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讀後感

2021-03-03 20:27:28 字數 1346 閱讀 8687

首先感謝老師推薦的這本《規矩和愛》受益匪淺,規矩和愛為我們再教育孩子方面指引了方向,特別是在孩子現在這個特殊階段為我們家長提供了借鑑,找到了標準、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現將的我的感受與大家共同分享:

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始終銘記在心:「沒有不能做規矩的孩子。只有不會做規矩的父母。

」讓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自我約束力,同時給孩子樹立規矩的使命感。相信讓孩子從小養成的規矩在將來長大步入社會後會是乙份難得收穫。

在立規矩和培養孩子規矩意識時(也就是管教時)不是出自自身的情緒,而使出於規矩的本身。即違反規則時管教,而不是自己需要發洩時管教,這點尤為重要。情緒管理是每個家長都很難完成的任務。

管教時要帶有愛,讓孩子感覺到規則背後的愛,而不是感到規則是冷冰冰的,是跟自己作對的,是讓自己受苦的。管教是:溫柔的堅持,即持一種「負責任的、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堅定的」態度進行。

管教時父母要有內心的力量,要樹立權威感,讓孩子意識到,我管你是因為我愛你,我比你更知道什麼對你好,你在界限裡是安全的。

給孩子建立規則的同時,大人也要遵守規則,給孩子做好榜樣,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長的過程。要改變孩子,父母先改變自己。

這也是王濤博士提出的——共同成長原則。

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

「父親往往失之過嚴,母親往往失之過寵「方法過嚴,易失子女之愛心;過寬則易失女子之敬意。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

這段話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對孩子有時過於嚴厲,有時動手還動用了棍棒等輔助工具,打了孩子,但是效果不明顯,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到底是為什麼那?經過反思和別的家長**,採取的方法上可能不對,對孩子的行為規範沒有約束,原則過寬,過寬讓孩子對父母失去了敬意。而一旦大人發現孩子學習效率降低著急時又會打孩子一頓,又犯了以前的錯誤,最後在心平氣和和孩子溝通交流,孩子會說爸爸媽媽對他不好,某某同學家長從來不打孩子,等等。

但是本書中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鑑:怎樣打孩子:1.

打孩子不能帶有憤怒;2.打孩子不能用手,而需用杖;3.打孩子之前需要用語言交流;4.

打孩子需要有愛。嚴與寬的尺度如何掌握,也需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斷地揣摩和總結。

只有聆聽孩子,進入孩子的世界,我們的愛才能產生出足夠的耐心。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美好的未來,《規矩和愛》這本書給了我們最的提示,讓有愛的「規矩」時刻伴隨他們的成長。

最後引用書中的一段話時刻提醒自己及身邊的每一位父母:你今天用怎樣的規矩和愛教育孩子,你就會給身後的世界留下乙個怎樣的人;你給身後的世界留下怎樣的乙個人,就會影響你身後將是怎樣的世界。所以規矩和愛成就的不僅僅是乙個孩子,也是未來的乙個世界。

《規矩和愛》讀後感

初為人父母,為了更好的 正確的教育小孩,在鐘老師的推薦之下,用了一周的時間認真的拜讀了王濤博士所寫的這本書。結合小孩和自己的成長過程,感受很多!也學到了很多!為小孩乃至自己日後的成長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縱觀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王濤博士對於情商和智商的精彩描述說到了我的內心深...

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了 愛和自由 我對兒童的心智成長應該說是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從蒙特利說的角度詮釋了如何讓孩子 自由成長 或者說更貼切的應該是 自主成長 而且特別強調了孩子的智力成長和心理成長的區別,並且特別重視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關注和尊重。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乙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乙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

愛的藝術讀後感

讀完了弗洛姆的 愛的藝術 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 另乙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 所以弗洛姆提倡 創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說,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愛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