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教研工作計畫

2021-03-04 03:25:03 字數 5088 閱讀 5385

學校教研工作計畫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學校教研工作計畫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

1、指導思想

以2023年全縣教育工作要點為指導,以「高效課堂模式」為主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多渠道、多層面開展多項教學研究工作,紮實有效地推進教研教改,增強自我研究意識,提高自我研究能力,不斷提公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校本教研質量,為我校教育質量的提公升和教學實踐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

為此,學校教研室要發揮好這個龍頭作用,引領大家開展好教育教學研究。

二、總體思路

按照教管中心的總體要求,要建立健全教研網路體系,突出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以教師發展與學生發展為目的,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為宗旨。把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把教研與課堂實踐相結合,把學習與考評相結合,把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把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3、主要任務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依據《**市普通中小學教學常規》(試行)、《會寧縣中小學教學常規26條》(修訂)、《會寧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縣教學研究工作的意見18條(試行)》和《會寧縣教學研究常規14條》進行教研工作常規管理。學校對全體教師進行教學計畫、教學環節、教學研究、教學總結等常規工作的輔導,重點對備課、上課、作業設計、作業批改與輔導、學業成績檢測與評定、聽評課等工作進行輔導。根據上一學期的檢查,特別對教案的備寫,課堂教學做重點強調。

①教案的備寫

教案的備寫以積極推行「三維目標新式教案」為切入口,環節要齊全。先填寫教學進度表;再完成總的教學計畫,包括教材說明、學情分析、總的目標與要求等;再次完成單元計畫,包括單元目標(三維目標)與要求、課時安排等;最後寫每課教案,要有標題、課型、教學目標(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教學時間(要有總課時)、教學過程、作業處理、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案提前一周備寫,每週一教研組簽審,教研組長的教案由教導處審簽、教導主任由校長審簽。

教導處、教研室要不定期地對教案、作業進行檢查,對檢查中出現的亮點與不足及時總結與反饋。

②課堂教學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辦學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為此,學校努力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切實抓好教學管理工作,力求把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a.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以發展、創新為主題,立足課堂教學,把課改理念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

b.規範課堂教學基本行為。上課前二分鐘,教師要到教室門前候課;上課鈴響,教師以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集中精力組織好教學,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不坐著講課;學生課內作業時,教師要巡迴指導;上課期間一律關閉通訊工具,不離開教室;下課鈴響結束教學,不拖堂。

c.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教師要發揮好課堂教學組織者、引領者的作用,講授力求少而精。要充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所有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強化課堂訓練,保證訓練時間,豐富訓練形式,提高訓練實效。

d.營造寬鬆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平等對待學生,鼓勵學生質疑,循疑而導,順疑而學,耐心傾聽學生意見,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把學生的差異作為教學資源,師生共同思考、討論、**。

e.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合理確定教學起點,注重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確保教學內容到位、課程標準三維目標落實到位,要特別兼顧「兩頭」。課堂提問、作業布置分層要求,保護、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乙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f.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大力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讀書、練習、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g.合理使用教學手段。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既要重視使用多**、電子白板等現代教學手段,又要重視使用收錄機、小黑板、自製教具等傳統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有板書,字型規範,字跡清楚。

h.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認真撰寫教學後記。對教學中的得失感悟及時記載,直接書寫在教案教後記上,及時記錄教學中的典型案例,一學期至少完成一篇有一定質量的來自於教學實際的案例分析。

i.注意提高輔導質量。 要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及時解答,做到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使課堂教學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特別關注學困生,耐心細緻地輔導學困生。

③課程設定

a.均衡設定課程

根據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均衡設定課程,各門課程比例適當,按照本校實際和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適度調整,保證學生和諧、全面發展;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關係,整體設定課程;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成長的需要和認知規律,結合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

b.加強課程的綜合性

注重學生經驗,加強學科滲透。各門課程都能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改變課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一至二年級設品德與生活課,三至六年級設品德與社會課,旨在適應兒童生活範圍逐步從家庭擴充套件到學校,不斷豐富社會經驗以及社會性逐步發展;三至六年級設科學課,旨在從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體驗**過程,學習科學方法,形成科學態度;一至六年級設**課、美術課,旨在豐富學生的藝術經驗,發展感受美、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週會、團隊活動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

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發展收集與處理資訊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並逐步形成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c.加強課程的選擇性

加強課程的選擇性。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提供各門課程課時的彈性比例和自主開發或選用課程的空間,增強課程對學生的適應性,發揮創造性,辦出有特色的學校。一年級至六年級開設《經典誦讀》作為地方課程,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我國古代社會、文化等內容,大大激發了學生愛國意識。

學校開設了《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門校本課程,加強了學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學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④作業設計與批改

a.精心設計學生作業,要特別重視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指導漢字書寫的技巧,傳承中華書法文化的優良傳統。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作業,嚴格控制作業量及難易程度,確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杜絕作業布置的隨意性,作業設定體現基礎過關、能力提高、拓展延伸的層次性,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

b.學生作業要有明確要求,三至六年級每週一篇周記,大楷一周三篇,數學作業一天一次,語文、英語作業一課一次,數學練習冊乙個練習一次,語文、英語練習冊一課一次,作文一學期十篇(其中兩篇由學生互批互改,教師從批改方法上給予指導);學前班、

一、二年級數學、拼音、生字、寫話由科任教師根據教學情況靈活處理,但必須保證數量,提高質量;一至六年級寫字跟課文進度走,一課一次,美術作業一學期二十次左右,品德與社會(生活)、科學活動手冊科任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填寫,當堂完成並及時檢查。

c.學校內書面作業必須按時批閱、精批細改,要求符號統一,書寫工整,批語富有激勵性,力求凸顯學生作業中的亮點,要有明確的等級評價符號。作業布置與批改應做到「有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

⑤輔導a.切實開展個別輔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要耐心細緻地輔導學困生的學習,指導學法,激發信心。每週安排盡可能多的學生進行作業面批、個別談話。

b.第二課堂興趣特長輔導要重視加強動手操作與學科競賽輔導,力求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在興趣中培養特長,從特長中建立特色。

⑥監督與評價

a.教導處、教研室、教研組每學期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習輔導、考試評價抽查不少於4次,並且要有抽查記錄。

b.評價學生要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為依據,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在以考試為主要評價方式的基礎上,採用開放、多元、多樣且富有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

c.綜合素質要全面、客觀、公正。根據《會寧縣義務教育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制定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每學期對學生進行一次全面、客觀、公正的綜合素質評價,做好學生成長記錄檔案。

2、加強聽評課活動、倡導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要主重運用電子備課室,教研室要做好課件的收集及記錄工作。各教研組每學期集體備課要達到四次,每次集體備課的時間不少於2課時,要定主備人、定內容、定時間、定地點,從大多數教師認為在一周內相對難教的課堂教學內容入手,實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的流程:

主備人拿出課標解讀、教材導讀意見、相應的教學素材、導學案或簡單教案---共同討論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思路---個人根據自己班級的學生實際寫出具體教案。要杜絕集體備課代替個人備課,杜絕網路資源代替個人研究。

聽評課要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要求。在規定中明確要求,從教學思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程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教學效果、教學基本功等方面聽評課,要採用教研組長主持、講課教師先說課、然後共同研討的方式,要求參與教師每人至少提兩條優點、兩條建議,人人過關,不能重複。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得少於30節,每個教師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得少於20節。

3、組織好質量檢測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①抓好月考測試,及時查漏補缺,期中、期未各年級質量檢測,在檢測中實行統一命題,統一監考,統一閱卷,統一登分,客觀、公正地反映教與學的真實水平。成績與教師績效考核掛鉤,對在各類統考中名列全鎮前三名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對教學質量較差的教師進行通報批評,以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精品意識。

②重視質量分析。階段性測試後要分析、落實到具體學生、具體試題,同時,發揮考試對教與學的診斷、促進作用,制定明確的教學工作措施。每次考試結束後,要及時有針對性地講評試卷。

教師應個別化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必須找成績波動大的學生深入談話、激勵、促進學生有效發展。

③ 切實抓好畢業班的教學質量,定期組織六年級學習交流討論,做好專題複習計畫,精心備好複習課。組織搞好1—5年級抽檢考試和分析工作。

4、增強教研活動實效

①繼續鼓勵教師踴躍報名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市縣級優質課競賽或說課競賽,積極撰寫優秀教育教學**(教學設計,教學案例),上好教學錄影課。

②搞好以「高效課堂教學」為主題的研討活動,認真安排,聽取「課堂教學模式與有效課堂」公開課、展示課,配合教管中心組織好優質課競賽的初賽與主題研討。

③認真學習《太平店鎮青年教學能手評選辦法》,公開、公平、公正地評選推薦太平店鎮青年教學能手。

④教研室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室的龍頭作用,開學初認真制定教研室及各教研組活動計畫,組織好一周一次的教研教改活動,做好教研活動記錄。教研活動要保證時間,保證質量,分管領導也要深入到每個組內,及時了解活動情況,加強相互學習、相互研討。

每個教師每學期撰寫一篇水平較高的教研**,作為年終量化考核的依據。

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校本教研工作計畫

堰口鎮中心學校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縣教體局檔案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教育創新為動力,積極開展校本培訓,針對我校班額大 教研工作起步低的校情為出發點,開展校本課題研究,堅持以構建 高效課堂 為主線,堅持 課題回歸校本 科研走進課堂 的方向,讓課題研究服務教學,通...

學年度第二學期教研計畫

2015 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圍繞本學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重點,以課題 基於課程標準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活動設計及優化研究 為核心,以課題研究內容為重點,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育質量。二 工作目標 1 著力於學習小組的完...

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教研工作總結

教研工作總結 2010 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本學期,我校教研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下,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學校 工作計畫 和教研 工作計畫 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