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指導 中國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集錦

2023-02-02 17:27:04 字數 3386 閱讀 3729

莊子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但莊子提出更多的是自身的修煉,也就是說更多的是讓自己有道德,而不是讓他人來規範自己的道德行為,人的任何行為都是自然規律的體現,倡導人類順應自然。

4.墨子

墨子是我國戰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以「兼愛」和「非攻」為基本主張,同時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重視實踐。同時認為獲得知識的途徑「親知」、「聞知」和「說知」三種途徑,其中「說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性知識。

中公資深講師認為,墨子是躬行實踐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貢獻。(1)指出教與學是不可分的統一體。他把教與學比作和與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適息」。

(2)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3)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則。(4)強調學以致用。

5.荀子

荀子是我國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1)荀子首倡性惡論。他以為教育在「善偽」中有巨大作用。他還很重視「漸」,即環境的影響。經過長期的「積」和「漸」,教育可以使人發生質變。

(2)在德育原則和方法上,荀子提倡:①長慮顧遠。②積善成德。③培養德操。這些與孔孟的思想有相同之處。

(3)荀子一方面看重教師,一方面對教師提出了嚴格要求。他認為做教師要具備四個條件:①有尊嚴有威信;②有豐富的經驗和高尚的信仰;③能循序漸進、不凌不亂地進行教學;④能了解精細的道理而且能加以發揮。

此外要有廣博的學識和高深的學問。

6.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漢很有影響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有名的教育家。在德育方法上,他強調「謹小慎微」,採取「眾小成多、積小致巨」、「漸以致之」的方法。他要求「明於性情」,要「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壓其情之所憎者」。

他強調德育必須通過智育來進行,認為人犯錯誤往往是由於「知之所不明」,「雖有聖人之道,弗論不知其義」。所以他以為不學便不能成德,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他還注意到「積習漸靡」的作用,要防止外物對人不知不覺的侵蝕。

7.王充

王充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視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他雖然認為人性有善有惡,但他肯定善惡是可以改變的。

「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則赤」,又如「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人之善性,可變為惡,惡可變為善,猶此類也」。他還以竹木經過雕琢刻削可以成為器用,低下的土地可由人的「埤增」而成為高地作比喻,說明教育的可能性和人的可塑性;以「孔門**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說明教育的重要性。

在王充看來,天下沒有不可改變之性,沒有不可教育之人。只要「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後」,就是像堯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樣的人,也是可以勉於為善的。

8.顏之推

顏之推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撰寫的《顏氏家訓》是中國第一本論述家庭教育的課本。他從實際出發,認為國家大約需要六種人才:

一是有所作為的政治家,二是有修養的理論家和學者,三是有勇有謀卓絕善戰的軍事家,四是稱職清白的地方官吏,五是出使不辱君命的外交官,六是精通興建事業的管理者和工程技術專家。

顏之推認為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嚴肅的課題。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他主張從「胎教」開始,並對「胎教」提出嚴格的要求。

「胎教」之法是否科學有待研究,但他重視幼兒教育是對的。他認為一般人家沒有條件進行「胎教」,也要從嬰兒期進行教育。他主張「父以教為事」,但反對一味溺愛「姿其所欲」,把孩子嬌慣成家庭的暴君。

「少成若天性」,以後再教育就困難了,就是打死也無濟於事。

9.韓愈

韓愈是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韓愈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學所以為道」,道即「先王之教」,主要是儒家仁義道德。教育任務和內容,大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德育,包括仁義道德等整套儒家倫理;二是智育,有「詩、書、易、春秋」;三是政治教育,包含禮、樂、刑、政等。

中公資深講師認為,韓愈在教育方面還總結出許多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不少精闢而獨到的見解,豐富了我國古代教育學理論:第一,要善於識別人材、培養人材。第二,提倡勤奮刻苦、獨立思考。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惰。」這是他治學多年的寶貴經驗的結晶,也是他對前人治學經驗教訓的總結。第三,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生動活潑。

第四,重視師道和學無常師。

10.胡璦

胡璦是我國北宋初期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胡璦終生從事教育,對教育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他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胡璦講究教學藝術,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1)認真備課,以身作則。(2)熱愛學生,因材施教。(3)注意直觀教學,注意講清要點,注意聯絡實際。(4)注重實地考察。

11.王安石

王安石是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國中世紀的教育改革家。王安石認為變法的關鍵在於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變更天下之弊法」。欲有足夠的人才,必須由國家實行統一的「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其道」的教育制度。

他把教、養、取、任四者聯絡起來,在四者之中以教為根本,養是教的繼續,取和任是教和養的目的。他針對時病,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以改革教育制度,使之為新法服務:即自京師至地方皆設學校嚴選教官,教以「禮樂政刑」等為國所需之事;保證士子的物質生活,約之以禮,裁之以法,朝廷力行提倡,以形成新風氣;推選賢能,審其德才,試以事功,然後給予適當的爵祿;處之久而任之專,使得行其志意,以達成功。

12.朱熹

朱熹是我國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重視家庭教育與小學教育是朱熹教育主張的一大特點。他制定了《童蒙須知》、《程蒙學則》和《訓蒙詩》等,作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則。他認為只有從小打下基礎,學成技能,長大以後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在小學的基礎上,他還主張對學子進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學。

(2)重視教學與讀書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點。①他首先注重學習目的教育,認為乙個人要求學,必須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讀書」。②教學中他注意窮理與篤行。

窮理就是從理論上認真研究學問;篤行就是「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的實踐功夫。窮理與篤行並提,就是知行結合。③在教學中,他首倡循序漸進與熟讀精思。

④朱熹還明確提出教師的任務是指引學生讀書。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他主張嚴格要求,明細規定,多從積極方面教導,少從消極方面防止。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

13.王守仁

王守仁是明中葉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他主張從「致良知」入手,通過教育,把個人的私慾滅掉,儲存各人固有的天理「良知」,養成封建道德品性。

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

王守仁從「致良知」出發,在教學原則上提出許多值得重視的見解:

(1)重視躬行實踐。認為真知必須行,應在行動中學習,以求真知;

(2)重視獨立思考。認為教學是要引導學者「各得其心」,學習貴於「自求」「自得」;

(3)主張循序漸進。他認為學習必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4)主張因材施教。認為教師教人如醫生治病,要辨症施治,「夫良醫之治病,隨其病之虛實強弱,寒熱內外,而斟酌加減,調理補洩之,要在去病而已」。

2019政法幹警考試文綜之中國古代史備考指導

2014年政法幹警考試即將揭開序幕,該考試有一定特殊性 不同學歷的教育入學考試內容是不一樣的。而對於專科層次的同學而言,由於脫離課本時間較長,基礎比較薄弱,面對文化綜合 政治 歷史 地理 的考試,感覺如大海撈針,那對此有沒有具體方向進行備考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中公教育專家在此以歷史備考為例,結合重...

2019政法幹警考試文綜之中國古代史備考指導

2014年政法幹警考試即將揭開序幕,該考試有一定特殊性 不同學歷的教育入學考試內容是不一樣的。而對於專科層次的同學而言,由於脫離課本時間較長,基礎比較薄弱,面對文化綜合 政治 歷史 地理 的考試,感覺如大海撈針,那對此有沒有具體方向進行備考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中公教育專家在此以歷史備考為例,結合重...

2019政法幹警考試文綜之中國古代史備考指導

2014年政法幹警考試即將揭開序幕,該考試有一定特殊性 不同學歷的教育入學考試內容是不一樣的。而對於專科層次的同學而言,由於脫離課本時間較長,基礎比較薄弱,面對文化綜合 政治 歷史 地理 的考試,感覺如大海撈針,那對此有沒有具體方向進行備考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中公教育專家在此以歷史備考為例,結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