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的旅遊規劃與開發

2023-01-14 08:12:06 字數 5809 閱讀 8991

第一部分:西街的由來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儲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

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外,還保留著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乙個活的建築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又訴說著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滄桑巨變。

西街列屋成街始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東起雙門前(即今鐘樓下),西至唐故城西門―――素景門(址在今孝感巷口)。

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兄弟入據泉州,時值干戈蕩析之際,為加強防禦,乃於泉州城內創筑子城,設行春、肅清、崇陽、泉山四門。肅清門即子城西門,在當今西街新街與裴巷之間。

天佑元年(公元905年),王延彬權知泉州軍州事,以其妹為西禪寺尼,因拓城西地以包寺。西街因擴城延伸至今甘棠巷口。

五代南唐保大年間(公元943-957年),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對泉州州城加重版築,西城門(此時稱「義成門」)又移至今西街西端與西環交叉路口,西街隨之延伸。至是,西街路線基本定型。

西街成街至今歷經了2023年的滄桑歲月,直至**十二年(公元2023年)拓改馬路之前,沿街建築時遷代謝,但至今尚未見有文字記載或影象記錄。綜合清道光《晉江縣志》及近現代其他文獻資料記載,清末明初,從西街頭到五塔巷口直街中尚存的公共建築有造士坊、多士坊、會魁坊、肅清門樓、父子承恩兄弟進士坊、清時名賢解元坊、進士坊、狀元坊、都憲坊、恩榮坊、孝感坊、世科坊等。近百年來,西街因建設或破壞而發生了一些變化。

**元年(公元2023年),位於開元寺右、西塔前大街中的清黃培松「狀元坊」,因坊主任廣東協理提督時參與審判廣州起義的革命黨人,引起公憤,泉州中國同盟會支部遂發動群眾將其坊拆毀。

**四年(公元2023年),旅菲華僑宋文圃購置肅清門外西街北側粘氏舊厝,改建為大三開間雙護厝,前至置大石埕,埕東南角闢門,上嵌石匾「洲紫新築」。據近人陳祖澤《溫陵探古錄》稱,粘宅一直儲存明易學名家蔡清「蒙引樓」,宋文圃改建大廈時拆毀。

**十二年(公元2023年),泉州市政局拆西街至開元口,紫雲屏不動,留於路中(後南移至今址),至**十八年(公元2023年)全線完成,並鋪築水泥路面。據悉,當時的承包者在收取一筆捐款(一丈寬店面須交三十元)之後,只是在西街頭至井亭巷口一段,鋪設石板;而在井亭巷口以西,則只鋪上一層赤土。雨天路滑,行人稍不注意,隨即跌倒。

商店無法營業,只得以磚石讓顧客墊腳,一時婦孺皆罵。又因廊溝修砌不直,汙水不能流入西街橋,反而積聚於開元寺口。

**十四年(公元2023年),**教泉南堂牧師吳炳耀擴建泉西堂,包括教堂、鐘樓和牧師樓,為磚混結構、歐式建築風格。

**十八年(公元2023年),拆卸甲第巷口「恩榮坊」。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西街臨街片區內南北兩側陸續蓋起一批騎樓式洋房,約20餘座,比較分散,除極個別地段,均未成片聯群。

**二十六年(公元2023年),省**因抗戰下令拆除肅清門樓。

2023年開闢新華路。原西塔西側西街兩旁民居輻輳,南側乃滬江陳姓翰林第,當街明廣東提學檢事趙缶「清時名賢解元進士坊」(在西踏前)與明都御史朱鑑「都憲坊」(在解元進士坊西,翰林第前)全部拆除。2023年再次拓展加寬。

2023年徵用西街頭粘氏、史、傅三座大宗祠及周圍平房、閒雜地,建造福建省第一座寬銀幕影劇院。影劇院前闢廣場,瀕街設定宣傳廣告欄,2023年落成。

2023年在肅清門樓遺址南側,即會通巷與子城西濠之間闢建西菜市場。不久,濠溝溝面覆蓋為路面。

2023年,翻建水泥路面。

2023年,翻修西街路面。

2023年,整修西街路面,包括自來水管改造和兩側合流制邊溝擴容。

近年,開元寺將山門殿大門口兩旁店鋪拆除,建為八字外牆。舊時寺口兩側多為銷售民間丹膏丸散古老中成藥及青草藥店鋪,如「秋水軒」、「丹水堂」、「鵬山堂」等,後來部分鋪子改營旅遊紀念品。

第二部分:西街的特色

(1)開元寺及東西塔

泉州開元寺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開元寺作為古代大型公共性建築群, 其大型院落空間是城市整體空間形態中的重點。高大雄偉的東西雙塔與平鋪式的城市布局相對比, 豐富了城市的天際輪廓線, 是古城最為突出的城市景觀和泉州的標誌。

開元寺對於整個街區的經濟活動和城市生活有很大影響。首先, 開元寺是重要的佛教寺院, 香火旺盛, 西街兩側有不少是經營佛具用品的商店, 農曆每月廿六的傳統進香活動是一種生動的宗教民俗活動,是當地老百姓生活中真實寫照; 其次, 作為著名的景點也吸引了眾多的旅遊者, 帶動了街道的相關旅遊服務業。

( 2)街道坊巷格局與傳統視廊

在城市長期的發展過程中, 西街地區一直保持著傳統城市魚骨狀!的街道坊巷布局。西街道路現狀12m, 街道空間尺度宜人, 各支巷保持了較好的歷史風貌, 大部分在6m以下, 線形曲折, 汽車一般無法通行。

從西街進入兩側的支巷, 人們立刻可以感受到環境氣氛的突變, 擺脫了街道的喧鬧進入另一番安靜的天地中, 巷中兩側的民居建築及巷道本身豐富的空間

散發著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這也體現了傳統城市街巷的功能劃分, 「街是商業店鋪的集中所在, 巷是聯結各住居院落的入口」。從街到巷再到院落住家,逐步從公共性向私密性過渡, 這種街巷布局正是西街地區面貌特色重要的組成部分。

西街地區的街巷格局中有多條傳統的景觀視廊,如東街、西街、新華路某些位置望塔的視廊, 象峰巷望東塔、三朝巷望西塔的視廊, 威遠樓望雙塔的視廊, 等等, 是嚴格保護的物件。

( 3)肅清門遺址

唐子城西城門肅清門, 位於現西街裴巷南口與井亭巷北口之間、肅清橋(早廢)東側, 宋初子城只留肅清、行春、崇陽三城樓, 後一度廢圮, 清乾隆十七年重建, **期間又遭拆毀, 其遺址是反映泉州城建歷史的重要空間節點。

( 4)城心塔

在井亭巷北口民宅內城心塔, 據塔身須彌座題款, 明萬曆元年、清乾隆十四年兩次重修。2023年被列為泉州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5)泉州傳統院落式民居

街區內散落著大量的傳統民居, 主要有舊館驛民居保護片區, 其中分布著大量儲存較好的民居建築,集中展示了泉州民居各個時期多樣化的建築風格, 具有尺度宜人的街巷風貌和親切生動的生活氛圍, 其平鋪式的院落群體在空間形態上襯托了開元寺和東西雙塔的雄偉壯麗。

第三部分:西街開發現狀

( 1)沿街建築與街道景觀

沿街建築有一部分是近代風格的騎樓建築, 由於**時期拆城闢路中存在嚴重的只拆不建的現象, 這些騎樓斷斷續續, 不能形成與中山路一樣具有良好整體性的街道空間, 大多數騎樓店主更是將外廊部分納入室內營業面積; 儘管多數騎樓許多處於年久失修的狀態, 但仍具有一定歷史價值, 對於保持街道立面景觀的歷史韻味和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有許多沿街建築只是普通簡易的搭建房屋, 多為沿街瓦作坡頂形式, 大部分也已經破敗不堪, 對於街道景觀有不良影響。

( 2)街區居住環境

街區內部建築密度過高, 有些古民居破舊不堪,經濟狀況較差的人家只能進行簡易搭建; 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家建造私房的現象很普遍, 儘管房屋質量較好, 但與古城環境不相協調; 再加上產權分割而使房屋之間空間關係侷促, 使整體居住環境質量差, 街區建築空間紊亂無序, 嚴重影響到街區乃至整個城市的空間肌理與風貌特色。

( 3)歷史性建築現狀

街區中有一些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歷史性建築, 由於各種原因閒置、老化、衰敗, 從保護文物和城市風貌特色的角度, 需採取多樣化的拯救措施。

( 4)開敞空間

西街片區現狀開敞空間數量不足, 不成系統, 僅有的影劇院前廣場也被停車占用, 空間雜亂, 無法形**們休閒、駐足的場所。

( 5)道路交通、停車問題

西街街道人車混行, 交通擁擠不暢, 交通混亂; 停車設施嚴重不足, 只能利用道路旁、建築庭院與開敞空格間停車, 影響城市景觀和人們活動的空間。

( 6)西菜市場

西菜市場北臨西街, 處於西街支巷交匯的地方,一方面確實方便了附近市民日常買菜, 另一方面卻嚴重影響了西街街道的交通; 其次菜市場也有礙沿街景觀觀瞻。

( 7)片區內的工廠企業單位

泉州市區幾十家國營企業的效益普遍較差, 佔了古城區相當大比例的用地, 對古城環境質量有不良影響。

第四部分:西街片區保護與更新規劃策略

西街片區保護與更新規劃以保持風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續性為西街保護的根本原則, 採用漸進性的方式, 通過保護歷史遺產, 延續傳統風貌, 整治空間環境, 達到改善居住條件, 提公升文化品味, 合理展示利用的目標, 將西街建設為以生活、傳統商業和旅遊休閒為主要功能的街道。

( 1)街道空間採取整體控制原則

街道空間有關街區街巷格局、交通問題、商業街步行環境, 對於街區整體風貌有很大影響。為了創造良好的商業步行環境和整體統一的街道空間, 該街區街巷均不作拓寬, 西街街道保持現有的12m 寬度, 維持現狀沿街立面的小尺度片斷式組合方式, 同時也可盡量儲存沿街質量尚好的近代建築, 在更新中保持街道景觀的多樣性。

( 2)街區內部居住環境

對於居民的私房建造, 加強城市設計引導, 著重對層數、材料、色彩、建築細部進行控制, 注意處理相鄰建築之間的空間關係, 使街區在整體上具有古城空間肌理特徵。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整治環境質量, 鼓勵部分居民外遷, 調整民居產權關係, 改變老房子淪為大雜院

的狀況, 通過降低古城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 改善街區整體居住條件。

( 3)沿街與街區內部居住的空間過渡

在西街街道空間整治的過程中, 注意對原來一些直接通向街道的民宅前庭、石埕空間的保留與處理。這對於提高內部居民的居住環境質量、豐富街道空間層次、保護街區風貌的多樣性特點很有意義。

( 4)歷史性建築的保護與更新

從街區內的歷史性建築的現狀看, 部分文物建築和許多有一定價值的一般歷史性建築(包括一些典型民居、沿街近代騎樓立面)正處在閒置、缺乏維護的境地, 很容易進一步衰敗。為了盡量保護街區歷史風貌的多樣性, 一方面借鑑中山路修舊如舊的整治模式, 採用**引導, 居民參與的方式, 遵循漸進式的整治方法, 避免大拆大建, 對建築實體進行維護, 內部更新; 另一方面, 結合街區規劃需要積極開發歷史性建築的實際功能。

( 5)空間置換與公共空間的開發利用

調整優化古城用地功能, 對不適合古城保護與發展戰略的諸如工業、倉儲、行政辦公等功能逐步外遷,改變其用地性質, 將其融入到古城的居住、商業、文化、旅遊的大環境中。利用有價值的民居或公有住宅開闢成為傳統文化博物館、傳統技藝演示和產業的公共空間, 例如木偶戲、南音、節慶時的鼓陣表演等傳統技藝的傳承延續, 形成大家樂於停留的公共空間。

( 6)改善街區交通

在較大區域範圍內, 統籌研究古城交通系統, 降低西街交通容量, 解決人車混行的問題, 增設停車場,創造良好的步行環境和街道空間。

第五部分:西街片區保護和更新的實踐

目前西街保護整治工程已經啟動, 根據規劃設計和實施構想, 總體規劃包括六大專案, 以新華路為界分東西兩大部分。東段專案包括西街東段沿街建築整治工程、肅清門遺址廣場(舊西菜市場改造)建設工程和線廠片區(旅遊停車場)改造工程; 西段專案包括織布廠片區改造、西街西段道路改造工程和源和堂-麻紡廠片區改造工程。

西街東段沿街建築保護整治專案: 規劃擬通過嚴格控制沿街建築的面積、層數和立面形式不變的方法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沿街建築進行保護整治。在整治措施上採用加固、立面整治和翻建相結合的辦法, 在滿足西街保護整治的前提下, 進一步改善房屋的結構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 以符合現代城市生活要求。

在實際操作中, 通過詳實地測繪和訪談, 充分強調**、居民與設計者的良好溝通與合作, 摸索一條歷史保護街區改造與更新的操作方法: ( 1)**的角色——充分理解街道環境與公共空間在整個改造過程中的重要性; 限制私人業主對房屋的加建行為; 通過教育等手段, 鼓勵居民採取積極的態度和行動來實現更好的理解和合作; 對於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持積極態度。( 2)居住者的角色——充分認識到私人住宅對公共空間的影響; 明確居住者對整個社群的義務和責任; 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改造限制。

( 3)設計者的角色——認識到整個改造是乙個持續發展的過程, 住宅空間要同時滿足私人使用的要求, 歷史保護的要求和公共活動空間的要求; 通過樣板住宅的設計為設計者與居民提供乙個交流平台, 在不斷修改完善中創造出適合生活且易於實現的住宅模式, 激發居民對歷史街區的自豪感, 提高居民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意識。

旅遊規劃與開發

第一章旅遊規劃與開發的概念系統 旅遊業是關聯性和帶動性十分強的產業,具有顯著的系統性特徵 首先,旅遊產業由六大要素構成,即食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是旅遊業的六大直接關聯要素。除此之外,旅遊業還與眾多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部門有間接聯絡。如第一產業中的種植業為旅遊業提供農產品,第二產業中的製造業為旅遊業發展...

旅遊規劃與開發

11 旅遊人類學 就是借用人類學的學理依據 知識譜系 視野 方法和手段對旅遊活動進行調查和研究。旅遊人類學就是從文化和美學的角度,研究旅遊地居民 社會團體 旅遊開發者與旅遊者之間關係的學科。二 簡答題 1 簡述旅遊規劃的內容。1 規劃範圍 規劃區占地面積和四周邊界。2 規劃依據和原則 依據 法律政策...

旅遊規劃與開發

第一章旅遊規劃 在旅遊系統發展現狀調查評價的基礎上,結合社會 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趨勢以及旅遊系統的發展規律,以優化總體布局 完善功能結構以及推進旅遊系統與社會和諧發展為目的的戰略設計和實施的動態過程。p7 旅遊開發 一般是指為發揮 提公升旅遊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使得潛在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現實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