塞控制方法、死鎖及其防止。

4.4 x.25協議:協議層次分組格式、分組型別。

4.5 網際互連所使用的中繼裝置及其對應的osi層次。

5.高層協議介紹,要求達到「識記」層次。

5.1 運輸層的功能和特點,運輸服務、服務質量及協議等級。

5.2 會話層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5.3 表示層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5.4 應用層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6.tcp/ip協議簇,要求達到「識記」層次。

6.1 tcp/ip的體系結構。

6.2 tcp/ip各層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第4章區域網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要求了解區域網的參考模型與協議標準,理解區域網的拓撲結構與典型例項,理解傳輸**(注意基帶工作和寬頻工作的差別)以及**訪問控制方法,理解邏輯鍵路控制(llc)協議層的服務和操作,深刻理解c**a/cd匯流排網、令牌環和令牌匯流排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了解光纖分布資料介面(fddi)的工作原理,理解novell ***ware的主要特點,掌握novelt網路的安裝和配置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區域網的主要技術,要求達到「領會」層次。

1.1 區域網的拓撲結構與典型例項。

1.2 傳輸方式和傳輸**,基帶和寬頻同軸電纜的引數。

1.3 **訪問控制方法d

2.區域網的參考模型與協議標準,要求達到「領會」層次v

2.1 ieee 802標準系列

2.2 **訪問控制子層mac和邏輯鏈路控制子層llc.

2.3 l&man /rm及其與osi/ rm的比較。

3.c**a/cd**訪問控制,要求達到「綜合應用」層次。

3.1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a及非堅持、1-堅持、p一堅持退避演算法。

3.2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c**a/cd及二進位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3.3 傳播延時和傳輸延時的關係。

3.4 基帶和寬頻兩種情況下衝突檢測時間和最短幀長的計算。

3.5 c**a/cd匯流排的實現模型及mac 幀格式。

4.令牌環**訪問控制,要求達到「綜合應用」層次。

4.1 令牌環工作原理。

4.2 以位元度量的環長的計算。

4.3 令牌環mac幀格式。

5.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要求達到「簡單應用」層次。

5.1 邏輯環的概念

5.2 令牌匯流排的工作原理。

5.3 令牌匯流排mac幀格式。

6.光纖分布資料介面(fddi);要求達到「識記」層次。

6.1 fddi 與802.5的區別。

6.2 fddi的資料編碼和時鐘偏移解決方案。

6.3 fddi的幀格式。

6.4 fddi的容量分配方案。

7.novell ***ware區域網作業系統,要求達到「簡單應用」層次。

7.1 區域網作業系統的演變過程。

7.2 novell ***ware的層次結構。

7.3 novell網的最小配置及網絡卡引數設定。

7.4 伺服器、工作站及網橋的安裝。

7.5 ***ware基本命令。

第5章計算機網路實用技術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要求了解isdn的基本概念和系統結構,了解atm的基本概念和信元結構,了解幀中繼的基本概念和體系結構,了解快速/高速乙太網技術,了解網際網路的概念、網域名稱系統(dns)及全球資訊網(www),了解內聯網的特點及應用,了解網路管理基礎與網路安全知識。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報告 題目 企業網的設計與構建 班級 2011級網路二班 姓名 趙懷仁 學號 1123110637 1 課程設計的要求 綜合利用子網劃分,vlan劃分,利用svi實現vlan之間通訊,動態路由協議等技術組建小型企業網。2 網路規劃 2.1 網路拓撲圖 2.2裝置命名及ip位址規劃 畫表說明 ...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標準網路14

一 課程基本資訊 課程名稱 計算機網路技術 開課時間 第 1學期 學時 60學時 課程型別 專業核心能力課程 授課物件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 二 課程定位 1 課程性質 本課程在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計畫中是專業核心能力課程。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區域網和廣域網一般特性...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建設總結報告

一 課程定位及歷史沿革 計算機網路技術 課程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主幹課,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在網路技術專業的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本課程開設以來,我們一直堅持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有別於學科教育,應具有更加鮮明的職業性 實踐性和崗位針對性,應更加注重知識的有效傳播 的基本要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