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責任在社會

2021-03-04 07:57:03 字數 1654 閱讀 1657

社會制約著大學生的就業,如果說是自身問題,那麼,10個人競爭乙個崗位,假如這10個人都是學業能力相差無幾的人,那麼崗位只有乙個,那麼就要必然淘汰9個人。10個都是人才,如果其他9個人因為喪失了這次就業機會而沒再找到更好的就業崗位,是不是耽誤了人才?前提是10個人相差無幾,這個情況是很常見的。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更多背後的是社會崗位的制約,畢業生多,崗位少,必然會造**才積壓,而這部分人才何去何從?我們不否認自身問題的存在性,畢竟崗位還是擇優錄取,但是我們更多的要考慮,如果這樣下去讀大學還有多大意義?

會為大學生帶來多大的心理負擔?

能考上大學並順利畢業,這本身就是對大學生的肯定,如果乙個人他連在社會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那麼大學對任何人來說還有什麼更多的意義呢?

每年有多少大學生從學校畢業,又有多少大學生真正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有多少大學生能真正地為國家服務?如果不能的話,國家培養大學生還有什麼用?也許大學生的能力有差別,但我們也不否認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畢竟還有很多東西不夠完善,教學的環境,軟硬體設施,師資力量以及社會實踐的參與程度等。

這些都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能力培養。這不也是一定程度的社會因素麼?

有多少大學生報國無門,有多少大學生懷才難遇?很多人才也會往往被埋沒在擁擠的人群當中,社會的某些腐敗現象,個人歧視也嚴重限制了人才的發掘。當人才不能學有所用的時候,心理調節能力差的人也許會墮落下去,甚至會放棄自己的理想混日子,這樣的人不是沒有,那這又是不是僅僅的個人問題呢?

當然自身問題嚴重的人必然會被社會淘汰,但是我們更多的是不是要關注這些在課堂裡書本中奮鬥十幾年的人呢?難道到頭來讓他們說:「念不念書沒什麼用,反正都是失業」麼?

固然現在是弱肉強食的社會,但是對於那些「白白」奮鬥了這麼多年的大學生,我們是應該冷嘲熱諷,還是報以關要原因在社會。

因此,我方今天講大學生就業難是社會問題,原因如下:

第一,大學擴招是引起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我們來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並不是

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而是自進入21世紀以後,才被發現並且愈演愈烈的,那麼我們回想

一下,在這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對,大學擴招。大學擴招使原先的的精英教育演化成一

種平民教育,不可否認它有利於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但是同時,生源的整體素質缺得到

了下降。因此,當大學生這個群體,在畢業面臨就業的時候,量大質低的大學生必然成為

就業過程中的失敗者。

第二、教育體制是引起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我們回想一下我們所認為的開放性教學

的大學教育體制是怎樣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然而恰恰相

反,我們的大學教學是相對比較專業化的,而且程度越深,專業化越強。簡單打個比方,

本科的教育是中文系,到了碩士變成了秦漢文學,到了博士變成了對於個人的研究。這種

專業化對於求精有沒有好處?有,可是對不起,我們今天在討論就業問題。僧多粥少的就

業形式,要求著大學生必須能夠適應社會需求,而專業化的大學教育體制,恰好限制了大

學生的適應能力。

第三、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講,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是引起大學生就業難的又一重要因素。

不可否認,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屬於社會相關領域的人才,屬於社會資源。就業難則是

乙個相對多數資源閒置的狀態,而配置資源的是誰?恰好是社會,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資

源的浪費利用,這些從根本上而言,都是社會資源配置不合理引起的。

因此,我方堅定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是社會問題,謝謝。

大學生,就業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上世紀90年代下半期開始,大學生就業就開始成為難題,年復一年被各界熱議。十多年過去了,難題沒有緩解,反而越積越重。對於許多面臨畢業的大學生而言,這個冬天顯得有點寒冷。當有的大學生得知自己應聘的單位共收到成千上萬份報名簡歷的時候,在心頭籠罩已久的就業陰影,真正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現...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姓名 劉亞為 學號 200908010032 院系 文法學院 摘要 大學生 天之驕子。不知道這個詞還能不能用在現在的大學生身上,好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找不到工作,就是找到了也是好多的不如意,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是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麼大學生就業為啥就那麼難?我們應該怎樣應對?本文將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下 ...

大學生就業難之我見

近幾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率呈逐年下滑的態勢,大學生就業難的呼聲日漸高漲。因此,在當前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具有急迫性和重要性。首先,當前大學生就業是全社會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畢業生不能順利就業,不僅直接影響畢業生個人的生活和思想情緒,會誘發各種矛盾和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國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