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運動與平衡模型解析

2023-01-24 21:57:04 字數 4753 閱讀 5173

高中物理課標卷考試模型解析

一、勻速直線運動模型

【模型概述】

勻速直線運動:兩種方法(公式法與圖象法)

【模型講解】

重點。建構直線運動的物理模型,再現直線運動的物理情景

[真題2](2006全國ⅰ)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濃雲層.為了測量雲層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為d=3.0km處進行一次**,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聲和由雲層反射來的**聲時間上相差δt=6.0s.試估算雲層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km/s.

[解析] 如圖1-1-1,a表示**處,o表示觀測者所在處,h表示雲層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聲直接傳到o處所經時間,則有 d=v t1 ①

用t2表示**聲經雲層反射到達o處所在經時間,因為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故有

②已知t2- t1=δt ③

聯立①、②、③,可得

④代入數值得 ⑤

[答案]

[名師指引]考點:勻速運動規律及要用.高考常用超聲波、聲波、光、無線電波等測量距離,求解時畫出示意圖能快速確定求解思路

例2、、.圖1—9中的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出並接收超聲波脈衝訊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訊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圖b中p1、p2是測速儀發出的超聲波訊號,n1、n2分別是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訊號,設測速儀勻速掃瞄,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t=1.0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則根據圖中可知,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訊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是_________m,汽車的速度是________m/s.

圖1—9

3.設測速儀掃瞄速度為v′,因p1、p2在標尺上對應間隔為30小格,所以格/s.

測速儀發出超聲波訊號p1到接收p1的反射訊號n1.從圖b上可以看出,測速儀掃瞄12小格,所以測速儀從發出訊號p1到接收其反射訊號n1所經歷時間.

汽車接收到p1訊號時與測速儀相距.

同理,測速儀從發出訊號p2到接收到其反射訊號n2,測速儀掃瞄9小格,故所經歷時間.汽車在接收到p2訊號時與測速儀相距.

所以,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訊號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s=s1-s2=17m.

從圖b可以看出,n1與p2之間有18小格,所以,測速儀從接收反射訊號n1到超聲訊號p2的時間間隔. 所以汽車接收p1、p2兩個訊號之間的時間間隔為汽車速度m/s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

【模型概述】

六個概念要明晰、四三四二是規律

七種方法靈活用、七大模型要建立

【模型規律】

四個核心公式: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位移平均速度公式:.

三個重要推論:(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相鄰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

可以推廣為:sm-sn=(m-n)at 2

(2)某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等於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某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即時速度公式(不等於該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無論勻加速還是勻減速,都有.

四個小結論:

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如果初速度為零,或者末速度為零,那麼公式都可簡化為

以上各式都是單項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間的比例關係.

①前1s、前2s、前3s……內的位移之比為1∶4∶9∶……

②第1s、第2s、第3s……內的位移之比為1∶3∶5∶……

③前1m、前2m、前3m……所用的時間之比為1∶∶∶……

④第1m、第2m、第3m……所用的時間之比為1∶∶()∶……

兩個運**像:

用影象研究物理現象、描述物理規律是物理學的重要方法,運**象問題主要有:s-t、v-t、a-t等影象。

注意: .v-t圖象。能讀出s、t、v、a的資訊(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線下的面積表示位移)。可見v-t圖象提供的資訊最多,應用也最廣。

一、x-t影象

1,x-t影象的橫座標代表時間,縱座標代表位移,

2,物理意義:反映做直線運動的物體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係。

3,資訊(1)初始時刻的位置,時間為零時的位移值,即影象與縱座標的交點

(2)速度的變化規律:影象的斜率

(3)任意時刻的位置:對應的縱座標

(4)某段時間內的位移:初末時刻縱座標的差值

(5)兩物體相遇的時刻與位置:影象上交點對應的橫縱座標值

二、v-t影象

1,v-t影象的橫座標代表時間,縱座標代表速度,

2,物理意義:反映做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係。

3,資訊(1)初始時刻的速度,時間為零時的速度值,即影象與縱座標的交點

(2)加速度速度的變化規律與方向:影象的斜率的大小與正負

(3)任意時刻的速度:對應的縱座標

(4)某段時間內的位移:影象與座標軸所圍的面積

「六看二變」——

「六看」一看軸、二看線、三看斜率、 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點

「二變」 1、影象之間的轉換 2、 運動場景與影象間轉換」

①點:圖線上的每乙個點對應研究物件的乙個狀態,特別注意「起點」、「終點」、「拐點」,它們往往對應乙個特殊狀態。

②線:表示研究物件的變化過程和規律,如v-t圖象中圖線若為傾斜直線,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③斜率:表示橫、縱座標上兩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乙個重要的物理量與之對應。用於求解定量計算對應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變化的快慢問題。

如s-t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t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積;圖線與座標軸圍成的面積常與某一表示過程的物理量相對應。如v-t圖象與橫軸包圍的「面積」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⑤截距:表示橫、縱座標兩物理量在「邊界」條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乙個很有意義的物理量。

一)剎車模型

【模型特點】本質是末速度為靈的勻減速運動,加速度與速度反向。

【模型策略】

1.對於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運動,可以看成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逆」過程,這樣就可

2.先求剎車時間和位移,然後分析討論。

【模型講解】

例1.圖1-2-11

如圖1-2-11所示,一輛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車長l=2 m,車上左側有一擋板,緊靠擋板處有一可看成質點的小球.開始時,小車與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0=5 m/s.某時刻小車開始剎車,加速度a=4 m/s2.經過一段時間,小球從小車右端滑出並落到地面上.求:

(1)從剎車開始到小球離開小車所用的時間;

(2)小球離開小車後,又運動了t1=0.5 s落地.小球落地時落點離小車右端多遠?

解析:(1)剎車後小車做勻減速運動,小球繼續做勻速運動,設經過時間t,小球離開小車,經判斷知此時小車沒有停止運動,則x球=v0t ①

x車=v0t-at2 ②

x球-x車=l ③

代入資料可解得:t=1 s ④

(2)經判斷小球離開小車又經t1=0.5 s落地時,小車已經停止運動.設從剎車到小球落地,小車和小球總位移分別為x1、x2,則:x1= ⑤

x2=v0(t+t1) ⑥

設小球落地時,落點離小車右端的距離為δx,則:δx=x2-(l+x1) ⑦

解得:δx=2.375 m.⑧

二)自由落體模型

【模型特點】自由落體運動為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a=g;機械能守恆。

【模型策略】 1.從下落點入手建立方程

2. 利用中時速度求解

3.巧用比例方法

【模型講解】

題型一:最後一秒位移問題

【例1】乙個物體從塔頂上下落,在到達地面前最後1s內通過的位移是整個位移的9/25,求塔高.(g取10m/s2)

解析:設物體下落總時間為t,塔高為h,則:

,由上述方程解得:t=5s,所以,

答案:[方法技巧]通常要用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特殊規律求解

題型二:雨滴過窗問題.

例2.. 如圖所示,已知窗戶bc高為△h=1.5m,b距樓頂a為h=5m,小球自a點自由落下來,求小球經過bc的時間△t。

解析:根據

由圖可知

評析:小球經過窗戶bc的時間是指小球在下落過程中由b運動到c的時間,這段時間也是小球自由下落到c的時間與小球自由下落到b的時間之差。

題型三:自由落杆問題

例3. 如圖2所示,長度為5m的鐵鍊,上端懸掛在o點。若從o點放開鐵鍊,讓其自由下落,求鐵鍊通過o點下方25m的a點所用的時間。(g取)

圖2解析:鐵鍊通過o點下方25m處的a點所用時間是指從鐵鍊的下端到達a點至鐵鍊上端到達a點這個過程所用的時間,鐵鍊從開始自由下落至下端到達a點,通過的位移為:

同理,得

鐵鍊通過a點所用的時間為:

評析:桿狀物體下落時,把端點轉化為質點問題進行處理

題型四:求自由落體加速度問題

例4..用滴水法可以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來水龍頭下面固定一塊擋板a,使水一滴一滴持續地滴落到擋板上,如圖所示,仔細調節水龍頭,使得耳朵剛好聽到前乙個水滴滴在擋板上的聲音的同時,下乙個水滴剛好開始下落.

首先量出水龍頭口離擋板的高度h,再用秒錶計時,計時方法是:當聽到某一水滴滴在擋板上的聲音的同時,開啟秒錶開始計時,並數「1」,以後每聽到一聲水滴聲,依次數「2,3,…」,一直數到「n」時,按下秒錶按鈕停

止計時,讀出秒錶的示數為t.寫出用上述測量方法計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示式:g

答案題型五:**留痕問題

例5.有一種「傻瓜」相機的**時間(快門開啟到關閉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估測該相機的**時間,有位同學提出了下述實驗方案:

他從牆面上a點的正上方與a相距h=1.5 m處,使乙個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過a點時,立即按動快門,對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圖所示的**,由於石子的運動,它在**上留下一條模糊的徑跡cd.已知每塊磚的平均厚度是6 cm.

高考物理物體的平衡

專題複習 物體的平衡 知識結構 重點難點 一 共點力 由於在物理學中常把物體簡化成為質點,不考慮物體的大小和物體的轉動,因此對於作用於質點上的幾個力,必然交於一點,形成共點力 有的實際問題中,幾個力的交匯點不是在質點上,而是交於物體外的一點,也稱為共點力 如圖1中,兩根繩子吊著的電燈,三根繩子交於點...

高考經典物理模型衝擊塊模型一

衝擊塊模型 1 連線體問題與衝擊塊模型 一 學習內容 通過連線體問題的討論,突出專題複習方法 以三個分析 受力分析 過程分析,特定狀態分析為命題重點。將知識重點與思維方法統一起來,從中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應變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二 例題分析 例1 請做個小實驗 材料 乙個金屬螺母,一張紙片。實驗...

高考經典物理模型人船模型二

m 2m2 s t m1 m2 l s t 0 解得 s m1 m2 l m m1 m2 例3 某人在乙隻靜止的小船上練習射擊,船和人連同槍 不包括子彈 及靶的總質量為m,槍內裝有n顆子彈,每顆子彈的質量為m,槍口到靶的距離為l,子彈射出槍口時相對地面的速度為vo,在發射一顆子彈時,前一顆粒子彈已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