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藝術新論總結

2021-05-22 17:18:18 字數 4116 閱讀 8484

1、攝像機主要由光學系統、光電轉換系統和攝像系統三部分構成。2、攝像機的工作原理是乙個光—電—磁—電—光的轉換過程,攝像機的工作即成像、光電轉換和錄影的過程。3、焦距即焦點距離,是光學鏡頭的中心到攝像管前的靶面或固體攝像器件成像裝置靶面(前表面)之間的距離。

4、光圈是鏡頭裡面用來改變同光口徑、控制光通量的機械裝置,它由一組彎月形的薄金屬片組成。5、景深: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成像。

在這一點前後一定範圍內的景物也比較清晰。這種被攝景物中可以成像清晰的縱深範圍即是景深。6、決定和影響景深的主要因素有:

光圈、焦距和物距。 光圈口徑越小,畫面的景深範圍越大。反之,光圈口徑越大,畫面的景深範圍越小。

鏡頭焦距越短,畫面的景深範圍越大;鏡頭焦距越長,景深範圍越小。 物距越遠,畫面的景深範圍越大;物距越近,景深範圍也就越小。7、攝像機主要由鏡頭、尋像器、話筒、主機(機頭)和附件五部分構成。

8、 攝像機的鏡頭分為四種:標準鏡頭、廣角鏡頭(短焦距鏡頭)、窄角鏡頭(長焦距鏡頭)、 變焦鏡頭。

標準鏡頭:鏡頭視場角為50°左右,焦距為25mm左右,在紀實性節目中被廣泛使用。 廣角鏡頭:

視場角大於60°,鏡頭焦距小於25mm的鏡頭。當攝影師要表現被攝物地氣勢,造成大小、高低、對比強烈甚至誇張的畫面效果時往往採用廣角鏡頭進行拍攝。 窄角鏡頭:

鏡頭視場角小於40°,焦距大於25mm,放大倍率大,景深小。適用於拍攝遠距離被攝物的區域性和細節,但由於其對調焦的要求很高,攝像機的抖動往往被放大,不適宜手持,肩扛拍攝。9、聚焦也叫對焦、校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被攝物件在畫面上清晰的成像,根據它與攝像機間的距離,調整鏡頭的焦點,使景物能在成像平面上清晰地成像。

10、攝像機的使用和拍攝注意事項:(1)開機預熱 (2)光圈控制 (3)聚焦 (4)變焦控制 (5)盡可能地縮短暫停時間 (6)拍攝每個鏡頭應提前錄製5—10秒 (7)拍攝的畫面長度應比實際用的長度長 (8)多拍一些輔助鏡頭 (9)考慮不同景別的搭配 (10)在拍攝時認真做好場記11、攝像機的三大技術指標:分解力、靈敏度、訊雜比。

分解力:是指攝像機分解影象細節的能力,一種是水平分解力,一種是垂直分解力。 靈敏度:

在照度不變的情況下,使用的光圈越小,攝像機的靈敏度越高。 訊雜比:是指攝像機在標準照度下所拍攝的**訊號(亮度與綠路)的峰值與**噪波有效值的之比。

訊雜比越高越好。12、景別分為五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13、固定鏡頭:是指攝像機在機位不變、光軸不變、焦距不變的情況下所拍攝的畫面,即畫面框架處於靜止狀態時所呈現出的電視畫面。14、運動畫面的特點:

第一,畫面表現的運動型。 第二,時空表現的完整性。第三,視覺感受的真實性。

第四,心理體驗的一致性。15、(1)、推鏡頭:推攝是指根據拍攝的需要,攝像機向被攝主體的方向前進或者變動鏡頭焦距(廣角到長角的變化)是畫面框架由遠而近向被攝主體不斷接近的方法。

推鏡頭的畫面特徵

第一,形成視覺前移的效果;

第二,被攝主體由小變大,周圍環境有大變小;

第三;落幅是重點

推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突出人物,突出重點形象;

第二,在乙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區域性、客觀環境與主體人物之間的關係;

第三,推進速度的快慢影響和調整著畫面的節奏。

(2)、拉鏡頭:拉攝是攝像機不斷地遠離被攝物件,或變動鏡頭焦距來拍攝(從長焦距逐漸調至廣角)使畫面框架由近至遠與主體拉開距離的拍攝方法。

拉鏡頭的畫面特徵

第一,形成視覺後移的效果;

第二,被攝主體由大變小,環境由小變大。

拉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有利於表現被攝主體和主體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

第二,畫面構圖的多結構變化;

第三,形成對比、反襯、比喻等效果;

第四,拉鏡頭常被用作結束行、結論性的鏡頭、轉場的鏡頭。

(3)、搖鏡頭:簡稱「搖」,是指攝像機的位置不變,借助於攝像師自己的身體、三腳架傷的活動底盤(雲台)或其他輔助器材,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產生拍攝角度和畫面空間變化的一種拍攝方法。

搖鏡頭的畫面特徵

第一,機位固定,大師拍攝角度變化;

第二,保證空間關係不變;

第三,可以調整觀眾的視線。

搖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展示空間,擴大視野;

第二,交代同一場景中物體間的內在聯絡;

第三,表現特定的情緒。

(4)、移鏡頭:簡稱「移」,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的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

移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開拓畫面空間,表現巨集大場面;

第二,表現某種主觀傾向,具有更強的真實感和現場感;

第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5)、跟鏡頭:「跟攝」,「跟拍」,「跟」,是指攝像機跟隨著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分為前跟、後跟(背跟)、側跟三種情況。

跟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表現被攝主體的運動;

第二,引導觀眾視線的變化;

第三;形成變化的畫面構圖。

(6)、公升降鏡頭:公升降拍攝是指攝像機借助公升降裝置一邊公升降一邊拍攝的方式。

公升降鏡頭的特點

第一,實現垂直方向上的多構圖效果;

第二,帶來畫面空間的調整。

公升降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有利於表現高大的物體;

第二,有利於表現縱深空間的點麵關係;

第三,可以實現乙個鏡頭內的內容轉換與調整;

第四,表現出畫面內容中感情狀態的變化。

(7)、綜合運動拍攝:是指把多種形式的運動攝像方式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拍攝的方式。

綜合運動鏡頭的特點

第一,產生複雜多變的畫面造型效果;

第二,為人們展示出一種新的視覺效果。

綜合運動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第一,有利於表現複雜的場景空間和人物活動;

第二,綜合運動鏡頭的連續運動有利於表現完整的時間流程;

第三,有利於表現豐富的畫面內容。

16、照度:(e)指每單位受光面積(s)所接受的光通量數,是用來描述被攝體受照表面被照明程度。17、 亮度:

(b)表示發光表面(或景物的反光表面)在人眼觀察方向的明亮程度,也表示發光表面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的發光特性。18、電視攝像用光的種類: 按照光源的種類分:

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按照光的性質分為:直射光、散射光按光的投射方向分為:順光、側光、逆光、頂光和腳下光19、布光的種類:

靜態布光和動態布光靜態布光在補光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人物面部的方向,這樣在設計布光時就可以有的放矢,使人物面部線條清晰、立體感強、暗部層次細膩,分為三維空間布光法和群體布光法。20、在三維空間布光法中主光的光源最強,它的位置取決於所佈光目的以及想要突出的外部因素。一般使用單隻聚光燈,否則會形成雙重影調,削弱布光效果。

副光強度弱於主光,避免破壞主光所造成的形象。輪廓光採用逆光照明,一般強於主光,這樣既可以勾勒被攝體的邊緣輪廓,表現其形態,也有利於呈現畫面的層次感、空間感。 在對女性照明時,最好避免垂直面或側面的照明。

應採用順光照明,可增加面部亮度,淡化面部粗糙的結構,減少面部影調層次,利於表現女性柔美的氣質,還可以利用逆光,使其秀髮更加醒目動人,為畫面增加一種神韻。 在對男性照明時,多採用順側光、側光照明,可以增強造型效果,突出男性面部結構,刻畫男性的陽剛之氣。對於禿頂或頭髮稀少的男性,最好不用頂光照明。

也要避免過多的逆光。21、構圖特點:變化運動性、多點固定性、簡潔明確性、整體一次性22、構圖要求:

(1)要鮮明地揭示主題

(2)要有力地突出主體

(3)要巧妙地形成均衡 (4)要大膽地打破成規23、電視畫面的結構元素: 主體陪體前景背景環境空白24、常用的突出主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運用布局 2運用對比 3運用引導 4運用角度25、電視攝像大致可以分為新聞(紀實性)攝像和虛構(創作性)攝像兩大型別。

26、出畫入畫的定義

所謂出畫入畫,就是讓主體運動出畫面或者運動進畫面。

需要注意的問題

方向匹配;景別匹配;鏡頭匹配。

27、 「越軸」技巧

表現主體變向;中性鏡頭;運動鏡頭;特寫鏡頭;方向為主;主體變化。

28、課件上越軸基本方法

(1)利用人物的運動改變原軸線形成新軸線,利用新軸線設定機位;

(2)利用攝像機的運動(運動攝影)越過軸線;

(3)中間插入無方向的中性鏡頭越過軸線;

(4)插入和軸線無關的鏡頭;

(5)利用人物出畫入畫越過軸線;

(6)利用反打鏡頭越過軸線

(7)利用雙軸線越過軸線(8)

電視攝像的技巧

長治 2009年 8月 9日 第003版 學習與創新 電視攝像的技巧 牛昊巖電視攝像是電視節目製作的前期工作,電視攝像的基本功和綜合表現意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視畫面質量的好壞和觀眾第一直觀感受,最終會對整個電視節目產生重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電視攝像不是單純地記錄現實生活,而是對拍攝素材有選擇 有概括...

電視攝像基礎實驗報告

實驗專案 電視攝像 實驗目的 1.認識攝像機各個部件的名稱和功能 2.熟悉攝像機的構成和使用方法 3.熟悉攝像器材的基本操作,電視攝像基本技巧,電視攝像構圖,電視攝像場面排程。實驗器材 攝像機 實驗時間 11月28日 地點 河南工業大學校園 實驗內容 1 以人物或風景為拍攝物件,熟悉運動技巧 推 拉...

《電視攝像》實驗指導書

電視攝像 實驗指導書 伍順比編 貴州民族學院資訊傳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目錄前言 1 實驗教學大綱 2 實驗一攝像機的準備和基本操作 5 索尼hdv攝錄一體機 hvr a1c 使用手冊 7 一 使用注意事項 7 二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7 1.部件及按鈕說明 7 2.電源相關 10 3.盒式磁帶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