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預習在行程性評價中應採用的方法

2023-01-27 22:54:04 字數 886 閱讀 8478

作者:李曉豔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23年第11期

摘要:課前預習能幫助學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聽課有針對性,從而有利於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但是如果教師只簡單地要求學生預習,而不提出相應的預習要求,也是不會達到預習效果的。

因此,政治課布置預習作業時要提前做好準備,並採用恰當的方法。

關鍵詞:行程性自主學習預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84-01

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不僅體現在一次考試成績上,更應該體現在學生是否有學習的興趣,以及是否學會了有效的學習方法,體現在是否具備了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課前預習是一種**發現式學習方法,它與以往傳統一言堂式教學方法不同,而是學生親自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從發現問題,經歷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這種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合作**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培養了能力。

課前預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框架結構預習法

也就是根據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把教材的邏輯結構、框架結構、知識體系概括出來的方式,這對於提高學生自我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一種比較傳統而常見的預習方式,主要適用於教學內容多而且複雜、理論性較強的章節。有時不適合採用框架結構預習法,比如課本上章節的知識體系很明確,邏輯性強,則沒有必要。

要想順利進行課前預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方法是否正確,關係到預習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內容,指導學生從「粗讀---細讀---精讀」這一基本方法入手。

首先進行「粗讀」:指導學生迅速瀏覽全課,在瀏覽課程標題、框架標題和小標題的過程中,明確本課的講述重點,明白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第二步開始「細讀」:

目標是找出重點和疑點,有利於教師在講課中針對性地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

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 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要自己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那麼,預習要做哪些事?葉聖陶先生說 預習事項無非翻查 分析 綜合 體會 審度之類。...

如何提高課前預習的實效性

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乙個重要措施,它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新課的內容,了解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 在預習過程中,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作為問題提出來,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發現學習中的重點 難點,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需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否...

如何提高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效率,是每個教師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在面對長篇幅,大容量的文學作品時,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爭取更高的課堂效率呢?除了教師課前精心的準備,課中的教學技巧之外,我們不能忽視學生課前預習的這個環節。雖然課前預習是一項常規性的工作,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認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