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事件在記憶中的妙用 2023年

2023-02-09 05:27:05 字數 2841 閱讀 3707

**心理學家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在維也納的一家咖啡館裡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奇特的現象。這一現象引起了蔡加尼克的思考,並把它引入到心理學中,採用實驗來檢驗和解釋它,並最終於2023年提出了著名的「蔡加尼克效應」(

未完成事件在記憶中的妙用

**心理學家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在維也納的一家咖啡館裡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奇特的現象。這一現象引起了蔡加尼克的思考,並把它引入到心理學中,採用實驗來檢驗和解釋它,並最終於2023年提出了著名的「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

二、實驗介紹

1.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來比較已完成的任務與未完成的任務之間,哪一種任務被試的回憶效果更好。

2. 實驗過程

蔡加尼克共設定了兩個被試組,其中一組32人,向他們布置了22項不同的小任務;另一組14人,向他們布置了20項不同的小任務。任務的內容種類多樣,難度不一,如有將一些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線穿起來,完成拼板,從同乙個指定的字母開始找出一位德國哲學家、一名演員和一座城市的名字等。其中一半任務允許被試完成,而另一半任務則會在中途被打斷,即在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新任務,予以干預。

為避免任務本身的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者在操作過程中又把每組被試分為兩個小組,乙個小組允許完成的任務在另乙個小組中則會被干預。就全部實驗來說,每種任務被完成或中止的次數相等,每個被試完成的任務和被中止的任務數各佔一半。

被試並不清楚是否一定要完成這些任務,也不清楚對任務的干預才是實驗的真正目的所在。每項任務結束之後所有相關的材料都會被收起來,沒有任何回憶的線索。實驗結束時,在出乎被試意料的情況下,實驗者要求被試回憶所有完成過的任務,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3. 實驗結果

記錄結果顯示,在32人這一組中,被試回憶出的任務在7~19件之間不等,平均為11.1,佔50%。在14人這一組中,被試回憶出的任務在7~16件之間不等,平均為10,仍是50%。

隨後,實驗者根據任務是否完成的標準對任務進行分類,以確定哪一類任務更易被回憶起來。實驗者用ri表示回憶出未完成的任務,用rc表示回憶出已完成的任務,兩者的關係用ri/rc=p來表示。如果p=1,那麼說明ri和rc之間沒有任何差別;如果p>1,那麼說明未完成的任務更容易被回憶;如果p<1,則表示完成的任務更容易被回憶。

在32人一組的被試中,p=1.9,而在有14名被試的另一組中,p=2.0。

未完成任務被回憶起來的程度是已完成任務的2倍,即未完成的任務比已完成的任務記憶保持效果更好。這也證實了蔡加尼克當初的假設。

蔡加尼克在隨後的實驗中,對實驗的變數作了進一步的深入**。他發現,當任務在中途或快要接近結束時被打斷比任務開始後不久被打斷的回憶程度要高,也就是說,p商值隨著任務完成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不同的時間進行任務中斷的結果並不相同。並且,被試的個性同樣對未完成任務記憶的保持程度有影響:

具有高成就的被試p商值較高,能較快地忘記已完成的任務,把精力投入到新的任務中去;而低成就的被試則對未完成的任務信心不足,擔心自己能否完成它。

三、實驗應用

其他心理學家在蔡加尼克之後也對這一記憶現象做過實驗,大部分都證實了蔡加尼克效應的存在。如哈羅爾(harrower)在實驗中,把16則完整或不完成的笑話交替地讀給25位被試聽。讀完之後,要求被試立即把他們記住的笑話寫下來。

三個星期以後,25名被試中有5人被要求作第二次回憶。回憶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從p商值來看,不完整笑話的回憶程度要比完整的笑話回憶程度高。由此可見蔡加尼克效應是普遍存在的。

蔡加尼克本人師從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勒溫是最早將格式塔心理學原理用於研究動機、人格及團體社會歷程的社會心理學先驅。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研究內容是知覺心理學,最主要的觀點是強調知覺中結構的整體作用。

格式塔學派的名稱體現了這一派的主要觀點,格式塔是德文「整體」的譯音,完形即整體的意思,所以也被稱為完形心理學。

蔡加尼克具有深厚的格式塔心理學背景,他把格式塔學派強調整體的觀點引入記憶研究,從未完成事件的角度來探索服務生的這種記憶現象。蔡加尼克效應本質上說,就是未完成事件對記憶的影響。他認為,客觀上未完成的任務並不會對記憶產生任何作用,但是當被試在進行某項任務時,會在心裡產生乙個張力系統(psychic tension),只有當任務實際上被完成時,這種張力才會解除。

對於受到干預的任務來說,張力未能解除,被試仍然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因而在回憶任務時,存在的張力系統有助於被試回憶未完成的任務,以便繼續完成。一旦這個任務完成了,那麼這種張力系統就會鬆弛下來,原來做過的事情就容易被忘記。

蔡加尼克效應對教學與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喜歡「滿堂灌」,希望把知識盡可能詳盡完整地灌輸給學生,生怕遺留點什麼。殊不知,教師講得越完整,學生可能忘得越快。

根據蔡加尼克效應,對學生而言,乙個知識點學完了,就意味著乙個任務的完結,心理張力系統會隨之鬆弛,便會將能量投入到其他任務中去。因此,教師可以把這種微妙的心理機制應用到教學中去,巧妙地運用未完成的任務,給學生的學習留下空間,使學生的心理保持對教學內容的張力狀態,加深學習印象。

蔡加尼克效應還能很好地揭示學生一些學習習慣的危害。例如,很多學生都有考前通宵開夜車看書的習慣,殊不知,對知識的真正的掌握來自平常的深厚積累,而臨時抱佛腳的行為只是對知識膚淺的記憶。一旦考試結束,學生的張力系統處於完全放鬆狀態,先前的對知識的記憶就會消失。

可見,這種由於臨時的壓力而進行的記憶對知識的學習有百害而無一利,雖然學生依靠暫時的心理緊張把應付考試的知識暫時儲存了,順利通過考試,甚至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但這只是一種虛假的表面現象。因此,在教學與考試中,教師要注意提高鑑別這種由於蔡加尼克效應造成的合格或者優秀的學生。

(本文選自董奇、邊玉芳教授主編的《經典心理學實驗書系》之《教育心理學》)

**心理學家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在維也納的一家咖啡館裡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奇特的現象。這一現象引起了蔡加尼克的思考,並把它引入到心理學中,採用實驗來檢驗和解釋它,並最終於2023年提出了著名的「蔡加尼克效應」(

未完成的飛翔

張開雙手,飛翔藍天的懷抱 開啟心窗,放飛夢想的翅膀這是我十分想做的事情,可又做不到。我想化為乙隻小鳥,飛向那美麗的天空,在那兒,有著億萬個人的夢想,我想找到屬於我的那乙個,可我找不到。我不敢相信,明明看到它在飛,為何沒有找到?我十分迷茫,好像困在繁雜的迷宮。在這個迷宮,陽光不再那麼溫暖,反而流露著一...

煤礦未完成計畫進尺的原因

2013年10月份14至20日東西翼運矸聯 巷掘進進尺未完成的原因及下週工作打算 掘一三分隊 2013年10月20日 我隊所施工的三水平東西翼運矸聯巷上週計畫掘進進尺21m,實際完成進尺 m,累計欠計畫進尺 m。現就我分隊上週未完成計畫進尺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 進尺未完成原定計畫的原因 1 由於三水平...

員工銷售業績未完成的檢討書

尊敬的銷售部經理 非常抱歉 讓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批評教育我。此刻,我已深深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我錯了 我在近乙個月的銷售產品的工作期間存在工作懈怠 疏忽大意 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我沒有完成銷售業績,而且我沒有完成的不是一點兩點,而是很多額度沒有完成。公司下發我這個月完成兩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