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珍提公升職業境界教師幸福

2021-03-04 01:47:22 字數 4274 閱讀 6699

今天的教師你快樂嗎?近年的一些調查顯示,有**成的中小學教師感覺工作壓力大,精神疲憊,沒有快樂可言。

一、教師職業幸福的流逝

「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讚美,也透露出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界定,做教師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然而,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性勞動取代了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和嚮往之後,在三尺講台站立的身影逐漸開始出現職業倦怠,在現實中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特別是揹負著學生公升學率和職稱評定等壓力的中小學教師,在自己的工作中沒有感受到多少的快樂和幸福。

影響教師幸福指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生活水平、健康狀況、家庭和諧、學校制度、人際關係、精神生活以外,還有多層次的原因:

1、教師職業符號的神聖化、高大全的額外附加

自古以來,教師職業在我國一直受到格外尊重,有「天地君親師」之說。在當代,教師更是被貼上了諸多令人肅然起敬的「標籤」——「蠟炬」「春蠶」「靈魂工程師」。無論是作為一種職業符號還是文化標誌,教師都被社會附加了太多額外的榮耀與絢爛。

於是,教師被要求是不能有個性的、不能犯錯誤並且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完人」。這種「高大全」的救世主情結把教師祭上了「神壇」,承載起社會太高的期待、太多的要求。一旦我們犯下世俗社會中司空見慣的錯誤,必然招致千夫所指、萬民痛罵的「隆重」待遇。

「範跑跑」就是乙個明顯的例證。他「跑」得自然不好,細細一想,如果他不是乙個教師,如果他不去投下那枚率真無餘的文字炸彈,恐怕也懶得有人為他的本能反應去耗費光陰,口誅筆伐了。

2、教師職業特點的程式化、草根化的現實定位

目前,大多數教師的生活重複而又繁雜。沉重的教學任務、不停的調研檢查、過度的社會期待,再加上職評、考核等現實問題,造成了當下教師身心疲憊。這種忽略了生命意義的、單調機械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帶來信仰的荒蕪和價值的偏轉,使廣大教師失去了對自身價值的熱切擁抱,失去了對教育目的的終極追求,失去了專業成長的能力創造。

這種失去幸福源泉滋潤的機械化、低端化的現實角色定位,不僅會帶來內心自我質疑拷問的痛苦感,更可能產生毫無依附的漂浮感。

3、教師職業幸福的多元化、表象化的個體認同

如何理解「幸福」,這也影響幸福感的獲得。有的教師認為,公升學率高、獎金待遇高是一種幸福;有的教師認為社會認可、領導賞識是一種幸福;也有教師認為學生成長、師生感情融洽就是一種幸福。對幸福的不同理解,導致了現實生活中職業幸福感的獲得方面也是不同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發達地區,有豐厚的待遇、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優越的工作環境的情況下,一些教師沒有或少有幸福感;而另外一些貧困落後的鄉村教師,卻能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體驗到幸福的原因。

二、教師職業幸福的境界

什麼是幸福?作家王巨集甲從字面上解釋幸福的真諦,認為幸福是精神與物質的完美結合。他說:

「『幸』,以前上面應該是『士』,而下面的那個『幹』倒過來看,也是乙個『士』,這代表的是男人和女人的結合,沒有上下尊卑之分;而『福』的左邊偏旁,原意是祭祀的桌子,也有祭祀之意,代表的是精神,右邊則是『一口田』,家有『一口田』在古時便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所以幸福應是身心與物質的完美結合。」

心理諮詢師張功和則認為,心理健康就能幸福。「幸福感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對自我的了解,二是行為是否有效。

」乙個人如果能了解自己,那麼就會為自己建構乙個較合理的理想,理想一旦實現,心裡就能得到滿足,那麼人就會感覺幸福。退一步來說,對自我比較了解的人,即使不能實現理想,心理落差也不會太大,也不會覺得不幸福。說到行為的有效性,那就是達到理想的行為是否有效。

比如,你想賺錢,那麼你先檢視一下自己賺錢的行為是否有效呢?張功和說,「事實上,大部分覺得自己不幸福的人,都是因為這兩方面沒有調適好。」

幸福只是一種心境,幸福與否,全在於我,全在於心。看淡了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你也就有了一顆寧靜的心,有了乙份立身處世的從容。幸福是一種獨特的內心感受,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一種體悟。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才能體驗到職業幸福,我認為要有五個境界:

用認同心看待教師職業。職業認同是個體對所從事的職業在內心裡認為它有意義、有價值,並能夠從中得到樂趣。認同感強烈的教師不但能從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積極情感,並能從中看到自身的價值,將自身融入所從事的教師職業中,對一般教師所抱怨的待遇水平、工作壓力等視若不見。

用平常心看待職業報酬。教師的工作要求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工資待遇較低,導致一些教師的心理失衡。在當下國家加大全社會教育投入、不斷提高教師待遇的趨勢下,我們應以平常心來看待工資報酬 ,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良好心態,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

用包容心看待學校環境。乙個積極的、健康的、和諧的人際世界和潔淨優美的校園環境,會讓教師在良好的溝通交流中,學會彼此尊重、彼此欣賞、互相激勵、互幫互助,進而有利於提公升工作效率和教育質量,給全體教師帶來愉悅和幸福。

用學習心看待職業成長。人只有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去創造人生,才會活得有意義、有尊嚴,才能體會到生命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今天教師生活的無意義,很大程度上源於教育工作的呆板僵化。

幸福的人生需要有新意,需要教師有新目標,有新追求,有所學習,有所期待,有所創新,有所嚮往,我們每天的生活才會新鮮有趣,個人的價值觀、幸福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和滿足。

三、教師職業幸福的回歸

教育發展的主力軍是廣大教師,惟有教師的健康發展才能迎來教育的發展和創新,而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培養和回歸恰恰是教育發展與創新的起點和歸宿。

1、領悟職業真諦,啟動職業幸福的按鈕

「天命之謂性;個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開宗明義,指明了教育的特性,闡明了儒家對教育的理解,規定了教育的任務,即天賦予人以自然特性,遵循這種特性才是正確的道路,克制自己,遵循正確的道路就是教。這就是孔子的「修道之謂教」——東方社會理想主義教育觀。

莊子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關係比做形與影的自然親和,將二者的對話比做心靈的交流。教育者的非凡之處,就在於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去順應受教育者的自由發展,因此,「順性達情」可以說是「無方之傳」——教有法而無定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通過四通八達的教育,建立四通八達的民主社會」的理想,揭示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真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做萬做學做真人」。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至盡依然深受世界教育界推祟。

孔子的「修道之教」、莊子的「順性達情」以及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與「學做真人」等教育理念,對現代教育依然有借鑑意義。

2、優化專業生活,發掘職業幸福的源泉

教師幸福離不開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教師對職業和生命的熱愛,離不開校內外生活的充實和對生命意義的感悟。教師的專業生活是教師感受和創造職業幸福的基礎和源泉。

3、融洽師生關係,架起職業幸福的橋梁

教師的職業生涯其實就是和學生生命共度的過程,我們沒有理由和自己生命裡如此重要的人過不去,因為他們是給與我們成功和快樂的源泉。善待學生就是善待我們自己,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其實也是培養我們的美好心性的過程。請老師們記住學生在改變我們

學生的愚拙培養了我們的忍耐;學生的童心讓我們永遠年輕;

學生的頑劣鍛鍊了我們的智慧型;學生的錯誤教會了我們思考;

學生的粗心培養了我們的嚴謹;學生的優秀激發了我們的熱情;

學生的懶惰使我們學會以身作則;學生的進步讓我們歡欣鼓舞;

學生的冷暖讓我們懂得關心;學生的問候使我們感到溫暖;

4、彰顯教學魅力,享受職業幸福的馨香

同樣是上課,有些教師,為上課而上課,教師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學生的回答,等待結果與「標準答案」的契合。教師是活在等待之中的,變得緊張、煩惱、焦躁、甚至痛苦。而有些教師,他是上課,但他同時又是在享受上課。

這種境界就是深深的職業幸福感。

5、完善心性素養,打造職業幸福的尺度

追求幸福是乙個人的主體性不斷增強。人的心性境域不斷拓展的過程。乙個幸福的人,必然是能夠用心去感受幸福與快樂、心性素養比較高的人。

教師要提公升自我的境界,塑造好自身的人格。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擁有積極的自我觀念。

第二,能恰當的認同他人,和他人合作。

第三,能面對現實和接受現實。

6、重塑教育信仰,追尋職業幸福的價值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為的終極依據,它從終極關懷上指導人類精神世界,它在終極價值目標上給人提供一種內在的動力,它是對人生最**值和社會最高理想的反映、評價和把握。因此。具有信仰的人一定是個內心自由、心靈幸福、生命豐富的人。

「救救孩子!」魯迅先生曾經如此憂心忡忡、振聾發聵;「救救教師!」這實在應該成為我們今天倍加警惕和反省的當務之急。

畢竟,這樣的聲音並不會因為我們的不以為然和誠惶誠恐拂袖而去,相反,它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因此,做一名幸福的教師,這不是教師的自我鼓勵和慰藉,而是教育發展的形勢要求。離開了教師的幸福,就沒有學生的幸福!

沒有學生的幸福,也沒有社會的幸福!完善心性,分享幸福。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應該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我們也一定會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提公升職業境界分享教師幸福

——教師論壇

單位:高新區第八小學

責任人:齊玉珍

時間:二〇一二年四月

關注教師提公升職業幸福感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心態決定命運 作為教師,你覺得幸福嗎?教師職業能給教師帶來幸福感嗎?如果教師能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感的話,其幸福感從 來呢?近年來,教師待遇不斷提高,但是教師的責任和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不少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費登伯格在研究職業壓力時提出的概念,...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學習心得 最近學習了吳安春老師的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的專題講座,還是感觸頗多的。正如吳老師講座中指出的,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教師職業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其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於促進個體獲得幸福體驗,提公升幸福意識,發展幸福能力。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實現教...

提公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幸福感受力是指人們對於幸福的認知和體念能力。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幸福,不是我們得到的多,而是我們計較的少 雖然追求職業的幸福是每個教師都希望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較高的幸福感受力,它跟教師的性格傾向性 精神品位和德性 審美素養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教師的 職業幸福感 是目前教育界的乙個熱門話題,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