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研活動報道

2021-03-04 06:41:17 字數 3903 閱讀 9174

11月15縣研訓中心組織各校各年級備課組長在縣三中開展初中語文教研活動,活動內容主要各年級課堂教學研討、課外閱讀推進情況檢查、各年級期中語文學科調研測試質量分析。縣三中有八位教師開設公開課,三位備課組長分頭主持了各年級的研討活動,縣一中楊于方、趙秋兵、李翠明主講分析了其中測試情況,各校各年級備課組長開展了評課、期中測試反饋等方面的充分交流。在按通知預先準備的材料中高淳外校做得最為翔實。

現將相關過程性材料展示如下:

一、活動現場:(上課、研討)

二、初一、

二、三期中測試質量分析

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淳縣七年級教學質量期中檢測

語文試卷分析

高淳縣第一中學楊于方

一、試卷基本評價。

(一)試題的考查內容重視語文積累、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水平發展方向的評價,堅持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並重,過程、方法與結果並重。並面向全體學生,不用偏題、難題、怪題。

(1)重視語文積累。直接與課文有關的語基積累部分分值就有近18分。

(2)重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水平發展方向的評價。以主觀性試題為主,鼓勵考生有創見地表達。閱讀部分只有1道選擇題,其餘均為主觀表達題。

(3)重考查學生的整體閱讀和感悟能力。例如第14、16、18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和把握。

(二)試題所用素材能與七年級上的課本內容相配套,是教材向課外的延伸。重在引導教師很好地利用課本資源。注重利用教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並重視通過教材把學生的語文能力遷移到課外,以教材為例子,以培養能力為目的,拓展語文學習的範圍。

(三)題量適當,題目內容對知識能力點的考查基本能涵蓋語文新課標中所描述的階段性目標。重在引導教師學習新課標要求,理解新課標的精神內涵。例第19題對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意思的理解,都在課標中有相對應的具體的描述。

(四)全方位的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設定綜合性學習這乙個板塊,顯示了對這一內容的充分重視,且以點歌和欣賞廣告用語為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第7題理解思鄉情結,第13題理解美的事物,第21題要求學生表達感恩之情,第11題巧妙的把奧運結合進試題,引導學生關注奧運,關注社會熱點,古為今用,趣味性強。

(五)在名著閱讀這一板塊的考查中,以《繁星》《春水》中原文來設題,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文學名著,讀懂原文,不能僅靠課本後面的「名著導讀」來應付。

(六)寫作表達部分,命題明確,「認識你,真好」通俗易懂,沒有人為的設定審題障礙,寫作範圍寬泛,學生選材面廣,結合自身的經歷來寫,有話可說,便於學生抒發真情實感。「真好」,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姿態關照世界,如同《第一次真好.》中的「真好」,以良好的心態思考人生,以有益的道理指導人生,以美好的情感薰陶自我,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

有利於學生寫出較好的習作。

商榷的地方:

1、第8小題的第4選擇肢的題幹用詞過難,學生反應對這一描述有些難懂,就判斷為錯誤的。

2、第13小題三個比喻寫出了春雨的三個特點的答案,有些參考書上的說法有些與這個答案略有不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從我校抽樣分析來看,絕大部分學生對課內的基本字詞、古詩文背誦掌握較好,課內文言文及課內現代文的閱讀得分率也較高,說明在教學中我們都能認真落實教材中直接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能把一貫要求的基本教學常規做好。但第1、2題得分並不理想,沒有達到應有水平,原因是錯字、別字情況嚴重。如把「但余鐘磬音」中的「磬」寫成「馨」「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計」寫成「際」

(二)第13題後的現代文閱讀得分普遍偏低。對照試卷結構表裡的考點,可以發現:這些題目考查的都是現代文閱讀的基本能力點。

其中概括能力不盡如人意是最主要的問題,第13、14 題相當一部分學生失分是因為概括內容不全面,不會抓住文段描寫的主要景物特徵來概括,概括語言不簡潔。學生沒有掌握基本的閱讀知識,第13、14、15、16題考查有關寫景的相關知識,對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的區別,寫景時的空間順序有哪些,運用何種修辭方法寫出了景物的特徵,學生的閱讀知識欠缺,不能完整正確的回答問題。

(三)語言賞析題沒有掌握答題方法。第17、20小題考查語言賞析,但大多數學生不能從運用的修辭方法以及運用的好處來回答,第6小題更是不能顧及具體的語言環境—輪胎廣告。

(四)考查「名著閱讀」 和「綜合性學習」的第3、4小題和第5、6小題,考查內容非常容易,但得分率仍偏低。這可能還是我們對語文教學內容仍不夠重視有關。因為綜合性活動比較麻煩,不好操作,就流於形式或乾脆不做。

名著閱讀也是只布置任務,沒有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檢查督促,只好靠課本後面的「名著導讀」來應付,學生沒有真正讀懂原文,自然不會理解兩首小詩所表現的主題了。

三、應對策略及教學建議。

(一)重視積累,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對識記類能力層級的基礎知識要常抓不懈。此類題目因能力層級低,容易進行針對性訓練,所以要紮實有效地落實。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

一定要讓學生準確掌握字音、字形、字義。改變「重背誦輕默寫」的狀況,加強背誦默寫中「寫」的訓練。從答題情況來看,學生不是不會背誦,而是不會「寫」,往往在一些關鍵字上丟分。

要重視糾正錯別字,利用歸類和分散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落實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注意方法的指導,切實提高課堂實效。

首先,我們要有效地幫助初一學生建構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現代文閱讀的能力點清晰明了,在平時的教學和複習中對每類題型的答題思路、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少學生不能領會題目中的關鍵資訊,不會根據題目要求回答,甚至看不懂題目的要求。

例如第4小題「運用兩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來描繪一下眼前的秋景」,有的學生寫成了春景,有的學生沒有分析兩首詩所用的擬人的修辭手法,也有的學生描寫秋景是對兩首詩的機械的仿寫。說明學生沒有能建構起相關的描寫知識。

其次,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要捨得花時間學生探索、思考、體驗、內化、反饋,要讓學生的錯誤及時呈現出來,教師要幫助學生辨別、比較、取捨,糾正錯誤,對開放性的問題,既要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又要給學生一些示例,幫助學生掌握答題的要點。

(三)注意在文段閱讀訓練中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分析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尤其要注意強化課外閱讀的指導。

文言文教學,不僅要重視精讀課文,還要重視歸納梳理,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常用的、有生命力的文言實詞,結合例句總結虛詞用法規律,掌握文言句翻譯的一些簡便可行的方法。文言文教學除了抓實字詞句外,還要重視對文段文意的整體理解和分析,重視引導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驗。

現代文閱讀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指導,提高閱讀能力。引導學生立足於文字,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深層意義,準確、全面回答閱讀題。對於審題能力不強、答題要點不明、語言表述不當以及開放性的**題訓練太少等問題,則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訓練。

另一方面,平時教學中,要以課本內容為依據,尋求與之匹配的的材料進行閱讀比較和閱讀訓練,使平時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課外閱讀的指導要強化,督查的措施要到位。平時可以採取聯絡課內適當延伸的方法閱讀,也可以採取專題閱讀的形式集中閱讀。課外閱讀的方法要教會學生,如摘錄法,寫讀後感等,要進行有效的訓練,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使之熟練,成為一種閱讀的習慣。

(四)作文教學1、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教師一定要引導同學們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人生、關注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平時要從現實生活(包括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多積累一些鮮活的寫作素材,即具有典型性、現實感、新穎度的寫作材料。

在生活中發現真、善、美,體驗真、善、美,打通作文的源頭活水,寫出真情實感。寫日記是乙個很好的方法,通過日記這個平台,讓學生記錄所見所聞,抒發情感,發表感想,促進學生思考。

2、要指導學生寫好記敘文。

這次作文命題明確提出要求寫一篇記敘文,這是乙個很好的導向。語文教材中作文訓練是在綜合性學習中進行,沒有序列,但是寫好記敘文對於初一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如有些學生的作文或敘述單一,或缺乏細節刻畫,或選材不當,或詳略不分,基本的記敘描寫不會運用,今後會影響學生其他文體的寫作。

3、要在常規作文中要嚴格基本的作文常規要求。如:結構要完整,層次要清晰、過度要自然;書寫要規範。書寫要力求規範、工整、美觀。

2007-11-14

高淳縣八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高淳縣第一中學趙秋兵

一、 試卷結構與內容:

初中語文教研活動2

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010 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週教研活動 學科 特殊教育 時間 2010年9月14 周二 上午9 00 地點 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會議室五樓 內容 2010屆中心組成員會 1 總結上學期工作,傳達本學期計畫 2 討論本學期計畫,交流各自的設想。出席範圍 2010 2012...

初中語文教研活動總結

5月23日上午,第二中學 中學 中學 中學組成的 四校聯合體 區域教研活動在 第二中學召開。參加教研活動的有 教師培訓中心主任xx,副主任xx 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王x 此次活動負責人 中學副校長宋xx以及相關學校的主管業務副校長和教師,共三十餘人。整個教研活動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課堂展示,二是課後研討。...

語文教研活動報道

張冬梅2013年11月15日,在石油附小本校進行了全校語文大組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由我校一年級白雪老師 四年級葛巖老師和六年級向坤老師分別就低中高段語文課文第一課時如何教學做了引領課。本次研究的主題為 如何上好一篇課文的第一課時 活動中白老師從文章整體入手,讓學生通過三遍讀文 自讀,老師範讀學生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