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併購業務三大模式詳解 顧問 投資 融資

2023-01-12 21:51:06 字數 3848 閱讀 3946

很多時候,顧問對行業的了解並不勝過上市公司,所以多數上市公司都是自己尋找標的公司,顧問在篩選標的公司方面並不具有優勢。另外,中國顧問還不具有向上市公司提供融資安排、風險管理等高附加值的能力。

臨近春節,各種併購會議、排名以及頒獎輪番上演,金融中介忙得不亦樂乎,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只有少數機構才可名利雙收,多數機構只是賺賺吆喝。

彭博資訊的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財務顧問排名中,前10大機構市場份額超過60%,前20大市份額超過80%,95%以上的機構市場份額不足1%。

仔細分析後可以得出判斷:那些併購業務做得好的機構,都具有獨特的業務模式,它們均不是市場爆發後的跟隨者,而是在這個行業耕耘多年的布局者。

按照併購業務對於服務的需求,我們從顧問、投資和融資三個層面來剖析各個金融機構的併購業務模式。

顧問模式

顧問,往往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只有對各方訴求處理得當,方能順利主導併購交易程序和結果。在併購交易中,顧問交易規模是乙個金融機構江湖地位的核心指標。

什麼樣的顧問機構能夠脫穎而出?

首先是華爾街全能型投資銀行,比如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美銀美林等。它們的業務模式,大家都很熟悉,簡單說就是全面,可姑且稱該模式為「鯨魚」模式。這些華爾街巨頭能夠提供併購所有層面的服務,不僅是顧問,還可以提供投資和融資服務,它們對機構投資者和資本市場規則的熟悉程度,使它們能夠獲得很多最具影響力的大單。

其次是精品投行。即使「鯨魚」統治市場,但一些像戴爾244億美元私有化、陽獅和巨集盟350億美元合併交易等大單,卻落入一些號稱是「精品投行」口中。這類機構包括拉扎德、evercore、格林希爾以及美馳等等。

它們的特點很鮮明,那就是專,專注於某一領域,在此深耕多年,具有大型投行都無法具有的人脈網路和行業專業知識,我們可以用「鯊魚」模式,來比擬這類機構。

因為專注和不斷積累,「鯊魚」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20世紀60年代,美國公司的擴張不同於以往的橫向兼併或縱向整合,開始對被併購公司的管理、盈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瞬息萬變的產業演化過程中,一些新興企業並未與華爾街任何一家老牌投行建立起密切聯絡,恰巧為那些想打入華爾街併購排行榜的新興投行提供了珍貴機會。

相對於全能型投行,精品投行業務範圍有限,不但缺少雄厚財力,而且對某些長期投資專案「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精品投行對併購更為主動,它們花非常大的精力去研究行業發展趨勢,跟蹤行業客戶需要,並與主要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往來,它們更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提供獨特而精妙的建議——這正是精品投行的生存之道。

目前,國內併購顧問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對於某些併購專案,國內投行提供的增值服務相對有限,以操作性工作為主,重在通道價值。很多時候,顧問對行業的了解並不勝過上市公司,所以多數上市公司都是自己尋找標的公司,顧問在篩選標的公司方面並不具有優勢。

另外,中國顧問還不具有向上市公司提供融資安排、風險管理等高附加值的能力。

儘管如此,中國併購市場亦出現了顧問在設計交易結構上的創新案例,如華泰聯合主導設計的掌趣科技收購動網先鋒「同股不同價」的交易方案,藍色游標收購博傑廣告提供過橋貸款的收購方案。而在精品投行方面,國內的華興資本深耕網際網路十年,亦終成正果。

投資模式

未來,併購是pe的退出主渠道。以投資切入併購業務的,往往是具有私募股權背景或產業背景的機構。它們的運作模式,由於併購整合目標和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在國內,有弘毅模式、矽谷天堂模式、二級市場收購及參與型併購等模式。

弘毅模式。該模式顯著特點,是機構先行以股權形式入股一家企業,之後為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管理和資源整合提供建議,並在行業尋求積極併購,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企業價值得到提公升的同時,私募股權通過上市或轉讓退出。

典型案例,如弘毅投資中國玻璃和中聯重科。三一重工聯手中信產業**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其中中信持股10%,其角色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矽谷天堂模式。矽谷天堂是中國早期的一家vc企業,近年來借助併購業務涉足了pe業務。該模式的特色,在於金融機構不主導企業併購戰略,相反是與上市公司一同發起成立併購**,並根據企業需要去完成收購,待整合一段時間後,再按照雙方約定由企業購買或通過二級市場轉讓股份。

該模式的好處是,上市公司可借助pe的力量去提前鎖定標的企業並完成收購,不錯失良機的同時掌握主動。私募股權**併購初期,就與企業約定好了退出方式和時間,退出機制明確,風險可控。

以矽谷天堂為例,近年來,分別與大康牧業、京新藥業等上市公司或其實際控制人聯合設立併購**,其中,上市公司或其實際控制人與矽谷天堂通常各自少量出資約10%,然後再根據標的企業進行募資,此等安排充分體現了矽谷天堂的募資能力。在**運作上,主要由矽谷天堂尋找併購標的、並協助上市公司進行產業及戰略的梳理,擔任投行的角色。在對標的企業投資或控股型收購的選擇上,上市公司擁有一票否決權。

最後,二者聯合管理併購標的,並在約定的時間裡將其「裝」入上市公司。

近期的典型案例,如博盈投資收購斯太爾、聯合中洲地產發起6.5億元的併購**,透過二級市場收購深長城。這種模式被稱為「中國式併購**」,並不是常規概念上的併購業務,是少見的「投行+併購」模式,其結果如何,值得觀察。

二級市場模式。該種模式的特徵,是以企業併購及產業整合的機構主導的併購**模式,主要通過二級市場舉牌收購上市公司,以實現控股,再通過改變戰略、提公升管理效能及優化財務結構以提公升企業內在價值,最後通過分紅、二級市場**等方式獲得收益。典型案例是擁有金融背景的長城國匯。

2023年4月,長城國匯及其一致行動人透過二級市場舉牌收購st天目藥業,合計持有公司16.3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在收購完成後,長城國匯以天目藥業為資本運作平台進行產業整合。

然而因股東背景帶來的機制掣肘、先進股東和後進股東的訴求多元,及缺乏產業背景,最終長城國匯創始人宋曉明黯然離場。

與長城國匯這種金融資本不同,擁有產業背景的產業資本通過舉牌,收購同行業上市公司則顯得從容,進可控股上市公司,退可實現財務收益。典型案例如銀泰資本舉牌鄂武商、百大集團,及「茂業系」舉牌渤海物流、大商股份等。

參與型模式。在中國,業界常常聽到眾多投資從業人員也在做「併購」。2023年以來,大量vc/pe**成立,投資非常活躍。

八年間,投資機構共投資1.4萬多起,退出2500起左右,共有1.15萬起投資尚未退出。

顯然,未退出的專案將是併購的豐富專案源,而對於其中的投資機構在併購中扮演的角色,我們稱之為「參與型模式」。

在該模式下,投資機構因在標的企業中占有少數權益,對標的企業或沒有強力的影響力,或缺乏撮合交易的能力,因此在併購交易中往往十分被動,甚至成為阻礙交易成功的主要因素。對於參與型pe,在新的國資國企改革浪潮下,pe**亦踴躍參與到國有企業改制上市、重組整合、國際併購中來,如益民集團擬攜手德同資本,共同發起設立「德益消費公升級產業**」。

融資模式

這裡的融資,特指併購債務融資。不論債券融資,還是銀團貸款,併購融資市場都是乙個成熟市場,關鍵因素是企業信用。單純來看,此融資並不能取得很高溢價,但是若能夠與顧問、投資等服務結合起來,將可能創造顯著市場價值。

在跨境併購交易中,往往涉及金額巨大的債務融資。在該領域比較活躍的機構,如國開行、進出口銀行,都在積極探索顧問、投資和融資相結合的方式。上文提到的中聯重科海外併購融資結構中,進出口銀行不但為中聯重科提供商業銀行融資服務,而且還通過曼達林**直接參與了投資,實現了融資、投資聯動模式。

雖然融資對併購至關重要,金融機構通過融資角色,去帶動顧問業務及投資業務相對容易,但融資安排在併購結構和條件設計上一般相對靠後。融資角色確定之前,顧問和投資結構往往基本已確定,所以具有融資優勢的機構想要進行模式創新,必須盡早獲取交易資訊和參與交易。

併購金融生態無疑多種多樣,它給不同優勢的機構提供了足夠的生存和盈利空間。然而,併購金融領域又是乙個馬太效應異常明顯的地方,它絕非是乙個今天市場火爆、跟進就能獲利的地方,而是需要金融機構精心定位,將內部模式資源和外部要素資源有效結合,才能成功的地方。

對於顧問而言,行業門檻看似很低,但想做得好、做得久,必須有產業格局的思維、專業能力;對於投資而言,乙個併購交易需要經過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看到併購帶來的價值,因此投資除了須具備顧問的能力外,還需要擁有管理、整合等增值服務的專業能力;對於融資而言,不僅要理解顧問、投資的性質及訴求,還需要運用自身龐大的金融資源網路,協助企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財務效益。(

金融機構異地併購最高獎千萬

2013 02 20 市金融辦字型 大中小 內容糾錯 在我國金融改革加速,新型金融機構及業態不斷湧現的大背景下,深圳再次搶抓先機。2013年02月19日,深圳重磅推出 深圳市支援金融業發展若干規定實施細則補充規定 下稱 補充規定 創新型金融機構入駐深圳可獲100萬至500萬不等 大禮包 已在深的金融...

金融危機下中國金融機構的海外併購

作者 朱雯婷馮文華 中國經貿 2009年第08期 摘要 以2007年初美國次貸危機為首爆發的金融危機發展到現在已經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而且已經開始向實體經濟蔓延。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機下中國金融機構海外併購面臨的機遇 挑戰,回顧了3個案例,並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迪,這些對推進我國金融機構的海外併購...

金融機構培訓總結

作為新人而言,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能夠盡快參與到具體的工作中去。儘管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識是遠遠不能應付未來的工作的,但是這僅僅是乙個模糊的認識和泛泛的感覺,只有在具體的工作中,才能逐步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以便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夠盡快適應工作的需要。3 要有組織秩序感。這在工...