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面試中的禮儀

2021-03-04 05:18:53 字數 4938 閱讀 9838

第四章面試中的禮儀(3學時)

一、從細節做起

在公務員面試中,需要注意的禮儀細節有很多。但以下內容需要特別重視,因為這些細節是最容易出錯的。

1、嚴格守時

1)不能遲到

遲到會影響自身的形象,而且大單位的面試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如果考生遲了一刻,就很可能與這個單位永遠地失之交臂了。

但考官是允許遲到的。這一點考生一定要知道,否則,考官一旦遲到,考生的不滿情緒便會流於言表,這樣考官對考生的初步印象就大打折扣了。請注意「前三分鐘決策原則」,考生一旦稍露慍色,就滿盤皆輸了。

況且考官的確有其遲到的理由:一是業務人員做招聘時,單位業務自然優於招聘事宜,因此可能會因業務而延誤了時間;二是前乙個面試長於預定的時間;三是人事部或秘書沒協調好,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還有的考官由於整天與高層領導打交道,做面試時難免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因此對很多面試細節都會看得比較馬虎,這樣也就難免將時間搞錯。

也有人幫意要晚,這也是一各種拿派的方式。因此考生對考官遲到千萬不要太介意。記住,現在是考生在求職,而不是別人在求考生上崗。

同時,考生也不要太介意面試人員的禮儀、素養。如果他們有些不妥之處,如遲到等,考生應盡量表現得大度開朗一些,這樣往往能使壞事變好事。前面提到,面試不外乎是一種人際磨合能力的考察,考生表現得得體周到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2)最好提前10-15分鐘到,熟悉一下環境

卡耐基總部有位副總裁去香港給培訓老師講課。培訓中心地處銅鑼灣,這位副總裁下榻的飯店也在銅鑼灣,不過5分鐘的路程,可他卻整整提前了半小時到達。有的老師就問他,為什麼提前這麼早到。

這位副總裁說:「我早到,心裡就踏實,就能鎮定一下,就更有自信心了。我們搞心理培訓的人都明白,如果一旦遲到,就很容易心懷愧疚,在課堂上的發揮以及在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方面都會大打折扣了。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以後的每次培訓他也提前到達。這樣即使遇上交通堵塞,也有一定的富餘時間。

如果面試地點比較遠,考生最好早到30分鐘,甚至乙個小時。因為有些城市很大,路上堵車的情形也很普遍,而且對於不熟悉的地方也難免迷路。但早到後不宜提早進入考場,最好不要提前10分鐘以上出現在地點,否則聘用者很可能因為手頭的事情沒處理完而覺得很不方便。

有的考官往往是說幾點就是幾點,一般絕不提前。當然,如果事先通知了許多人來面試,早到者即可提早面試或是到空閒的會議室等候,那就另當別論。對面試地點比較遠,地理位置也比較複雜的,不妨先跑一趟,熟悉交通線路、地形,甚至事先搞清洗手間的位置,這樣就知道面試的具體地點,同時出了解路上所需的時間。

提到「洗手間」,實際上這很重要。有乙個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人去外企面試的故事。他在面試前突然想去洗手間,但因對寫字樓的環境不熟悉,面試前也沒去過,自然一時搞不清到底哪個門是。

結果竟一頭撞進了火警通道,還冒失地按了火警,結果整個樓響成一片,著實轟動了一把。他慌慌張張地躲了一陣,之後才去了洗手間,等到再去面試的時候,已錯過了預約的時間,此時面試主考已啟程去機場了,他也就失去了就職這家公司的機會了。

3)把握進屋時機

進屋後,若發現考官正在填寫上乙個人的評估表,先不要打擾,要表現得理解與合作,但也不要自作聰明,在考官不知曉的情況下等在門外不進去,這是不對的。對考官來說,什麼時候填寫評估表,寫多長時間,都是他自己的工作安排;但對考生來說,如果面試時間到了,就應該按點敲門。不過如果考官請考生在門外等一下,那就另當別論,此時考生就應按他的要求做。

其實有的時候,考官已填寫完子**,並已開始看自己的檔案了,這時,如果考生仍自作主張地在外面等,就會落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後果。有的人會讓考生進來在屋內等一下,考生要按他的安排,不要東張西望、動手動腳、閉目養神或中間插話。這段時間雖然會比較難熬,便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如果實在無所事事,邊上又有可以看的雜誌,那麼在經過允許之後,可以翻閱。一般填這種評估表時間都不會太長,不必一定要借這個時間看點什麼或幹點什麼。有經驗的考官會妥善處理這種尷尬的局面。

比如,他覺得考生等的時間長了,就會建議考生要不要先看一下桌面上的雜誌。這時即使考生不想看,也別拒絕,考生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但禮貌上要友善地接受。

2、彬彬有禮

面試考官與秘書應同等對待,都應很有禮貌。

許多人對秘書很不禮貌,覺得秘書級別低,不重要。尤其是那些有自己有一官半職的人見到比自己級別低的人就想擺出一副官架子。當然這也不是教考生對秘書要阿諛奉承,只是想強調一下平等性的原則。

有的人雖與考官很談得來,但秘書對他很反感。他的這種習氣自然會通過秘書傳到考官的耳朵裡,而導致面試的中途流產。

不僅對考官、對秘書,對別人的也應待之有禮。這主要是乙個人的修養問題,要有禮有節。習慣從平時就開始養成。

要是平時不養成習慣,到時候再刻意地對別人熱情,很可能會顯得殷勤過頭,這種例子在中國見得特別多。大家在初次見面的時候,都要亮出自己的頭銜。一旦發現對方比自己的級別低或是自己比對方的資歷淺,高的一方很自然地就擺出了一副長者或資深人員的架勢,其實這是很缺乏修養的表現。

在有些地方,這種習氣已蔓延到各個行業,遍及各個年齡層了。所以要格外注意,平時就要養成對任何人都要有禮貌的習慣。

3、大方得體

1)言行要適度

進了房間之後,所有的行動要按考官的批示來做,不要拘謹或過於謙讓。如果考官讓考生坐,考生不要客套的說「考官先坐,我再坐。」這是不對的。

大方得體是很重要的。有的人過分熱情,考官讓他坐,他偏不坐,非要讓考官先坐,他才坐。出門送客時,一般都覺得應該女士先走。

也許面試考生的還真是一位女領導,這時考生千萬別執意讓她先行,如果一定要讓最多簡單地讓一下就行了。因為有的時候是別人送考生,但她並不走,這樣考生把她送出去了之後,人家還是得回來,多麻煩!所以應客隨主便,恭敬不如從命。

這裡要特別提醒的一點是,一定要注意只有當考官讓考生坐的時候,考生才可入座。

2)到底喝什麼?

進屋後,考官問考生喝什麼或提出其他選擇時,考生一定要明確地回答,這樣會顯得有主見。最忌諱的說法是:「隨便,您決定吧。

」這樣說不外三個原因:一是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二是出於考生的好心,希望就著人家的方便,三是人們受到父輩的影響,覺得到別人那裡喝什麼吃什麼是別人賜予的東西,不應該大言不慚地直接要求。其實,考官給考生喝的都是單位的正常支出,大可不必不好意思。

大單位是不喜歡沒有主見的人,這種人在將來的合作中會給大家帶來麻煩。

3)討論約見時間

如要約談下一次見面的時間,有兩種極端要避免:一是太隨和,說「什麼時間都行」,這樣會顯得自己很無所事事;二是很快就說出乙個時間,不加考慮。較得體的做法是:

稍微想一下,然後建議一到兩個變通的時間,不要定死,而是供人選擇,這樣相互留有餘地。即使手頭有5個可行的時間,也別統統說出來,會顯得羅嗦。而且考官一旦覺得考生空閒的時間太多就會隨其所願隨便約定,這樣就會給考生帶來不便。

打個比方,如果考生去電影院看電影,若整個影院都是空的,那麼考生也許會為了找乙個合適的位子花上3分鐘的時間,把每個座位都試著坐一坐。考官也可能有這樣的心理。考生先給他一兩個時間,如他覺得不合適,他自然馬上會說他可行的時間,只要他所提的時間與考生的某個空閒吻合,問題就解決了。

但他提的時間萬一還不行,考生不妨丟擲下一套方案。

4)自然不等於隨便

雖說「禮多人不怪」,但要保持自然,不可客套太多,也不能過於隨便。這個「度」怎麼掌握呢?這就要平時多注意與大家交流。

4、形體語言

1)肢體語言

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這些都可能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對方的一舉一動,雖然無言,卻也可能有意。要善於察言觀色,明察秋毫,比如說,對時間的掌握或自己說話是不是太羅嗦了。

2)眼神的交流

考生的目光要注視著對方。國外的禮儀書上往往精確到要看到對方鼻樑上某個位置或眼睛下多少公釐,我們只要籠統地說看著對方的目光就行了。但要注意不要目光呆滯地死盯著別人看,這樣會使人感到很不舒服。

3)做乙個積極的聆聽者

聽對方說話時,要時有點頭的動作,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或正在注意聽。同時也要不時面帶微笑,當然也不宜笑得過度而導致面部肌肉僵死。切記,一切都要順其自然。

4)手勢

手勢不要太多,太多會引起人注意。中國人的手勢往往特別多,而且幾乎都乙個模子。尤其是講英文的時候,習慣兩個手不停地上下晃,然後就單手比劃。

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另外注意不要用手比劃一二三,這樣往往會滔滔不絕,令人生厭。

注意考生的舉手投足:手不要弄出聲響。手上不要玩紙、筆,這樣會顯得很不嚴肅。

手不要亂摸頭髮、下巴、耳朵,這樣顯得緊張,不留心交談。不要用手捂嘴說話,這是一種緊張的表現,很多中國人都有這一習慣。

5)幾點注意

(1)面試時應杜絕吃東西,如嚼口香糖或抽菸等。雖然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但有人也難免會犯。例如,有人為了自我感覺良好或為了顯示自己的傲氣,面試時嘴裡還嚼著口香糖,這是很不禮貌的。

有人還會憋不住菸癮,抽上一口。一般大部分地方都是禁菸的,即使不禁,考生抽菸也會顯得很不禮貌,很不明智。目前,禁菸已是越來越流行了。

面試時,考生不妨忍著點。

(2)喝水最忌諱的有兩點:一是喝水出聲。吃喝東西出聲都是極失禮的舉動。

二是若水杯放的位置不好,很容易灑。一般面試時,別人會給考生塑料杯或紙杯,這些杯子比較輕,而且給考生倒的水也不太多,因此潑灑的風險更大。一旦灑了水,考生就難免緊張,雖然對方會很大度,但也會留下考生緊張的印象。

所以要小心,一定要放得遠一點,喝不喝都沒有關係。有些考生臨走了,怕不好意思,就咕咚咕咚喝上幾大口,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3)打噴嚏。

打噴嚏之前或之後一定要說「對不起」。

二、給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重視「第一印象」

1)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人際交往中一條很重要的規律——首因效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在與陌生人初次交往時留下的印象,這種印象會在進一步的交往中給對方的認識評價帶來很大的影響,它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認知偏差。

也就是說,人際交往中初次接觸的前期,人們會對交往物件做出許多方面的判斷,這些判斷的綜合,就形成對該人的印象。心理學家強調指出,在形成印象中最重要、最強有力的乙個方面就是對該人進行「評估」,即:我喜不喜歡這個人?

喜歡或不喜歡的程度有多深?也就是說,在人們對交往物件產生第一印象時,會做出某種情緒性的評估,這種評估在進一步交往中會使人們對交往物件的各種判斷受到影響而發生質的改變。生活中人們經常可以體會到第一印象對以後的交往產生的巨大影響。

因此一旦考生在「評估」方面給考官留下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這種印象就會延伸到繼續進行的面試上。

第四章行為禮儀

一 見面禮儀 1.基本禮儀 1 握手 通常年長 尊 者先伸手後,另一方及時呼應。來訪時 主人先伸手以表示歡迎。告辭時,待客人先伸手後,主人再相握。握手的力度以不握疼對方的手為限度。初次見面時,時間一般控制在3秒鐘內。2 介紹 介紹時應把身份 地位較為低的一方介紹給相對而言身份 地位較為尊貴的一方。介...

第四章日常禮儀規範

第一節點頭禮 點頭禮是可與握手同日而語的最普遍的見面禮儀,盛行與世界各國和各民族。在劇院 會場 展覽會 宴請等不宜隨便走動的公共場所,朋友遠距離相見時也可用點頭致意,用右手打招呼如果帶著帽子還應脫帽在點頭示意。由於點頭禮簡單隨意方便,不受時間 地點 物件的限制,顧深得世界各民族的青睞,一直盛行不衰。...

第四章交流與溝通禮儀

見面是交際的開始,了解與掌握見面時的禮節,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地通過交際的殿堂。下面我們要介紹的稱呼 打招呼 介紹 握手 名片 饋贈 拜訪 接待等都是最常見的見面禮儀。一 稱呼禮儀 稱呼,是指人們在交往應酬時,用以表示彼此關係的名稱用語。在社會交往中,交際雙方見面,如何稱呼對方,直接關係到雙方之間的親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