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解剖學》教學設計家

2022-10-11 07:30:04 字數 4973 閱讀 5604

《家畜解剖學》教案 緒論

一、解剖學的定義:廣義的解剖學包括大體解剖學和顯微解剖學(組織學)兩部分。狹義的解剖學叫大體解剖學,它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是借助於刀、剪、鋸等解剖器械,採用切割的方法,通過肉眼、解剖鏡直接來觀察正常動物體內各器官的形態、結構的科學。

根據敘述方法和研究的目的不同又派生出許多分支:

1、 系統解剖學:按照機體機能進行敘述,10大系統:運動、被皮、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淋巴、神經、內分泌、感官。

2、區域性解剖學:把機體劃分為若干區域進行敘述,如胸部、腹部等,目的是為外科手術提供基礎。

3、比較解剖學:對各類動物的同類器官進行比較研究,如牛、馬、豬、羊。

4、發育解剖學:不同發育階段機體的構造形態的不同,如犢牛的胃和成年牛的胃之區別。

5、x射線解剖學:可了解活體各器官的形態結構。

家畜解剖學這門課主要以系統解剖學來敘述,結合比較解剖學,比較牛、馬、豬、羊同類器官的不同之處。

二、學習本課程的意義:

是畜牧、獸醫、衛檢、畜產品加工、動物營養等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學好家畜解剖學對後期專業課至關重要。如生理學,病理學、外科學等等。

三、學習方法:

要理論應聯絡實際,課堂認真聽講,認真**教師的示範標本,課餘可隨時來實驗室看標本。形態學屬於直觀教學,一定要多看標本、掛圖,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不可取的方法是沿用以往學習經驗,死背書本,要知道學習是乙個過程,「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夠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夠更深刻地感覺它」,要學會反覆地學,實驗之前要複習課堂內容,實驗之後要及時整理所掌握的內容。

參考書目:

1、蘇聯a.φ克立莫夫《家畜解剖學》4冊,2、塞普提摩斯.謝遜著《家畜解剖學》。

3、董常生主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家畜解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4、陝西人民出版社《家畜解剖學圖譜》。5、上海出版社出版,安徽農學主編《家畜解剖學圖譜》。

6、長春獸醫大學《馬體解剖圖譜》彩色。

四、畜體各部名稱:

畜體可分為三部分,頭、軀幹、四肢。

1、頭部:畜體的最前方,以內眼角和顴弓為界分為上方的顱部和下方的面部。(1)、顱部:

又分為枕部-----顱部的後方,兩耳之間。頂部-----枕部的前方。額部-----頂部的前方,兩眼眶之間。

眼部-----包括眼與眼瞼。耳廓部-----耳和耳根周圍的部分。(2)、面部-----口腔與鼻腔的周圍。

眶下部-----眼眶前下部鼻後部外側。鼻部------額部前方,包括鼻背和鼻側。鼻孔部-----包括鼻孔和鼻孔周圍。

唇部------包括上唇和下唇。咬肌部----顳部的下方。頰部-----咬肌部的前方。

頦部------下唇的下方。

2、軀幹:包括頸部、胸背部、腰腹部、薦臀部和尾部。(1)、頸部,以頸椎為基礎,頸椎以上的部分稱頸上部,以下的部分稱頸下部。

(2)、胸背部,前方較高的部分稱耆甲部,其後方為背部。兩側稱肋部,前下方為胸前部,下部為胸骨部。(3)、腰腹部,胸背部與薦臀部之間,上方為腰部,兩側和下方為腹部。

(4)、薦臀部,位於腰腹部後方,上方為薦部,側面為臀部,後方與尾部相連。(5)、尾部,以尾椎為基礎。

3、四肢各部:(1)、前肢----借肩胛和臂部與軀幹的胸背部鏈結。自近及遠分為肩胛部、臂部、前臂部,前腳部(包括腕部,掌部,指部)。

(2)、後肢----由近及遠又可分大腿部(股部)、小腿部和後腳部,後腳部又包括(跗部、蹠部,趾部)。

五、畜體的軸、面與方位術語

(一)軸:動物站立時,從頭端至尾部,與地面平行的軸稱為長軸。長軸也可用於四肢和器官,均以縱長的方向為基準,四肢的長軸則是從近端至遠端,與地面垂直。

(二)面:1、矢狀面,是與畜體長軸平行且與地面垂直的切面。在動物體長軸的正中線上的矢狀切面,把畜體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的切面叫正中矢狀面。

與正中矢面平行的矢狀面叫側矢狀面。2、橫斷面:是與畜體長軸垂直的切面,與器官長軸垂直的切面也稱為橫斷面。

3、額面(水平面),與動物體長軸平行,且與矢狀面和橫斷面垂直的切面。

(三)方位術語:1、前側和後側,作乙個橫斷面,靠近頭端的為頭側,造近尾端的叫後側。2、背側和腹側,靠近脊柱的一側稱背側,下面的叫腹側。

或者說,遠離地面的叫背側,靠近地面的叫腹側。3、內側和外側,造近正中矢狀面的叫內側,遠離正中矢狀面的叫外側。

用於四肢的方位術語:4、近端和遠端,靠近軀幹的一端叫近端,遠離軀幹的端叫遠端;5、前肢和後肢的前面叫背側,前肢的後面叫掌側,後肢的後面叫蹠側。

第一章骨學及關節學

第一節骨和骨鏈結總論

家畜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鏈結和肌肉三部分組成。骨骼構成畜體的堅固支架並維持體形,保護臟器,支援體重,是運動的槓桿。肌肉是運動的動力,骨鏈結(關節)是運動的樞紐。

骨和骨鏈結是運動的被動部分,肌肉則是主動部分。

一、 骨學總論

每一塊骨都是乙個器官,有一定的形態和動能,具備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的特點,並且還有改建和再生的能力。骨骼起到槓桿和保護的作用外,還是有機體鈣、磷代謝庫,維持血鈣平衡。骨髓還有造血的功能。

(一) 骨的型別,全身的骨因位置和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為長骨、扁骨、短骨和不規則骨四種。長骨:一般分布於四肢,呈現園柱狀,兩端膨大稱骨端,中部較細稱為骨幹。

骨幹內具骨髓腔。扁骨:一般為板狀骨,如顱骨、肋骨、肩胛骨等,起保護作用和附著大量肌肉。

短骨:多成群分布於四肢的長骨之間,如腕骨、跗骨,一般起緩衝衝擊力的作用。不規則骨:

形狀不規則,如椎骨,蝶骨,功能也比較複雜。

(二) 骨的構造:由骨膜、骨質、骨髓和血管、神經等構成。

1、骨膜被覆在骨表面的一層緻密結締組織膜,淡粉紅色,富有血管神經,深淺兩層:淺層為纖維層,富有血管和神經,具有營養、保護作用。深層:為成骨層,富有細胞成分,參與骨的生成和修復。

2、骨質:構成骨的基本成分,分骨密質和骨鬆質兩種。骨密質:

緻密堅硬,分布於長骨的骨幹和骨的表面。骨鬆質:分布於骨的內部,由許多骨小板和骨針交織呈現海棉狀,這些骨針和骨小板的排列方式與該骨所承受的壓力和拉力的方向是一致的,這種組合,既加強了骨的堅固性,又減輕了骨的重量。

3、骨髓:存在於骨髓腔及骨鬆質的間隙內。分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紅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有貯存營養的作用。

4、血管神經骨具有豐富的血液**。骨膜、骨髓均有豐富的神經分布。

(三)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骨是由有機質和無機鹽兩種化學成分組織的。有機質:主要為骨膠原,佔13,30——40%,它決定骨的彈性和韌性。。

無機鹽:主要成分為磷酸鈣、碳酸鈣、氟化鈣等,佔骨的23,60%——70%,決定骨的堅固性,硬度。有機質和無機鹽的比例隨年齡和營養狀況的不同,有很大變化。

幼——有機質多。老——無機鹽多。

二、骨鏈結總論

骨與骨之間的鏈結主要借助纖維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組織相連而組成骨骼。根據骨鏈結的方式及其運動不同分為兩類:直接鏈結,間接鏈結。

1 直接鏈結兩骨相對面或相對緣之間借結締組織直接相連,其間無腔隙,基本不能活動,或僅有小範圍內的活動。直接鏈結根據其鏈結組織的不同又分為:(1)纖維鏈結:

兩骨相對面或緣之間借纖維結締組織相連,鏈結比較牢固,一般無活動性。如頭骨縫間的縫韌帶,橈骨和尺骨的韌帶連合,這種鏈結大部分是暫時性的,老齡時逐漸變成骨性連合。(2)軟骨鏈結,兩骨相對之間借軟骨相連,有輕微活動。

如長骨的幹與骨骺之間的骨骺軟骨,椎體之間的椎間盤等。(3)骨性結合,骨性鏈結常由軟骨鏈結骨化而成。

2 間接鏈結:又稱關節,是骨鏈結中較普遍的一種鏈結方式。兩骨相對的面存在腔隙,周圍由能夠分泌滑液的滑膜相連,可作靈活運動,因而又稱滑膜鏈結或動鏈結,簡稱關節。

(一)關節的構造

關節基本的構造包括:關節面、關節軟骨、關節囊、關節腔四部分。關節面:

骨與骨彼此相接觸的光滑面,骨質緻密、光滑,彼此吻合。在關節面上覆一層透明軟骨稱為關節軟骨,關節軟骨表面光滑,富有彈性,有減少磨擦和緩衝震動的作用。關節囊:

是圍繞在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囊。附著於關節面的周緣,及附近的骨上,囊壁分內外兩層,外層:是纖維層,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保護作用。

內層:為滑膜層。薄而柔潤,由上皮組織構成,能分泌透明粘稠的滑液,有營養軟骨和滑潤關節的作用。

關節腔:為滑膜和關節軟骨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內有滑液。

關節的輔助結構: ①韌帶:存在於大多數關節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

由於韌帶具有不可伸縮性,因而韌帶的存在限制關節的活動,韌帶的位置決定關節的活動。 ②關節盤:是墊於兩節面之間的纖維軟骨板,如股脛關節的半月板,其周緣附著於關節囊,把關節腔分為上下兩半,使關節更加吻合一致。

③關節唇:為附著於關節周圍的纖維軟骨環,可加深關節窩,擴大關節面並有防止邊緣破裂的作用。

關節的血管和神經神經和血管主要來自附近血管的分支,在關節周圍形成網狀分支到關節囊。

(二)關節的運動:

關節在肌肉的作用下,可作各種運動,歸納起來有四種基本運動形式。a、屈伸運動:關節角度變小為屈,反之增大為伸,四肢關節多為屈伸。

b、內收和外展,關節沿身體縱軸運動,向正中矢狀面移動靠攏為內收,相反遠離為外展。c、旋轉運動:骨環繞垂直軸運動時稱旋轉運動,向前內側轉動的稱為旋內,向後外側轉動的稱為旋外,d滑動:

是指兩個平關節面之間的相互運動,如頸椎關節突之間的運動。

(三)關節的型別:

①按構成關節的骨的數目:分為單關節、復關節、

②根據關節運動軸的數目:可分為單軸關節、雙軸關節和多軸關節。單軸關節,一般由具有中間嵴的滑車關節面構成。

由於嵴的限制,只能沿橫軸在矢狀面上作伸屈運動。雙軸關節能在橫軸和縱軸上作屈伸左右擺動,如寰枕關節。多軸關節是由半球形的關節頭,和相應的關節窩構成的關節,如肩關節,髖關節,可作屈伸、內收外展和小範圍的旋轉運動。

通常,關節的韌帶限制關節的運動,單軸關節具有發達的側副韌帶,多軸關節則無側副韌帶。

第二節軀幹骨及其鏈結

一、軀幹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脊柱由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構成,構成畜體的中軸。

(一)椎骨的一般構造;由三部分組成:椎體、椎弓、突起。椎體:

位於椎骨的腹側,前面略突稱椎頭,後面稍凹為椎窩。椎弓:椎體背側的拱形骨板,椎體與椎弓之間形成椎孔。

所有椎孔連續形成椎管,內容脊髓,椎弓基部的前後緣各有一對切跡,椎鄰椎弓的切跡圍成椎間孔。 突起: 棘突橫突,棘突和橫突是肌肉和韌帶附著處。

椎弓的背側緣前後各伸出一對突起稱關節前突和關節後突。相鄰椎骨的前、後關節突成關節。

運動解剖學課堂教學

講稿第二學期 主講教師 李暉 第一次課 內臟學 一 教學任務 1.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2.掌握呼吸道的組成及功能 運動解剖學課堂教 動解剖學課堂教學37運動解剖學課堂教學講稿 第二學期 主講教師 李暉第一次課內臟學 一 教學任務 1.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2.掌握呼吸道的組成及功能 3.講...

15系統解剖學教學大綱

人體解剖學教學大綱 供臨床 影像 營養等專業用 前言人體解剖學是按人體功能系統研究人體正常形態結構的科學,是醫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闡述人體各器官 系統的形態結構知識以及在人體的配布和相互關係,其主要目的是為學習其它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奠定堅實的形態學基礎。通過本學科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系...

解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實踐

摘要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培養人才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解剖學是醫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基礎課,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將素質教育的精神滲透到教學過程的每乙個環節,是全面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關鍵詞 素質教育 解剖學 醫學生 教學 中圖分類號 r 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7484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