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提公升職業能力

2021-03-04 05:18:53 字數 3276 閱讀 1225

高校畢業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人才資源,在人才市場上已經成為一支重要的生力軍.隨著高校大規模的連年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畢業生人數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00~202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為107、115、145、212、280、338和413萬人。

到2023年670多萬畢業生。在畢業生人數日益增多的同時,大學生就業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如何提公升大學生自身的職業能力則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所在。

職業生涯規劃:提公升職業能力的基礎

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是「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很多學生在初入大學時持有「大一大二先輕鬆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遲」的心態,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為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足無措的乙個重要原因。萬學教育職業能力事業部一次對205位北京市人文經濟類綜合性重點大學生的調查顯示,62.

2%的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和職業生涯沒有規劃,32.8%的不明確,只有4.9%的有明確的設計。

大學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大學生一旦確定自己的理想職業,就會依據職業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並為獲得理想的職業積極準備相關事宜。

其次,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自我分析即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等進行全面分析,認識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職業分析是指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充分考慮職業的區域性、行業性和崗位性等特性,比如職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職業崗位對求職者要求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等。

第三,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要根據職業和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將已有知識科學地重組,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最大限度的發揮知識的整體效能。第四,培養職業需要的是能力。

除了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外,還需具備從事本行業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大學生只有將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適用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同意起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從具體實施來看,職業能力生涯規劃應從大一做起,並根據自己的長期目標,在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行動計畫。比如,一年級為試探期,這一時期要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希望從事的職業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但由於學習任務繁重,不宜過多參加實踐活動;二年級為定向期,要通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鍛鍊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最好在課餘時間尋求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進行社會實踐,以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並根據個人興趣與能力修訂和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三年級為衝刺期,在加強專業學習、尋求工作和準備考研的同時,把目標鎖定在與實現自己的目標有關的各種資訊上;四年級為分化期,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確的目標,這時可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乙個總結:檢驗已確定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修補。

社會適應能力:提公升就業能力的關鍵

學校和社會是有差距的,其執行規則和社會的執行規則有很大不同。這種環境的隔離,往往使得「象牙塔」裡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看法趨於簡單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業對應屆畢業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角色轉換慢,適應過程長。

他們在挑選和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同等條件下,往往優先考慮那些參加過社會實踐,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就業前就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

借助社會實踐平台,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此外,還可以使他們了解到就業環境、政策和形勢等,有利於他們找到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性格特徵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

適者生存,生存是為了發展。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卻步。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入社會後才能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公升自身就業能力和盡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良好的心理素質:提公升就業能力的根本

近年來,在我們大學生身邊經常發生一些難以置信的事情:馬家爵一怒之下砍死自己的室友,起因竟是打牌這樣的小事,幾句爭執、一場誤解便上演了一出震驚全國的惡性殺人案件;大學生自殺、虐待動物事件也時有發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關注!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公升學的壓力和父母的期望,無數學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卻沒有受到社會的重視,因此才有了「馬家爵」,「湧現」出為數眾多的高分低能者。大學生不僅承擔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更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的素質體現著乙個社會綜合素質的高低。

而當代大學生在求學期間,只注重專業知識、忽視心理素質的情況,使一些人在面對困惑或逆境時,總是表現出一臉的茫然,影響到自己的擇業選擇。尤其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敗,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高心理素質,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堅韌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資訊,沉著、冷靜應對所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直到達到勝利的彼岸。

正確的擇業心態:提公升就業能力的保證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發展2023年度調查報告」中在對「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的認識上,畢業生和企業的選擇截然不同。畢業生更關注於從知識層面提高自己,認為「提高技能」和「提高職業素質」是最主要的;在企業看來,首要的卻是「學生調整就業心態」,「學生提高職業素質」和「提高學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為了提高大學生就業率,應當培養良好的擇業心態,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就業觀。

首先,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畢業生把希望寄託在社會關係資源上,出現了求職「全家總動員」的現象;一些畢業生則期求依靠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因為能否勝任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說話。

其次要破除傳統的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鐵飯碗」作為首要選擇,也有不少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外企,合資企業等薪酬較高的職業,但很少有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獨木橋」。其實,很多崗位還是非常需要大學生的。

比如,近年來,一批新型適應非正規就業方式的職業正在不斷湧現,自由演藝人員、軟體開發人員、翻譯人員、美工設計者和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職業崗位在社會上走紅,對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見,只要大學生能轉變觀念、面對現實,就不難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最後,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過渡期,一些當代大學生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型別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據萬學教育職業能力事業部調查,我國2023年因金融危機的影響對大學生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2023年全國共有670多萬名高校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

這一增一減更成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的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眾化」就業觀,才有可能實現就業。

當代大學生如何提公升就業能力

高校畢業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人才資源,在人才市場上已經成為一支重要的生力軍.隨著高校大規模的連年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畢業生人數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00 200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為107 115 145 212 280 338和413萬人。到2009年600多萬畢業生。在畢業生人數...

大學生如何提公升自身就業能力

摘要 近年來,隨著高校大規模的連年擴招的政策的實行,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毫無疑問,畢業生人數也在年年攀增,這就使得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那麼,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文化群體,在擇業的過程中面臨的更巨大的挑戰與機遇面前,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增強自身能力,在謀職大軍中佔據一席之地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事...

如何不斷提公升職業勝任能力

測試成績 100.0分。恭喜您順利通過考試!單選題1.目前國內較多企業都採用的組織形式是 a 直線式 b 矩陣式 c 事業部制 d 交錯式 正確答案 c 2.關於下屬與上司相處的方法,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 理解上司的立場 b 工作都結束後再報告 c 向上司提出自己的意見 d 依上司的指示行事 正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