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方案

2021-03-04 09:21:45 字數 3529 閱讀 3267

一、課題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迅速變革,人類進入了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一切無不加重了現代人的心理負擔。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也將面臨日益增長的社會心理壓力,他們在學校學習、生活和社會適應方面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和挫折,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

現代化的建設不僅要有健全的體魄,還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世界衛生組織在2023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現象,而且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但是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體制還不十分健全,一些傳統的陳舊的教育觀念在許多教師當中,還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以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片面追求公升學率為特徵的應試教育策略,使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導致在許多小學生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也損害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據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小學生心理疾患的發病率呈上公升趨勢。當今小學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礙,包括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交往障礙、性心理障礙和人格障礙等。如何幫助今天的兒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心理危機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會的嚴峻挑戰,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迫切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老師們依靠傳統的說教手段難以奏效。為此,我們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並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規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乃至整體素質,來開拓班級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物件:所教班級學生。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研究本課題的重要理論基礎是心理學。因為「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對各種各樣的心理現象作出了科學的解釋和說明。

」 它系統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機制、感覺記憶、思維技能以及動機情感、心理差異等心理發展的規律。特別是小學生心理學,由於它「研究的是小學生在教育影響下學習的特點、認知的發展、知識的掌握、情感與意志的變化、品德與個性的形成,以及小學階段可能發生的心理障礙等心理規律與特點。」 《小學生心理學》 告訴我們:

「小學時期是兒童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時期。」「教育過程就是乙個塑造和發展受教育者心理的過程。心理活動是有規律的。

在教育方針和目的確定之後,如何組織教育內容、編排教材,採用怎樣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這一切都離不開研究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小學生心理學》對如何觀察小學生的言行,分析他們行為表現上的變化,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如何向小學生有效地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如何引導小學生開展文體活動,增進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作了科學而系統地闡述。這些闡述既具科學性、理論性,又具針對性、操作性,為我們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的指導。

2.研究本課題的另一重要理論基礎是教育學。教育是一種複雜的特殊的人類實踐活動,而教育學就是以研究這種特殊的人類活動為物件的,它是從理論上系統地總結和揭示教育的科學規律和方法的一門學科。本課題根據這一理論,確立了研究的目的,即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四.研究目標:

1.探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積累切合我班實際的、有自己特色的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

2.研究我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不同型別的學生心理現狀進行科學的測查分析,掌握基本情況,並針對實際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

3.樹立讓每個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課堂教學觀。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為學生建立實踐活動和探索的情景。讓學生在濃厚興趣、充足信心以及頭腦和身體充分活動的狀態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端正態度,穩定情緒,發展思維,自由創造;讓學生在積極活動中探索學習、世界和人身的本質,在積極活動中促進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

4.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諮詢與輔導,一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擺脫心理障礙,調節自我;另一方面,也積累個案,為個案研究提供素材。

總之,通過課題的研究,針對我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主要心理問題及成因,並在此基礎上探索一條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課題研究通過有關量表測查,掌握我班學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狀況,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把握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通過班本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發,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開設心理信箱,通過集體和個案的研究,探尋適合我班實際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新途徑、新方法,形成有特色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為全面開展、推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走出一條新路子。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原則 :

1.因材施教原則:不同學生在能力、個性、興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針對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2.學生主體性原則:在教育中要遵循學生的主體性原則。不管何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須首先以小學生為出發點,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實在在的體現。

3.民主、平等的原則:在教育中,儘管教師與小學生的角色不同,所處的位置不同,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則。

4.堅持預防、發展重於嬌治的原則: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將重點放在預防和發展的功能上,其次才是幫助小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成長中的危機。對於極個別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小學生,進行心理諮詢和**,對一些有心理障礙的小學生,請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診治。

六、課題的研究內容:

1.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文化,為學生營造乙個精神家園,為班級中的每乙個學生提高班級生活質量提供發展條件。

2.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課堂教學、遊戲、輔導、活動等途徑,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課堂教學是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活的、能力的發展,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和場所。堅持以課堂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認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質教育內容的因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5.要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個別輔導為輔,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進入班集體,在班集體中主要是通過活動讓學生獲得心理體驗來改變自己的觀念。

6.心理健康教育在教材的選取上要注重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必須是經過科學研究後的成果;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以人為本,強調學生心理能力的提高;在評價方法上,要借助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如心理測量等;在建立心理檔案方面,要力爭做到「嚴、實、詳」,

7.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強調行為訓練。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說教,或灌輸理論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親身體驗、感悟,那麼是收不到多少實效的。

七、課題研究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⒈加強心理輔導,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心理常識,形成健康的心態與良好的行為習慣。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使學生發揮才智,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素質。開展個別心理諮詢。

3.要做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特點,問題行為的矯治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技術,使家長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八.研究時間:1年

九.課題研究的策略:

⒈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研究實驗過程中的各種情況。

⒉健全心理檔案,搞好心理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計畫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機制研究 下一階段研究計畫 水坪鎮中心學校課題組 一 研究目標 指導教師樹立自我保健意識與學會調適良好的心態,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使每一位教師能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從事教學活動,能沉著冷靜的處理好突發事件。提高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關心愛護學生,培養他們活潑 合群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業

一 名詞解釋 1 心理諮詢 2 適應性諮詢 3 發展性諮詢 4 暗示 5 厭惡 6 代幣法 7 解釋 8 系統脫敏法 二 判斷對錯並對錯誤的加以改正 1 小學生心理諮詢就是在諮詢過程中告訴小學生如何去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問題。2 精神分析 重視認知領悟,重視來訪者對自身症狀根源的探析。3 系統脫敏...

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創示範,求發展 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就明確提出 德育即政治 思想 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乙個重要組織部分。在社會轉型的今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學校和家庭,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已經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