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之讀書有感老子》

2021-03-04 09:24:16 字數 1540 閱讀 3909

以讀書修心養性以踐行砥礪素質

——讀《老子》有感

《老子》世稱《道德經》,《老子道德經》等,它的作者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縣人,大約生活於戰國春秋時期。有人認為它是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哲學的主根;又有人認為它是一篇長篇哲理詩;還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帝王之學的政治書;更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智謀奇術的兵書。在我看來《老子道德經》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書,其內容既飄渺又實際,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而且常讀常新。

但是我在讀《老子》的過程當中卻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經》,讀上幾遍,就彷彿看到白髮須顏的老子騎著青牛在我眼前出現,向我講述他的智慧型與修養。

《老子》一書中有太多太多的智慧型,僅憑我乙個人的理解和閱讀是完全不夠的 。於是我在我們變電工區「三個一」活動之讀一本好書中選擇《老子道德經》讓我對老子的理解又進了一步,不過即使如此,我的所學依然是不夠的,這裡就只談談我感受最深的三點: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是說人們總是將自己的優點擺在眼前,缺點放在背後嗎?所以這個世界中才有那麼多的妄自菲薄、夜郎自大,幸而,很多人已經開始逐漸醒悟過來,開始慢慢看到自己的缺點,別人的優點,並互補所長、揚長避短。能夠自知,並不僅僅意味著對自己的真實能力有著恰當的評估,更意味著深知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不斷的完善自己。

對我而言,一定要注意別人對自已的看法,因為有的時候恰恰是當局者迷,這樣或許會有助於正確自我認識的形成,以後對症下藥,決定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

二、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我的理解也很簡單:有所為,就是叫人有點事幹。有事幹,人才能活的充實。

無事的人就容易「生非」。有所不為也不是無所事事,因為無所事事的人是成了廢物的人。有所為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為。

有所不為是放棄,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固然可以去想,但是一定不要去做,正如變電站的操作,如果你不會,那麼你就只能學習,絕對不能操作,如果不懂裝懂去操作,這不僅是對你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對同事的不負責。安全事故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因此,想做而又力不從心的事最好還是不做。

為與不為,不僅是對某些具體目標的選擇,而且是對整個人生方向的把握。有所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這種希望再難的路我們會奮勇向前,有所不為,不是為自己啥也不做找藉口,也不是為自己沒做出什麼成績而找託詞,更不是為自己沒有本事做辯護。

我現在是柞水330kv變電站的一名值班員,「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變電站值班員的我感覺很是受用,我們的工作單一性比較強,我們在變電站可以選擇 「有所為」——每天的自我學習,給自己充電。也可以選擇有所不為——默默無聞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

三、清靜無為是一種心態

清靜無為是一種心態,一種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們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靜的心態來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靜無為的人新中無過多的名利,虛榮。

因此他不會利慾薰心,不會因為虛榮而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清靜無為要求我們不將責任看成負擔,就像值班員的我,首要的任務是學習,因此我們不能把學習看作痛苦的事不能因為某些內容無趣而拒絕學習。只有清靜無為才會有所作為。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對於乙個想取得進步的人來說,外界的壓力越大,心中就越需要一種強大的信念來支援。而這個信念就是道。

變電工區柞水變電站宮小健

讀書有感之哲學感想

在史學界和文學界有一種公認的說的那就是史學不分家。因此凡是喜歡寫作的人,大多數都喜歡讀史書,我也不例外。只是最近我博覽了中國思想家評傳後,不是對歷史,反而是對哲學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哲學與社會兩者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中國的歷史中去尋找規律。就從春秋來說吧,當時最有明的哲...

讀書活動有感

在乙個春暖花開 陽光明媚的早晨,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讀書節。華聞教育 給我們每個同學帶來了圖書,互相傳閱,同學們的讀書熱情高漲了,像乙隻勤勞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書的百花園裡採集花粉,汲取營養。同學們捧起了童話故事,捧起了科幻 捧起了百科全書,捧起了世界名著 圖書義賣活動場面甚是巨集大,你來我往穿梭忙...

教師讀書活動之教學隨筆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乙個責任心強 學習成績好 樂於助人 耐心細緻的展藝桐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 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這位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課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