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教師提公升職業幸福感

2021-03-04 07:28:21 字數 4127 閱讀 3394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心態決定命運

作為教師,你覺得幸福嗎?教師職業能給教師帶來幸福感嗎?如果教師能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感的話,其幸福感從**來呢?

……近年來,教師待遇不斷提高,但是教師的責任和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不少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費登伯格在研究職業壓力時提出的概念,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係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綜和症,是一種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身心耗竭狀態。當前職業教育正面臨一場大的變革,隨著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和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教育物件的日趨複雜化,產生職業倦怠症的教師越來越多,已嚴重影響到教師的身心

健康和教師專業發展,甚至影響整個教育事業和社會的發展。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必須引起學校管理者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引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很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學生素質

職業教育的普及,入學門檻降低,導致生源質量下滑。文化基礎差、行為道德發展有問題的學生比例越來越高。由此帶來的是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難度增大,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教學物件的文化基礎知識與接受能力,而且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解決學生的厭學情緒,特別是班主任,除此之外還要糾正學生如吸菸、喝酒、泡網咖、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習慣。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成了「保姆」、「消防隊員」,思想精神狀態高度緊張,時刻處在應激狀態。但即使這樣,教師的付出還往往得不到學生、家長的理解,師生之間時有對

立情緒。教師感到心力憔悴,毫無成就感可言。

二、工作壓力

如今,教師職業安全感受到嚴重衝擊,教師要能在教育領域站穩腳跟,就得不斷地學習、深造、提公升。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深入和職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對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教師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培訓此起彼伏。另外,隨著社會發展與就業需求的不斷變化,職業學校專業與課程門類繁多、穩定性差,平行班少,同時受生源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學校往往師資力量不足,常會出現某些教師在乙個學期需要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的課程教學任務,造成教師教學任務不穩定,工作量大。

職業壓力凸現了教師的職業危機

感,導致教師身心疲憊過度,久而久之,職業倦怠心理也就會越來越強烈。

三、權威缺失

教師的社會角色要求教師必須在學生、家長甚至全社會人心中保持完美的形象,認為這是教師職業的必然需要,因此教師不得不力求完美。另一方面,教師的職業聲望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已逐漸被打破,教師已不再是權威的代名詞,師道尊嚴受到嚴重挑戰,職業神聖感降低。而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與社會市場的需求日新月異,使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觀念遠遠跟不上時代需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漸漸對所從事的工作失去興趣。

加之學校環境相對封閉,工作內容單一,生活圈子狹小,使教師失去生活的新鮮感,久而久之,職業倦怠感就會油然而生。此外,教師人格的孤僻、自卑、怯懦也容易

產生職業倦怠。

消除教師職業倦怠,提高教師的幸福感,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標, 教師幸福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物質、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獲得滿足的一種快樂的體驗。幸福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業有成的堅實基礎,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師是否體驗到職業的幸福,與教師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

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教育活動中真正體驗到教育幸福的教師還為數不多,主動去追求教育幸福、創造教育幸福的教師則更少.因此,要提高教師對幸福的認識,提公升教師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養教師的幸福感。

那麼如何調適和消除教師職

業倦怠心理,提公升教師的幸福感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改善人格素質,提高教師幸福感受力

幸福感受力是指人們對於幸福的認知和體念能力。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幸福,不是我們得到的多,而是我們計較的少」。雖然追求職業的幸福是每個中職教師都希望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較高的幸福感受力,它跟教師的性格傾向性、精神品位和德性、審美素養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

提高教師的幸福感受力我們從以下兩方面著手:(1)通過心理教育提公升教師積極人格心理。重視對教師的心理教育和輔導,再是組織教師參加各種趣味活動、團體比賽、拓展運動等,培養教師有積極的人格心理。

(2)多途徑提高師德素養。教師的幸福感是教師職業最高的境界。中職教師要想獲得職業幸福,就要有超越於常人的師德素質,能感受到常人不能理解的幸福。

首先要了解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利用各種機會向老師傳達同行領導對我校教育教學成果的讚譽,使教師覺得職業教育是有前途的;其次,通過親情化教育、教師聯絡寢室制度、用身邊的榜樣教育教師、師生共同參加文體活動等方式,使教師改變不準確的學生觀,讓教師覺得我們的學生很可愛,他們只是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有心理障礙或不良習慣,大多數學生的本質是好的,讓教師對學生有大愛。使教師努力提高自己對學生的包容能力和發現能力,包容他們的明顯「問題」,發現他們的細微優點。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疲憊的忙碌中找到樂趣,從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幸福。

最後,學校組織教師讀書,通過讀書既可以讓教師不浮躁,遇事冷靜,還能提高教師的科學精神。引導教師不把學生看成是管理物件,而是研究物件,通過研究學生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來幫助、轉化學生,在轉化學生不良習慣過程中,通過學生的細微變化中得到成就感、幸福感。

二、改善物質條件,提高教師工作自豪感。由物質條件而得的幸福雖然是一種俗福,但這是教師由此引向更高層次幸福體驗的基礎。沒有必要的物質基礎,奢談精神上的幸福也是不客觀、不現實的。

因此,學校要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努力改善學校的物質環境,如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溫馨宜人的辦公環境,以及適當用於釋放壓力、舒緩心靈的休閒娛樂環境等,建立教師活動室、教師休閒閱覽室,使教師首先覺得到學校工作是種享受,我校不比其他學校差,讓教師從感官上覺得工作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進而愛上工作,再而愛上職業教育事業本身。此外,物質條件的重要一條是保障教師的收入,使教師的年收入得到不斷地增長,不比其他同類學校差,以增強物質生活的安全感和自豪感。學校再通過設立積極、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獎勤罰懶,獎優罰劣,使之體現出每一位教師的勞動價值。

三、改善人際關係,營造和諧人際氛圍。不良的學校人際關係是教師職業幸福的大敵。教師生活在校園中,幹群關係、同事關係、師生關係構成了教師職業生活的大部分內容,因此,構建良好的校園人際關係是教師職業幸福的重要方面。

首先可以通過教師聯絡寢室制度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通過學生道德實踐周活動,讓學生開口喊老師好,使校園更加文明和諧。其次還要通過校長信箱、學校群、教代會等形式全方位接受教師的合理化建議,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再次是建立互助共進的教師文化。

通過以教研組為單位組建「教學團隊」,在參加各類教師比武競賽中,倡導教師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教師關係,引導教師正面、積極地開展競爭,同時更要引導教師在競爭中合作,得到共同提高,並在合作中緩解壓力,讓教師在和諧的人際環境中快樂地工作,愉悅地生活。

四、關注教師成長,提公升教師成功能力。教師職業是乙個不斷更新提高的動態過程,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事業成就的高度和幸福感的強度。學校要盡可能地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各種有效的支援,只有在社會和學校的大力支援下,教師才會成長為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教師,才會取得成功和採摘到幸福的果實。

首先,我校在教師中實行分層培養,每個教師有目標。3年以下的新教師實施青藍工作,培養成合格教師;30歲以下的教師利用週末進行說課、集體備課、專家講座或開設文化課、專業課的示範性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教研組的教研功能,培養成教壇新秀和骨幹教師。45歲以下的教師組建骨幹教師提高班。

主要是提高骨幹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培訓和讀書活動,期終時舉辦「骨幹教師論壇」,培養成學科帶頭人、各級名師、教學能手等。45歲以上的教師到企業掛職鍛鍊,參與企業技術服務,強化科研水平,進行包裝培養成品牌教師、特級教師等。使每位教師得到成長。

其次,為教師構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在教師的心理需要層次中,成就感、被學生和同行看重是最重要的追求。因此,學校要盡力為教師才能的發揮創設多樣化的平台,如說課比賽、優質課比賽、技能比賽、主題班會展示和課件製作比賽等要求教師全員參與,只要自己努力肯定有展示的機會;還有通過教師論壇、寫部落格、經驗介紹等活動,使教師的創造性和潛能得到極大地調動,智慧型和才情能得到極大地釋放。

每次參賽出成績和登台亮相,對參與者來說都是一次幸福的感動。

通過以上措施我校教師的成就感、幸福感得到極大的提公升。來我校掛過職的領導和教師都說,長興職教中心的教師精神狀態真好、真敬業、都對學校的發展充滿希望。教師有了良好的心態有了成就感幸福感,學校教育教學成效就會凸現,我校近幾年來,學生素質、學生技能、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公升都得到了領導同行的肯定和讚譽。

當然教師職業倦怠感的消除職業幸福感的提公升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還需要繼續努力和完善,特別是在今後績效工資條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公開的績效評價機制是這項系統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關鍵。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學習心得 最近學習了吳安春老師的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的專題講座,還是感觸頗多的。正如吳老師講座中指出的,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教師職業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其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於促進個體獲得幸福體驗,提公升幸福意識,發展幸福能力。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實現教...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幸福感受力是指人們對於幸福的認知和體念能力。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幸福,不是我們得到的多,而是我們計較的少 雖然追求職業的幸福是每個教師都希望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較高的幸福感受力,它跟教師的性格傾向性 精神品位和德性 審美素養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教師的 職業幸福感 是目前教育界的乙個熱門話題,與教...

如何提公升職工的幸福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全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公升,特別是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 協調 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幸福理論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作為國有供電企業,開展提高員工幸福指數調研,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增強員工的幸福感,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推動企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