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現狀分析及優化對策

2023-01-18 15:48:05 字數 980 閱讀 3388

作者:劉頌根

**:《中國集體經濟·上》2023年第07期摘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金是經濟發展的「血液」。

加快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金融的支援,而農村金融發展離不開乙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文章從分析當前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現狀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優化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生態;農村金融;金融生態環境

一、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一)農村生產力較落後

我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人均生產力低下,而畝均生產力很高。這說明,我國農業產值的創造是以勞動力的投入為條件,反映在農村就業結構上,就是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從事農業的就業比重高達60-70%。這種勞動替代資本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背後隱含的是我國農業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低,農業投入產出比低,利潤率低下。

在社會整體資本不足的情況下,農業較其他產業為低的資本收益率內生地阻礙了包括金融信貸在內的資本的持續流入。如圖1所示,農業信貸規模的增長速度遠遠低於我國金融機構的信貸規模速度,二者形成剪刀差。另外,我國農業生產有乙個重要特徵就是作為生產活動主體的農戶是分散的、兼業的,造成金融交易費用過大的問題。

而且農戶生產生活在戶內合一,造成金融信貸投放後續監督乏力,信貸風險加大。

(二)農村市場化水平較低

一是農民對市場經濟適應能力較弱,經營規模小,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相當突出;經營管理素質差,農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不強,對市場訊號反應不夠靈敏。二是市場體系發育滯後。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較大矛盾,目前農產品市場大多數是初級綜合性集貿市場,交易方式停留在小範圍現貨交易上;市場行為不規範,制度建設不足,存在嚴重的壓級壓價現象;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發育不健全;土地、勞動力、科技、金融、資訊等要素市場還未真正形成。

三是巨集觀調控極待加強。缺乏調控手段,未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作用,農民進入市場得不到有效保護。農村市場化水平低使得農民難以通過市場來降低生產成本,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不能獲得合理的收益,這從本質上限制了資金的投入。

另外農村各項要素市場未形成,阻礙了信貸資金的投入渠道。

論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

一 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理論基礎 1.農村金融理論綜述信貸補貼論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農村金融的主導理論。八十年代以後,農村信貸補貼論逐漸被農村金融市場論替代。農村金融市場論特別強調市場所起到的調節作用,指出農村資金機會成本較大,認為政策性的金融會破壞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農村的金融中介結構可以通過利...

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分析

摘要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展以及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忽視,農村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本文對造成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出台農村生態環境改善的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援。關鍵詞農村 生態環境 惡化 原因 農村的生態環境是農村進行經濟 政治 文...

論我國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

關鍵字 金融生態產權信用 摘要 隨著 金融生態 概念的提出,金融生態領域的研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金融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隨著金融業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國金融體系已暴露出許多問題。本文將從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這個角度,分析我國金融生態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並提出優化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