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陽明心學》有感

2021-03-04 01:27:14 字數 1649 閱讀 9800

求聖於心,求聖於行

(海蓄公司楊彥青)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開創的陽明心學無論是在在哲學還是道德倫理體系的歷史程序之中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學之後三百餘年,真正能與其學說相抗衡者,也正是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可以看做是一種建立在陸九淵心學的基礎上,同時批判朱子理學,具有他們那個時代內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種道德哲學體系。這種新型的道德哲學將良知之心上公升到哲學本體的高度,簡化道德理性與道德感情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以'心即理'為前提,以'致良知'為目標,通過'知行合一'動機論來解決傳統儒家道德理性與道德實踐互相脫節的問題,其學說的現實意旨在於實現'破心中賊'的道德淨化目的與政治教化目標。那麼,在陽明的心學之中我們就必須把握三個重要的概念,即:

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陽明主張'心即理',這裡的心指的並不是物質性的心,而是一種精神上的'靈明',具體表現為人的認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說陽明心學中的'心'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是感覺與認知之心;第二是人與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種憐憫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種判斷是非的道德理性。

這裡引用一段話來更簡單的了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這裡王陽明所說的心既是一種我們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們與萬物共有的憐憫之情,當我們去感知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才對我們而言具有了意義,由此也可見王陽明強調了人對於外物對於社會的一種價值,與西方著名的哲學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賴於環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體在是非知覺上的當即呈現,也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具有價值上的普遍性和絕對性,聯絡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個方面的含義,這裡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層關於道德理性的體現。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極致,也指依良知而行,這就與知行合一聯絡起來了。良知為知,致則有力行之義,致良知這一理論形式把心與理、知與行、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融合為一,是王陽明一生思想的總結。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目標,本心是可以無善惡之分並且可以分辨善惡的,但具體的人會因為欲念而使本心染惡,那麼久需要我們就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方法去達到,去盡可能的還原我們的良知之心。

引王陽明的兩句話來認識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方**: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基於心即理的本體論的,良知之心就是我們要追求和還原的本心,那麼我們就只能向內去求得我們的良知之心,這種向內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過與向外的行來達到,知行合一是達到致良知的方法。在這裡,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的觀點是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的,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對於倫理道德是只知而'終身不行',只不過是講之以口耳,並不身體力行。而道德信條如果不能身體力行,則毫無意義。

所以,陽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題,強調了道德信條的實踐性品格。王陽明主張在道德實踐之中,我們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思想的階段。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用這四句話歸納總結王陽明的心學:'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即使理,我們無需求理與外,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人的本心無善惡之分,但受欲念的紛擾染惡,所以我們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去還原我們的良知之心。

王陽明的名言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之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王陽明回答說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散文家余秋雨在 王陽明法書集 的序言中寫道 倘若把中國歷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學家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陽明 守仁 的名字...

王陽明 心外無理 解讀

心外無物的觀點,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發揮,也是對心即理的進一步論證。通過此論證,可以得出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 的結論,為心學接下來所提出的道德學說作準備。王陽明認為 良知 這個道德心是宇宙萬物之本體,宇宙的一切都是它演化而來。那麼 良知 又是什麼意思呢?在陽明的思想中,良知大約有以...

王陽明系列6 文學成就

明正德十五年 公元1520年 正月三十日,王陽明到開先寺 即今秀峰寺 刻石記功。記功碑上稱頌武宗的 皇威神武 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陽明也隱隱表達了自己難言的複雜心情。大概這次刻石記功時,開先寺一帶的景色給王陽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愛這個地方。這年3月,他又一次來到開先寺。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