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 為人之本興國之基

2023-01-19 15:57:06 字數 1048 閱讀 6307

恪守諾言和約定。誠信要求人們遵守諾言、契約,反對毀約和違背諾言的行為。這裡所說的諾言和約定,既包括由人們自己承諾而引發的特定權利和義務,也包括國家法律、法規、政令、規章制度等規定的普遍權利與義務。

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的著力點

發揮政務誠信的示範引領作用。古人云:「政者,正也。

」政務誠信是社會誠信的風向標、定盤星。取信於民是為政之道。應通過管理和教育,使行政人員樹立法治思維,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公開政務資訊,使權力在陽光下執行,避免違背社會公平正義的腐敗行為;確保制度科學、合理、有效,履行對公眾的承諾,避免「朝令夕改」和「新官不理舊賬」等失信現象。

領導幹部要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樹立誠信形象,提高**公信力。

營造講誠信的商業文化氛圍。社會成員的誠信觀念、信念和品行,與社會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產品摻假作偽、商品**欺詐等虛假商業行為,不僅會加重社會成員普遍懷疑和猜忌心理、加大交易成本,而且會消解社會成員的誠信道德信念和意志、誘發欺騙失信行徑。

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應加強監管力度,引導、教育人們在商業活動中誠實守信,不造假、不摻假,做到童叟無欺等,積極營造講誠信的商業文化氛圍。

開展生活化的誠信教育。圍繞誠信方面的法律規定、信貸業務、信用卡辦理、信用消費、職業發展等,開展針對性強的誠信教育,使人們進一步明確在信用經濟時代如何利用「信用」為自己生活服務、如何通過誠信的收益累積增強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從而增強人們誠實守信的行為動力,真正「讓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加強社會組織的誠信建設。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的主體,不僅包括社會個體,也包括各種社會組織,如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從事職業活動的社會成員分屬於不同的社會組織,組織對內對外是否遵守誠信原則以及是否形成誠信的工作氛圍,直接影響社會成員個人誠信品行的形成。

組織誠信的缺失,無論對社會個體誠信理念還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都是巨大的。因此,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應加強社會組織的誠信建設。

發揮誠信道德模範的社會輻射效應。誠信道德模範是人們身邊的道德標桿,具有「潤物細無聲」的道德說服力。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應大力宣傳誠信道德模範真實感人的事蹟,營造誠實守信光榮、虛假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誠信道德模範的社會輻射效應。

誠信乃為人之本西塘小學

大曹鎮西塘小學五年級劉曉陽 指導教師劉秋智 魯迅先生所說的 誠信是為人之本 誠信,就是要誠實 守信用,對自己 對他人 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最起碼的道德標準。我們走進了學校校門,跨入了文明禮堂,誠信,已經不緊緊只是停留在言語和書本之上那麼簡單。誠信,對於...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誠信,為人之本

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誠信,似一精神紐帶規範我們日常的行為。我國古代的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說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教育人們做人要講信用。古今中外,誠信的事例舉不勝數。古有孫臏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曾子殺豬教子,今有鄧穎超冒雨赴約,列寧依...

誠信是立足之本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這是德萊的名句,每時每刻都在為我們敲醒警鐘 誠信是立足之本。守誠信一向是中華傳統美德,貫穿了古今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的美好。一諾千金 很好地詮釋了誠信的重要性。遠在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每個人可能都聽說過 諸葛亮輔佐劉備並受託孤之重任,正如 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