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2023-02-03 12:54:03 字數 3838 閱讀 1760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案例,能夠描述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相互影響的關係。

2.通過分析人類利用自然資源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掌握人類對礦產資源、水資源及生物資源的不同利用。(重點)

3.聯絡生活例項,說明產業轉移對移出地、移入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並能分析產業移入地承接產業轉移時應該注意的問題。(重點+難點)

自主研習

一、自然資源的利用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1.礦產資源的開採——以山西煤炭資源為例

(1)開採條件:煤炭資源極為豐富,全國有的產量和1/2以上的出口量來自山西省。

(2)影響

①有利加快全省程序、促進建設、改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程式和農村小康建設

②不利: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地下水漏失等問題。

問題磁場

(1)山西省是我國能源大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並非我國經濟強省。最近,山西省提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發展戰略,你認為應如何調整經濟結構,才能使山西轉變為經濟強省?

2.水資源跨區域調配

(1)大型工程:中國的引灤入津;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澳大利亞的

(2)影響:(對調入區而言)

①增加水源,擴大水域,緩解缺水;有利於淨化汙水和空氣,補償調節水量。

②利於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迴圈,利於水土保持和防止

③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

(3)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北水南調工程

①原因:北部薩克拉門托河等水量豐沛;南部水資源短缺,而需水量較大

②影響:不僅緩解了南部缺水地區城市和工農業用水需求,使其成為生產出口基地和美國石油、電子和軍事等尖端新興工業中心,而且產生了水力發電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

問題磁場

(2)閱讀材料,思考回答問題。

材料西電東送是指開發青海、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陝西等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

北線(路線a):將內蒙古、陝西、山西等省區的坑口火電站的電能和黃河上中游的水電向華北電網輸送。

中線(路線b):以三峽水電為核心,將三峽和金沙江幹支流的水電向華中、華東電網輸送。南線(路線c):

將貴州烏江、雲南瀾滄江和桂、滇、黔交界處的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資源以及黔、滇兩省坑口火電站的電能開發送往廣東。

水電與火電相比具有什麼優點?

3.生物資源利用

(1)負面影響:森林的過度砍伐,直接導致

(2)正面影響:

①使農產品產量有了大幅提高,提高了飼養的

②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大幅度增加。

問題磁場

(3)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近幾年,北京許多古典園林為了美化環境紛紛引種西歐的冷季型草,這些園林裡原先的松柏樹都是耐旱、深根樹種,經常對冷季型草進行噴灌,導致樹根反向生長,造成一些「掛牌」的古樹被風吹倒而死,並且引種冷季型草的地方,昆蟲、鳥類數量明顯減少,就連蚯蚓都少見了。

①為什麼引進的冷季型草需要經常澆水?經常澆水產生了什麼後果?這種後果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②造成引種冷季型草的地方昆蟲、鳥類數量明顯減少,就連蚯蚓都少見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③以上引種冷季型草事件的教訓,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4.產業結構

(1)勞動力及形態變化

(2)地區差異

第三產業所佔比重越說明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就越高。

5.產業轉移

(1)原因:區域之間存在差異。

(2)過程:

(3)部門密集型產業。

自主核對:

1.(1)1/4 (2)①城市化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 ②地面塌陷

問題磁場

(1)推動山西省由能源大省到經濟強省轉變的關鍵是加大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適當壓縮原煤產量和生產規模,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發展煤化學工業,實現能源轉化,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良性軌道上來。

(言之有理即可)

2.(1)南水北調北水南調東水西調 (2)①生態河湖 ②地面沉降 ③水源 (3)①濕潤乾旱少雨 ②水果、蔬菜防洪旅遊

問題磁場

(2)水電與火電相比具有無汙染、可再生、運營成本低等優點。燃煤發電無論是在煤炭產地建坑口電站,還是在東部消費區建火電廠,燃煤造成的廢氣汙染和爐渣占地、土地再利用等問題都不好解決,所以說水電的開發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非常大。

3.(1)物種急劇減少 (2)①勞動生產率 ②生物產量

問題磁場

(3)①因為我國北京地區比西歐降水量少且季節分配不均引起了樹根的反向生長,樹木被風吹倒而死松柏樹長期適應了北京地區的自然環境,而多水環境使根變淺,減弱了抵禦大風的能力。

②生物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冷季型草的引進,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③不同區域自然環境不同,適宜生長的生物也不同。在引進外來物種時,必須充分考慮兩地不同的生態環境。

4.(1)減少增加 (2)大

5.(1)經濟總體水平 (2)創新活動發生 (3)勞動資源

疑難**

**一人類開發礦產資源對區域環境影響的利與弊

1.有利影響

以我國山西省煤炭開發為例,山西是我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目前,中國是第一大煤炭生產國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全國有1/4的產量和1/2以上的出口量來自山西。山西是我國以煤炭資源為基礎的能源工業和化學工業基地,能源工業成為山西的支柱產業,為山西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不利影響

[圖表點撥] 圖1-3-1 中國山西省煤炭資源的利用

本圖由兩幅**組成。左為機械化採煤,山西煤炭儲量大、***,分布相對集中,為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條件,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右為晉煤外運,晉煤外運主要是通過鐵路運輸,目前晉煤外運的主要路線是大秦(秦皇島)專線。

**二我國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

1.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

由於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平衡和區域間的發展水平差異,使水資源的供需不平衡,為調整水資源供需之間的矛盾,從而產生了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2.分析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線路選擇

南水北調輸水路線示意圖

(1)線路工程評價:線路工程內容包括線路分布、資源**量及安全性、施工難度、資金技術等。

(2)線路效益評價

資源跨區域調配也要充分考慮線路的效益。我國南水北調東線線路最長,水源地水質最差,但該線路沿線及輸入地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收效周期短,收效大,因此首選東線。

3.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影響

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影響可從正反兩方面分析,又涉及到輸入地、輸出地及沿線地區。

(1)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調入區)

(2)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對調出區和沿線地區)

**三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森林資源破壞嚴重,物種急劇減少

(1)砍伐森林面積大。

在歷史上,世界陸地2/3的面積曾經為森林所覆蓋,但是經過人類的長期開發,多數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壞殆盡,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變為農田和牧場。近300年來,已有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1/5的森林被砍伐。

(2)熱帶雨林是砍伐最嚴重的地區,尤其是巴西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動植物資源豐富,號稱「生物王國」,佔全球陸地物種資源的一半,而亂砍濫伐導致物種急劇減少。

(3)由於森林急劇減少,導致全球氣候失調,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生物多樣性銳減,這些都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

2.濫捕魚類成為造成海洋漁業資源破壞的重要原因

我國近海漁業存在著過度捕撈的現象,水產品產量逐年下降,而且個體越來越小。比如,大黃魚已從最高年產19萬噸降到8萬噸左右。應此,應該控制近海捕撈強度,大力發展濱海增養殖業和遠洋捕撈業。

3.人類培育了許多優秀生物品種

在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和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的幫助下,人類培育了大量優秀品種,如高產雜交水稻,無核柑橘等。其他生物新品種如高產蛋雞、肉雞、奶牛等還能大大提高飼養的勞動生產率。

中圖版必修三13《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教案

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第三節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目標 1 自然資源的利用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正確理解人類利用資源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 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了解產業轉移的原因及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掌握產業轉移對遷入區和遷出區的不同影響。樹立正確的環境觀。3。用全面的...

《3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學案

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教學目標 1 自然資源的利用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正確理解人類利用資源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 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了解產業轉移的原因及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掌握產業轉移對遷入區和遷出區的不同影響。樹立正確的環境觀。3。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重點自...

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學設計

第五課時 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第三節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目標 1.自然資源的利用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正確理解人類利用資源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了解產業轉移的原因及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掌握產業轉移對遷入區和遷出區的不同影響。樹立正確的環境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