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與道德作文指導

2021-03-04 01:14:31 字數 4479 閱讀 5855

作文題:

根據下列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的文章;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2023年的一天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樓(哈佛大學的圖書館珍藏館)。在大火前,一名學生違規把一冊名為《**教針對魔鬼、俗世與**的戰爭》的書帶出了館外,打算在宿舍閱讀。

第二天當他意識到自己從珍藏館帶出的那本書,已是珍藏館唯一存世的書的時候,他陷入了糾結之中。

最終,他敲開了校長霍里厄克的辦公室。霍里厄克校長收下書,感謝了他,然後下令把他開除出校。理由是,這名學生違反了校規。

「讓校規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這是他們的行事態度。

審題提示:

這是一道典型的故事型(事例型)新材料作文。一般而言,故事型(事例型)材料審題的關鍵是弄清故事(事例)中包含的事理,從材料帶給我們的啟示中尋找立意角度。材料理解的落腳點是最後兩句話:

「『讓校規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這是他們的行事態度。」將書歸還給學校,體現了該生良好的品質,校長「感謝了他」,體現了校長對其道德的肯定,但因為該生違反了校規,這是不可寬恕的。

所以「下令把他開除出校」,這種行事態度體現了對規則的恪守和捍衛,制度比道德更可靠,是校規確保了哈佛大學的發展壯大。所以學生可以圍繞「規則制度高於一切,不容違反」「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用規則守望公平正義」

「讓『下不為例』走開」等角度來立意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而且學生也有話可說。另一方面,從規則和道德的關係入手,強調堅守規則不能忽視道德,通過道德來讓規則的執行更加充滿溫情,讓道德引領人們自覺地遵守規則等來談也未嘗不可,但貴在言之有據,能自圓其說。

典型素材:

(1)凡事都有規矩。—— 德謨克利特

(2)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淮南子

(3)德施於未然之前,法行於已然之後。——司馬遷

(4)沒有道德的法律好比是苦寒的荒原,沒有法律的道德好比是溺水而死的魚。——鮑爾吉·原野

(5)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謂的天堂和地獄,那麼,天堂的規則應該比地獄的規則更詳細。——張麗鈞

(6)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功利被提公升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人性的弱點在利益的驅使下暴露無遺。人們紛紛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把規則拋到一邊,因此,2023年「速凍食品齊陷細菌門」、「匯源、安德利、海公升三大果汁巨頭齊陷爛果門」、「恆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上演並引爆索賠潮」等等事件屢見不鮮,充斥於我們的視線所能抵達的每乙個角落。殊不知,市場經濟的發展,要的決不是顛覆規則,玩弄手段,恰恰相反,是要更嚴格地遵守規則,是要用規則約束人性的弱點。

(7)規則,讓人別無選擇:在2023年3月一次世乒賽上,瑞典選手瓦爾德內爾與我國選手的一場精彩比賽,那是一場極重要的賽事,關係著兩位運動員能否順利闖入決賽,所以打得特別賣力。選手的連貫對接、銳利扣殺並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卻是那位瑞典選手,渴望登上世界乒壇寶座的乙個職業國家隊員,在關鍵時刻綻放出了人性的光輝,使我看到的任何比賽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在比賽的收尾階段,雙方依然打得難解難分,比方各不相讓,對方每一記失誤都會給自己帶來一分勝算,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扣殺都會給勝利加上砝碼。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我國選手在一次回防中,將球匆忙打向對面,如電光火石般落在桌沿外,因為動作太急驟了,在經歷了短暫的寂靜之後,賽場上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那位瑞典選手因我國選手的失誤而贏得了比賽。

然而,在喧鬧沸騰的賽場上,大家看到了乙個孤零零但執著的手勢高舉著,原來是瑞典選手在向裁判和觀眾示意:我國選手打的是擦邊球,後者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大家在明了事情的真相後,既對這位瑞典選手沒有贏得比賽而感到惋惜,更以熱烈的掌聲回報他的坦蕩和率真的人性。

賽後,當記者問他為什麼要舉起那個手勢的時候,他說:「規則,讓我別無選擇!」

(8)遵循法律規則的律師:張思之自嘲為「一生都未勝訴的失敗者」,可法律界卻尊他為「中國最偉大的律師」,他還被尊為中國律師界的榮耀和良心。他是盾,矗立在道德的前沿,寸步不讓;他是劍,揚眉出鞘,直指**,絕不姑息。

烈火鍛造鐵血律師,兩袖清風忠誠衛士。他一生做乙個「馴服者」,但從未屈服,從未向所謂的真理低頭。在那個已經不把高尚當做墓誌銘的時代,他選擇為良知而辯論,他鏗鏘有力的辯詞如烈火一般燒透黎明前的黑夜,那是荊棘叢裡一行漫長的跋涉,彎彎曲曲,尋找乙個光明的出口。

他將自己的肝膽燃成燈油,又磨成墨汁,寫下震撼心靈的辯詞,這一起,只是按法律的規則行事。張思之,他用自己的熱血,在中國的大地上犁出前進的血脈和希望,滋潤了我們日漸枯萎的良心。他的存在和執著,承載著乙個現代國家的法制夢想。

優秀范文:

莫用道德綁架規則

哈佛圖書館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卻是一名學生違規帶出的。在規矩和道德之間,哈佛毅然選擇了規矩,開除了那個學生。

或許有人認為霍里厄克校長的做法未免太過刻板,太過不近人情。古人說:「不以一眚掩大德」,這個學生能歸還圖書,是應該表揚的。

但我想說:「不以一德掩大眚」。人應該在規則的框架裡,再談美德,莫用道德綁架規則!

不可否認的是,道德是社會的底線,是我們判斷是非的乙個準則,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評判,讓道德占領人性的制高點,而讓法律、規則屈尊其後,必然會導致良知的氾濫,一切公正、公平亦將不復存在。對於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壞事的人,只有法律、規則能予以最公正的審判!

規則是高懸於我們頭頂上空的達摩克利斯劍,它以最為公平而肅穆的目光審視我們的一言一行,裁斷我們的一舉一動。當我們難以克制心中的慾望,試圖觸碰並開啟潘多拉魔盒時,鋒利的劍刃便虎視眈眈,令我們膽怯卻步,遠離墮落。

《簡愛》中有言:「人們死後,每個人的靈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單是上帝,規則面前亦是如此。

無論是窮凶極惡還是盜亦有道,規則會以最嚴苛的目光透視違規者的內心深處,冷漠,公正,不帶有分毫私心。規則是公正與和平最為冷酷而稱職的守望者。

「汶川大**」時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奮不顧身拯救了七名同學,一時間成為人人讚譽的物件,全國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時間過去了,當時的英雄已墮落成乙個詐騙犯,讓他一生的光環消失殆盡,做了錯事也迎來了法律的審判。不能否認,雷楚年的義舉帶給了我們很多感動,可是再多的感動也不能抹去他欺詐的事實。

法律的正義不會被他曾經的壯舉而蒙蔽,法律會對他做出最公正的判決。

林肯曾經說過:「法律是顯露的道德。」法律、規則依據道德修訂,是道德的體現。

觸犯法律、規則,是對道德的褻瀆。那些妄圖以道德之名行觸犯規則之實的行為本身就是對道德的違背!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們也不能讓規則的天平在道德的影響下搖擺。

每個人都要遵守規則,這是做人的根本!

人民大學校長陳玉露在畢業典禮上勸導學生:「人大學子應身懷為民立命之道,抓緊規則這一準繩,守護信仰,守護規則。」莫讓道德綁架規則,我們應該守護好規則這一社會準繩,以我們的行動,給社會帶來一種正義的風氣,讓人人手中都持有一把規則的量尺,規劃自己行為的邊界,規劃自己心靈不可逾越的範圍!

【點評】

文章立意緊扣材料,論據典型,論證具體深入,事理通透。而且人們常說「文好題一半」,本文堪稱這方面的典範。「莫用道德綁架規則」不僅鮮明地揭示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而且表達新穎,讓人眼前一亮。

學生違規偷書出館,卻在大火後勇於認錯歸還,到底該不該罰?哈佛給出的答案是該。

興許會有無數人發問:「知錯就改,難道不該放他一馬,將功抵罪嗎?

我想不然,面對一位將書偷帶出館的學生,校長對其表示感激——讚揚其知錯就改的勇氣和責任感,後將其開除——懲罰其違反規定。一分為二地客觀對待,正彰顯了哈佛人對規則的尊重,對品質的注重和一絲不苟的作風。也許正是因為這賞罰分明的嚴謹與公正,哈佛法學院的樹林才會鬱鬱青青,無數傑出人才才得以在這篇沃土上茁壯成長。

「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心中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減的讚嘆和敬畏—一是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二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星空之所以絢麗奪目,是因為他引起心靈感性的共鳴;法律準則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為他流露出的理性和嚴謹。理性與感性合一,規則與道德的合一,構成了美好的世界。

哈佛校長所做的,恰恰是尊重規則與讚揚責任感這一美德的統一。因為尊重規則,校長的感激才不顯放任;因為讚賞道德,校長的開除令才不是冰冷而有了溫度。

而我們所需要的恰恰是這種理念:秉承道德與人性,「有溫度」地保護規則,當下的我們所走的正是兩條極端路線:因為太過重視道德與感性而忽略了規則,或苛求規則的絕對化而喪失了感性的溫度。

曾經讓國人嘆服的抗震少年——雷楚雲,人們為了標榜道德楷模而特許其登飛機頭等艙的特權——規則的打破最終讓道德的豐碑崩塌,城管們為了城市秩序的維護而掀翻小販的小車,背上罵名——冰冷的規則促成了人性的喪失。殊不知道德與規則本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道德作為核心,規則作為外殼,社會才能持久和平地運作。很多時候,我們缺的恰是乙個開除令或一聲溫暖的感謝。

讓規則有溫度,精神的天空才能在理性的土地上美好地伸展。

要想構造起有溫度的規則框架,需要的是每位社會成員付出共同的努力。每一項規則都是人性與道德的體現,在規則的制定過程中需要公眾的積極參與,群策群力。同時,執法者應在「依法」的過程中心懷一絲感性,以更平和、更溫柔的方式維護這個社會的穩定,當一絲不苟中有了一點溫情,當「開除令」不那麼生硬,世界才會更和諧。

讓規則有一絲溫度,這是哈佛人的智慧型,亦是社會平穩運作的良方。

【點評】

這是一篇有膽識、有思想,敢於抒發自己真知灼見的優秀議**。從行文思路來看,起承轉合,筆法流暢老練;從立意角度來看,作者強調在堅守和捍衛規則的同時,提出要讓規則多一點溫情,「讓規則擁有溫度」,能引發讀者強烈的共鳴;最後,文章在論證中作者善於聯絡現實,議論體現了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比起那些老生常談、無病呻吟的文章,實在高明許多。

小學語文「規則」作文指導課教案

小學語文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8單元 筆下生花 作文教學設計 在規則面前,我 教學內容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了規則,遵守規則,人們才能和諧有序地生活。選擇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寫。在規則面前,我 為你喜歡的遊戲寫玩法說明和遊戲規則。教學目標 1.以 傳口令遊戲 為切入點挖掘在規則面前的不同表現,引導學生抓...

《規則》作文輔導

考試開始了,開始我答得很順利,突然遇到一道題不會 起因 經過一段心理鬥爭後,我抄襲了別人的答案 經過 我考了第二名,得到老師的誇獎,但我很慚愧 結果 結尾總結自己的收穫或發表感想。示例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遵守規則。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規則,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面對規則 大家都遵...

面對規則作文

面對規則作文 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規則,面對規則作文。而我的規則就是 超越自己,做個乖女孩。乖女孩。青春期裡的我們,懵懵懂懂 多少會有些叛逆,孤傲和惶惑。現在,我要用我的規則來改變我自己。順服我的叛逆心理。在家裡,父母的嘮叨何時停止過?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多次想破口大罵。可是我想起了,我想起了我自己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