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優秀教案獲獎教案反思5參考大全 語文課

2023-01-31 11:00:06 字數 5335 閱讀 6224

(教學反思參考5)灰雀

講《灰雀》一文時,我緊緊圍繞關鍵字"愛"展開,引導學生討論了三種「愛」——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這是最淺層次愛的體現),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在體會這三種愛時,讓學生區分列寧與小男孩對灰雀「愛」的不同,並重點感悟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比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感受。

整個課堂教學也呈現流暢的態勢,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一、朗讀教學中,朗讀缺乏

本堂課,我和學生在**上進行得十分圓滿,但我卻有些忽略了朗讀這一塊。語文課堂,朗讀占有極大的比重,究竟怎樣合理地朗讀,才能做到適合於學生的發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與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發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才能有跡可循。

我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融入角色,將感情帶入文中,激情朗讀。可在實際教學中,我自覺還缺乏合理引導的手法,因而,課堂上,學生始終無法讀出列寧焦急尋找的語氣。這時,我雖提示學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愛的東西丟了,自己是怎樣的心情,但學生依舊把握不准。

而此時,我本該發揮作用,示範朗讀,可我卻忘了這麼做,可見,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後,這一環節,在學生沒有充分朗讀的情況下,我就進入了下一環節。在朗讀環節中,我還不會採取多種方式教學,這是我今後需要不斷學習的其中一方面。

二、課堂的臨時應變能力不足

課上,由於某乙個教學環節發生了遺漏,導致我在30分鐘內,就將課文內容結束。剩餘的5分鐘,我的心裡發懵了:我該怎麼過這5分鐘呢?

我採取了讓學生讀對話,自己再範讀對話。同科的老師隨後告訴我,我這樣一種處理方法,其實是將前面的教學環節進行了重複,或者說這樣安排不符合這堂課該有的節奏,要將它安排在課文理解中。在剩餘的時間內,老師們告訴我可以安排以下幾個環節:

讓學生想一想,動筆寫一寫「小男孩在聽了列寧找灰雀時焦急,為灰雀惋惜等的話後,那時他心裡是怎麼想的」,或者是「小男孩從這件事中,他明白

了什麼」,讓學生站在同齡人的立場上,更加能獲得情感的體驗和提高。也可以讓學生做做課堂練習本……總之,方法有很多種(當然,這麼做,並非為了填滿時間)。從這堂課中,我不僅明白了臨場應變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準備,才能讓課堂更好的完成,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發展;而在課堂教學時,做好隨時應變的準備,讓自己不拘泥於教案的束縛,又能真正將課堂的時間合理地運用。

(教學反思參考5)金色的草地

我所執教的《金色的草地》是蘇聯作家描寫的乙個有趣的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地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加強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這一維度,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

一、揭題

良好的教學氛圍,飽滿的學習熱情是學習成功的中國。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和生活經驗,對蒲公英有一定了解,因此這一步主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談自己對蒲公英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三年級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常用的識字方法,已具備借助字典認讀生字的能力。在這一步教學中,主要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識記的基礎上讀通課文。教師通過在語言環境中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三、細讀課文

1.學習1、2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的學習,我採用比較學習的方法。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變成金黃色,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第二自然段寫了我和弟弟為了尋開心揪掉這些蒲公英。

通過讀第一自然段,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很美,讀第二自然段抓住句子「就這樣,我們總是為了尋開心,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換詞練習「引人注目」,了解這麼美的蒲公英不被我和弟弟注意,我們不喜歡蒲公英,只是用它來尋開心,為後文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態度的變化(喜歡蒲公英)做鋪墊。

2.學習3、4、5自然段:

鼓勵學生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這一環節的學習,「在小組中說說『我』有什麼新發現?有了新發現後,『我們』有什麼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

利用複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

四、第五自然段,畫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裡,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度上的變化為什麼這麼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四第五自然段比較讀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由於我和弟弟仔細觀察,發現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

藉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四、總結全文

這一步的教學給了學生乙個充足的空間,通過全文朗讀談談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學生既可以談學前、學後對蒲公英的認識,也可以談自己喜愛的花草,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善於觀察是乙個非常好的習慣,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認識、新的想法、新的收穫、新的提高。然後請學生課後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寫一寫自己的新發現。這樣,把語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從而感悟學習語文是有趣的。

(教學反思參考5)美麗的小興安嶺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美景,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課文語言生動,向我們描繪了乙個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對學生訓練語言文字的精美文章。

本篇文章行文結構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謀篇布局,「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這是文章的中心句,又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教學中,我現抓整體再到部分,認真學習課文。接著,我讓學生認真讀描寫小興安嶺四季的段落,看看自己最細化哪個段落多讀幾遍,有位學生回答說喜歡春季,我就以小興安嶺的春季為例,進行語言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給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小興安嶺春天的美。然後,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有扶有放的學習夏、秋、冬三季,在學生自己讀文體會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交流,學生大多能體會到位,我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讀,體會到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比如,學生讀「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裡的影子」我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讀課文,學生都體會得十分到位,動靜結合,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抓住了各個季節的不同特點,介紹了我國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一堂課上完,我感受到了輕鬆與幸福,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上出一堂精彩的課,更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也更符合我們當前研修的精神,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才是真正的教語文,而不是教課文。

(教學反思參考5)去年的樹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話故事。文章講述了這樣乙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們分別後的第二年春天,小鳥回來只找到了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裡充滿了憂傷和惆悵,帶著些許傷感色彩,讚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迴腸的友情。

這篇童話內容雖然較其他童話簡短,作者也沒有用過多華麗的詞藻來修飾它,但是它所蘊含的道理卻是深刻的。

基於這樣的解讀,根據本文特點,為了簡化教學,所以作如上設計:

1.在本文的設計和教學中,遵循作者的思路,以「小鳥與樹的友情」為出發點,也以它為課眼,葉老曾經說道:「作者思有路,道路識斯真。

」「看整篇文章要看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開啟了窺視作品奧妙的門戶。這堂課都以「小鳥與樹的友情」為線索,在上課的過程中牢牢抓住小鳥與樹的珍貴友情表現在哪些地方,在不斷地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又一步步地感受鳥兒和樹的珍貴友情,這樣情感的昇華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單單給學生乙個蕩氣迴腸的友情。

這樣就極大地尊重了學生的主體,真實地做到了讓學生自主**。

2.抓住情感交流的方式——對話。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

文章一共有四處對話,分別是鳥和樹的對話,鳥和樹根的對話,鳥和門先生的對話和鳥和小姑娘的對話,這四次對話構成了乙個完整的故事,課文所要說明的道理也是從這四次對話中逐步地顯現出來。所以學生每談到一處對話,我都牢牢地把它抓住,進行指導,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學生的朗讀也一次次地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多個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

比如在剛開始鳥與樹的對話中,請學生找自己的好朋友讀一讀,演一演,充分展示出一對好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面對自己的好朋友,學生的情感也較容易出來,這樣也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間。打破了以往都是教師點名朗讀的慣例。下面其他的角色也是如此,文章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描寫,從而給師生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

只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朗讀,去感受,去體驗,才能真正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3.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我也是非常重視讀的,除此之外,我還運用了多種方法。

在文章結尾處安排小練筆,讓學生寫下要對小鳥說的話,一開始我還擔心學生會無話可寫,沒想到學生滔滔不絕,寫了很多,有安慰小鳥的,有讚美小鳥的……學生各有各的想法,效果挺不錯。

整堂課下來,失敗的地方也有很多,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一部分與一部分之間的連線不夠緊密,內容之間的轉換有時感覺有些突兀,也許是我上課時過多地考慮了自己,而較少地去考慮學生,從而使課堂上師與生的交流、互動不夠完善。三尺講台,我涉足的時間還不長,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教學各方面的水平都會得到提高。

(教學反思參考5)掌聲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從乙個內心自卑的人變成了乙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間的鼓勵和關愛。

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後面飽含著充沛的情感。

這篇課文是遠端研修期間殷慧老師執教的觀摩課例,當我準備講這篇課文的時候,我立馬想到就按殷老師上課的思路來講述這篇課文,我想看看我講出來的效果怎麼樣?因為殷老師用的教材是蘇教版的,我們用的是人教版的,課文內容有點出入,我就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稍稍做了一下調整。講完之後,感覺流暢,舒服,學生也能理解到位,總之是比較成功的。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第一課時重點指導兩次次掌聲,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這堂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後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在感悟掌聲的內涵教學中,通過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

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昇華。

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字產生共鳴。最後,在理解課文後,邊****邊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心中的掌聲,大多數學生都寫出了自己的體會,文章內容得到昇華。

這份教案讓我真正體驗了一次從教課文走向教課程的過程,葉聖陶老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閱讀、吃透課程標準,年段目標了然於胸,然後再去閱讀、理解,這樣在教學中才會胸有成竹,才會方向明確,才會游刃有餘,才會引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地中獲得進步。

從中也讓我感受到磨課的重要性,人多力量大,智慧型多。只要乙個學校能像這樣進行磨課,相信每位老師成長的更快。

中小學班隊會優秀教案評選方案

關於開展全鎮中小學主題班 隊 會 優秀教案評選活動的實施方案 各學校 根據 市教育局關於建立班主任成長機制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意見 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主題班 隊 會優秀教案評選活動的通知 教字 2015 14號 檔案精神,為進一步規範主題班 隊 會教學,發揮主題班 隊 會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的...

綜合中小學優秀教案案例說課要求

中小學優秀教案案例 一 課題 小學優秀案例分析及實踐課 一 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實驗教材 人音版 第一冊第四課 動物說話 三 教學目標 一 聆聽感受描寫小動物的歌 樂 曲及其有趣情景,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二 受音的長短,能用聲勢表現二拍子的強弱。三 用親切 柔和的...

中小學通用毛筆書法教案

中小學通用毛筆書法教案1 15課時全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筆法 授課時間 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毛筆。2 通過蘸清水的各種筆法的演示,讓學生體會和掌握筆毫在點畫中的各種變化。3 認識和運用各種筆法。過程與方法 講解法 演示法 比較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書法藝術是我們民族的一塊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