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系統解剖學教學大綱

2023-01-16 13:15:04 字數 4331 閱讀 7434

人體解剖學教學大綱

(供臨床、影像、營養等專業用)

前言人體解剖學是按人體功能系統研究人體正常形態結構的科學,是醫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闡述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形態結構知識以及在人體的配布和相互關係,其主要目的是為學習其它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奠定堅實的形態學基礎。

通過本學科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系統解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和樹立辨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形態和功能相關聯、區域性和整體相統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及進化與發展的觀點來學習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總授課學時為100學時,其中理論學時為58學時,實驗學時為42學時。

教學組織與方法

【教學組織】

本門課程在學院教務處和基礎醫學院的統一組織下實施教學。教學中自始至終貫徹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和三嚴(嚴肅態度、嚴格要求和嚴密方法)的要求。

本課程重點學習系統解剖學,用以闡明組**體的各系統、各器官的系統結構與系統間的相互關係,建立人體形態結構的整體概念;教學環節由講課、實習,自學、提示小結以及考試等環節組成。實習課包括觀察標本、模型、**、幻燈、錄象和示教。

【教學方法】

1.教師要認真備課(備內容、備方法、備物件),寫好教案。講課突出重點,講透難點,注重啟發式教學。充分利用掛圖、幻燈、模型、標本和多**等手段,加強形象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按進度預習每次課的內容,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講授範圍及專業名詞,以增強聽課效果。實習課是通過觀察實物驗證理論的過程,除要求學生課前複習好理論外,課中要多摸、多看、多思。通過實習,學生對教學大綱上所要求的形態結構要達到三會(會認、會找、會描述)。

3.考核:本學科為考試學科,課程結束時進行考試;考試包括實物考試和理論考試。考核計分:⑴ 實物分20分 ⑵ 理論考試分 80分。

4.教學總結:考試評卷後及時對教學過程、學生學習、考核試卷、考核成績等進行總結分析,及時上報有關單位,並提出改進建議。

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緒論【目的要求】

1.了解:人體解剖學的定義、發展簡史與分科;體型、變異與畸形的概念

2.熟悉:人體的組成和系統的劃分

3.掌握:學習人體解剖學的基本方法、常用的解剖學術語

【教學內容】

1.一般介紹:人體解剖學的分科;人體解剖學發展簡史;我國人體解剖學的發展歷程

2.詳細講解:人體的分部與器官系統

3.重點講解:解剖學姿勢、方位術語與人體的軸與面;人體器官的異常、變異和畸形

【授課學時】1學時

運動系統

第一章骨學

第一節總論

【目的要求】

1.了解:骨的生長、發育

2.熟悉: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及臨床意義

3.掌握:運動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骨的數目;骨的形態、分類、構造和功能;各骨的重要骨性標誌

【教學內容】

1.一般介紹:骨的發生和發育

2.詳細講解: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骨的表面形態

3.重點講解:骨的構造、分類、可塑性

【授課學時】1學時

第二節中軸骨骼

【目的要求】

1.了解:椎骨的數目;肋的數目、分類;骶骨的形態;顱前、後囟的位置及閉合時間

2.熟悉:椎骨的分部、各部椎骨的特徵;顱底內、外面的血管、神經;通過的孔和其它結構

3.掌握:椎骨的形態;肋骨的基本形態;胸骨的位置、分部;軀幹骨的骨性標誌;顱的組成和功能;顱的整體觀及主要結構;鼻旁竇;顱骨的骨性標誌;顱骨各骨的名稱、位置

【教學內容】

1.椎骨、胸骨、肋、腦顱、面顱

2.顱的整體觀

3.新生兒顱的特徵及生後變化

【授課學時】實習6學時

第三節附肢骨骼

【目的要求】

1.了解:腓骨、腕、掌、指骨、跗、蹠、趾骨的形態結構

2.熟悉:上、下肢骨的數目、位置

3.掌握:附肢骨的組成、形態、主要結構,各骨的骨性標誌

【教學內容】

1.上肢骨:上肢帶骨;自由上肢骨;上肢骨常見的變異與畸形

2.下肢骨:下肢帶骨;自由下肢骨;下肢骨常見的變異與畸形

【授課學時】實習2學時

第二章關節學

【目的要求】

1.了解:腕骨間、腕掌、掌指及指間關節的組成;骶髂關節、跗骨間關節、跗蹠關節、蹠趾關節和趾間關節的組成和運動

2.熟悉:骨性胸廓的整體觀和運動及年齡變化和性別差異

3. 掌握:關節的基本結構、輔助結構和功能;各主要關節的構成形態結構和功能(胸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橈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距小腿關節);椎骨的鏈結、脊柱和胸廓的形態、整體觀和運動;顱的鏈結、小兒顱的特點;骨盆的組成、分部;骨盆上、下口的圍成;骨盆的性別差異;坐骨大、小孔的圍成;足弓的構成及功能

【教學內容】

第一節總論

1.直接鏈結:纖維鏈結、軟骨鏈結、骨性結合

2.間接鏈結:關節的基本構造、關節的輔助結構、關節的運動、關節的分類

第二節中軸骨鏈結

1.軀幹骨的鏈結:脊柱、胸廓

2.顱骨的鏈結:顱骨的纖維鏈結和軟骨鏈結、顱骨的滑膜關節

第三節附肢骨鏈結

1.上肢骨的鏈結:上肢帶骨鏈結、自由上肢骨鏈結

2.下肢骨的鏈結:下肢帶骨鏈結、自由下肢骨鏈結

【授課學時】3學時,其中實習2學時

第三章肌學

【目的要求】

1.了解:各部筋膜和區域性記載;表情肌的特點、分布情況、名稱、位置及作用;四肢肌的區域性記載、手、足肌的分群、名稱及作用

2.熟悉:肌的命名法;髂腰肌的位置及作用;前臂肌的名稱、位置及作用

3.掌握:骨骼肌的形態、構造、功能和肌性標誌;肌的輔助結構;頭、頸、背、胸、腹各部主要肌的名稱、起止、形態、功能;上述各部肌的分群、分層、排列、功能;隔的位置、形態和作用;四肢主要肌的名稱、位置、起止、形態、功能和肌的分群、分層、排列

【教學內容】

第一節總論

1.肌的形態和構造

2.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3.肌的命名法

4.肌的輔助裝置:筋膜、滑膜囊、腱鞘、籽骨

5.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6.肌的發生與異常

第二節頭肌

1.面肌: 顱頂肌、眼輪匝肌、口周圍肌、鼻肌

2.咀嚼肌: 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第三節頸肌

1.頸淺肌與頸外側肌: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2.頸前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

3.頸深肌:外側群、內側群

第四節軀幹肌

1.背肌:背淺肌、背深肌、背部筋膜

2.胸肌:胸上肢肌、胸固有肌、胸部筋膜

3.膈4.腹肌:腹前外側群、後群、腹股溝管、腹股溝三角、腹部筋膜

第五節上肢肌

1.上肢帶肌: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下肌

2.臂肌:前群、後群

3.前臂肌:前群、後群

4.手肌:外側群、內側群、中間群

5.上肢的區域性記載

第六節下肢肌

1.髖肌:前群、後群

2.大腿肌:前群、內側群、後群

3.小腿肌:前群、外側群、後群

4.足肌

5.下肢的區域性記載

【授課學時】7學時,其中實習6學時

內臟學總論

上消化道

【目的要求】

1.了解:內臟的概念、組成和內臟的一般結構特點

2.熟悉:牙的種類、數目、形態和構造;舌粘膜的功能、舌肌及其作用

3.掌握:胸部的標誌線和腹部分割槽;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消化器官的位置、形態、結構、分部、重要毗鄰和功能

【教學內容】

第四章總論

1.內臟的一般結構

2.胸部的標誌線和腹部分割槽

第五章消化系統

上消化道

第一節口腔

1.口唇

2.頰3.顎4.牙: 牙的種類和排列、牙的形態、牙組織、牙周組織

5.舌: 舌的形態、舌粘膜、舌肌

6.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

第二節咽

1.咽的位置和形態

2.咽的分部:鼻咽、口咽、喉咽、咽壁肌

第三節食管

1.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2.食管的狹窄

3.食管壁的結構

第四節胃

1.胃的形態和分部

2.胃的位置

3.胃壁的結構

【授課學時】3學時,其中實習1學時

下消化道

【目的要求】

1.了解:齒狀線的意義

2.熟悉:空迴腸的位置;直腸的毗鄰

3.掌握:下消化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態、位置和長度;空、迴腸的區別點;大腸的分部及結腸的特點;闌尾的位置和根部的體表投影

【教學內容】

第五節小腸

1.十二指腸

2.空與迴腸

第六節大腸

1.盲腸

系統解剖學肌肉

一 總淪 1 肌的形態及構造肌附著於骨,由肌腹和肌腱兩部分構成。肌腹主要是橫紋肌纖維,色紅 柔軟且有收縮能力,肌腹外包裹有肌外膜。肌腱主要是平行的膠原纖維束,無收縮能力,多位於肌腹兩端,附著於骨。扁肌的腱性部分稱為腱膜。依據肌的形態分為長肌 多見於四肢 短肌 多位於軀幹深層 扁肌 多見於胸腹壁 和輪...

系統解剖學試題

一 填空題 本大題共12個小題,30個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小腿三頭肌由 和 合成,該肌可上提 2 臨床上常把 到 的消化管稱為上消化道。3 膽囊底的體表投影在 與 交點的稍下方。4 盲腸和結腸的形態特點是具有和 5 上呼吸道包括和 6 管是由末端與的排洩管匯合而成。7 心的傳導系統包括及...

解剖學迴圈系統總結

第章迴圈系統 一 心臟 二 動脈 1.肺動脈 2.體迴圈 三 靜脈 1.肺迴圈 2.體迴圈 交通途徑 肝門靜脈 胃左靜脈 食管靜脈叢 食管靜脈 奇靜脈 上腔靜脈。肝門靜脈 脾靜脈 腸繫膜下靜脈 直腸上靜脈 直腸靜脈叢 直腸下靜脈 或肛靜脈 內靜脈 髂內靜脈 髂總靜脈 下腔靜脈。肝門靜脈 附臍靜脈 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