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管理知識一培訓0906

2021-03-04 09:27:03 字數 4120 閱讀 5643

裝置管理知識(一)

1、裝置的含義是什麼?

裝置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上所需的機械、裝置和設施等可供長期使用、並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物質資料,是固定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1)裝置是企業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和必要條件。(2)裝置反映了企業現代化程度和科學技術水平。

2、什麼是生產裝置?

生產裝置是指直接或間接參加生產過程的裝置,它是企業固定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從這一定義出發,生產裝置必須是直接作用於加工物件,使之改變物質形態或化學成份,而轉化為一定的工業產品的裝置或輔助完成產品加工的裝置。

3、什麼是生產技術裝備素質?

生產技術裝備是生產裝置、試驗裝置、儀器儀表與工藝裝備(包括刀具、夾具、量具、模具、檢具和工位器具等)的總稱。通常包括以下幾項:(1)工藝適用性;(2)質量穩定性;(3)技術先進性;(4)執行可靠性。

4、什麼是裝置管理?

裝置管理是以裝置為研究物件,追求裝置綜合效率和裝置壽命週期費用的經濟性,應用一系列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裝置的物質運動和價值執行進行全過程(從規劃、設計、製造、選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選、報廢直至更新)的科學管理。

5、企業的裝置管理應當遵循哪些方針原則?

企業的裝置管理應當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生產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設計、製造與使用相結合,維護與計畫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選與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6、企業裝置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對裝置進行綜合管理,保持裝置完好,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技術裝備素質,充公發揮裝置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資效益。

7、完好裝置的要求是什麼?

(1)裝置效能良好,機械裝置能穩定地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動力裝置的功能達到原設計或規定標準,運轉無超溫超壓等現象。

(2)裝置運轉正常,零、部件齊全,安全防護裝置良好,磨損、腐蝕程度不超規定的標準,控制系統、計量儀器、儀表和潤滑系統工作正常。

(3)原材料、燃料、潤滑油、動能等消耗正常,基本無漏油、漏水、漏氣(汽)、漏電等現象,外表清潔、整齊。

8、企業如何選擇適應的裝置維修形式?

(1)集中維修:將全廠裝置維修工作集中由裝置動力科和機修車間承擔。適用於單件小批量生產的企業。此外,對精度高、大型、關鍵裝置也多採用集中維修。

(2)分散維修:機修車間只負責製造備品配件及某些精度高、大型、關鍵裝置的修理,其餘維修工作均由各生產車間維修組負責。僅適用於裝置數量多而生產批量大的大型企業。

(3)混合維修:裝置大修和備品配件的製造由機修車間承擔,**保養由車間維修組和生產工人負責。目前在企業中廣泛採用。

9、裝置選型應遵循什麼原則?

先進、適用、經濟。

10、新建或改選工程專案的裝置選型方案,通常應包括哪些內容?

(1)裝置的總重量、總台數;

(2)非標裝置數量;

(3)按裝置效率核算的構成比確定專用裝置、大型裝置、新產品和試製裝置的數量及要求;

(4)國外訂貨裝置的數量及要求;

(5)裝置的總概算;

(6)總的建設工期;

(7)單項工程的工期;

(8)裝置倉庫、鐵路專用線和裝卸工具的安排;

(9)運輸費用等。

11、裝置的維修性包括哪些方面?

裝置的維修性是指裝置保養與維修的難易程度,維修性好的裝置可減少維修時間、降低維修成本。維修性好的裝置應具備以下條件:裝置系統設計合理,結構比較簡單;零部件組合裝配合理、維修時易拆、易裝、易檢查;零部件、配件的通用性、標準性、互換性好,易於選購;潤滑性、密封性好,潤滑油品易於替代,密封元件易於置換,選購精、大、稀裝置,還要考慮供方提供維修資料、備品備件和其他技術服務的可能性及持續時間。

12、裝置操作規程應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操作裝置前對現場清理和裝置狀態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2)操作裝置必須使用的工器具;

(3)裝置執行的主要工藝引數;

(4)常見故障的原則及排除方法;

(5)開車的操作程式和注意事項;

(6)潤滑的方式和要求;

(7)點檢、維護的具體要求;

(8)停車的程式和注意事項;

(9)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和調整要求;

(10)交、**的具體工作和記錄內容。

13、裝置使用規程應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裝置使用的工作範圍和工藝要求;

(2)使用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

(3)使用者的崗位責任;

(4)使用者必須遵守的各種制度,如定人定機、憑證操作、交**、維護保養、事故報告等制度;

(5)使用者必備的規程,如操作規程、維護規程等;

(6)使用者必須掌握的技術標準,如潤滑卡、點檢和定檢卡等;

(7)操作或檢查必備的工器具;

(8)使用者應卷宗的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

(9)對使用者檢查、考核的內容和標準。

14、裝置維護規程應包括哪些內容?

(1)裝置要達到整齊、清潔、堅固、潤滑、防腐、安全等的作業內容、作業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達到的標準及注意事項;

(2)日常點檢及定期檢查的部位、方法和標準;

(3)檢查和評比操作工人維護裝置程度的內容和辦法。

15、裝置崗位責任制應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對操作人員,應建立裝置操作、維護專人負責制,並實行點檢制及交**制度;對維修人員應建立區域負責制、巡迴檢查制、重點裝置定檢制等;對裝置管理人員,包括裝置、財務、企管、勞動安全、教育、質量等部門的有關人員,應建立相應的責任制。

16、操作工人應掌握的「三好」,「四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17、操作工人怎麼執行交**制度?

**人在下班前除完成日常保養作業外,必須將本班裝置運**況、執行中發現的問題、故障維修情況及提請下班注意的問題等詳細記錄在「交**記錄簿」上,並主動向**人介紹情況,雙方當面檢查並在記錄簿上簽字。如不能當面交接,**人可做好日常維護工作,使裝置處於安全狀態,填好**記錄交有關負責人簽字代接。**人如發現裝置異常現象,記錄不清、情況不明和裝置未按規定維護時可拒絕**。

如因交接不清裝置在**後發生問題,由**人負責。

裝置管理和維修人員應經常檢查交**制度執**況,隨時檢視交**記錄,從中分析裝置技術狀態,為狀態管理和維修提供資訊。

18、裝置故障按其發展情況可分為幾類?追查探索故障原因有哪些基本方法?

漸發性故障和突發性故障。

順向分析法和逆向分析法。

19、實現故障為「零」有哪些基本措施?

(1)完善基本條件:清掃、加油、緊固、調整、防腐。

(2)遵守使用條件:正確使用裝置。

(3)使裝置劣化得以修復:修復或更換零件。

(4)提高操作、保養技能:執行操作維護規程。

(5)改進設計上的弱點:進行改造或改裝。

20、裝置點檢制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按照規定的人和時間週期,用確定的方法檢查裝置的指定部位,依據標準判斷裝置的技術狀況和決定維護檢修工作的裝置維護管理制度,叫點檢制。點檢制的基本內容有:

(1)實行全員管理,特別是生產工人要參加力所能及的檢查和維護工作。

(2)要有專職點檢員,按裝置分割槽進行管理。

(3)點檢員還要有管理職能,按其責任給予相應權力,點檢員的管理職能主要是:檢查和掌握裝置狀態,管理和分析事故,制定維修計畫,提出維修資料計畫和費用預算等。

(4)要有一套科學的點檢標準、帳卡和制度。

(5)加強動態管理,實行**點檢,即生產點檢、專業點檢和精密點檢。

21、潤滑劑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1)潤滑作用;(2)冷卻作用;(3)洗滌作用;(4)密封作用;(5)防鏽防蝕;(6)減震卸荷;(7)傳遞動力。

22、什麼叫潤滑工作的「五定」、「三過濾」?

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

三過濾:入庫過濾;發放過濾;加油過濾。

23、潤滑油的代用應遵守哪些原則?

(1)優先考慮粘度指標,但粘度不大於代用油品的50%;

(2)應考慮油品精製深度;

(3)應考慮油品的新增劑;

(4)考慮機械的工作條件:工作溫度高的機械代用油的閃點應高於工作溫度20-30度;工作溫性度變化大的機械,應選用粘溫能好的油品代用;在低溫下工作的機械要選用凝點低於使用溫度的油品代用。

(5)對重負荷的蝸輪及類似部件,可選用粘度相當的導軌油、純蓖麻油或氣缸油代用,但氣缸油油質較差,代用時間一般在一年之內。

(6)變壓器油不宜代替潤滑油:透平油和液壓油不宜用在內燃機和其他高溫機械上。

裝置管理知識

裝置管理有關知識簡明注釋 一 裝置操作人員 一 車輛執行中的 三停四查 三停 30公里停車檢查 路情不好 過水過冰前停車探視 後車聯絡不上停車等待。四查 查鋼板 輪胎 機件 查機油 冷卻液 查各部固定螺絲 轉向系及剎車活動關節螺絲等 查裝載貨物。二 車輛執行時的 巡迴檢查 是駕駛員在出車前 行車中 ...

裝置管理知識

1.管理概述 1.1如何理解裝置的含義?裝置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上所需的機械 裝置和設施等可供長期使用,並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物質資料,是固定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國外裝置工程學把裝置定義為 有形固定資產的總稱 它把一切列入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如土地 建築物 廠房 倉庫等 構築物 水池 碼頭 ...

裝置管理知識大全

目次1 組織結構 11 2 各級責任制 21 3 裝置的前期管理 43 4 裝置固定資產的管理 23 5 裝置購置安裝驗收制度 23 6 裝置安裝 驗收 44 7 裝置的移位 24 8 裝置的封存 啟封 24 9 裝置的調撥 外借 45 10 裝置的改進與改裝 25 11 裝置故障與事故 2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