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中學林雪琴
上週三下午,我校開展了全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認真聆聽了劉和合主任《講師德、就是講奉獻》專題報告,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教師是園丁,是春蠶,是紅燭;教師擁有一個共同的響亮名字——奉獻。為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奉獻付出所有,奉獻青春,付出真愛。他們默默無聞,默默耕耘,無怨無悔。
也正是這種全心付出、不求回報的奉獻,為他們帶來了桃李芬芳的喜悅。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孔夫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
做為新時代的教師,你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才。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抽象的一個字,而是一種具體的教育過程,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原諒、賞識、信任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相容,只有這樣,師生關係才能體現平等和尊重,才能體現出我們教師的師德。
師生之間應該建立怎樣的關係?師生間的平等應是雙方基於人格互相尊重基礎上的平等。具體地說,師生平等包含這兩個方面:
一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愛護;一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與信任。應當承認在左右師生關係的兩方面因素中,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占主導地位。我們對待學生,必須堅信每個人的“可教育性”,不管是多調皮、多氣人,只要我們穿透那張使人生氣的表情,看到他們廣闊的內心世界,對其正面教育,這樣教師就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熱愛與信任。
每當 “差生”,對我噓寒溫暖時,我就體會到“愛”是一個高尚和溫馨的字眼。是的,每個學生,有了出息,有了進步,我們作教師的就像過節一樣歡欣,情感得到一種滿足和昇華。
我們都是愛熱學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快樂健康成長,今後能成為祖國的棟樑。愛既不能是束縛,也不能是放縱,愛應尊重學生的人格,愛應體現對學生前途的負責。站在教書育人的角度上來說,熱愛一個學生就相當於塑造一個人才,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人才,說白了就是培養一名罪犯。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進步,因此教師對他們要真誠相待。如學生犯了錯誤或我們還沒有搞清楚事情真相時,就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地批評他們一頓,應該理解尊重學生,用愛心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指導他們端正認識,糾正言行,決不可侮辱、嘲笑、體罰學生。我們對學生所傾注的愛心,並不想得到什麼回報,也不想索取什麼。
我們愛過了,奉獻了,就是幸福。“謝謝您老師,節日快樂!”這樣的簡訊祝福沒有華麗詞藻的裝扮,有的只是學生們用心在指間發出的聲音,是他們心底的聲音,簡單、樸實,真誠、體恤。
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真愛永遠散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可貴的人格力量的體現,育人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為人師表,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學生。
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把畢生精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學生。
講奉獻心得體會
近段時間,通過對 四講 四愛 四立知識讀本 的學習,使我對武定精神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今天我就從四講中的講奉獻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講奉獻,首先要明白奉獻是什麼?奉獻是無私的給予,是真誠的付出,就是滿懷感情地為他人服務,從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到 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 也是奉獻。講奉獻必須要樹立我為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