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考點

2021-03-04 01:34:29 字數 5030 閱讀 7003

考點1.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鹹、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鮮美、屬、阡陌、黃髮垂髫、嘆惋、語云

2.重要虛詞

乃(1)見漁人,乃大驚:就

(2)乃不知有漢:竟然

為(1)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對

其(1)欲窮其林:這

(2)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桃花源

(3)餘人各復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代漁人

3.多詞一義

(1) 緣溪行:沿著,順著

(2)便要(yāo)還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請。

(3)悉如外人、咸來問訊、皆嘆惋、具答之、並怡然自樂:都

(4)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外人道也:說

(5)便扶向路、遂與外人間隔:於是,就

4.古今異義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表示條件關係的連詞)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水源(古義:溪水發源的地方;今義:指人們飲用的水)

鮮美(古義:鮮嫩美麗;今義:指食物新鮮美味)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夠 "注:今義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掛齒")

間隔(古義:隔絕; 今義:兩個地方分隔開)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著 ;今義:緣故,緣分)

津(古義:渡口。指訪求、探求的意思。今義:唾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指沒有親友關係的人)

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彷彿(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開朗(古義:土地開闊;今義:樂觀,暢快多形容性格)

扶(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志(古義:做標記;今義:志氣,志向)

延(古義:邀請;今義:延伸,延長)

悉(古義:全,都;今義:熟悉)

鹹(古義:全,都;今義:一種味道)

既(古義:已經;今義:關係連詞,既然)

尋(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向(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 對…)

果(古義:實現;今義:果實,結果)

5.詞類活用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復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欲窮其林):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不復出焉):兼詞,「於之」,即「從這裡」。

志(尋向所誌/處處志之):做標記,名詞作動詞。

果(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6.一詞多義

尋:①尋向所誌(動詞,尋找)

②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①便捨船(舍(shě),動詞,離開。)

②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中:①中無雜樹(「中間」)

②晉太元中(「年間」)

③其中往來種作(「裡面」)

志:①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②尋向所誌(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①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②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③處處志之(助詞,起協調音節作用,無實意)

為:①武陵人捕魚為業(讀wéi,動詞,作為)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èi,介詞,對,向)

遂:①遂迷,不復得路(「最終」)

②遂與外人間隔(「於是」)

向:①尋向所誌(原來)

②眈眈相向(對著)

得:①便得一山(看見)

②得其船(找到)

聞:①雞犬相聞(聽見)

②聞有此人(聽說)

窮:①欲窮其林(盡,窮盡)

②窮冬烈風(深)

③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貧窮)

屬: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②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③屬(zhǔ)引悽異(連續)

④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咐)

其(1)欲窮其林:這

(2)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桃花源

(3)餘人各復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代漁人

7.同義詞

都——(1)悉:悉如外人(2)皆:皆嘆惋(3)鹹:咸來問訊(4)並:並怡然自樂

詳細——(5) 具:具答之

沿著------(1)緣:緣溪行2)扶:便扶向路

邀請——(1)要:便要還家(2)延: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8.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志」通「記」,做標記

「緣」通「沿」,沿著。

「具」通「俱」,完全,詳盡。

9.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句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是「(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省略。

句意:(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

)省主語:

例一: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是「〈小口〉彷彿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乙個小洞口,〈小口裡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捨船,從口入。(是「〈漁人〉便捨船,從口入」的省略。句意:〈漁人〉就丟下船,從洞口進去。)

本文省略主語有多處,如:「(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

(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翻譯時一併補出。

省賓語:

例一:問所從來(是「問之所從來」的省略。「之」代「漁人」。句意:問〈漁人〉從**來。)

省介詞:

例二:林盡水源(是"林盡於水源"的省略.)9.

四個「然」①豁然開朗(豁然):開闊的樣子②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③怡然自樂(怡然):

愉快的樣子④欣然嚮往(欣然):高興的樣子

10.原文默寫

表現桃林美景的句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表現桃花源環境的句子: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表現桃花源人們生活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表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漁人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土地平曠......「不足為外人道也」

10.本文具有傳奇色彩

共分為5點「奇」:①漁人奇(1.乙個以捕魚作為職業的武陵人竟然會迷路。

2.看見乙個僅容乙個人的小洞怎麼敢乙個人進去,按照常理應該找其他人一起去啊!)②桃林奇(數百步長的桃林是怎麼形成的?

是自然形成的?那怎麼會沒有雜樹?是人栽的?

那又是誰?)③洞口奇(一開始僅容乙個人,為什麼再走十幾步就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呢?)④人物奇(桃花源裡面的人外面的人一樣,那又為什麼生活幾百年竟然從不出這個洞口呢?

) ⑤結局奇(漁人做的標記為什麼找不著了呢?按理說,他應該記得怎麼去桃花源,為什麼又迷路了呢?高尚士劉子驥計畫前往桃花源,為什麼未果,尋病終了呢?

)可見這是乙個亦真亦幻,虛無縹緲的幻想

11、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2.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便要還家,設酒/ 殺雞/作食。村中/ 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 先世避秦時亂。

率 /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 出焉,遂與外人/ 間隔。問/ 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漢, 無論 /魏晉。

4. 太守/ 即遣人隨其往。尋 /向所至,遂迷,不復得路。

一、感知文意,用原文回答。

1.漁人是怎麼發現桃花源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風景幽美)

3.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曲折、隱蔽、幽深)

4.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環境優美寧靜、生活安樂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對待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6.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嘆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漁人是如何離開桃花源的?

處處志之,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二、**思考

1.課文以什麼為線索?怎樣劃分結構?

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漁人發現桃林的經過。(開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作者正是藉此寄託社會理想。

第2段寫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第3段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2.作者為什麼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

反映廣大人民嚮往安定、幸福生活願望的。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

桃花源記考點

複習要點 一 文言詞語的積累及語境義的理解 1 重要詞語的理解 解釋每節中的藍色字 第一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第二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

桃花源記考點集合

悉 古義 都 今義 熟悉 鹹 古義 全 今義 一種味道 既 古義 已經 今義 關係連詞,既然 尋 古義 隨即,不久 今義 尋找 向 古義 以前的,舊的 今義 方向,對 果 古義 實現 今義 果實,結果 去 古義 離開.去 今義 離開 5.詞類活用 盡 林盡水源 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異 漁人甚異之 ...

桃花源記反思

對於這篇古文學習,我認為朗讀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有道理的。那麼這篇課文究竟能給同學們哪些知識和能力呢?我認為這篇課文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學習 一 繼續培養同學們課外通過查資料預習的方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二 對文章的總體感知能力。通過反覆朗讀,感知課文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