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問題更需要勇氣

2023-01-22 22:33:02 字數 1154 閱讀 9995

在一些地方,有的領導幹部忙於交際應酬,對具體工作不管不問,出現問題時一頭霧水,搞不清楚狀況。有的面對問題時「打桌球」,互相推諉、躲躲藏藏,把新問題推成了「老大難」。有的則「和稀泥」、「紙包火」,能拖則拖,把小問題淤積成了大問題。

其結果是直接導致領導幹部乃至**部門公信力的喪失。

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矛盾和問題有所增多。正如馬克思所說,「問題是時代的口號」,矛盾的出現反而是解決前進障礙、推動發展進步的重要契機,歷史正是在問題和矛盾的不斷產生與解決的迴圈過程中向前發展的。出現問題就怕得不得了,不敢正視,不敢直面,不是乙個唯物主義者應有的態度和心胸。

是否敢於直面問題,是乙個態度問題,更是乙個能力問題,有時候能力甚至決定態度。因而,在端正面對問題的態度時,著眼於建樹直面問題的能力很有必要。

敢於直面問題,首先就要有面對質疑的承受能力。承受能力源於面對問題時的底氣,而底氣則取決於對待工作「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事業心、責任感。作為領導幹部,在任何名利的**下都要身正影直、清正廉潔、拒腐防變,確保不做問題的「典型」和「源頭」。

在複雜緊急的情況下,都要「每臨大事有靜氣」,確保頭腦清醒、不自亂陣腳。而在祥和安寧的環境下,應當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只有這樣,才敢在問題出現的時候「大大方方站出來」,才敢於承受各種可能的質疑,做到「心中有數、底氣充足」。

直面問題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能不能最終解決問題,關鍵在於有沒有準確到位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就像大夫看病一樣,前提是要對「頑疾」有正確的判斷,知道病症出在什麼地方,緣於什麼誘因。

這種能力的基礎,在於平時工作中對權力責任清楚於腦,對辦事方法和手段爛熟於心,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走向「把好脈」。而在抓重大工作、處理重點難點問題時,對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太起眼但事關全域性的「關節點」不放過,更多著眼於制度機制的建樹,做好預防和準備。如此,當問題出現時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癥結所在」,保證「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直面問題,不能沒有掌控大局的謀劃能力。有的領導幹部在處理棘手問題時,往往「拆東牆補西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慌不擇路」。究其原因,就在於缺乏全域性意識,找到了「點」但顧不了「面」,以致顧此失彼,使工作陷入被動。

只有站在全域性高度,冷靜分析問題性質和**,弄清問題是否有傾向性、普遍性,準確評估損失程度和影響範圍,防止問題「蔓延開來」,同時杜絕「早完早了事」的想法,著眼於從根本上、系統地解決問題,才不會「按下葫蘆起了瓢」,才有問題「攻克乙個、解決一片」之效。

接受比改變現實更需要勇氣六辯質詢與總結

辯論賽 接受比改變現實更需要勇氣 六辯總結陳詞 主席,評委各位同學大家好。我首先對正方四位辯手表示真心的感謝。因為是他們讓大家明白了乙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外來觀點,哪怕是像對方辯友這樣針鋒相對的反面觀點對我方觀點的進一步完善和闡述也是利大於弊的。從而使我們更加堅信接受比改變現實更需要勇氣。剛才對方辯...

學生評教更需要正能量

學生從正面評價教師的九項指標 有工作就一定有評價。在管理學上有一句重要的話 請您告訴我,如何評價我,那麼我就告訴您,我將怎樣行事。評價必須以促進成長為基本目標。如果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進,而不是審判,那麼被考評的物件就比較容易接受。在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有一項內容是學生評教,多數學校的評教方案是讓學生在...

青春需要理想,理想更需要奮鬥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我叫 來自高2015級 9 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 是 青春需要理想,理想更需要奮鬥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乙個故事 曾經在非洲的森林裡,有四個探險隊員來探險,他們拖著乙隻沉重的箱子,在森林裡踉蹌地前進著。眼看他們即將完成任務,就在這時,隊長突然病倒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