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評價設計

2021-06-01 11:02:48 字數 3943 閱讀 5495

一、 教學評價的概述

(一)教學評價的含義

1、 教學評價

是指在教學情境中,把獲得的學生學習的資訊與評價標準進行比較、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教學設計》盛群力等編著2005.12 p354)

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可操作的科學手段,系統收集有關教學的資訊資料,並通過量化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做出價值性判斷,以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教學的完善。(《 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施良方)

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系統設計》,何克抗等)

是通過各種測量,系統地蒐集證據,從而對學生通過教學發生的行為變化予以確定。(李秉德,《教學論》)

2、 「地理教學評價」

以地理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一切可行的科學方法系統的收集資訊,對地理教師教地理的理念、策略、方法與學生學地理的認知、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變化進行判斷的過程。(《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夏志芳2003 p321)

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統的蒐集、分析、整理資訊資料,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和地理課程目標,對地理教學的要素、過程與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不斷完善自我和教學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新編地理教學論》陳澄 2006 p176)

根據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標,運用多種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來系統的蒐集、分析、整理資訊資料,對地理教學活動中的物件、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和教育。(《地理新課程測量評價》段玉山 2003 p4)

根據一定的地理課程目標和地理教師工作職責,運用多種科學可行的方法或手段來系統的蒐集、分析、整理資訊資料,對地理教學活動中的要素、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地理教師專業發展和地理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服務和決策的過程。(《新理念地理教學論》李家清2009 p200)

(二) 教學評價的歷史演變

1、古典教育教學評價萌芽時期

教學評價伴隨教學的產生而產生,最早的教育評價形式是針對學生的學力檢驗。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

學記》2、科舉時期

中國持續了2023年的科舉考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教育評價形式。教育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是為統治階級選拔有才。這種與評價相關的選士活動,主要依靠主觀判斷,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

從隋煬帝創科舉制度開始至清末廢科舉止,科舉制度一直是我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網羅人才、選拔官吏、擴大統治隊伍的最主要途徑。它的考試標準、內容及形式對我國古代學校教育乃至對近代各國教育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3、教育測量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心理學和教育統計學的發展 ,教育工作者們開始**如何將心理測驗的方法應用於教學領域,實現學業成績考核的客觀化、標準化和數量化。

4、教育評價時期

隨著新心理學和新教育學的發展,教育測量逐漸受到批判,教育測驗逐漸向教育評價發展。最早倡導從「測驗」轉向「評價」的是美國教育評價與課程論專家泰勒。

桑代克 ,2023年發表《精神與社會測量導論》,提出「凡存在的東西都有數量,凡是有數量的東西都可以測量。」他被喻為 「教育測量之父」,拉開了美國教育史上著名的測量運動的序幕。

美國2023年發起「八年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領導的評價委員會。2023年該委員會發表了「史密斯——泰勒報告」,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評價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從而奠定了現代教育評價的基礎。

泰勒認為,評價必須建立在清晰地陳述目標的基礎上,根據目標來評價教育效果,促進目標的實現。這就是「泰勒評價原理」——「行為目標評價模式」。

(《教學系統設計》,何克抗等)

(三)教學評價的目的

1、確定以有水平 (教學前評價,測定學生學習的準備狀況)

教師通過「摸底測試」了解學生先決技能,對教學起點進行合理設定。(最近發展區)

2、測評教學效果 (總結性評價,測定學生達成目標的程度)

教學的策略方法是否恰當?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向家長和教育管理者匯報

3、調整教學過程 (形成性評價,測定學生達成教學目標過程中的進展情況)

診斷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狀況,對症下藥。

4、促進學生學習 (診斷性評價,測定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學習策略,把評價變為學習的過程。

(《教學設計》盛群力等編著2005.12 p354 p358-359)

(四)教學評價的型別

教學評價滲透在教學各個教學環節之中。

1、按照評價的功能不同分 (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

2、按評價基準的不同分 (相對評價、絕對評價、自身評價)

3、按照評價分析方法的不同分 (定性評價、定量評價)

4、按照評價主體的不同分(教師評價、同伴評價、自我評價、家長評價)

(《教學系統設計》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編著)

布盧姆認為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給學生評定分數和等級,而是幫助學生和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對教學內容達到掌握水平所必備的知識技能上。

總結性評價的目的是要對學生在一門課上的學習結果作出全面的評定,並把評定成績告訴學生家長和學校管理人員。(《學習論》施良方著1994 p333)

二、我國地理教學評價現狀(《中學地理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李家清主編)

1、傳統的地理教學評價

以期中、期末考試,以及中考、高考等高厲害性考試為主,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價依據。

傳統地理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①評價功能失調

②評價重心偏離

③評價標準機械

④評價方法單一

⑤評價物件被動

(萬國平,李家清,張勝前.「異質的平等」:地理教學評價新視點.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5)

2、新課程地理教學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與傳統相比的轉變:

①評價目標發展化

②評價內容綜合化

③評價主體多元化

④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地理教學評價的內容

1、對地理知識理解與應用的評價

2、對地理技能形成與運用的評價

3、對地理科學方法掌握的評價

4、對學生**活動質量的評價

5、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評價

四、地理教學評價的方法

1、課堂觀察與提問

2、交流式談話

3、紙筆測驗

4、問卷調查

5、成長記錄袋

五、地理教學評價的意義

1、診斷作用

2、導向作用

3、調控作用

4、激勵作用

六、地理教學評價功能

促進地理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1.引導地理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2.促進地理教師提公升教學水平

3.促使地理教師參與地理教學改革

促進學生不斷發展的重要策略

1.促進學生改進學習

2.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新理念地理教學論》李家清2009 p200)

七、評價方法與工具

1、紙筆測驗

2、表現性評價

3、評定量表與檢核表

4、檔案袋評價

5、口語評價與軼事記錄

(《教學評估——多種評價工具的設計與應用》李坤崇著2011)

八、教育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主要指的是「誰來評價?」的問題。形成性評價設計應當注意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教師、學生以及身居課堂之外的家長等「利益相關者」都可以是評價的主體。

(1)學生——根據評價結果的反饋進行學習,同時本身也參加評價。

(2)教師——根據評價結果的反饋改進教育實踐,同時也根據學生的狀況被評價。

(3)家長和當地居民——根據學校的說明獲取評價相關資訊,同時也基於不同立場參與評價。

(4)教育行政機構——根據學校家長提供的評價資訊和行政機關實施的各種調查資訊,為學校和學區提供支援。

(5)第三方機構——由學校和教育部門以外的人員構成的,進行外部評價的機構。

(資料**:《教育評價》田中耕治著日本2023年1月版 p80)

地理教學反思評價

評價人 時間 2013年11月6日,早上第三節課 班級 高一12班 課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迴圈 任課教師 教學環節 一 複習與回顧 二 匯入新課 1進入第一小節內容學習 提出問題 2學生自學後回答問題,老師明確 幻燈片展示 3引到學生進入學習第二小節內容 提問 4學生自學回答...

人文地理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的評價量表設計與教學反思

以 城市化 一節為例 莆田四中地理組江瑞天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是高中新課程必修模組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三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除了具有高中地理教學的共性之外,各自還具有非常鮮明的特性。人文地理部分的內容比較注重對圖表和文字材料的分析,因而讓學生掌握分析的方法成為了教學的重點。同...

第七章地理新課程教學評價設計

第一節地理新課程評價設計思路 2 一 領悟評價理念,促進師生發展 2 二 把握評價要領,評出學生自信 2 三 優選評價方式,準確提取資訊 2 第二節用形成性評價進行學習過程實做設計 3 第三節教師教學及設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 與構建 8 一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想 8 二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9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