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模式的途徑

2021-03-04 07:35:57 字數 3554 閱讀 1163

beijing education 教學建設與改革

目前,我國處在文化產業一線的人才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一般的企業經理,他們用管理一般企業的方式進行文化管理,甚至一味追求文化產品的利潤,缺乏文化產品特性的掌握,管理模式粗放;另一類是有文化藝術專業背景的專業人員,卻又不懂管理和技術,缺乏資本運作的能力和經驗。為了確保我國文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培養一批既懂經濟運作又懂文化的高素質經營複合型、創新型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

為使我國文化產業積極有效地應對國際競爭,實現跨越式發展,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必須結合我國國情,以全球化、系統化的理念,設計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產、學、研、官聯動,大力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根據文化產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巨大需求和特殊要求,以及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國際型、複合型、實踐型和創新型人才

第一,為了與經濟全球化形勢相適應,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能夠結合我國文化產業狀況的實際,把握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動向,具備跨國經營和「走出去」的知識和本領。第二,當代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我們培養複合型文化產業人才。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型的邊緣學科,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要求,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素養,又要掌握經濟管理知識和市場營銷知識,以及必要的資訊、數位化和網路技術。

第三,文化產業自身的實踐性、實用性和創新性決定培養的文化產業人才必須是實用型、創新型人才。掌握文化產業的有關實用知識和技能,注重培養和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包括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文化創作和鑑賞能力、資訊科技和數位化技術應用能力等。

二、具體化的專業定位和多元化的培養方式

由於文化產業是寬領域的行業,包括出版、廣播、影視、演出業、會展業、網路動漫業、文化旅遊業等諸多子行業和領域,而各個子行業和領域之間除了有一定的聯絡,也有各自的特點和執行規律,所以,專業設定和培養方向上要結合高校自身的特點,整合資源,培養具有專業方向性較強的人才。西方的培養方式給了我們些許啟示:在西方各高校,並沒有乙個專業冠之以文化產業或文化產業管理,而是將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附屬於不同專業,如**、美術、電影、電視、出版或管理等學科,學科劃分非常細。

如美國h art fort u niversit y在藝術管理專業下設有**和表演藝術管理本科方向,專門培養**、舞蹈和戲劇方面的複合型管理人才,由於目標清晰,所以在課程設定上的針對性非常強。

我國在文化產業管理的培養目標和定位方面,各院校的理念雖基本一致,但由於學科專業優勢以及分屬學院不同而表現出培養方向各有側重。例如,北京印刷學院就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放在出版管理學院,側重出版傳媒。由於文化產業包括的種類眾多,每所學校的資源有限,所以各顯神通的局面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這與西方高校培養文化管理人才目標的細化是相通的,這種分類的具體細化體現了培養方式的專業性訴求。

與此相對應的是,各高校的課程設定有很大差異。

另外,在培養方式、專業設定上可以靈活多樣,採取本科、碩士、博士的培養方式,以及探索學校與企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模式的途徑

◇李新宇

362006.12

(高教)

北京教育·高教2009.06

beijing education 教學建設與改革

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及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在專業設定上可考慮在原有院系和專業裡增設文化產業相關專業和方向,如在資訊工程學院或管理學院增設**採編類專業;在人文學院或藝術學院增設動漫設計、藝術管理專業等,培養既懂專業技術又懂文化管理的交叉型人才。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定應體現出交叉性、實踐性、專業性。既要開設培養文化底蘊和藝術素質的課程,又要開設經濟管理類、法律類課程,更應該開設文化與產業交叉的課程。如美國肯塔基大學藝術管理專案專業,隸屬於學校藝術學院,其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藝術管理人才的需求,旨在培養既具敏銳的商業頭腦又具藝術感受力的學生,課程設定緊緊圍繞藝術專業,又將管理和財經課程交叉進去,形成如藝術資金籌措、藝術組織的財務管理這樣的課程,都是針對藝術行業的特殊商業運作規律而設定的。

課程設定要有實踐性和專業性,專業性是指課程設定的模組化、系統化、專業化,一般可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組、學科專業基礎模組、專業模組和實踐教學模組,4個模組名稱會略有差異,但必定包括這4個部分,並且是呈金字塔型的逐層深入細化的結構。尤其要指出的是專業模組,在其中的課程設定要保證專業方向,有條件的學院可以分出不同的課程群進行專業培養,如動漫網路課程群、出版傳播課程群、文化管理與專案策劃課程群,課程群中包含為培養此方面專業能力的必修課和大量選修課,每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好選擇專業方向和課程。可借鑑日本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二二分段制」,即大學本科前兩年學習基礎課程,後兩年選擇專業進入專業能力課程學習階段。

課程群的設定放在後兩年,著重培養某一方面的專業能力,這種安排可以搭建既有通用能力又有專業能力的平台,使學生能適應文化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提高學生應對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四、加強和完善師資力量

針對我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開設較晚,師資配備不合理,師資力量又不符合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情況,我們要打破由學科差異、專業分隔引起的「固守本土」局面,增加不同領域、專業知識的交流組合,加強師資培養與培訓。由於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交叉性,原來可能分屬於文、法、理工、計算機網路、設計藝術的相關院系課程要進行必要的整合。所以,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師資配備必須整合原有院系和專業師資力量,既要配備文化和藝術類教師,也要配備經營管理和科學技術類教師,打破長期存在的講文化課程的教師不懂經營管理和科學技術,講經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教師又不懂文藝規律的局面,需要不同專業特長的教師彼此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努力使教師成為適應文化產業人才培養要求的複合型教師,以便培養出來的學生成為複合型和實用型人才。

高校文化產業專業師資配備還應考慮整合和吸收企業的師資,聘請文化產業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作兼職或客座教授,利用他們實踐能力強,在經營管理、文化創作等方面有豐富實踐經驗以及擁有大量市場前沿資訊的優勢,加大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盡量探索校企聯合辦學的模式,整合教育資源,加強和完善師資配備,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鍊或擔任企業顧問或與企業合作開發專案,努力使自己成為「雙師型」教師。學校還要重視教師的培訓和人力資本投入,採取出國研修、訪問學者等方式提公升教師的專業素質。

鼓勵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進行交叉課程的探索和講授,對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交叉學科教學或研究的教師給予專案審批、科研經費等方面的支援。

五、改進和完善教學手段,推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是文化與產業、資訊、技術融合的產物,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出資訊化、數位化、網路化的特徵,盡量採用多**課件教學、網路教學、案例分析、產品模擬與展示等手段,大力推行案例教學、實驗教學、專案教學、模擬經營管理和營銷教學以及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模擬創意等教學方法,增加文化產業專業教學的校內實驗實訓室,如電子商務實驗室、文化產業管理模擬實驗室、網路動漫實驗室、出版物模擬製造與營銷實驗室等,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和實踐。還應與知名文化公司和企業建立聯絡,開闢校外教學和實習基地,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文化公司或企業的專案策劃、產品營銷、文化產品設計等。

總之,高校應注重產學研的結合,積極探索與企業聯合培養學生的途徑,加強與行業、企業的聯絡與合作,包括培養方式、教學計畫,課程設定和師資力量,使學生掌握實用性管理技能和現代化技術,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出實用型人才。■

(作者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責任編輯:張雯]

37北京教育·高教2009.06

分析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素質體系的管理功能

摘要隨著文化產業越來越成為高新技術與高知識含量密切關聯的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要求越來越高。培養一支有知識 善經營 懂科技 會管理的人才隊伍,是搞好文化產業的關鍵環節。這種人才素質體系有著重要的管理技能。關鍵詞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素質體系管理功能 中圖分類號 g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化產業...

高職食品專業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訓課程的構建與實踐

摘要 在高職食品專業實訓教學中實施企業化管理模式是實現學校與食品企業無縫銜接 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加強學生素質養成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場景模擬企業化 實訓室管理制度化 實訓課程考核標準綜合化 開展 5s 活動 重視人性化開放教育等方面有效實現企業化管理模式,並就該模式在食品專業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經驗進行...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施

作者 魯琳雯 職業 下旬 2011年第09期 隨著酒店業的飛速發展,社會對酒店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酒店建立一支高素質 高水平的團隊非常重要。目前,酒店業最缺乏的不僅是某一部門的專才,還有集理論 實踐 公關 外語等能力於一身的有一定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以往,高職院校不能按照既有模式來培養酒店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