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實踐活動感想

2021-03-04 01:41:37 字數 1025 閱讀 3339

我覺得,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自己: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堅定目標之後就不要動搖,最好自己制定乙個學習計畫,每天定量學習;二要進行職業規劃,針對自己的專業以及就業目標進行專業訓練,以便對未來的就業有所幫助;三要堅定意志,因為外界的干擾和吸引會很多,一定要有所堅持;四掌握應聘技巧,注重溝通方法;五充滿自信,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六及時掌握優惠政策,積極謀求自主就業。

決定就業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識、方法還有心態。一般地說,知識學得紮實、理論積澱厚實,具備了指導科學行為的理論基礎;如果又善於運用科學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會科學得當;對於就業期望值的調整要結合實際,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妄自菲薄。所以說,既有良好的知識基礎,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又能夠適當調整就業期望,是具備就業能力的幾個重要條件。

適者生存,生存是為了發展。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卻步。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入社會後才能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公升自身就業能力和盡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總之,作為畢業就業的大學生,首先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畢業生把希望寄託在社會關係資源上,出現了求職「全家總動員」的現象;一些畢業生則期求依靠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因為能否勝任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說話。

其次,要破除傳統的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鐵飯碗」作為首要選擇,也有不少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外企,合資企業等薪酬較高的職業,但很少有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獨木橋」。其實,很多崗位還是非常需要大學生的。

比如,近年來,一批新型適應非正規就業方式的職業正在不斷湧現,自由演藝人員、軟體開發人員、翻譯人員、美工設計者和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職業崗位在社會上走紅,對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見,只要大學生能轉變觀念、面對現實,就不難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了。

大學生就業問題

摘要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總結起來就乙個字 難,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需求不足與畢業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 學生自身和用人單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也需要 高校 用人單位和大學生共同努力。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原因 對策 創業 正文一...

大學生就業問題

一 大學生就業的現狀 自1999年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日趨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更是讓就業形勢變的更加不容樂觀。一 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下降,就業問題比較突出。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畢業生將超過630萬人...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

1 在校期間哪些環節將會對你的就業幫助最大 可多選 abda.專業課程 b.專業實習 c.擔任學生會幹部 d.社會活動及實踐 2 你覺得自己目前所學專業在今後的求職過程中是否具有優勢?aa.有b.沒有 c.不清楚 3 在找工作時,你怎麼看待專業和工作性質的問題 b a.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