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原理第三版知識點整理歸納

2021-03-04 08:01:31 字數 5896 閱讀 7979

城市與城市發展

三、城市的定義:

經濟發展的產物

定義;城市是指一定規模及密度的非農業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層級地域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中心

現代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

人口數量

產業構成

行政管轄

城市的發展

二、近代城市的發展

城市工業的發展與人口的聚集

城市布局的變化

城市與環境

科學技術發展帶來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質量的城市生活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城市發展

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城市發展的差異性

城市外延擴充套件的形式(城市二維空間構成):

中心向外圈層式發展

單中心沿交通幹線放射發展

中心與周邊衛星城發展

多中心組合

核心城市的城市群

城市化城市化的含義:

含義:農業人口及土地向非農業的城市轉化的現象及過程

具體的分析包括以下幾方面:

人口職業的變化

產業結構的轉變

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

城市化也稱為城鎮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程序的表現特徵:

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公升

產業結構中,農業、工業及其他行業的比重不斷變化

城市化水平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高,不僅是建立在

二、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也是農業現代化的結果

城市規劃學科的產生和發展

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

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強調整體觀念和長遠發展,強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強調嚴格有序的城市等級制度

西方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

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規劃思想

現代城市規劃學科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城市規劃的理論淵源

田園城市理論

衛星城鎮規劃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建築運動對城市規劃的影響與雅典憲章(1933)

馬丘比丘憲章(1978)

鄰里單位,小區規劃與社群規劃

有機疏散思想

理性主義規劃理論及其批判

城市設計研究

城市規劃的社會學批判,決策理論和新馬克思主義

十一、從環境保護到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思想

十二、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論

城市規劃學科的產生和發展

當代城市規劃思想方法的變

當代國內外發展觀的演變與發展

經濟增長觀(二戰後)

2 、綜合發展觀(20世紀70年代)3 、可持續發展觀(20世紀80年代)4 、全面、協調、可持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當代城市規劃思想方法的變革

由單向的封閉型思想方法轉向復合發散型的思想方法

單向型否定思維過程中的反饋作用,封閉型否定了系統外的作用

由靜態思想方法轉向動態過程的思想方法

由剛性規劃的思想方法轉向彈性規劃的思想方法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轉向引導性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的變革對規劃工作的衝擊和影響

對工作方法的衝擊和影響

對工作中的傳遞方式的影響

新中國城市規劃的實踐與展望

實踐的回顧與總結

城市規劃面臨城市發展趨勢的挑戰

城市全球化

空間市場化

資訊網路化

全球城市化

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和編制程式

城市規劃的任務和原則

城市規劃的含義、作用和任務

含義:城市規劃是人類為了在城市的發展中,維持公共生活的空間秩序而作的未來空間安排的意志

作用:作為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

任務:根據國民經濟計畫和城市既定的經濟發展戰略

確定城市的性質和規模

落實國民經濟計畫專案

進行各項建設投資的綜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需要

保護和修復人居環境

編制城市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原則

歷史環境與未來環境相和諧的原則

城市環境中各社會集團之間社會生活和諧的原則

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特點

城市規劃工作的基本內容

收集和調查基礎資料,研究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條件和措施

研究與確定城市發展戰略,**發展規模,擬定城市分期建設的技術經濟指標

提出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確定區域性基礎設施的規劃原則

確定城市功能的空間布局,合理選擇城市各項用地,並考慮城市空間的長遠發展方向

確定城市各項市政設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則和技術方法

擬定新區開發和原有市區利用、改造的原則、步驟和方法

擬定城市建設藝術布局的原則和要求

根據城市基本建設的計畫,安排城市各項重要的近期建設專案,為各單項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根據建設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實施規劃的措施和步驟

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特點

城市規劃工作的特點

城市規劃的綜合性

城市規劃法治性、政策性

城市規劃的地方性

城市規劃長期性和經常性

城市規劃的實踐性。

城市規劃的調查研究與基礎資料

城市規劃的調查研究工作:

現場踏勘

基礎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分析研究

城市規劃的編制

城市規劃體系:

城鎮體系規劃:全國、省域、市域、縣域

城市總體規劃:規劃綱要、總體規劃、專業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相關規劃(土地利用、經濟社會發展)

概念性規劃

分割槽規劃(大、中城市)

(以上為城市戰略性規劃、巨集觀層面)

詳細規劃:控制性、修建性

(為戰術性規劃、微觀可操作性層面)

城市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

任務:研究確定城市總體規劃的重大原則,並作為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的依據

內容:論證城市經濟與發展條件,原則確定規劃期內發展目標

論證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原則確定市域城鎮體系的結構與布局

原則確定城市性質、規模、總體布局,選擇發展用地,提出城市規劃區範圍的初步意見

研究分析確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原則,以及實施城市規劃的重要措施

城市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任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空間發展狀態;

統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

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基礎設施;

處理好遠期發展與近期建設的關係;

指導城市合理發展

內容:編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確定城市性質和發展方向,劃定城市規劃區範圍

人口及用地規模,確定用地空間布局、功能分割槽,以及市中心位置

確定城市對外交通布局及車站、港口、機場等主要交通設施的規模、位置,確定城市主次幹道系統的走向、斷面、主要交叉口形式

確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電、燃氣、消防等設施發展目標和布局

確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標和總體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線

確定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及總體布局

確定城市環境保護目標,提出防治汙染措施

根據城市防災要求,提出人防建設、抗震防災規劃目標和總體布局

確定需要保護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蹟、傳統街區,劃定保護和控制範圍

確定舊區改建、用地調整的原則、方法和步驟

綜合協調市區與近郊村莊、集鎮的各項建設

進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提出規劃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法的建議

編制近期建設規劃,確定近期建設目標、內容和實施部署

分割槽規劃的主要內容

主要任務:

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城市土地的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作出進一步的安排,以便與詳細規劃更好地銜接。

內容:原則上與總體規劃相同

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任務:以總體規劃或分割槽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他規劃管理要求,或直接對建設作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

內容:規劃範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線及適建性

各地塊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及後退紅線等控制指標

提出各地塊的建築體量、體型、色彩等要求

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座標和標高

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

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築管理規定

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整和修改

調整:根據城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情況,按照實際需要對已經批准的總體規劃作區域性性變更

修改:在實施總體規劃的過程中,發現總體規劃的某些基本原則和框架已經不能適應城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作出重大變更

城市規劃的審批

城市規劃必須堅持嚴格的分級審批制度,以保障城市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報請審批城市總體規劃前,須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同意

城市構成與用地規劃

城市的系統構成

城市系統構成的概念

構成概念:指構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關係總和

城市系統的特性:整體性、綜合性、層次性、結構性、動態性、環境聯絡性

城市系統的構成:社會系統、經濟系統、空間系統、生態系統和基礎設施系統

城市社會系統的構成

構成:政治系統、文化系統、人口系統

城市產業系統(經濟系統)的構成

按照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分類方法

城市經濟產業可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城郊區的農、林、牧、副、漁業、採掘業;

第二產業:是指製造業加工業;

第三產業:

一、二產業以外的其它產業

城市產業:主導產業、配套產業、服務性產業

城市空間系統的構成

城市空間系統:是城市範圍內社會、生態以及基礎設施各系統的空間投影及空間關係的總和。

城市其他系統的構成(生態及基礎設施系統)

城市用地及其適用性評價、城市用地概述

城市用地概述

城市用地的概念

城市用地是規劃區範圍內賦以一定用途與功能的土地的統稱。

城市用地指經建設利用的土地,包括已列入城市規劃區域範圍內尚待開發建設的土地。泛義的城市用地,還可包括城市規劃確定的城市規劃區內的非建設用地。如農田、林地、山地、水面等所佔的土地。

城市土地利用規劃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國土規劃的基本內容之一。通過規劃過程,具體確定城市用地的規模與範圍,劃分土地的用途、功能組合以及土地的利用強度等。

城市用地的屬性:

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經濟屬性、法律屬性。

城市用地的價值

使用價值:

經濟價值

城市用地的區劃

行政區劃:指國家行政建制與法律規定的城市行政區劃系列

用途區劃:規劃確定的土地利用功能與性質作出的劃分

房地產權屬區劃:由房產與地產所有權所作的權屬土地區劃

地價區劃:體現土地的區位、環境、現狀及使用程度

城市用地的歸屬

城市用地的歸屬:

採用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原則,所有權歸國家及集體所有

城市用地的管理:

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

城市與自然環境

城市作為高強度的社會經濟活動的集聚地,所造成生態失衡與惡化的環境問題尤為嚴重。如:水土流失、高強度開發、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汙水排放導致水源水資惡化。

自然環境條件分析

主要從地質、水文、氣候和地勢等方面。

城市用地適用性評定

用地評定的要求:提供用地選擇與布局的依據

用地評定的分類

一類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質等自然環境條件比較優越。

二類用地:是指需要採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條件後才

能修建的用地。

三類用地:是指不適於修建的用地。

城市用地的選擇

城市用地選擇的影響因素:

建設現狀

基礎設施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生態環境

文化遺存

社會問題

城市用地選擇的原則:

國家有關土地利用的規定

城市規劃原理知識點課堂筆記

資料 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 10個知識點 1 城市形成和發展根本動因 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的經濟發展,城市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為人類聚居地的主要形式。2 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6個理論 1 區域理論 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發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魯提出增長極核理論 城市通過極化效應 擴散效應...

李子奈計量經濟學第三版考點整理

題型1 名詞解釋 5題10分 2 選擇題 10題20分 3 判斷題 8題8分 4 問答題 2題20分 5 計算題 3題42分 一 名詞解釋 1.計量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從數量上研究物質資料的生產 交換 分配 消費等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2.資料質量 資料滿足明確或隱含需求程度的指...

景觀規劃設計筆記劉濱誼第三版

景觀規劃設計概述 園林形態演變 圃 菜園 囿 圈地馴養家畜與打獵 園 濃縮取捨成園 林 培育成林 強調精神文化的現代景觀設計 建築與城市規劃,偏重使用功能 技術規範和解決生存 城市規劃最關心的是經濟狀況 人口情況等 景觀設計 有意識的組織景色 景物,轉換成平面與立面 意向在先布局在後,解決人類精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