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學期語言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2021-03-04 07:34:26 字數 5245 閱讀 2522

2活動反思:

詩歌:老師的手

我以手直接插入主題,以情境老師和你握握手匯入,引導幼兒討論老師的手怎樣?帶出詩歌內容「老師的手,真巧!」結合小朋友的回答逐件出示相關**,重點引導幼兒關注動詞的運用:

折、捏、畫、做,並用模仿相應動作的形式鞏固。活動中採用多種教學法相互結合滲透不斷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創編環節也是一大亮點,幼兒聯想豐富,教師把握好及時幫助幼兒歸納、提煉語言,從而使創編的詩歌內容也朗朗上口。

(陳娟)

故事:勇敢的小裁縫

活動開始設定懸念,出示小裁縫和巨人圖讓幼兒觀察、猜測:如果讓他們之間開始一場比賽誰會贏?為什麼?

幼兒討論熱烈,但以他們的常規思想都認為小裁縫會輸巨人會贏。帶著這樣的猜測進入故事,幼兒有極強的求知慾,能很好地進入情節,通過看圖猜想、傾聽理解、模仿動作和神態、語言等進入角色,感受小裁縫的機靈、勇敢,對較好歸納、總結,從而理解故事的主旨,達到教育目的。

數學:兔寶寶逛超市

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所以活動中以三個環節的遊戲貫穿其中,逐層遞進,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用目測和點數等方法計數,學習用點子來表示6以內物體的數量,理解數量的對應關係。活動中注意個別幼兒的學習狀態,多給孩子嘗試鍛鍊的機會,幼兒能在情境遊戲的學習中保持興趣,學習效果好。

數學:看數字拍手、畫點子

在複習認識數字1——5中創設遊戲情境,讓幼兒叫醒小數字,從而激發幼兒興趣,運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物體數量,進行鞏固練習,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讓每個幼兒都能有實踐的機會。整個活動中,大部分幼兒對5以內數字能準確認識比理解其含義。對於新生和基礎較差的幼兒在平時還要加強練習。

語言:我給小雞起名字

一開始我以問答遊戲匯入,師:我的xx在**?幼兒答:

來啦來啦在這裡。以兒歌中的句式為活動切入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有提前化解了教學部分內容。兒歌內容分為三段,我創設了相關情境分段欣賞、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以引導啟發式的語言層層展開。

重點理解「它們一下都都散,乙隻東來乙隻西。」,以**示範來展示,以分角色表演朗誦等形式增強活動趣味性,讓幼兒始終保持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整體活動效果好。

數學:給小動物排隊

情境的創設能讓幼兒關注教學,所以活動中創設小動物運動會來吸引幼兒對各種動物數量的關注,從而主動點數和歸納數量,在觀察點數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從少到多的規律來排列動物,活動中鼓勵幼兒對1——3的動物能一眼看出數量,4——7的數量能完整點數,不漏數。為了讓每個幼兒能積極地參與,幼兒實踐環節採用了集體遊戲,幼兒人手一張數卡,按照顏色分組並以數量多少來排序,但是如果能用動物形象的數卡可能會更形象效果更好。

數學:給實物畫點和豎線

動物形象深受幼兒喜歡,活動中7以內的數量都是動物,採用個別、集體、小組等形式來點數,關注全體幼兒的參與性。在學習用點子來給實物數量匹配中,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理解數量關係的基礎上再操作,活動效果好。對於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提出具體要求:

先數清動物數量,然後再送點子,必須要一邊畫一邊點數來提高操作準確性。除了個別幼兒不能專注操作外其他幼兒活動效果好。

語言:小熊長大了

故事《小熊長大了》主要讓幼兒通過觀察圖基本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並能夠一頁一頁地輕輕翻閱圖書。知道自己和小熊一樣也在長大,激發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積極情感。活動中孩子們不再像小班時那樣嘰嘰喳喳了,有了做中班哥哥姐姐的自豪感,能夠很認真的聽故事。

有的幼兒說:「我和小熊一樣長大了,不會再哭鼻子了。」有的幼兒還說:

「我們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要給弟弟妹妹們做個好榜樣了。」

語言:別說我小

進入中班後,為了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得活動,進行了《別說我小》的語言活動。兒歌貼近幼兒的生活,易於理解,而且這首兒歌的前三局的格式為重複性格式,有利於幼兒進行創編活動。根據我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現有的水平,以及孩子們對生活中一些簡單事物的理解和興趣,把活動設計了三大過程。

活動開始,引導幼兒談話講述自己在家裡會做哪些事情,引導幼兒討論,使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鼓勵幼兒用「我會xx」的句式進行大膽的表述,並為後面的創編做了經驗準備。由於活動內容較為形象簡單,幼兒掌握情況較好。在創編活動中,根據幼兒說出自己會做的事情的內容出示相關的勞動工具或**,使幼兒把兒歌中的內容自然地遷移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中。

在創編的教學中,由於幼兒們已經具有並掌握了「我會xx」的句式,孩子們很快地就創編出自己的兒歌,是他們體會到了創編的快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這節活動課有利於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掌握「我會xx」的句式,並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來,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並建立了初步的責任感。同時也促進了我們開展的活動順利的進行和完成。

語言:我們的祖國真大

詩歌分為兩段,第一段通過出示地圖引出主題,觀察地圖知道我們的祖國真大,讓幼兒由地圖上認識北方和南方,了解自己是南方人,了解南方的天氣。通過分段欣賞來理解詩歌內容,回憶、學習朗誦詩歌。還通過**標記幫幼兒學習、理解詩歌內容。

幼兒對同一時候不同地點發生的不同的,反差極大的有趣的事非常感興趣,好奇心較強,通過教師分析後幼兒知道這種有趣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再通過看**標記來學說詩歌中的語句,學習速度很快,學習情況也較好,**標記的運用對幼兒掌握詩歌內容很有幫助,以後遇到類似的課我們也可以用圖標記來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數學:塗彩旗

以情境匯入引導幼兒對彩旗單一顏色交替排列的興趣,引導幼兒說出排列的順序從而發現顏色規律,給幼兒提供機會學習接著往下排的方法,在操作、觀察、糾錯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難點是第二種

二、一、

二、一的排列。在第一次的基礎上提示幼兒仔細觀察,自己消化。引導幼兒積極思維:

接下來要排什麼顏色的彩旗?為什麼?啟發幼兒思維,教師及時小結幫助歸納。

第二環節是操作活動,讓幼兒動手實踐習得知識,學習二中不同規律的排列,並鼓勵不同的排列方法。在教師提要求時還要清晰些,提高幼兒的操作準確率。

數學:數薯條

在新授環節即遊戲「數薯條」中分為小組間的比賽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以數得最快又準確為勝。幼兒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但難免忙中出錯,所以我加強幼兒的自我檢查、同伴間的檢查,同時提醒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困扎技能的不熟練導致幼兒的失敗,如果平時已經學過技能,幼兒對於今天所設定的任務完成情況會更好。

語言:蒲公英旅行記

活動開始前,我問幼兒見過「蒲公英」嗎?好多小朋友都說沒有見過,於是我先讓幼兒看了**,簡單的了解一下「蒲公英」,幼兒很好奇,於是幼兒的興趣一下子就濃了起來,再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蒲公英旅行記》,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語言美,並請幼兒聽仔細,接下來分段提問幼兒:故事裡的蒲公英的家在世界的哪個地方?

蒲公英的家鄉有什麼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有的幼兒聽得不太認真,因而回答得不太好,於是再請幼兒欣賞一遍,並出示了故事相關**,如: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什麼?

你來把它指出來;世界最高的山峰是哪座?世界上最長的城牆叫什麼?講到這裡,陸杞雯小朋友馬上就不由自主得說了出來,我去過北京,爬過萬里長城等,講了好多,很興奮。

今天的這個活動,幼兒受益非淺,他們懂得了很多,了解了中國許多的名盛古蹟,幼兒的興趣很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語言:會唱歌的生日蛋糕

這是乙個很吸引人的故事,故事充滿想象力和趣味性。活動以談話匯入,幼兒聯絡自己的經驗講述自己對「會唱歌的生日蛋糕」的理解,幼兒很快就進入課題。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幼兒對小熊的角色特點能夠較好把握,知道它很能幹、愛唱歌、有愛心。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猜測、講述,逐漸豐滿故事內容,理解中心思想「使別人快樂的人自己也快樂」,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動作模仿、教師解釋等學習理解詞語飄、誘人、冒。以談話活動「你是怎樣把快樂帶給別人的?」來提公升幼兒思想,達到教育目的。

數學:切蛋糕

這是一節幼兒操作實踐課,需要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出二等分的方法。活動中我提出具體的要求:「給你一塊圓形蛋糕,請你想辦法讓它變成兩塊一樣大小的蛋糕。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發現方法,集體驗證,習得道理。幼兒嘗試的是比較簡單的如給圓形、正方形進行二等分,摺疊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幼兒的書面操作材料涉及到三角形、長方形等立體的「蛋糕」,增加了幼兒的判斷操作難度,教師在讓幼兒操作前應多指導方法,幫助孩子理解。

數學:蔬菜卡片接龍

本活動的重點是學習6和7的數物匹配,通過遊戲逐層展開,如遊戲:叫醒小數字,數字找朋友。遊戲「蔬菜接龍」是重點活動,在每張長方形的卡片上都分數字和蔬菜兩部分。

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掌握了數字與蔬菜數量的相對應的排列。枯燥的數學練習通過這種讓幼兒感興趣的遊戲來鞏固。整個活動中,幼兒都非常開心,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語言:家

這個活動利用了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是個很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詩歌朗朗上口有韻律,但是當我細細品位這首兒歌的時候,我發現這首兒歌的標準不統一:藍藍的天空既可以是白雲的家也可以是小鳥的家。在活動中我讓幼兒思考、爭辯天空是白雲的家還是小鳥的家,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以這樣的思維,幼兒在小河和泥土的選擇中也能客觀地思考了,當個別孩子說小河是鯊魚的家時許多孩子能夠主動反駁,許多孩子都能在創編環節中圍繞中心點展開講述。只是在讓幼兒繪畫創編內容時對於動物形象缺乏繪畫技能,如果能夠提供相應的貼紙效果會更好。

語言活動《朋友船》反思:

這個故事比較新穎,教師沒有講故事的結果過早的呈現給小朋友,而是一幅幅圖畫展示在幼兒的面前,憑藉各自細緻的觀察之中描述故事的內容,設計懸念,很好的調動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在出示第一幅圖時先讓小朋友自己說一說,都有哪些動物,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的關聯詞來說一說,課堂之中將就隨機教育,在潛移默化之中便教授給幼兒一些小知識點。緊接著是船航撞擊了岩石,船破了個大洞。這下可把大夥急壞了,讓幼兒預料事情的發展,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

在讓幼兒為救小動物想辦法,老師還使用急切的話語,讓幼兒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引起幼兒的共鳴、產生營救動物的決心。開動腦筋,幫故事中的主人公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從而培養了幼兒的愛心。其中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討論,大膽的表述,給每個幼兒闡述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

在最後乙個環節,在小動物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勝了困難,用自己的智慧型贏得了勝利。並且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自我意識比較強,通過這次活動幼兒體會到了朋友簡要相互幫助,特別是朋友需要的時候,要及時伸出自己的雙手。

數學:拼卡片

教師以出示不完整的卡片吸引幼兒注意,觀察卡片的種類是點卡和數卡,引導幼兒思考如何使卡片拼接完整,幼兒以自己的經驗講述,如:數字和點子找朋友後拼接,按照缺口找另一張卡片……,在思考的基礎上讓幼兒動手實踐,給幼兒分發一張卡片相互尋找自己的點卡或數卡朋友,幼兒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有效地操作。最後讓全體幼兒實踐7以內數量的匹配,活動效果好。

數學:火柴棒拼圖

火柴棒對於幼兒來說是一種新奇的物體,對於用火柴棒拼出的圖案更加好奇,當我出示火柴棒拼圖時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由此展開活動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眼球,引導孩子說說圖案的名稱,點數圖案中火柴棒的數量,自己動手用火柴棒學學拼拼圖形,在孩子歡快的情緒中積極嘗試、操作,感受空間方位的變化,同時又鞏固了7以內的數量,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中班上學期教學反思

中班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 教學反思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 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於剛剛公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乙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並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

中班上學期教學計畫

通過小班一年的學習,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明顯進步,但是幼兒的傾聽意識和傾聽行為技能仍需加強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比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繪畫中幼兒創造性的表現仍需進一步地引導。幼兒的動手能力 手眼協調動作明顯增強。在取得進步的同時,幼兒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 新生幼兒常規鬆懈,個別幼兒注意力易分散...

中班上學期教學計畫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又是秋季,乙個新的學年開始了。本學期我們將要開展多元能力實踐課程 我長大了 秋日旅行 生活調色盤 冬天的訊息 美麗的家鄉 五個主題以及蒙氏閱讀 蒙氏數學 安全教育等內容的教學,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我準備在各領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和生活活動,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