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電視攝像機的工作原理

2022-09-10 12:33:06 字數 5308 閱讀 2217

內容提要

攝像機是一種把景物光像轉變為電訊號的裝置。從能量的轉變來看,攝像機的工作原理是乙個光--電--磁--電--光的轉換過程。

攝像機所以能攝影成像,主要是靠鏡頭將被攝體結成影像投在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的成像面上。

景深原理在攝像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理解和運用景深,有助於拍出滿意的畫面。光圈、焦距和物距是決定景深的主要因素。

變焦距鏡頭具有在一定範圍內連續改變焦距而成像面位置不變的效能,已成為家用攝像機上運用最廣泛的鏡頭。

自動聚集裝置有四種工作方式,即紅外線方式、超聲波方式、海耐烏艾方式和佳能sst方式。它們都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分別被應用在不同型別的攝像機之中。

一、攝像機的工作原理

攝像機是一種把景物光像轉變為電訊號的裝置。其結構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光學系統(主要指鏡頭)、光電轉換系統(主要指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以及電路系統(主要指**處理電路)。

光學系統的主要部件是光學鏡頭,它由透鏡系統組合而成。這個透鏡系統包含著許多片凸凹不同的透鏡,其中凸透鏡的中比邊緣厚,因而經透鏡邊緣部分的光線比**部分的光線會發生更多的折射。當被攝物件經過光學系統透鏡的折射,在光電轉換系統的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的成像面上形成「焦點」。

光電轉換系統中的光敏原件會把「焦點」外的光學影象轉變成攜帶電荷的電訊號。這些電訊號的作用是微弱的,必須經過電路系統進一步放大,形成符合特定技術要求的訊號,並從攝像機中輸出。

光學系統相當於攝像機的眼睛,與操作技巧密切相關,在本章以後的小節裡將詳細敘述。光電轉換系統是攝像機的核心,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便是攝像機的「心臟」,有關這一部分的內容,將在第三章裡介紹。由於家用攝像機大多是將攝像部分和錄影部分合為一體,下面再概述一下錄影部分的工作原理。

當攝像機中的攝像系統把被攝物件的光學影象轉變成相應的電訊號後,便形成了被記錄的訊號源。錄影系統把訊號源送來的電訊號通過電磁轉換系統變成磁訊號,並將其記錄在錄影帶上。如果需要攝像機的放像系統將所記錄的訊號重放出來,可操縱有關按鍵,把錄影帶上的磁訊號變成電訊號,再經過放大處理後送到電視機的螢幕上成像。

從能量的轉變來看,攝像機的工作原理是乙個光--電--磁--電--光的轉換過程。

三片ccd攝像機的組成框圖

二、鏡頭及其成像原理

是攝像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並被喻為人的眼睛。人眼之所以能看到宇宙萬物,是由於憑眼球水晶體能在視網膜上結成影像的緣故;攝像機所以能攝影成像,也主要是靠鏡頭將被攝體結成影像投在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的成像面上。因此說,鏡頭就是攝像機的眼睛。

電視畫面的清晰程度和影像層次是否豐富等表現能力,受光學鏡頭的內在質量所制約。當今市場上常見的各種攝像機的鏡頭都是加膜鏡頭。加膜就是在鏡頭表面塗上一層帶色彩的薄膜,用以消減鏡片與鏡片之間所產生的色散現象,還能減少逆光拍攝時所產生的眩光,保護光線順利通過鏡頭,提高鏡頭透光的能力,使所攝的畫面更清晰。

攝像者在自學攝像的過程中,首先要熟知鏡頭的成像原理,它主要包括焦距、視角、視場和像場。

焦距是焦點距離的簡稱。例如,把放大鏡的一面對著太陽,另一面對著紙片,上下移動到一定的距離時,紙片上就會聚成乙個很亮的光點,而且一會兒就能把紙片燒焦成小孔,故稱之為「焦點」。從透鏡中心到紙片的距離,就是透鏡的焦點距離。

對攝像機來說,焦距相當於從鏡頭「中心」到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成像面的距離。

焦距是標誌著光學鏡頭效能的重要資料之一,因為鏡頭拍攝影像的大小是受焦距控制的。在電視攝像的過程中,攝像者經常變換焦距來進行造型和構圖,以形成多樣化的視覺效果。例如,在對同一距離的同一目標拍攝時,鏡頭的焦距越長,鏡頭的水平視角越窄,拍攝到景物的範圍也就越小;鏡頭的焦距越短,鏡頭的水平視角越寬,拍攝到的景物範圍也就越大。

乙個攝像機鏡頭能涵蓋多大範圍的景物,通常以角度來表示,這個角度就叫鏡頭的視角。被攝物件透過鏡頭在焦點平面上結成可見影像所包括的面積,是鏡頭的視場。但是,視場上所呈現的影像,中心和邊緣的清晰度和亮度不一樣。

中心部分及比較接近中心部分的影像清晰度較高,也較明亮;邊緣部分的影像清晰度差,也暗得多。這邊緣部分的影像,對攝像來說是不能用的。所以,在設計攝像機的鏡頭時,只採用視場。

需要重點指出,攝像機最終拍攝畫面的尺寸並不完全取決於鏡頭的像場尺寸。也就是說,鏡頭成像尺寸必須與攝像管或固體攝像器件成像面的最佳尺寸一致。

當攝像機鏡頭的成像尺寸被確定之後,對乙個固定焦距的鏡頭來說則相對具有乙個固定的視野,常用視場來表示視野的大小。它的規律是,焦距越短,視角和視場就越大。所以短焦距鏡頭又被稱為廣角鏡頭。

三、鏡頭的景深原理

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像。在這一點前後一定範圍內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範圍是有一定限度的。

這種在攝像管聚焦成像面前後能記錄得「較為清晰」的被攝影物縱深的範圍便為景深。當鏡頭對準被攝景物時,被攝景物前面的清晰範圍叫前景深,後面的清晰範圍叫後景深。前景深和後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個電視畫面從最近清晰點到最遠清晰點的深度,叫全景深。

一般所說的景深就是指全景深。

有的畫面上被攝體是前面清晰而後面模糊,有的畫面上被攝體是後面清晰而前面模糊,還有的畫面上是只有被攝體清晰而前後者模糊,這些現象都是由鏡頭的景深特性造成的。可以說,景深原理在攝像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景深,將有助於拍出滿意的畫面。

決定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三個方面:

光圈在鏡頭焦距相同,拍攝距離相同時,光圈越小,景深的範圍越大;光圈越大,景深的範圍越小。這是因為光圈越小,進入鏡頭的光束越細,近軸效應越明顯,光線會聚的角度就越小。這樣在成像面前後.會聚的光線將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來離鏡頭較近和較遠的不清晰景物具備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焦距在光圈係數和拍攝距離都相同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短,景深範圍越大;鏡頭焦越長,景深範圍越小。這是因為焦距短的鏡頭比起焦距長的鏡頭,對來自前後不同距離上的景物的光線所形成的聚焦帶(焦深)要狹窄得很多,因此會有更多光斑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域。

物距在鏡頭焦距和光圈係數都相等的情況下,物距越遠,景深範圍越大;物距越近,景深範圍越小。這是因為遠離鏡頭的景物只需做很少的調節就能獲得清晰調焦,而且前後景物結焦點被聚集得很緊密。這樣會使更多的光斑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域,因此景深就增大。

相反,對靠近鏡頭的景物調焦,由於擴大了前後結焦點的間隔,即焦深範圍擴大了,因而使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域的光斑減少,景深變小。由於這樣的原因,鏡頭的前景深總是小於後景深。

四、變焦距鏡頭及其原理

攝像機的鏡頭可劃分為標準鏡頭、長焦距鏡頭和廣角鏡頭。以16公釐的攝影機為例,其標準鏡頭的焦距是25公釐,之所以將此焦確定為標準鏡頭的焦距,其主要原因是這一焦距和人眼正常的水平視角(24度)相似。在使用標準鏡頭拍攝時,被攝物件的空間和透視關係與攝像者在尋像器中所見到的相同。

焦距50公釐以上稱為長焦距鏡頭,16公釐以下的稱為廣角鏡頭。攝像機劃分鏡頭的標準基本與16公釐攝影機相同。但是,目前我國的電視攝像機大多只採用乙個變焦距鏡頭,即乙個透鏡系統能實現從「廣角鏡頭」到「標準鏡頭」以至「長焦距鏡頭」的連續轉換,從而給攝像的操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距鏡頭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具有在一定範圍內邊疆改變焦距而成像面位置不變的效能,已成為家用攝像機上運用最廣泛的鏡頭。

變集中鏡頭由許多單透鏡組成。最簡單的是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的組合鏡。現設定兩個透鏡之間的距離為x,通過實踐可以得知,只要改變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x的長短,就能使組合透鏡的焦距發生變化。

這是變焦距鏡頭的最基本原理。但是,上述組合透鏡的缺點是,當改變了x的距離後,不僅使焦距發生了變化,而且成像面的位置也會有所改變。為了使成像面的位置不變,還必須再增加幾組透鏡,並有規律地共同移動。

因此,攝像機中的變焦距鏡頭至少要有三組組合透鏡,即調焦組、變焦組和像面補償組。如果因為像距太長,成像面亮度不中,需要縮短像距時,還要再增加一組組合透鏡,這組透鏡叫物鏡組。圖五是變焦距鏡頭的結構圖。

變焦距鏡頭在變焦時,視角也發生了改變,但焦點位置與光圈開度不變。通常所說的鏡頭的就焦倍數,是指變焦距鏡頭的最長焦距與最短焦距之比。目前,在一些普及型的攝像機中,其變焦距鏡頭的變焦範圍大體上是從10-90(mm),故其倍數約為6-8倍。

一些廣播級攝像機變焦距鏡頭的倍數約為14-15倍。另外,有些機器上還裝有乙個變焦倍率器,使鏡頭焦距可以在最長焦距的基礎上增加一倍,從而延伸了鏡頭的長焦範圍。但是,這種變倍裝置會影響影象的質量,使用時要格外謹慎。

在實際拍攝時,當把變焦距鏡頭從廣角端漸漸地變為長焦端時,其畫面的視覺效果好像是攝像機離這一景物越來越近,這種效果便是所謂的「推鏡頭」。相反的變化效果便是「拉鏡頭」。攝像機鏡頭進行變焦距的變化有兩種控制方法,一是電動變焦,二是手動變焦。

電動變焦靠電動推拉桿(t推-w拉)來控制,手在推拉桿上用力的大小可改變鏡頭運動的速度。電動變焦的特點是鏡頭在推拉的過程中變化均勻。手動變焦是通過直接用手撥動變焦環實現的,手動變焦一般是在鏡頭需要急速推拉時才能使用。

變焦距鏡頭的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初學者會更為明顯地感到困難,這是因為影響聚焦清晰的因素如鏡頭焦距、光圈、景深以及主體離攝像機的距離等可能同時都在變化。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初學者可以在拍攝中把握這樣一點,即先用變焦距鏡頭最長的焦距對準被攝物件聚焦,然後再恢復到拍攝時所需要的焦距上,這樣就能保證被攝物件的清晰。

變焦距鏡頭的結構

五、自動聚焦及其原理

當攝像機對準被攝物件之後,攝像機本身自動聚實焦點,而不用攝像者手動調整,這便是自動聚焦裝置(af)在起作用。自動聚焦裝置有四種工作方式,即紅外線或超聲波,經被攝體返回來後,再由攝像機的紅外線感測器或超聲波感測器接受下來,從而測定出距離,然後再根據測定的距離驅動攝像機的聚焦裝置聚實焦點。後兩種方式是應用了三角形測量原理的測距儀來測定攝像機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然後將所測定的距離輸入攝像機內的微處理機進行演算,並控制鏡頭的聚焦馬達根據算出的距離聚實焦點。

以上幾種方式的聚焦裝置,各有自己獨具的優點,並都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分別被應用在不同型別的攝像機之中。但是,自動聚焦裝置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例如,當一台攝像機自動聚焦裝置的有效檢測角度只有6度時,如果將變焦距鏡頭置於廣角段,其畫面**約1/6*1/6的範圍是自動焦點的檢測範圍。也就是說,在這一範圍內的物體的焦點能夠自動聚實。

如果將變焦距鏡頭置於長焦段,畫面的大部分都在自動焦點的檢測範圍內。不同的攝像機有不同的有效檢測角度,以松下m7攝像機為例,機身的尋像器中便設有類似有效檢測角度的焦點區框。只要開啟攝像機,小焦點區框即會自動出現。

在這個焦點框內,自動聚焦裝置會自動對準目標焦點調實。這一小焦點適於在廣角端拍攝,或拍攝小目標。如果用鏡頭的長焦段拍攝,要按動焦點區調整鍵,焦點區框會變大(圖7),以使畫面中的大部分被攝物件被聚實焦點。

在使用自動聚焦的裝置時,當被攝物件移出自動焦點檢測範圍,自動焦點裝置將會自動地將焦點改變而對準在檢測範圍內原畫面背景的物體上。例如,攝像機拍攝乙個人在畫面的中間朝右側運動,此時,攝像機是以這個人為主要的檢測目標將焦點聚實的,當這個人離開畫面之後,自動焦點裝置會將自動控制的焦點從這個人的身上改變背景的物體上,也就是畫面的清晰度範圍發生了變化。

在攝像的實踐中,當畫面中遠近的被攝物件都在檢測範圍之內時;畫面的對比度不明顯時;畫面具有等距的很細條狀的物體時;當被攝環境的光線照度不符合該攝像機最小的照明要求時,自動聚焦裝置往往會發生錯誤的判斷。因此,在上述這些場合最好不要使用自動聚焦裝置,而應採取手動的方式聚焦。

網路攝像機的工作原理

網路攝像機組成原理 網路攝像機一般由鏡頭 影象感測器 聲音感測器 a d轉換器 影象 聲音 控制器網路伺服器 外部報警 控制介面等部分組成。1 鏡頭 鏡頭作為網路攝像機的前端部件,有固定光圈 自動光圈 自動變焦 自動變倍等種類,與模擬攝像機相同。2 影象感測器 聲音感測器 影象感測器有cmos和cc...

網路攝像機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網路攝像機的應用,使得影象監控技術有了乙個質的飛躍。首先,網路的綜合佈線代替了傳統的 模擬佈線,實現了真正的三網 音訊 資料 合一,網路攝像機即插即用,工程實施簡便,系統擴充方便 其次,跨區域遠端監控成為可能,特別是利用網際網路,影象監控已經沒有距離限制,而且影象清晰,穩定可靠 再者,影象的儲存 檢...

彩色攝像機專案商業計畫書

國統報告網 即中金企信國際諮詢公司 擁有10餘年專案商業計畫書撰寫經驗 注 與專案可行性報告同期開展的業務板塊 擁有一批高素質編寫團隊,為各界客戶提供實效的材料支援。撰寫商業計畫書的七項基本內容 一 專案簡介 二 產品 服務 三 開發市場 四 競爭對手 五 團隊成員 六 收入 七 財務計畫 商業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