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案例個案研究1

2021-03-03 21:12:42 字數 2965 閱讀 8713

服刑人員回歸社會工作案例

一、基本資料

高某,男,2023年生,48歲中學文化程度。高某以前在一家建築企業工作,由於觸犯法律被判刑10年,在監獄中表現良好批准為服刑矯正人員,現自屬於社群歸正人員。由於服刑期間家庭沒有經濟**,妻子提前退休有乙個孩子。

但又尚未達到低保救濟的標準。高某來社群前自己也去找過工作,

二、背景資料

高某因刑事案件被判入獄,妻子提前退休有乙個孩子,由於沒有工作加上長時間脫離社會自己沒有一技之能加上有前科用人單位都不願意接收,小孩子還在讀書由於從小父親就不在身邊,孩子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高某回來以後和小孩關係也不是很好加上沒有工作比較自卑。老是乙個人在家悶悶不樂借酒消愁,經常和父母旁邊的鄰居發生爭吵發脾氣。但也不是不想改變自己的現實狀況,也自己主動去找過工作。

但由於是有前科所以用人單位都願意錄用他。

三、主要問題

案主的工作、家庭、交際面臨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顯的暴躁和西斯底里的狀態是性格扭曲的一種表現。這個的表現只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關鍵的一點是不敢於面對自己的現實生活自暴自棄,社會對他不公平沒有給他機會表現。

但自身還是想改變,只是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覺著生活失去信心。

四、問題分析

案主回歸社會後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壓力。人已經完全和社會脫節,與其說是社會給他壓力不如說是自己給自己壓力,不能正確的面對現在所處的環境。作為乙個中年人,本應是事業有成的時候,而今卻一事無成。

而且孩子以後的生活和教育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先階段最重要的首要的問題就是需要給高某建立信心,讓他能勇於去承當和面對生活,勇於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案主自身也是想改變現狀,主觀上也不是被動逃避,主動來社群尋求幫助也說明案主積極的一面。

五、幫扶計畫

化解相關疑慮,接受社群幫助。通過與高某的傾心交談及實際行動,讓高某感覺工作者是真心幫助他的,能夠理解他的處境,他的行為,他的壓力和痛苦。從而獲得高某的信任,開啟心結。

整合家庭資源,尋求家庭幫助。高某雖然離異但父母在他服刑的期間很好的照顧了這個家庭,家庭力量不容忽視。參加公益勞動,積極融入社會。

安排高某參加公益勞動和各種集體活動,創造各種機會鼓勵陳某與他人接觸,減小其與他人相處的戒心,能夠以正常人健康的心態融入社會。幫助高某參加社會職業技能的培訓讓他有一技之長,對未來的找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礎。分享成功經驗排斥社會交往、自我認同低下、心理壓抑大等各類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在引導高某分享過往成功經驗。

要麼因為有前科單位不願接收,就是因為文化水平低又無一技之長等原因。一度陷入困境非常沮喪且信心受挫。針對這類人群,根據技術工人崗位需求多與技術工人少的就業結構性矛盾,街道採用了**式職業指導,進行「一對一」的擇業指導,引導失業人員投入專案培訓並指導提供相關的職業崗位,大大提高了失業人員的培訓積極性。

六、理論依據

活動是作為主體的人和外界環境互動作用的過程,對於人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多種影響。活動是人類認識的起點和心理發展的過程。心理發展源於人與外界環境的互動作用。

馬克思的社會互動理論也認為:人的需要是社會互動的根本原因,而社會互動則是滿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物質交往是人類交往的基礎,人的思想、觀念、意識等人的精神交往,則是人們物質交往的直接產物。

高某排斥社會交往,排斥與他人互動,最終會導致其再社會化過程受挫, 社會價值及自我形象的模糊,個人定位偏差,從而產生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高某現在48歲,從人生的社會發展階段上看,高某現在正處於成年中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成年中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婚姻問題(包括結婚與婚姻穩定)、精神健康問題和就業方面的問題。中年階段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期,由於年資、經驗和人脈的多年累積,不少優秀人士的才華和潛能得到發揮,在事業、地位和財富上達到巔峰,如果在生活與工作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則有可能陷入「中年危機」。

心理學的觀點認為,許多人在遭逢重大的變故之後,心理會因受到重創而形成「創傷後應激障礙」:個體痛苦或害怕的經驗反覆在腦中呈現;反覆夢見此創傷事件的發生;個體會持續地避開與創傷有關連的刺激,例如試著避開與意外事件有關的活動,或是把某些經驗的記憶封鎖起來;有消沉、沮喪的感覺;有持續提高警覺的狀態,諸如長期的緊張或暴躁。高某一方面總是對工作者反覆重複著他會平反的事,讓人感覺他內心非常的緊張。

高某在行事說話很暴躁,個人保持著持續的警覺狀態。

七、社群救助介入

從與高某的交談中,工作人員得知其妻子已提前退休,家裡經濟較為困難,但又尚未達到低保救濟的標準。高某來社群前自己也去找過工作,由於自己是矯正人員,很多單位都不敢接收,在社群幫助下找到工作他表示非常高興,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養家餬口,讓自己真正改過自新。採用了**式職業指導,進行「一對一」的擇業指導,引導失業人員投入專案培訓並指導提供相關的職業崗位,大大提高了失業人員的培訓積極性。

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高某高某於今年1月初到社群失業管理處登記,工作人員第二天就幫其聯絡了一所**專科院校做保安工作,高某第三天就去該單位上班了,單位為他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五金,月薪1500元,就業的成功讓他堅定了信心,同時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讓他看到美好的未來在等待著。

八、救助介入評估

在這次社群為高某進行的援助中,也有一定困難。特別是在案子的開始階段,高某的牴觸情緒比較大,面談比較困難雙方都處在比較尷尬地時候,進退兩難。社群也是通過周圍人做工作,讓高某放下戒心願意和輔導員溝通,在溝通中發現高某還是願意改變現狀,願意為家庭做出努力,而是苦於自己沒有任何技能。

找不到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而輔導員也在互相溝通中讓高某能夠建立起信心,人一旦失去了信心那麼他就會對生活失去主觀的動力,喪失了對生活熱情轉而自暴自棄,用負面的情緒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痛苦,很多時候乙個無法面對現實的環境那就會用刻意的去逃避。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案主的心理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心理缺乏自信,受打擊後產生情緒壓抑。最後嚴重的會導致心理障礙抑鬱症。

所以對案主的心理分析是救助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不能忽視。

輔導員主要的工作重點上還是為了解決高某的就業問題,給高某乙份穩定工作,在對他的自信心的增強會有很大的幫助,而對高某的幾次會面後基本已經明確了高某的問題所在,而幫助高某聯絡幾項工作,讓高某自行的選擇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並且對用人單位工作人員和領導做了必要輔導,希望能夠在工作中督促和幫助高某更快的融入集體適應工作環境。從而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對高某進行了兩次的回訪,在回訪中也了解了高某在個案工作後的生活情況。

個案社會工作案例分析

再通過展開一到二次的訪談與案主建立信任的專業關係,其主要目的在於使案主相信工作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務,即取得案主的信任。並同案主一起協商制定具體的 計畫,簽訂服務協議,其中涉及到澄清服務的方法 服務的性質 服務的目標,明確案主 工作者 機構各自享有的權利和義務等方面。成效評估 本次服務計...

社會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 一 案例背景 1 基本情況 案主為9歲男孩,讀小學二年級,單親家庭,思想 語言比同齡孩子成熟,品行頑劣,經常做出一些危險性動作,學習成績屬中等,父親曾經帶其做過智力測試,智力正常,喜歡玩電腦遊戲 手工製作。2 家庭情況 父親53年出生,為回城知青,96年與小自己22歲的浙江女子結婚,婚後由...

社會工作案例

1 乙個大學畢業 有著穩定收入 美滿家庭的劉先生變成殘疾人後社工如何幫助他。20分 一,優勢介入的四個方面 二,介入策略 參 一 問題的陳述和分析 接案和預估 針對該案例對小岳的身體 心理 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全面分析,劉先生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有 無法接受殘疾的事實,心情很糟糕 生活無法自理,難以適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