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2021-03-03 21:18:21 字數 3499 閱讀 8173

版次:a/0

1 目的

為辨識廠範圍內的危險、有害因素,制定評價準則對其進行評價,便於對風險進行分級管理,確定重大風險,制定並落實相關控制措施,將風險,特別是重大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特制定本制度。

2 範圍與定義

適用於廠範圍內所有作業活動、崗位、部位、裝置等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分級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風險危險性:危險性(d)危險性大小、即危險性分值(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後果

風險危險性d=l×e×c

危害:可能造**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危險因素:對人造成**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

危害識別:認知危害的存在並確定其特徵的過程。

風險評價:依照現有的專業經驗、評價標準和準則,評價風險程度並確定風險是否可容忍的全過程。

事故:造成死亡、職業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的事件。

事件:導致或可能導致事故的事情。

3 職責

3.1綜合辦是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的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廠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評價過程的組織工作,根據評價物件的特點和複雜程度,選擇一種或多種評價方法,對本廠產品、活動和服務等方面採用定性或定量評價,評價出全廠的危險、有害因素,根據評價結果確定本廠重大或不可容忍的危害,制定控制措施,並編制風險評價報告,並督促控制措施的落實;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

負責檢查有關風險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糾正不符合項。負責對風險源進行彙總和評價。

3.2 廠長負責批准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及風險控制措施。

3.3各部門負責從應參與風險評價工作,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參與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4 工作程式

4.1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範圍應包括: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執行等階段

(2)常規和非常規活動

(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包括:

(a)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

(b)原輔材料、產品的裝卸、運輸和使用過程

(c)作業場所的裝置、設施、安全防護用品與應急器具

(7)人為因素,包括違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8)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9)氣候、**及其他自然災害

4.2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時機,除安全標準化策劃階段的初次辨識和評價:

(1)設定第二年度的安全目標前,進行全面辨識和評價

(2)廠組織結構發生重大調整時,進行全面辨識和評價

(3)有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時、工藝條件或操作要求發生重大變更時、危險作業活動作業前、相關方的要求等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進行專項辨識和評價

(4)廠認為有必要時

4.3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方法

根據評價物件的特點和複雜程度,選擇一種或多種評價方法。如安全檢查表(scl)法、工作危害分析(jha)法等。

危害識別應考慮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同時也應考慮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

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

綜合考慮起因物、因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分為14類: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火災、坍塌、容器**、其他**、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同時也要考慮生產性粉塵、毒物、雜訊與振動、及其它有害因素。

4.3.1 安全員將《危險、有害因素調查表》發放到相關部門或崗位。

4.3.2 各部門及崗位根據安全評價報告,結合活動、裝置、設施、產品、服務、執行條件等,找出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填寫《危險、有害因素調查表》,並反饋到安全員。

4.3.3 安全員對收集回來的《危險、有害因素調查表》進行審核、彙總,填寫《危險、有害因素評價彙總表》。

4.4風險評價的判別準則

1 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

2 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

3 本廠管理體系檔案;

4 合同書、任務書、協議書、廠目標中規定的內容;

5 本廠以往發生事故統計資料等。

4.5 風險評價

4.5.1作業風險等級判定,賦分標準

(1).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l)

(2).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e)

(3).事故一旦發生將可能產生的後果(c)

(4)危險性判斷(d)

4.5.2工作危害分析

4.5.2.1 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每個工作步驟地潛在危害,然後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

4.5.2.2 作業步驟應按實際作業步驟劃分,佩戴防護用品、辦理作業票等不必作為作業步驟分析。可以將佩戴防護用品和辦理作業票等活動列入控制措施。

4.5.2.3 作業步驟只需說明做什麼,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業步驟的劃分應建立在對工作觀察的基礎上,並應與操作者一起討論研究,運用自己對這一項工作的知識進行分析。

4.5.2.

4 識別每一步驟可能發生的危害,對危害導致的事件發生後可能出現的結果及嚴重性也應識別。識別現有安全措施,進行風險評估,如果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項風險,應提出建議的控制措施。

4.5.2.5 如果作業流程長,作業步驟很多,可以按流程將作業活動分為幾大塊。每一塊為乙個大步驟,可以再將大步驟分為幾個小步驟。

4.5.2.6 對採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評價單元,其每一步驟均需判定風險等級,控制措施首先針對風險等級最高的步驟加以控制。

4.5.2.7 頻繁進行的類似作業,可事先制定標準的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

作業條件危險程度定量計算

根據上述分級結果,該專案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價結論如下:

屬於比較危險的作業有:柔軟劑生產的投料作業、洗滌劑生產的反應作業、絹絲柔軟劑的反應作業、勻染劑生產的投料和反應作業、移染劑生產的投料和反應作業、甲類倉庫的裝卸作業、供配電作業、鍋爐房作業、化料作業等。

其餘都為稍有危險作業。

4.6.2將依據評價準則確定的安全風險登記到《安全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報廠長批准後,由安全員下發至各部門或崗位。

4.7 風險控制策劃

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策劃風險控制措施。風險控制措施包括:

4.7.1 對重大安全風險制定的控制目標和方案。

4.7.2 對一級風險應立即停止作業,在採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的措施進行評估;對二級風險應立即整改,採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執行控制程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對**風險應立即或近期整改,採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執行控制程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對四級、五級風險應制定相關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檢查制度,加強培訓及溝通。

4.7.3 對於潛在的事件或緊急情況,按應急預案的要求執行。

4.8 危險、有害因素更新

當發生本制度4.2中所列的情況時,安全員應根據辨識和評價的結果對《危險、有害因素評價彙總表》以及《重大安全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進行更新,並報總經理批准。

5 相關記錄

5.1 《安全檢查分析記錄表》

5.2 《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

5.3 《危險、有害因素評價彙總表》

5.4 《重大安全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

編制審核批准:

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

危險、有害因素評價彙總表

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4 廠認為有必要時 5 風險評價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 事件後果嚴重性s判別準則 風險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r 6 危險 有害因素辨識的方法 根據評價物件的特點和複雜程度,選擇一種或多種評價方法。如安全檢查表 scl 法 工作危害分析 jha 法等。危害識別應考慮過去 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同時...

03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

編號 ciexy8 0021 新鋼公司8 燒結機工程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 批准 王自然 審核 徐長雄 編制 肖大旭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新餘專案經理部 二 一一年二月八日 新鋼公司8 燒結機工程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 b13 f1 編號 ciexy8 0021 注 風險等級 1 可忽略風...

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總結

危險源控制是安全標準化的核心工作,危險源辨識是安全標準化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為了讓每位職工能對自己每日各項生產作業活動能進行梳理,確定危險源,並對危險源進行定性 定量分析,確是否可接受,確定危險級別。我部對職工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培訓,以下為培訓內容 一 對危險源的定義和種類進行解釋分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